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4

一、江苏省环境应急管理 体系建设情况

江苏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一、江苏省环境应急管理 体系建设情况. www.jshb.gov.cn. 主要提纲. 机构队伍建设. 1. 工作开展情况. 2. 下一步工作思考. 3. 江苏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一)、机构队伍建设. www.jshb.gov.cn. 机构建设情况 — 机构成立. 2006 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重组环境应急领导小组,并成立环境应急管理领导办公室,应急中心正式独立运行。 我省省政府高度重视应急工作,成立了省政府应急办。

afric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一、江苏省环境应急管理 体系建设情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江苏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一、江苏省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www.jshb.gov.cn

  2. 主要提纲 机构队伍建设 1 工作开展情况 2 下一步工作思考 3

  3. 江苏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一)、机构队伍建设 www.jshb.gov.cn

  4. 机构建设情况 — 机构成立 • 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重组环境应急领导小组,并成立环境应急管理领导办公室,应急中心正式独立运行。 • 我省省政府高度重视应急工作,成立了省政府应急办。 • 省环保厅领导班子抓住机遇向省委省政府书面请示(苏环人〔2006〕10号),在多方的积极争取下,2006年8月14日应急中心正式挂牌。

  5. 机构建设情况— 江苏省编办批复 • 文号:苏编〔2006〕10号 (2006年8月16日) • 名称:江苏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 性质: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单位,核定编制25名(其中负责人1正3副) • 主要业务范围是:组织全省环境污染事故的预测和预警工作;收集、报告、通报、发布环境污染和预警信息;组织实施环境应急响应,处置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组织调查和评估生态环境污染程度;组织修复和重建被污染事故破坏的生态环境;督促全省应急预案制定,指导事故应急演练,开展应急人员培训等工作。

  6. 机构建设情况 — 中心内部分工和职责 总值班 (应急值守) 室 应急中心 应急响应一部 应急响应三部 日 常 管 理 综合部 应急响应二部

  7. 机构建设情况 — 人员与装备情况 环保部、省政府及省环保厅对省环境应急中心的建设和发展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关心,在应急中心软硬件建设上给予很大的支持。 装 备(投资3200余万元) 人 员 建成应急指挥固定平台 • 实际在编21人(含负责人) 车辆 4辆公务用车 1辆应急指挥车 3辆应急监测车 1辆应急辐射车等 • 平均年龄32岁 • 博士研究生2名 • 硕士研究生13名 • 研究员级高工2名 应急器材 防化服多套 暗管探测仪1台 应急监测仪器若干 数码摄像机4台、数码相机5台 及相关执法取证器材若干 • 所学专业多数与环境管理工作相关

  8. 机构建设情况 — 人员与装备(图片)

  9. 机构队伍建设 — 人员与装备(图片)

  10. 机构队伍建设 — 办公环境 • 办公面积:应急指挥固定平台100平米,办公用房600平米,装备库200平米,值班室20平米。 • 投资:翻新装修和购置 办公设备约400万元

  11. 机构队伍建设— 制度建设 案例分析制度 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 成立厅总值班室,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分析、报告、通报和值班专报制度,形成了全省自上而下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 每周举行一次案例分析会,总结省内外、国内外各类 敏感事件的程序和方法, 汲取经验。 围绕严格、务实、规范的总体目标,推进建章立制工作 信息报告制度 月度分析报告制度 印发《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处理办法》,实行分类分级信息报送,并提出疑似重大及以上事件信息须立即报送。《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信息通报办法》定期通报全省24小时应急值守和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情况。 建立月度分析报告制度,定期研讨分析全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每季度刊发一期《江苏突发环境事件分析报告》。

  12. 机构建设情况 — 全省环境应急机构建设 • 机构建设的总体情况 -目前,全省13个省辖市中有11家成立了环境应急机构,其中独立运行的专职机构有苏州、徐州和宿迁3家;已获编制部门批准成立但未独立运行的有8家,分别是南京、无锡、常州、南通、淮安、盐城、扬州和镇江市。 -52个县(市、区)中有10家成立了环境应急机构,江阴、张家港、吴江、如东、东海、东台、大丰、江都、仪征、沭阳10个县级应急机构经编办批复完成挂牌. -区无锡锡山区、无锡新区,常州武进区、南通通州区、盐城亭湖区、镇江丹徒区和宿迁宿豫区应急机构经编办批复完成挂牌

  13. 机构建设情况 — 全省环境应急机构建设 省级环境应急专职机构的成立为市县环保部门树立了标竿,省环境应急中心的独立运行和各项应急管理业务开展,为有力推进地方应急机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条件。 如何推进地方应急机构建设 江苏省环保厅所做的工作 1.软件支持 下发文件、召开专题会议、开展业务培训等。 2.硬件配套 为地方环保部门配套了应急指挥车、应急监测车、配备各类应急执法器材等。

  14. 机构建设情况 — 全省环境应急机构建设 • 装备 —全省环境应急系统共有应急指挥、应急监测等车辆84辆,双通道双频管线探测雷达等应急执法设备86套,烟气污染物快速测定仪等快速监测设备64套,个人防护设备159套。 省级支持 — 各省辖市配备应急指挥车1台,同时配备移动 指挥平台。 — 省级配套建设资金7700余万元。

  15. 应急机构成立的意义 环境应急专职机构成立以来实现了四个转变 由临时救火 转为 有条不紊 科学应对 (有机构有人) 有效降低 突发事件的 环境影响 社会影响 经济影响 由被动应对 转为 主动防范 (重视常态管理) 实现 突发环境事件 减量化 A B C D

  16. 应急中心的发展过程 • 确立环境应急工作理念 • 创新江苏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思路 • 提升环境应急机构的地位 Jump • 建章立制 • 积极妥善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 • 研究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发展方向 Growth • 成立机构 • 招兵买马 • 独立运行 Start

  17. 江苏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二)、工作开展情况 www.jshb.gov.cn

  18. 2 .6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理念 应急工作常态化 应急工作 基础化 战时不慌乱 平时不荒废 应急工作 社会化 变应对为防守, 实现突发环境事件的减量化和事件影响最小化 风险防控基地要下沉,要努力构建企业为主的风险防控格局 大力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大应急格局

  19. 工作开展情况 —总体目标 • 全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环境应急管理格局,完善环境应急管理制度、理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体制、创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网络。

  20. 工作开展情况— 具体工作内容 • 应急预案体系 • 应急演练体系 • 应急资源体系 • 应急指挥平台 • 跨部门与跨区域应急联动平台 环境风险源数据库 区域环境风险 控制工程 • 二大平台 • 一个重点工程 • 三大体系 • 一个数据库 形成全防全控的风险管理格局

  21. 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资源体系 应急演练体系 工作开展情况—三大体系

  22. 工作开展情况— 应急预案体系 工作目标 —实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规范化、 系统化、动态化和信息化。

  23. 演 练 编 制 备 案 评 估 工作开展情况— 应急预案体系 预案全过程管理 深层次解决 预案有人编、 有人管、有人用 编 评 备 练

  24. 工作开展情况— 应急预案体系 • 分类推进企业、园区、部门、敏感目标四个层面的应急预案规范化编制 -出台风险源及风险源集中区的《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 导则》 -出台《江苏省环境保护部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在 全省65个市县环保部门开展应急预案修编工作 -正在编制《江苏省敏感保护目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修编《江苏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09年修订稿) -与省监察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卫生厅联合编制 《江苏省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并开展全省集 中集中式饮用水源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25. 工作开展情况— 应急预案体系 • 试点开展预案全过程管理工作(组织全省苏南、苏中、苏北分片的125家企业和5个工业园区进行试点) -编:采取自编或委托第三方编制等不同形式 -评:由企业内部评审和专家外部评审相结合,环保部门对预案编制 的要素与形式进行审核 -备:按照企业风险等级,分类分级备案 -练:要求企业和园区开展预案检验性演练 今年,我们正在推进全省240家重点风险源、21个重点化工园区、111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应急预案全过程管理。

  26. 工作开展情况— 应急资源体系 工作目标 —探索试行零储备代储备制度,制定合理的调配方案,基本建立社会化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系统。 —成立专业的环境应急救援处置队伍,完善专家参与机制。

  27. 工作开展情况— 应急资源体系 1. 组织各地对应急处置队伍进行调查摸底。 2. 目前,我省已有各类应急处置队伍88家,专业涉及水、气、固废等多个救援领域。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应急资源 1. 目前我省已建立由29名专家组成的省级专家库和由457名专家组成的市级专家库。 2. 出台了《江苏省环境应急专家组管理办法》 应急专家 管理 应急物资储备 1. 积极开展调研,探索社会化应急物资储备模式。 2. 初步建立应急物资库。

  28. 工作开展情况— 应急演练体系 工作目标 — 本着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着眼实战、讲求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实战型演练和桌面推演、专项演练和综合演练、区域性演练和全局性演练、示范性演练和检验性演练四个相结合,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环境应急演练,精练兵,练精兵。

  29. 工作开展情况— 应急演练体系 • 组织开展综合性演练 — 2009年,我省组织的苏州“环安1号”演练,在省内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了国务院、环保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30. 演练模拟了在环保部、省环保厅卫星远程指挥和苏州市政府现场指挥下,苏州市环保局与各部门现场应对境内先后发生的水、气、固废、辐射4个类型三起环境污染事故的过程。 工作开展情况 —应急演练体系 苏州“环安一号”演练 演练指挥方式采用现场指挥和远程指挥相结合, 演练模式采用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相结合,事故处置涉及5个市区,演练过程分为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配合和应急终止四个阶段,期间有环保部、省政府和省环保厅的远程指挥和现场处置,有苏州市政府的统一指挥部署和各部门的协同配合,有无锡、南通、泰州等相邻地区的驰援响应,锻炼了应急队伍在复杂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和协调作战能力,锻炼了应急队伍在复杂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和协调作战能力。

  31. 工作开展情况 —应急演练体系 • 组织分片区示范性演练 — 每年分片区组织示范性演练,以苏南、苏中、苏北三个片区为单位分别组织演练观摩学习。 今年,我们将探索跨区域、多部门的综合性应急演练模式,上半年准备在长江流域开展一次沿江八市的综合应急演练。

  32. 应急指挥平台 跨区域及跨部门应急联动平台 工作开展情况 — 两大平台 工作目标 —建立比较完善的省级环境应急指挥平台,各省辖市基 本建成环境应急指挥平台。 —与相关部门和相邻省份间建立互动良好的应急联动平 台,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防、联治水平。

  33. 工作开展情况— 平台建设 应急指挥平台 应急联动平台 与沪、浙建立了跨界环境 污染纠纷处置和应急联动 平台 • 初步建成了省环境应急指挥 固定平台具备远程指挥、多方 会商和视频传输等多重功能 以山东砷污染事件为契机, 与山东初步形成了良好的 沟通平台 • 建成了全省13个省辖市的 机动应急指挥车载平台。 初步建立了与海事部门的 联动机制。 • 建成了省市卫星快速指挥联动 机制,可实现多级远程联动

  34. 工作开展情况— 风险源数据库 工作目标 — 建成省、市、县三级环境风险源数据库 — 建立环境风险源评估制度,实现环境风险 源动态管理

  35. 工作开展情况— 风险源数据库 • 扎实推进全省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 及化学品检查工作 一是注重强化组织领导。形成了省级工作领导小组和13个省辖市环保局和苏州工业园区保护局实现级领导小组为核心的领导体系,坚决实行一把手领导负总责制。 二注重夯实技术基础。对基层环保部门和重点企业参加检查工作的人员进行了培训,重点解析易错点和难点。 三是注重合理划定排查范围。结合环保部提供的10000多家待检查的企业名单,实地核查,积极核对实际企业数量,力求查漏补缺; 四是注重实际运用。在排查的基础上,同步探讨我省环境风险的全过程管理理念,力求避免为查而查的走过场行为。

  36. 工作开展情况 — 区域环境风险控制工程 工作思路 —借鉴发达国家应急防范经验,在全省范围内统筹规划应急能力建设。 —在完善应急预案、应急演练等管理手段的同时,同步配备必要的工程防范设施建设。 —促进全省应急管理由人防到技防、单防到联防的转变。 —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三大难题:上游污染与下游敏感保护目标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责任不明确;应急监测与拦截断面无法在第一时间确定;污染物质拦截无法在第一时间实施。

  37. 工作开展情况—常态工作的作用 · 减少和预防 突发环境事件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降低突发事件的 环境影响 增强队伍业务水平 提高环境应急管理机构地位 减少环境修复 的周期和成本

  38. 工作开展情况 — 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从两个方面入手 妥善处置 突发环境事件 1.建立应急值守制度 2.规范应急响应程序

  39. 全省24小时 应急值守 制度 工作开展情况 — 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省环保厅 总值班 制度 实现了应急值守与日常值班制度的双加强。 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实现四个第一:第一时间报告信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开展监测,第一时间调查处置。 成立总值班 (应急值守)室

  40. 总值班室信息接报处理流程 工作开展情况 — 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41. 工作开展情况 — 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 建立应急值守制度 - 成立总值班(应急值守)室, • 开通24小时环境应急值班电话, • 保证各类信息畅通。 • -值班员由应急中心人员轮流担任 • - 值班领导由应急中心负责人轮流担任 • - 规范总值班(应急值守)室制度(总值班室职责、总值 • 班室管理制度、总值班室保密制度、总值班室文明用语等)

  42. 工作开展情况 — 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 规范应急响应程序 - 印发《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处理办法》 - 草拟《江苏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程序》 - 规范信息接报处理流程 - 规范全省统一的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格式 - 规范值班专报和值班电话记录格式

  43. 江苏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三)、下一步工作思考 www.jshb.gov.cn

  44. 江苏特色现代化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思路 总体思路与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李克强副总理“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过救灾”理念,着力强化“重大环境风险源监管和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全力创建省级环境应急能力一级达标示范单位,初步建成江苏特色的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模式和高效实用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机制,切实保障全省环境安全平稳态势。

  45. 2012年全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思路 省级环境应急能力一级达标示范创建 有效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切实保障全省环境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预案管理和 风险评估 应急物资、应急队伍、应急技术 三大保障

  46. 困难与挑战 • 如何进一步促进地方政府对于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 • 如何进一步推动基层环境应急能力的标准化建设 • 如何进一步提升全省环境应急技防水平 • 如何最终实现全省环境应急的常态化、现代化和社会化

  47. 江苏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二、江苏省预案管理体系建设 www.themegallery.com www.jshb.gov.cn

  48. 主要提纲 预案体系概述 1 预案导则解析 2 典型范本剖析 3

  49. 应急预案的地位极其重要 • 预则立,不预则废。 • 国家最早提出“一案三制”应急体系建设 • 《国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 《突发事件应对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