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天津市猪肉质量安全数字化 可追溯技术研究进展

天津市猪肉质量安全数字化 可追溯技术研究进展. 项目承担单位:天津市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五日. 汇报内容:. 一、项目概要. 二、项目进展. 三、项目成效. 一、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 天津市猪肉质量安全数字化监控和可追溯技术集成与示范(合同编号: 06FZZDNC01000 ) 承担单位: 天津市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技术依托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项目执行期: 2006年10月-2009年9月。. 一、项目概要. 技术路线 :

Download Presentation

天津市猪肉质量安全数字化 可追溯技术研究进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天津市猪肉质量安全数字化可追溯技术研究进展天津市猪肉质量安全数字化可追溯技术研究进展 项目承担单位:天津市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五日

  2. 汇报内容: 一、项目概要 二、项目进展 三、项目成效

  3. 一、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 天津市猪肉质量安全数字化监控和可追溯技术集成与示范(合同编号:06FZZDNC01000) 承担单位: 天津市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技术依托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项目执行期: 2006年10月-2009年9月。

  4. 一、项目概要 技术路线: 通过对生猪养殖场、屠宰厂、超市三个环节进行数字化监管,完成从养殖到销售全过程关键数据的有效跟踪和传递,实现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5. 天津市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技术路线图

  6. 一、项目概要 项目目标: 2007年:完成关键技术开发,建立猪肉质量安全数字化模型; 2008年:在2个示范屠宰厂、3个超市实现4万头生猪产品质量的可追溯; 2009年:在5个重点屠宰厂10个超市(专卖店)实现10万头生猪产品质量的可追溯。

  7.   构建一个平台、三个系统 养殖环节质量安全信息数字化采集系统 屠宰环节质量安全信息数字化采集系统 天津市猪肉质量安全 数字化可追溯数据平台 销售环节猪肉质量安全 信息数字化查询系统

  8. 二、项目进展 1、技术进展 2、产业化进展 3、基础设施进展

  9. 二、项目进展 1、技术进展 (1)实现了生猪个体数字化标识 为猪只佩戴二维条形码耳标,耳标上的二维条形码即为该生猪终生的“身份”标识号码,也是对终端猪肉产品进行追溯的原始号码。该标识号在国内具有唯一性,可实现电子识别。 图1:二维耳标 图2:电子识别二维耳标

  10. 二、项目进展 1、技术进展 (2)开发了养殖环节质量安全数据数字化采集系统 针对我市现代化规模养殖和农户养殖并存的情况,我们建立了两种信息采集模型:

  11. 二、项目进展 1、技术进展 ①基于大型现代化养殖场的信息采集系统 依托现代网络系统,通过养殖场服务器,将养殖场质量安全数据由Internet传到中央数据库。目前,此系统已在宁河原种猪场、宝迪公司养猪分公司、世纪兴种养业有限公司等9家现代生猪养殖企业试点。 图3:规模养殖场信息采集模型

  12. 图4:养殖场工作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数据的采集图4:养殖场工作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数据的采集

  13. 二、项目进展 1、技术进展 ②基于中小规模养殖户的信息采集系统 依托中国移动“GPRS”系统,通过移动智能识读器(PDA),由畜牧兽医系统官方兽医实现信息采集和上传。 目前,此系统已在东丽、西青及武清、蓟县部分乡镇试点。 图5:小规模养殖场(户)信息采集模型

  14. 二、项目进展 1、技术进展 (3)开发了屠宰环节质量安全信息数字化采集系统 运用条形码技术、RFID技术,实现生猪屠宰分割胴体的标识和数据采集、上传。 目前,此系统已在天津宝迪公司屠宰分公司、天津市肉类联合加工厂、天津市经武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和天津市绿康食品有限公司5个屠宰加工企业进行示范。

  15. 图6:屠宰厂信息采集模型与可追溯数据载体转换图6:屠宰厂信息采集模型与可追溯数据载体转换

  16. 图7:屠宰企业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可追溯系统操作图7:屠宰企业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可追溯系统操作

  17. 二、项目进展 1、技术进展 (4)开发了猪肉质量安全数字化查询系统 构建了猪肉产品与胴体标识数据的对应关系,实现了终端任意标识猪肉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可视化查询。 目前,系统已在人人乐超市华苑店、易买得超市奥城店和中迎食品有限公司的7家肉品专卖店测试。

  18. 图8:超市信息查询系统模型与可追溯数据载体转换图8:超市信息查询系统模型与可追溯数据载体转换

  19. 图10:超市现场查询情况

  20. 二、项目进展 1、技术进展 (5)搭建了天津市质量安全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 为方便消费者查询猪肉质量安全信息,项目组开始搭建天津市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公共平台,申请了Internet一级域名—http://www.tjporktrace.com。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进入“安全追溯”频道,输入所购产品标识号,即可在线获取产品的质量安全信息;政府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平台发布质量安全监管信息。

  21. 图10:可追溯公共平台主界面

  22. 二、项目进展 1、技术进展 (6)自主研发了屠宰车间质量安全数据采集终端,具有耐血污、油污、湿气等多种特性,解决了通用采集设备不适用于屠宰车间使用的难题。 图11:自主研发的屠宰车间数据采集专用设备

  23. 二、项目进展 2、产业化进展 养殖环节系统推广应用。结合我市100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2011年前将可追溯体系全部应用到我市生猪示范园区,扩大项目研究成果的应用示范范围,更好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 9个养殖场 “可追溯”系统覆盖所有生猪示范园区 2009年 2011年 大型规模养殖场

  24. 二、项目进展 2、产业化进展 屠宰环节系统推广应用。已与主管部门市商委进行面多次研究,拟采用本项目技术方案,将可追溯技术应用推广应用到我市所有规模屠宰加工企业。

  25. 二、项目进展 2、产业化进展 销售环节查询系统推广应用。将与主管部门市工商局合作,将猪肉质量安全可视化查询系统向本市大型超市和专卖店推广,进一步提高零售市场“可追溯”畜产品的覆盖率。

  26. 二、项目进展 3、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完成示范企业网络运行、信息采集、可视化查询等多种设备的开发和安装部署。 在市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已建成“天津市猪肉质量安全数据中心”,配有高性能的服务器及软件系统,可对上传的数据进行关联匹配与深度挖掘,高速、稳定的网络通道以及安全的数据备份等措施可以确保最终查询的准确、有效。

  27. 图12:中央数据中心硬件设备

  28. 二、项目成效 1、技术突破 2、知识产权 3、人才培养 4、社会关注 5、示范带动 6、法规规范 7、经济效益 8、社会效益

  29. 三、项目成效 1、技术突破 (1)完整的可追溯技术路线 按一般物流的跟踪(Tracking)和追踪(Tracing)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猪肉产品从餐桌到饲养场可追溯(traceability)的技术方案,在国内具有率先集成创新的意义。

  30. 三、项目成效 1、技术突破 (2)完善的数据整合方案 提出规模化养殖场、屠宰加工企业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数据采集标准,率先解决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规范与数据整合的顶层问题。 图14:质量安全数据采集系统

  31. 三、项目成效 1、技术突破 (3)生猪个体数字化标识取得新突破 开发了能读写中文字符的二维条码,价格低廉,具有可推广性。同时解决在线与离线的动物识别问题。 图15:自行研制带汉字的电子耳标图16:佩带耳标的肉猪

  32. 图17:Data matrix与PDF417 码 图18:加载二维码生猪耳标

  33. 三、项目成效 1、技术突破 (4)双频RFID的应用 开发了适合在较为特殊屠宰环境中实用的RFID电子标签及读取器,在国内率先将双频RFID技术应用于屠宰线中间产品标识。 图19:封装好的RFID可追溯标签

  34. 图20:RFID可追溯标签和读写设备

  35. 三、项目成效 1、技术突破 (5)先进的无线通讯技术 将最新的无线通讯技术(3G)、无线局域网技术、PDA技术有效整合利用,实现全市范围生猪质量安全数据的实时快速采集。 图21:3G技术

  36. 三、项目成效 2、人才培养 项目培养博士1名、硕士3名,专业技术人员100多名。开展现场与远程培训200余次,编制系统操作手册4版,电子教程多个。 图22:传统纸质手册与电子教程 点此观看电子教程

  37. 图23:集中培训

  38. 图24:项目组人员深入示范企业 进行培训指导

  39. 三、项目成效 3、专利情况 项目实施以来,项目组开发了猪肉质量安全数字化可追溯相关软硬件,取得: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5项 实用新型发明专利5项 图25:相关知识产权证书

  40. 三、项目成效 3、专利情况 (1)开发相关软件7套,其中取得著作权登记5项

  41. 三、项目成效 3、专利情况 (2)开发集成相关硬件多个,其中申请专利5种:

  42. 屠宰线专用信息采集一体机

  43. 自主研发的特制异型胴体标签 本项目特别研发的异型标签,具有字迹清晰,耐磨损,抗拉扯能力强等特点,特别适合屠宰厂油污、血污多的恶劣环境。

  44. 特制异型胴体标签研发实验过程

  45. 基于Windows的移动智能识读器

  46. 基于Linux移动智能识读器

  47. 多媒体触摸查询机

  48. 三、项目成效 4、示范带动作用突出 项目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及市政府信息办等部门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多次专题来我局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项目组在国内、国际会议上进行多次学术交流;山东、河北、辽宁等多个省市都专程来津进行学习考察;台湾省的农业科技企业也多次来津与我项目组进行学术交流并寻求合作。目前,项目组开发的质量安全数据采集系统已应用部署到山东、河北、南京等地区,具备在更大范围使用的技术条件。

  49. 图26:山东考察组来津学习考察

  50. 图27: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来津学术交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