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牢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牢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省委党校 杨建伟. 党的群众路线. 基本内涵: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历史地位 第一, 是毛泽东思想 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 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个基本方面之一; 第二, 是 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和 工作路线 —— 党的生命线 ; 第三, 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 共讲四个问题. 一、 活动部署 二、 理论基础 三、 历史经验 四、 时代要求. 一、活动部署. 1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adriel
Download Presentation

牢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牢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 省委党校 杨建伟

  2. 党的群众路线 • 基本内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历史地位 • 第一,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 • 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之一; • 第二,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 • 工作路线——党的生命线; • 第三,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

  3. 共讲四个问题 • 一、活动部署 • 二、理论基础 • 三、历史经验 • 四、时代要求

  4. 一、活动部署

  5. 1、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第一,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第三,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说 开展这项活动,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6. 2、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紧迫性 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四大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3、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 解决“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五大突出问题——广东 精神懈怠、务实实干风气衰退、干群关系疏远、艰苦奋斗意识淡薄、律己不严。

  7. 4、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8. 5、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部署 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重点对象: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领导带头; 态度上: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直面问题,真转真改; 方法步骤: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

  9. 二、理论基础 • ——唯物史观

  10. 1、“一切为了群众” 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由低级社会到高级社会是由社会基本矛盾推动向前发展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11. 2、“一切依靠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2. 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赋予的,党必须了解并努力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并自始至终接受人民的监督。

  13. 毛泽东说 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14. 4、“为民务实清廉” 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党的一切执政实践都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 毛泽东说 党群关系就像舟和水、公仆和主人、学生和先生的关系; 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共产党是鱼,老百姓是水;水里可以没有鱼,鱼可是永远也离不开水啊!

  15. 三、历史经验

  16. 1、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产生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产生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 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 毛泽东说 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17. 毛泽东说 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 红军主要任务是做群众工作,打仗与做群众工作是一与十之比的,红四军中一些同志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是一个很严重的政治路线问题。 “群众路线”概念是1929年的中央“九月来信”第一次提出的;

  18. 2、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形成于延安革命斗争时期2、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形成于延安革命斗争时期 第一,概括了党的根本宗旨,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第二,概括了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三,概括了党的三大作风,深刻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思想路线的关系。

  19. 毛泽东“挨骂” “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到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的表现。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对立的局面。” “人不平则鸣,水不平则流”;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20. 两个例子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转战陕北” 毛泽东说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 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21. 3、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丰富和发展于建国以来3、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丰富和发展于建国以来 “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说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刘青山、张子善的根本问题,一个是是骄傲自满,一个是贪图享乐; 浪费和贪污都是极大的犯罪,但浪费的损失大于贪污,严惩浪费必须与严惩贪污同时进行。

  22. 若干重要论断 第一,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 能建成,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 第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第三,建立制度来保证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 第四,接受监督,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 第五,干部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扫除 “摆架子、摆资格、不平等待人、看不 起人”这种低级趣味的“官气”

  23. 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五多五少”(毛泽东 1960年3月30日) 第一,会议多,联系群众少; 第二,文件、表报多,经验总结少; 第三,蹲在机关多,认真调查研究少; 第四,事务多,学习少; 第五,一般号召多,细致地组织工作少。 《官僚主义的二十种表现》(1963年)

  24. 周恩来说 几千万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不是共产党,哪个办得到。 总体成就 第一,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 民经济体系; 第二,独立自主地研发了“两弹一星一潜艇”。 邓小平说 如果不是我们坚持实施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注重改善人民生活,“六四”这一关我们闯不过去。 ——47.3万亿; ——“迈上三个大台阶”;处在“两个时期”

  25. 党的历史证明——我们党 第一,不是为革命而革命论者; 第二,不是为社会主义而社会主 义论者; 第三,不是为执政而执政论者。

  26. 注 意 第一,“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十八大党章); 第二,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不能包办代替; 第三,保证群众的正确意见能够集中上来。 邓小平说(“工具论”) 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

  27. 4、苏东剧变的启示——人心向背规律 • 第一,执政的时间与党的威信不一定成正比; • 第二,党员的数量与党的力量不一定成正比。 • 民意调查结果(1990年6月) • 认为代表苏联人民利益—7%; • 认为代表苏共党员利益— 11%; • 认为代表党政官僚利益—82%。

  28. 结 论 党正确地制定和实行群众路线时,革命就胜利、发展;反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失败。

  29. 四、时代要求

  30. 1、若干重大变化

  31. 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两大历史性转变” • 第一,领导人民:从为夺取全国政权而 • 奋斗,到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 • 第二,领导国家建设条件:从受到外部 • 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到对外开放和 •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革命党”→→“执政党”

  32. 国家历史方位的变化——“三大历史性转变” • 第一,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 • 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 • 第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 • 命和建设; • 第三,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 • 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

  33. 社会的深刻变化——“五个多样化” 第一,经济成分和利益关系; 第二,社会生活方式; 第三,文化思想形态; 第四,社会组织形式; 第五,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

  34. 树立新意识、新理念 • 宗旨意识 “党群关系重于泰山”; • 执政意识 “以人为本”; • 大局意识 “公平正义”; • 责任意识 “服务群众”。 • 毛泽东说 • 所谓“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

  35. 2、密切党群血肉联系的根本途径——“利益”2、密切党群血肉联系的根本途径——“利益” 若干经典说法 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恩格斯说:“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 毛泽东说:“老百姓的利益,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们胜利的保证。” 十八大报告:“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36. 习近平说—“十个更好”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37. 更加注重“民生” • 就业——民生之本; • 教育——民生之基; • 分配——民生之源; • 社保——民生安全网。

  38. 注意三个问题 • 第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 习近平说 • 有些领导干部甚至不会说话,语言表达苍白无力。有的同志自嘲: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很多场合,我们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失语的状态,怎么能使群众信服呢。 • 第二,建立健全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机制; • 第三,建立健全利益协调与整合机制。

  39. 3、建立健全保持党群血肉联系的长效机制

  40. 习近平说 第一,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 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第二,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 常抓、长期抓,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坚持 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第三,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制定新的制度, 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 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执行制 度没有例外。

  41. 党内“立法法”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 制度是分层次的 表层次 中间层次 深层次

  42. 加强和完善党的制度建设 • 动力机制——完善党内民主制度; • 运行机制——完善“议行合一”制度; • 监督机制——完善纪委体制和巡视制度。

  43. 结 论 紧紧围绕主旨——“不偏”; 力戒形式主义——“不虚”; 解决突出问题——“不空”; 建立长效机制——“不难”。

  44. 谢谢大家! • 手机:13602768763 • 电子邮箱:yjw54321@126.co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