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雅美族的宗教活動

雅美族的宗教活動. 六年二班 劉宇騏. 雅美族的宗教活動. 根據人類學家李亦園院士的研究,蘭嶼的達悟(雅美)社會雖然擁有一個頗具系統的宇宙觀,細膩的將宇宙分為八層,其中神、人、鬼各有其一定居住的層界;但在他們的生活中,神祇地位極不重要,達悟(雅美)人對神祇的觀念也很模糊,只有惡靈( anito )才是他們隨時隨地注意的。 達悟(雅美)人不分老幼、不論何種場合,對惡靈都表現一種極端的畏懼、抗衡和痛恨的心理,而把人世所有的不幸歸咎於惡靈。由於把人世所有的不幸歸咎於惡靈、減少人際與群際之間的重大糾紛,因此可以說惡靈信仰妥善的扮演了避免社會衝突的角色。. 團體儀式及慶典.

adsi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雅美族的宗教活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雅美族的宗教活動 六年二班 劉宇騏

  2. 雅美族的宗教活動 • 根據人類學家李亦園院士的研究,蘭嶼的達悟(雅美)社會雖然擁有一個頗具系統的宇宙觀,細膩的將宇宙分為八層,其中神、人、鬼各有其一定居住的層界;但在他們的生活中,神祇地位極不重要,達悟(雅美)人對神祇的觀念也很模糊,只有惡靈(anito)才是他們隨時隨地注意的。 • 達悟(雅美)人不分老幼、不論何種場合,對惡靈都表現一種極端的畏懼、抗衡和痛恨的心理,而把人世所有的不幸歸咎於惡靈。由於把人世所有的不幸歸咎於惡靈、減少人際與群際之間的重大糾紛,因此可以說惡靈信仰妥善的扮演了避免社會衝突的角色。

  3. 團體儀式及慶典 個人與團體儀式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雖然如此,講究權利平等、個人可以在不同領域發揮所長、藉以獲得社會地位的思考方式,則使達悟(雅美)社會不但沒有正式的、嚴整的宗教組織,甚至於也沒有職業巫師。 依據夏本奇伯愛雅(1996 《雅美族的古謠與文化》)的研究,雅美族重要的儀式慶典約有下列五個:1.飛魚祭。2.收穫節。3.祭神祭。4.豐年祭。5.大船落成儀式。

  4. 衣帽 • 一、帽(sakop) 雅美族沒有頭目的制度,因此無代表階級的帽子。 族人們以銀片、馬尼拉麻、椰子樹鬚、水藤或山露兜纏繞乳藤作為材料,做成各種樣式不同、男女有別的禮帽或工作帽。禮帽有銀盔、椰鬚禮笠、和木製八角形禮帽等三種;不過,並非每個家庭都擁有它們,一般唯受族人敬重的年長男女才能戴之。 • 工作帽則是從事耕作、捕魚、驅除惡靈儀式時、或拜訪他村時所使用,有笠形、帽盔形等數種形式。(李莎莉1998:345-347) 二、衣 除棉布、麻布衣外尚有多許獨具蘭嶼風格的衣物。譬如:藤背心、椰鬚背心、椰鬚背墊、馬尼拉麻皮背墊、魚皮甲等。 身著傳統服飾參加工作房落成禮儀式(黃旭 88-90攝)

  5. 它是年老女性所戴的禮帽,相等於男性所戴的銀盔。凡有自家舉行主屋及工作房落成典禮、水芋田除穢、豐收儀式、採收慶典與祭儀用的芋禮、大小船下水典禮,或受邀請參加他村親友所舉行的慶典等均可戴用。 製作以伐取烏知樹(porao),鵝掌藤(talangaw)的樹幹(接近根部的樹幹)為材料。 以小斧砍削,使其上下兩邊厚薄均勻。近樹根較寬的一邊作為帽簷;另一邊則作為帽冠。再創出圓椎形體的帽冠,及弧度順勢伸延的帽沿,其外觀與椰鬚笠雷同。接著再將其翻過來,在帽冠下方挖出帽裡。沿邊削砍出弧邊為八角形的帽子雛形。 八角形禮帽 八角形禮帽 帽深12cm 帽緣周長209cm 轉繪自《原真之美》第173頁

  6. 藤帽 • (1)椰子外果皮製藤帽 將椰子橫切對剖,取用下半部,挖去椰殼,取外果皮部份”vonot no anyoi”做為藤帽的襯冠。用小刀將外果皮的口緣修齊,再以小鑽沿口緣的圓周鑽洞,以一乳藤圈繞於口緣處,用水藤篾繞縫,以固定口緣,並作為襯冠起底的環骨。 • 然後在起底環骨之下,再加一條乳藤環骨,同藤篾以簡單縫合螺旋編織法(即藤篾縫繞於新一圈的乳藤上,而後穿綴於一圈相鄰約兩條藤篾之間)繞縫。 依此編法,將逐一加大的乳藤環骨繞編疊合,一直編至所需的帽深 男用藤帽 帽深17cm 帽緣周長75.5cm 轉繪自《原真之美》第175頁 男用藤帽 帽深15.5cm 帽緣周長115cm 轉繪自《原真之美》第174頁

  7. 椰鬚背心 • 1.功用 椰鬚背心為男人外出拜訪、耕作或出海捕魚時所穿的服飾,是以馬尼拉麻皮和椰鬚所縫製的背心,穿著時採用從上套下的方式。 • 2.製作步驟 (1)在工作房地板上舖上兩、三層浸過水泡軟的馬尼拉麻表皮,作為背心的衣裡,在上面再舖上一層鬚,上下均要對齊工整;然後各取三支對剖的竹子,置於馬尼拉麻皮的底面和椰鬚上面,分列上、中、下三段夾壓,竹子的兩端則另以細繩紮緊,使其平整。 椰鬚背心 身丈43.5cm 轉繪自《台灣原住民的服飾》第162頁

  8. 魚皮甲 • .功用與種類 此為男性參加械鬥或葬禮時所穿著。如以襯甲所使用的材料作為魚皮甲製式的分類,可分為兩種:一是以欖仁舅樹皮(kolitnoitap )為襯甲,於其中面上,縫綴剝魨科魚皮的魚皮甲;一是用水藤背心作為襯甲的藤製魚皮甲。 魚皮甲 身丈45.0cm 肩幅49.6cm 轉繪自《台灣原住民的服飾》第161頁

  9. 椰鬚背墊 • 1.功用 婦女為採收禮芋,所穿戴的背墊。 2.製作方式 與馬尼拉麻皮背墊相仿,但較日常所使用的馬尼拉麻皮背墊精美。 其差異處在:椰鬚背墊是用兩種材質製成,以馬尼拉麻皮作底面,椰鬚做表面,椰鬚分兩段鋪設,背墊面的上部1/3橫置,其下的2/3直放,然後用木炭劃成 Π 形sinahait,再切割掉周圍的多餘部份。 • 先以粗的針目縫合底面和表面為一層,細縫時用馬尼拉麻製成的縫線,沿背墊的周圍以鏈縫法繡縫三至四道紋飾,其間摻以水波紋紋飾。 椰鬚背墊 身丈35.5cm 轉繪自《台灣原住民的服飾》第164頁

  10. 銀盔 • 銀兜有時也稱銀盔,它是由若干矩形的銀片結合而成,呈金字塔狀,然後在前方開一方窗,可以瞭望外面。此等銀兜是專供儀式用。打製一頂銀兜是需要很多的銀幣和時間,故此這些帽子對族人而言,是非常貴重的一份財產,世代相傳。(劉其偉 1995) 一個部落中精通冶金技術的人,大概只有一、二位,委託他打造飾品時,會視加工量的多少而酬以豬、羊或銀元。 男用銀盔 帽深146cm 帽緣周長198cm 轉繪自《原真之美》第174頁 銀盔縫合圖(典藏負片)

  11. 心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