1 / 31

學校組織特性的分析

學校組織特性的分析 林以凱 本次課程綱要 壹、學校組織的目標 貳、學校科層化結構 參、意見溝通與學校行政效率 壹、學校組織的目標 組織的定義 什麼是組織 ?學校算不算一個組織?那社團呢?班級呢? 所謂組織,是一群人之間彼此分工合作,為達成某一目的而形成的一種有機的結構。 正式組織的條件 必須有共同的宗旨或目標。 必須有比較固定的交互作用的型態,這種型態逐漸形成權力或權威的結構,亦及科層體制( bureaucracy )。 協調合作為基本的活動。 教育目標與學校組織目標 學校組織的目標在傳遞社會文化,意即傳遞人的知識、技術與價值觀念等。

Gabriel
Download Presentation

學校組織特性的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學校組織特性的分析 林以凱

  2. 本次課程綱要 • 壹、學校組織的目標 • 貳、學校科層化結構 • 參、意見溝通與學校行政效率

  3. 壹、學校組織的目標

  4. 組織的定義 • 什麼是組織?學校算不算一個組織?那社團呢?班級呢? • 所謂組織,是一群人之間彼此分工合作,為達成某一目的而形成的一種有機的結構。

  5. 正式組織的條件 • 必須有共同的宗旨或目標。 • 必須有比較固定的交互作用的型態,這種型態逐漸形成權力或權威的結構,亦及科層體制(bureaucracy)。 • 協調合作為基本的活動。

  6. 教育目標與學校組織目標 • 學校組織的目標在傳遞社會文化,意即傳遞人的知識、技術與價值觀念等。 • 學校組織目標與教育目標會因為不同教育階段、不同地區與不同時代,而有所不同。 • 舉例?

  7. 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1/7) • 個人目標在組織當中的角色?重要性?相融?矛盾?。 • 阿格里斯(Argyris)重視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兩者的結合。

  8. 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2/7) 巴納德(Barnard) • 個人及組織的目標必須靠效能及效率兩者結合才能達成。 • 效能(effectiveness):對於組織目標的實現。 • 效率(efficiency):個人從追求組織目標中所獲得的一種需要的滿足。

  9. 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3/7) 巴雷特(Barrett) • 組織成員同時實現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的三種方式。 • 交易的方式。 • 社會化的方式。 • 適應的方式。

  10. 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4/7) 巴雷特-交易的方式 • 組織提供某一些誘因,例如加薪、聯絡情感等,以滿足個人的欲望,而個人亦以時間和精力回報以達成組織目標。 • 此方法促進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之間的「關連」,但對於兩者的「統合」沒有幫助。 • 韋伯(Weber)、泰勒(Taylor)、巴納德與賽蒙(Barnard&Simon)的理論。

  11. 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5/7) 巴雷特-社會化的方式 • 組織運用社會影響力量,例如教育、說服、樹立典範等,使個人致力於促進組織目標的行為,而放棄個人違反組織目標的行為。 • 依「社會化之促進者」分為領導的社會化及同輩的社會化;前者樹立目標、以身作則以感召部屬,後者指同事之間相互影響以建立信念。

  12. 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6/7) 巴雷特-適應的方式 • 考慮並確定個人動機與需求之所在,而據此安排適當角色,設計達到組織目標的程序。 • 此方式透過角色的分配與共同參與,統領組織與個人目標。 • 此方式強調訂定組織目標時必須考量個人的因素,而社會化的方式是強調組織目標的重要性。

  13. 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7/7) 巴雷特-總結 • 以上述三種方式,社會化及適應的方式效果較好,而交易的方式效果較不穩定。 • 領導者必須善用社會化及適應的方式,才能將組織內個人的目標與組織目標統合,並共同達成共同的目標。

  14. 貳、學校科層化結構

  15. 科層體制的定義 • 在組織內一種權力或權威的結構,此結構間有交互作用的型態存在,並為一種人事階層的行政體系。

  16. 科層體制的特徵 • 由一系列特定的職位或官階所形成。 • 依照一定的專門性才能,選任適當的人員擔任職務。 • 具有正式頒訂的組成章程、行事規範,規定任職者的權利與義務,以及兩者之間的交互關係。 • 對任職者的升遷、待遇與發展機會均有明確合理的保障。

  17. 問題 • 今日社會,您覺得在組織具備「科層體制」適不適合? • 若要善用,則必須注意哪一些事項?

  18. 科層體制的功能 歐文斯(Qwens) • 效率高。 • 可以預測。 • 公正無私。 • 速度快。

  19. 科層體制需注意的事項 • 避免因為一切要依規行事所造成的繁文縟節。 • 避免人員之間的防衛心理。 • 避免人員觀念的食古不化。

  20. 科層化與專業化 • 兩者在學校組織有衝突的現象,尤其在教師身上。 • 在科層化下,教師是組織的一份子,必須尊重行政體制與接受督導。 • 在專業化下,教師是具有獨立自主的專業人員,在專業信念下發揮才能,反對過度的行政控制。

  21. 學校不必完全採用科層體制的學者意見 • 多數學校屬於小型的社會組織,行政人員與教師可以透過許多正式與非正式的管道進行意見溝通。 • 教育工作的特質是在相關成員之間有深厚的情感,這和非人情化的科層體制無法相容。 • 教育活動在許多方面沒有辦法客觀而精確的加以評價。

  22. 科層體制的演化與改善(1/2) 畢德威(Bidwell) • 提出「代表性模式」的概念。 • 學校行政人員應該改變正式體制上的權威,而以高水準專業能力的權威,以及政策形成的代表程序來獲得全體教師的合作。

  23. 科層體制的演化與改善(2/2) 班尼斯(Bennis) • 提出「信念的氣氛」的概念。 • 認為在未來的組織,所有成員之間必須建立一種價值信念,以取代科層體制。 • 5個特質(173頁)。

  24. 參、意見溝通與學校行政效率

  25. 溝通的意涵 • 交換意見和訊息,亦即把事實、價值、觀念及感情等從一個人或一個團體傳播給他人的過程。 • 基本要素包括溝通者與接受者。 • 是一種由思源到接受、在到反應的過程;過程圖參考174頁。

  26. 溝通型式的相關理論 • 李威德(Leavitt)的四種溝通型式:圓圈式、鏈狀式、Y字式及輪狀式。 • 貝爾斯(Bales)針對團體中成員的溝通行為模式,提出「交互作用過程分析」。 • 參考174至177頁。

  27. 溝通於學校組織中的重要性(1/5) 賽蒙(Simon) • 組織中的成員必須了解不同成員對方行為的意義,以便做為自己行為的基礎。 • 認為組織中的非正式溝通是無可避免的,所以必須善用之。

  28. 溝通於學校組織中的重要性(2/5) 巴納德(Barnard) • 意見溝通在組織內必須是一個中心的地位。 • 在組織內正式組織溝通型態與非正式組織溝通型態是不可分離的,且非正式組織(關係)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

  29. 溝通於學校組織中的重要性(3/5) 蓋哲克(Guetzkow) • 將「訊息流動量」與「訊息內容」作為意見溝通運作方式的討論重點。 • 訊息輸入與輸出之間有一定的關係,此關係會因為溝通運用方式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 訊息內容的重複出縣以及反饋作用,會增加意見溝通的正確性。

  30. 溝通於學校組織中的重要性(4/5) 伯恩(Burns) • 提出「地位的保護作用」概念,意即組織中的成員自己覺得需要表現感於擺脫權威的控制,來保護其人格與自尊。 • 此概念對於溝通有負面的影響。

  31. 溝通於學校組織中的重要性(5/5) 統整 • 溝通促進組織成員雙方的了解。 • 組織內除了正式的權威結構之外,一套溝通體系的存在是必要的。 • 溝通提供成員充分表達意見的機會。 • 組織領導者必須同時重視正式與非正式的溝通管道。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