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实验七 细菌的分布 实验八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实验七 细菌的分布 实验八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目的要求. 1 .了解细菌在自然界和正常人体的分布; 2 .掌握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对细菌的不利影响; 3 .理解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的重要意义;. 基本概念. 1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如注射前用 2% 的碘酒在局部皮肤涂擦;用 75% 的酒精棉球擦拭体温表等。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称为消毒剂。 2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繁殖体和细菌的芽胞)的方法。

ab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实验七 细菌的分布 实验八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实验七 细菌的分布实验八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2. 目的要求 • 1.了解细菌在自然界和正常人体的分布; • 2.掌握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对细菌的不利影响; • 3.理解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的重要意义;

  3. 基本概念 • 1、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如注射前用2%的碘酒在局部皮肤涂擦;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体温表等。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称为消毒剂。 • 2、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繁殖体和细菌的芽胞)的方法。 • 3、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方法,称无菌操作或无菌技术。如外科手术,细菌接种等。

  4. 实验材料 • 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 培养基:普通平板、液体培养管 • 试剂:2%碘酒棉球、75%酒精棉球、药敏纸片、无菌生理盐水 • 器材:接种环、酒精灯、镊子等

  5. 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细菌分布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二、外界因素对细菌的不利影响 (一)湿热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二)紫外线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三)消毒剂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四)抗生素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6. 一、细菌的分布 • 1、空气中的细菌检查(1块平板) • 2、水(自来水)中细菌的检查(1块平板) • 3、周围环境中细菌检查(1块平板) • 自由发挥(如笔、硬币) • 4、皮肤(手)上细菌的检查(结合化学消毒剂试验)(1块平板) • 5、咽喉中细菌的检查(1块平板)

  7. 二、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一)湿热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二)紫外线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三)消毒剂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四)抗生素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8. (一)温度对细菌的影响 • 热力杀菌的原理:是通过加热脱水干燥和大分子变性。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新陈代谢发生障碍,细菌因而死亡。 目的要求: 认识高温(煮沸法)对细菌繁殖体和芽胞的作用 • 材料: 1、菌种:枯草杆菌(有芽胞) 大肠杆菌 (无芽胞) 2、肉汤培养基、水浴锅

  9. 实验方法 • 检测对象: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 • 步骤:分别取上述两种细菌,设置对照组后,分别沸水浴5-10min, 37℃培养24h,观察结果。

  10. 枯草杆菌 枯草杆菌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100℃ 5min 100℃ 5min 37℃ 24h 菌膜 澄清 浑浊

  11.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枯草杆菌 煮沸杀菌后细菌生长状况 普通条件培养下细菌生长状况

  12. (二)紫外线对细菌的影响 • 原理:紫外线可以诱发细菌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使细菌死亡。 • 取有芽胞细菌(枯草杆菌)、无芽胞细菌,设置对照后,以紫外线照射30min, 37℃培养24h,观察结果。

  13. 紫外线杀菌的结果 接种大肠杆菌 接种枯草杆菌 uv30’ 培养箱 班级、姓名/学号、大肠 枯草

  14. (三)消毒剂对细菌的影响 化学消毒剂杀菌的原理:使微生物蛋白质凝固与变性,致使细菌代谢发生障碍而死亡;干扰微生物酶系统和影响其代谢;损伤细胞膜:醇类、酚类、表面活性剂等损伤细菌细胞膜,引起细胞膜的渗透性改变,导致细菌死亡。 • 消毒剂:2%碘酒棉球,75%酒精棉球。 • 方法:以碘酒(酒精棉球)消毒手指前后,分别涂抹平板培养基, 37℃培养24h后,观察结果。

  15. (四)抗生素对细菌的影响(药敏试验 ) • 原理 • 影响细胞壁的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曲松。 • 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多黏菌素、两性霉素B; • 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如庆大霉素为氨基糖苷类。 • 影响核酸代谢:喹诺酮类、利福霉素类、磺胺类。 如丙氟哌酸为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

  16. 方 法 • 在超净工作台中或酒精灯旁,用无菌棉签或经酒精灯火焰灭菌的接种环挑取适量细菌培养物,以划线方式将菌液均匀涂布到平皿中的固体培养基表面。 • 然后用无菌镊子将纸片放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并轻压,使纸片与培养基表面完全接触。为了能准确观察结果,要求药敏纸片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上,位置安排适中,防止出现抑制圈重叠。一般各纸片中心相距应大于24mm,可在平皿中央贴一片,外周等距离贴5-6片。记住每种药敏纸片的名称。 • 贴完纸片的平皿15分钟后再置于37℃温箱中培养16-24小时,观察记录结果。以药敏纸片周围没有肉眼可见生长物区域为抑菌圈,根据抑菌圈直径大小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

  17. 青 青 青 药敏纸片 • 庆大霉素、头孢曲松、青霉素、丙氟哌酸

  18. 抑菌圈 药敏试验结果判断 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抑菌圈直径(毫米)敏感性>20mm极敏感15-20mm高敏感10-14mm中敏感<10mm低敏感0不敏感 Ⅳ 链 红

  19. 葡萄球菌

  20. 大肠杆菌

  21. 常用药物抑菌圈直径大小来判断结果的标准,如下常用药物抑菌圈直径大小来判断结果的标准,如下 抗菌药物 中介 敏感 • AMK9阿米卡星 30ug ≤14 15-16 ≥17CLI 克林霉素 2ug ≤14 15-20 ≥21GEN庆大霉素 10ug ≤12 13-14 ≥15OXA苯唑西林 1ug ≤10 11-12 ≥13PEN青霉素 10U ≤28 - ≥29AMS舒巴坦 10/10ug ≤11 12-14 ≥15AMP氨卞西林 10ug ≤13 14-16 ≥17PIP哌拉西林 100ug ≤17 - ≥18FZN头孢唑碄 30ug ≤14 15-17 ≥18CAZ头孢它定 30ug ≤14 15-17 ≥18CIP环丙沙星 5 ug ≤15 16-20 ≥21ATM氨曲南 30ug ≤15 16-21 ≥22FRX头孢呋辛 30ug ≤14 15-17 ≥18IMP亚氨配南 10ug ≤13 14-15 ≥16 VAN万古霉素 30ug ≥15 SXT复方新诺明1.25/23.75ug≤10 11-15 ≥16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