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劳动与工作

劳动与工作. 劳动与工作. 要点 :依据性别进行劳动分工所形成的劳动性别分工是人类最早的劳动分工形式。“依据性别”所产生性别分工及其无偿的家务劳动造成了两性的不平等,妇女价值的被低估。. 主要概念. 性别隔离: 联合国 1993 年题为 《 世界妇女状况 》 的报告指出,“在世界各地工作场所是按性别分开的。”也就是说,因性别造成的工作隔离包括行业隔离和职业隔离。所谓行业隔离,即一些行业属于男性以男性为主。一些行业属于女性以女性为主。所谓职业隔离,在同一行业中女性居于低职位,男性居于较高职位,“男将女兵”。. 工作中的性别隔离 分为:水平隔离 和垂直隔离。

Download Presentation

劳动与工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劳动与工作

  2. 劳动与工作 要点:依据性别进行劳动分工所形成的劳动性别分工是人类最早的劳动分工形式。“依据性别”所产生性别分工及其无偿的家务劳动造成了两性的不平等,妇女价值的被低估。

  3. 主要概念 性别隔离: 联合国1993年题为《世界妇女状况》的报告指出,“在世界各地工作场所是按性别分开的。”也就是说,因性别造成的工作隔离包括行业隔离和职业隔离。所谓行业隔离,即一些行业属于男性以男性为主。一些行业属于女性以女性为主。所谓职业隔离,在同一行业中女性居于低职位,男性居于较高职位,“男将女兵”。

  4. 工作中的性别隔离 分为:水平隔离 和垂直隔离。 水平隔离即行业隔离。是指女性难以进入某些被视为是“男性的工作”,例如以体力劳动为代表的职业:司机、搬运工,以及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名声、强调专业的工作,例如医生、律师、大学教授。而有些工作则被认为是“女性的工作”,通常是类似以家务劳动或是强调女性阴柔、善于照顾、护理特点的工作,如家政服务,护士,幼儿园老师以及大多数的服务业。

  5. 垂直隔离即职业隔离。是指男性与女性在同一行业中,男性通常有着较高的职位与薪资,女性则处于较不需要技术的低职位,薪资低且不易升迁。以及时同样一份工作,雇主也常透过某些方式造成男性与女性同工不同酬。例如给女性兼职而非全职的工作,或是以某些细微划分工作内容或冠以不同名称,以宣称那男女的工作并不相同,所以待遇不一样。

  6. 玻璃天花板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坎特提出。形容职业女性晋升到企业高层所面临的“人为的无形障碍”,这些障碍能明显感受到却难以突破。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两性角色分工和定位,使人们总是戴着有色眼睛观察女老板的一举一动,公司一旦出现问题,人们很容易就把原因归咎于她的性别,如女人不果断、没有魄力、缺乏远见等,而实际上这些缺点并非女人的专利。“玻璃天花板”现象并不因国别而有所不同,世界500强企业中仅有7名女掌门。据国内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公司的中层经理职位中,女性几乎能与男性平分秋色,但是在总经理的职位上,男性比例跃为83.4%,而女性则锐减为16.6%。

  7. “玻璃天花板”一词一词最早出现在1986年3月24日《华尔街日报》的专栏当中,美国政府特别任命的玻璃天花板委员会(GCC)发表其建议也有10年了。1995年,该委员会表示,阻止女性到达公司高层职位的壁垒“剥夺了私有部门许多合格人员竞争并保持高管职位的机会”。因为该委员会发现,女性占美国整个劳动大军人数的45.7%,在拥有硕士学位的人群中占一半以上。然而,95%的高级管理人员是男性,女性管理人员的收入平均仅是同级别男性的68%。

  8. 主要论点 帕森斯劳动的性别分工论述及以角色为基础分工的三种类型:工具性角色;表达性角色;整合性角色。 劳动性别分工的等级化机制---公领域的构建 女性的生育到底是社会的,还是个人的 性别分工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制相互影响下和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妇女所处于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根植于按性别进行的劳动分工。

  9. 女性主义认为,劳动性别分工被男权社会有效利用,导致了制度性的性别不平等。女性主义认为,劳动性别分工被男权社会有效利用,导致了制度性的性别不平等。 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和性别差距。妇女劳动力的存在于发展是中国文化传统、国家意识形态及家庭生存策略的产物。劳动力的性别隔离、两性收入的明显差距成为一种事实存在。

  10. 案例: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 犹如战场的招聘会来到时,中国民航大学的商丽一次打出了20多份简历,所有职位只要能沾边的,都递出了简历。北京、天津、上海的简历犹如石沉大海,她曾怀疑是不是没有投过。深圳、广州、厦门、郑州、沈阳……祖国天南海北的公司投了个遍。有一次,投简历时需要排队,她刚站到队尾,招聘人员就很直接地喊:“那个女生不要排队了,我们今年不招女生!” 这样直白相告的还是好的,还有次她初面二面都过了,最后三面被莫名其妙刷掉了。班里的男生频频得到好消息,女生只剩下羡慕的份。笑啊,走啊,求啊,累到骨头快散架,最后还是没有公司要。

  11. 为什么会出现就业性别歧视? ——追根溯源 • 劳动分工 促进了劳动生产率提高 • 劳动性别分工 依据性别进行劳动分工 • 帕森斯“角色-成员”理论 父亲——工具性角色 母亲——表达性角色

  12. 为什么会出现就业性别歧视? ——反思劳动性别分工 劳动性别分工被男权社会有效地利用,导致了制度性的性别不平等。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分割 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父权制的结合 2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分割 3 女性晋升中的“玻璃天花板” 4

  13. 1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分割 • 社会的两个空间:公共领域,私人领域 • 在父权制度下,女性成为男性的私有财产,女性生育及家务劳动被划为私人领域,其对社会的贡献被隐去。 • 女性的社会角色被有意识地划归到非公共领域,她们只能在公共领域中居于次要地位。

  14. 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父权制的结合 • 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相结合,使妇女处于从属地位: • 一、资本主义的劳动力市场 • 二、妇女在劳动力市场的劣势地位 • 三、已婚妇女要料理家务 • 四、妇女家务劳动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合法地位

  15. 案例:女性求职遇到的歧视性条件 • 今年32岁的小韩以前在一家私企上班,生孩子期间,公司另找了一个人代替她的工作。她回去后,老板只是让她干些零活儿,工资也降了不少。小韩干脆辞了职,自己在家带孩子。记者问她为何不再找份新的工作,小韩摇摇头说:“现在的工作不好找,用人单位都有年龄限制,一填表,人家知道你结了婚,还有个孩子,哪个单位还会要啊?” 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女职员时经常会附带一些歧视性条件,如一些企业规定女性员工5年内不得怀孕,理由是生育、抚养子女需离岗,影响其在企业工作的连续性,增加了工作单位的成本支出。

  16. 案例:女性求职遇到的歧视性条件 • 许多女性为成就事业,本身就已实行晚婚晚育。若再被企业强制推迟孕育,加重女性的心理负担 • 男性在招聘中起主导作用, “禁孕协议”从表面看只是用人单位的一种择人举措,事实上,明显带有强权色彩 ,体现出用人单位的一种歧视和偏见 • 单纯注重节约用人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缺失人文关怀

  17.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分割 3 • 由于在公共领域中处于弱势地位,政治参与和权力必然远离妇女。 一、劳动力市场分高级劳动力市场和次级劳动力市场 二、劳动力市场是性别化 • “双低”成为妇女工作的特点

  18. 女性晋升中的“玻璃天花板” 4 • “玻璃天花板” 理论 • 就是由于性别差异,妇女的职业选择和职务晋升被一层玻璃挡着,可望而不可及。 • 产生原因: 一、机会 二、权力 三、比例

  19. 本土分析 劳动力性别隔离 两性的职业隔离 两性收入差距 传统性别意识形态、等级划的劳动性别分工与人们选择的家庭生存发展策略。

  20. 本土分析 “三从四德”、“男尊女卑”、“三纲五常” 传统性别意识形态 本土背景 妇女牺牲自己以保障丈夫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丈夫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优势地位。 等级化的劳动分工 家庭性别分工 妇女进入领导层的比例非常低

  21. 案例:性骚扰影响40%职场女性 • 视频“职场性骚扰导致血案” • 根据北京某妇女法律咨询服务中心“妇女观察”对北京、广东等四地、共2000份调查问卷显示,有19.8%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遭受过性骚扰,23.9%的被调查者报告自己曾目睹或听说本单位其他职工遭受过性骚扰。而据中国职场性别歧视调查显示,大约每25个女性中就会有一名女性遭遇过强行性行为。 而当发生性骚扰后,只有45.6%的被骚扰者会明确警告骚扰者,会向单位人事部门、工会或者管理者投诉的员工也仅占34.3%,而选择司法诉讼和报警方式的比例均不到五分之一,但选择屈从和睁只眼闭只眼的却高达54.4%,多数受害人都选择了隐忍或离职。 另外,调查显示,在受到性骚扰的群体中,20至29岁的年轻人占最大比例,达到57.5%。

  22. 案例:性骚扰影响40%职场女性 性骚扰首次入法,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 可为什么大多数的性骚扰受害者还是不敢站出来,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 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这有关女性的贞操观,而且很多人还指责遭到性骚扰的女性,认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让女性处于弱势地位 • 二、是救济途径的不畅。立法的缺失与不足,法律并没有界定性骚扰的概念,职场性骚扰问题没有在劳动法律中体现,企业的雇主也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23. 劳动就业中的男女平等依然任重而道远。 谢谢。 主讲人: 祁豆豆 课本内容梳理及PPT制作:张玫婧 案例查找分析: 张秋文、邱怡君

  24. 案例:女性晋升中的“玻璃天花板” 3月6日,河南省人才市场,新春规模最大的一场人才招聘会正在举行,一位企业招聘负责人坦白地说。小汪和小黄是一对情侣,从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来看,小汪还没有女友高,不过在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的经历中,小黄却比小汪艰难很多。最终小汪找了一所沿海高校,女友只能到高校下属的一家服务公司,收入差距近乎一半。“用人单位明着说‘无性别倾向’,其实暗设种种‘门槛’。”小黄沮丧地说。“求职过程中,我接到过不少用人单位的电话,甚至得到面试机会。但之后便或被直接告知‘倾向于男生’,或在被询问‘有无男友’、‘会否短期结婚’等问题后,杳无音信。”女大学生小刘介绍说。 机会不等、标准不等、薪酬不等······尽管有相关法律和制度“护航”,呼吁声也不绝于耳,女大学生就业时还是不断遭遇种种“隐形”不平等待遇。明降暗升的女大学生就业“性别门槛”,令原本就处于就业困境的女大学生倍感前路艰辛。

  25. 案例:家务劳动工资化

  26. 2010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大会上,全国政协代表张晓梅上提出议案,“应该通过立法,实行家务劳动工资化,切实保障女性权益”。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承认和体现女性的平等地位,承认家务劳动的价值,特别是那些全职太太在家庭中付出的劳动。认为规定对家务劳动支付工资,以此体现对妻子价值的体现,体现男女平等,引发争议。2010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大会上,全国政协代表张晓梅上提出议案,“应该通过立法,实行家务劳动工资化,切实保障女性权益”。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承认和体现女性的平等地位,承认家务劳动的价值,特别是那些全职太太在家庭中付出的劳动。认为规定对家务劳动支付工资,以此体现对妻子价值的体现,体现男女平等,引发争议。

  27. 正方 • 认为出发点是保证妻子的平等的经济权利,体现家务劳动的价值。是妻子的价值体现。

  28. 反方 家务劳动发工资将是和谐温馨的家庭婚姻关系被金钱关系所冲击、解体。中国家庭大多是夫妻双方共同组成的经济共同体,如果要明确“夫妻俩明算账”的原则,就意味着这个经济共同体将分崩离析了。

  29. 家务劳动本来被看做其成员对于家庭的贡献,对于其他成员的爱的付出,在家务劳动工资化的情况下,一切付出都被标志以金钱衡量的价格,并以金钱加以弥补,那么难以想象家庭之中的“爱”字从何体现。家庭这个人们信赖和可以得到放松的最后的港湾,也成为了市场,难以想象人还怎么活下去!家务劳动本来被看做其成员对于家庭的贡献,对于其他成员的爱的付出,在家务劳动工资化的情况下,一切付出都被标志以金钱衡量的价格,并以金钱加以弥补,那么难以想象家庭之中的“爱”字从何体现。家庭这个人们信赖和可以得到放松的最后的港湾,也成为了市场,难以想象人还怎么活下去!

  30. 家务劳动工资化是个“馊主意”《江南时报 》( 2010年3月2日) • 首先,家务就是家庭成员自觉承担的一种义务劳动,它不同于社会生产劳动,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婚姻家庭中的夫妻,谁做家务,都难以分得太清。一般家庭家务,无非洗衣做饭带孩子这些事,自己有时间多做些,意味着对方少做或者不用做。某一方做家务不仅能融洽家庭关系,更体现着对对方的关爱和体谅。如果老婆做家务,要老公发工资,就失去了家庭的氛围。 •     。

  31. 家务劳动工资化是个“馊主意” 《江南时报 》 2010年3月2日 • 其次,目前的社会观念和社会就业构成,形成了家庭生活中男主外女主内的特征,因此城镇家庭妇女每周花在家务劳动上的时间比男性要多,就不难理解。但一方面,这并不是意味着男女不平等,而是社会角色和分工差异所致;另一方面这种婚姻家庭男女分工已在改变,男主外女主内逐渐趋于平衡甚至也出现了男主内女主外,这是不是意味着,老公在家做家务,也要老婆发工资?

  32. 家务劳动工资化是个“馊主意” 《江江南时报 》( 2010年3月2日) • 再次,家庭中出现全职太太的情况,毕竟是少例。再说,一般婚姻家庭女方在家做全职太太的,都是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在这类家庭中,女方一般都有较高的家庭地位,基本属于享受型。至于张晓梅提到的湖北省宜昌市的案例,属于个案,那多是夫妻关系不和所致,而非家务劳动工资化规定所能制约

  33. 家务劳动工资化是个“馊主意” 《江南时报 》( 2010年3月2日) • 最后,家务劳动工资化不具备操作性。工资标准如何制定,如何执行又如何监督?即便这些问题都可以协商解决,一旦推行家务劳动工资化,夫妻关系岂不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和雇佣关系,这跟在市场找个保姆有何区别? 

  34. O(∩_∩)O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