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第四部分区 域 地 理 第一章世 界 地 理

第四部分区 域 地 理 第一章世 界 地 理. 广东珠海实验中学 陈姍. 学案 1 世界地理概况. 一、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1. 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 、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_______ 、欧洲和 _______ 。 2. 四大洋:面积最大的是 _______ ,面积最小的是 _______ 。 二、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 1. 陆地地形. 2.海底地形. 三、世界的气候 1. 气温的时空变化特点

aad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部分区 域 地 理 第一章世 界 地 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部分区 域 地 理 第一章世 界 地 理 广东珠海实验中学 陈姍

  2. 学案1 世界地理概况

  3. 一、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_______、欧洲和_______。 2.四大洋: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面积最小的是_______。 二、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 1.陆地地形

  4. 2.海底地形 三、世界的气候 1.气温的时空变化特点 (1)时间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内北半球大陆上气温_______月最高, _______月最低,海洋上气温_______月最高, _______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2)空间变化:世界气温从_______向_______逐渐降低,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

  5. 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 _______降水多; _______降水少;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 四、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人口稠密区:亚洲 _______和 _______、 _______、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 _______地区。 2.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 _______和 _______。 一、1.亚洲 南极洲 大洋洲 2.太平洋 北冰洋 二、1.高原 山地 平原 2.大陆架 大陆坡 海沟 洋盆 海岭 三、14 7 1 8 2 低纬 高纬 2.东岸 西岸 四、1.东部 南部 欧洲 平原 2.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6. 1.各大洲区域定位及地形特征

  7. 2.全球区域位置判读选取的十条重要经纬线

  8. 【方法技巧】世界海陆分布的记忆方法 利用经纬网进行海陆分布的记忆,是最基本且重要的方法。以赤道和本初子午线为例,掌握记忆模式,熟记其他经纬线穿过的海陆分布情况。

  9. 【例1】(2011·四川文综)图4.1-1-4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例1】(2011·四川文综)图4.1-1-4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0.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家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2)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11. (1)C(2)A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不难判断出该大洲为南美洲,乙国为巴西。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巴西的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巴西的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其农业集中分布在巴西高原。第(2)题,甲地位于南美洲东岸,有巴西暖流经过,与甲地所在大洋同纬度对岸的非洲西海岸处有本格拉寒流经过,暖流经过海区温度高,蒸发强,盐度高。

  12. 读图4.1-1-5,回答(1)—(2)题。

  13. (1)该洲的地形特点是( ) A.中低周高,以山地为主 B.三大地形单元纵列分布 C.东南高,西北低,以平原为主 D.以高原为主 (2)根据图示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此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尼罗河水量大增,阿斯旺大坝的发电量进入高峰期 B.图中丙地树木落叶,草木枯黄,动物大规模南迁 C.开普敦少雨,好望角附近风急浪高 D.开罗昼短夜长,昼逐渐增长

  14. (1)D(2)A[本题组主要考查非洲的自然地理状况。根据图示沿经线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可知,该洲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得出为非洲。第(1)题,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高原为主。第(2)题,图示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说明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尼罗河水主要来源于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的降水,夏季降水多,河水量大,阿斯旺大坝发电量进入高峰期。南半球的丙地为热带草原区,此时草木枯萎,动物向北迁移寻找食物。此时,开普敦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好望角风大浪涌;开罗昼长夜短,但基于不能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也就不能判断开罗昼在变长还是变短。](1)D(2)A[本题组主要考查非洲的自然地理状况。根据图示沿经线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可知,该洲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得出为非洲。第(1)题,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高原为主。第(2)题,图示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说明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尼罗河水主要来源于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的降水,夏季降水多,河水量大,阿斯旺大坝发电量进入高峰期。南半球的丙地为热带草原区,此时草木枯萎,动物向北迁移寻找食物。此时,开普敦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好望角风大浪涌;开罗昼长夜短,但基于不能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也就不能判断开罗昼在变长还是变短。]

  15.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世界气温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2)南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南半球较平直,北半球弯曲明显。 (3)世界最低气温分布在南极地区。 (4)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变化规律,列表进行比较。

  16. 2.降水的四种类型

  17. 【重点突破】影响气候的因素

  18. 【例2】[2010·海南卷]读图4.1-1-6,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例2】[2010·海南卷]读图4.1-1-6,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19. 特点:终年温和,年温差很小,昼夜温差大。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海拔高(接近 3000米)。 基多地处赤道附近的高山(海拔接近3000米),赤道地区海平面常年高温(大于25℃),又因山地气温随高度递减(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左右,基多常年温度在17℃(25—18℃)左右,气温应该是“终年温和”,年温差很小,但由于受山地影响,昼夜温差较大(昼夜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大)。

  20. 图4.1-1-7两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读图回答问题。图4.1-1-7两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读图回答问题。

  21. (1)分析乙图中一月0℃等温线的大致走向,完成下表(1)分析乙图中一月0℃等温线的大致走向,完成下表 (2)两图所示的50°N地区,甲与乙比较,甲图该地区冬季气候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原因。 (1)

  22. (2)甲图中50°N地区冬季(较乙相应地区)更加温暖湿润。(2)甲图中50°N地区冬季(较乙相应地区)更加温暖湿润。 原因:甲区域地处西风带,西部沿海有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利于暖湿的海洋气流深入内陆,使甲区域较乙区域受海洋影响大,所以冬季温暖湿润。 [本题通过西欧和北美局部地区等温线的比较,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第(1)题,乙图为美国部分区域,西北部沿海受洋流影响,等温线沿海岸线分布;西南部受山地影响,等温线与山脉走向(海岸线走向)一致;图示东部地形平坦,受纬度影响明显,等温线则东西走向。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甲图中一月0℃等温线分布纬度比乙图中纬度高,说明甲图比乙图区域冬季气温高,一是与大气环流有关,二是与有利地形有关。]

  23. 图4.1-1-8为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1—2题。图4.1-1-8为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1—2题。

  24. 1.若要完整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补画几条等深线(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2.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 A.海峡 B.海沟 C.海盆 D.大陆架 1—2.DB(因相邻两条等深线之间的差为1000m,当P点为10 497米时,在现有等深线的基础上再画6条等深线,P点等深线超过万米应为海沟。)

  25. 图4.1-1-9为了解地壳的平均厚度而绘出的大陆面积和平均高度的关系图,读图,回答3—4题。图4.1-1-9为了解地壳的平均厚度而绘出的大陆面积和平均高度的关系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序号表示另外四块大陆,排序正确的是( ) A.①澳大利亚②南美③北美④非洲 B.①南美②澳大利亚③非洲④北美 C.①澳大利亚②北美③南美④非洲 D.①北美②南美③澳大利亚④非洲 4.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大陆的面积与平均高度呈正相关 B.六块大陆构成全球六大板块 C.面积为25×106km2的大陆平均高度约为500m D.南极大陆的高度是包括了冰层厚度的高度

  26. 3—4.AD(首先看懂坐标,横坐标表示面积大小,纵坐标表示平均海拔高度,图中六个点表示六块大陆。其次根据各大陆的特征来判断其名称,面积最小的①为澳大利亚大陆;④面积仅次于亚欧大陆,平均海拔近1000米,应为以高原为主的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相比北美大陆的面积和平均海拔高于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平均海拔最高,而面积居第五位,故A项错。板块既包括大片陆地,又包括大片海洋,而大陆仅指陆地。面积为25×106km2的大陆平均高度大于500m。)

  27. 读图4.1-1-10,回答5—6题。 5.图中两个区域( ) A.同属一个大洲 B.临一个大洋 C.同处一个半球 D.同为发展中国家

  28. 5.B(据图中经纬度判断,甲所在国是美国,乙所在国是澳大利亚,两国均临太平洋。)5.B(据图中经纬度判断,甲所在国是美国,乙所在国是澳大利亚,两国均临太平洋。) 6.甲、乙两城市的气候() A.高温期与多雨期均相同 B.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 C.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D.高温期与多雨期均不同 6.C(甲城市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7月炎热干燥,1月温和多雨,乙城市是南半球亚热带湿润气候,1月高温多雨,7月温和干燥,所以两地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29. 7.读下表,回答(1)—(3)题。

  30. (1)通过表中所给数据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1)通过表中所给数据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2)北纬30°—20°的大洋降水与其他纬度大洋降水相比偏少,试分析其原因。 (3)与上题所述大洋降水偏少相比,同一纬度大陆东岸降水却偏多,试分析其原因。

  31. 7.(1)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多雨区与少雨区相间分布。大洋降水比大陆降水多,北纬60°—50°和北纬30°—20°全球年降水量较少。 (2)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3)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第(1)题,从表中材料可知,世界降水地区分布不均。第(2)题,30°N—20°N大洋降水少的原因是受副高控制。第(3)题,大陆东岸受台风和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复习至此,请做练案39 世界地理概况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