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Web 2.0

Web 2.0. OUTLINE. 一、 Introduction 二、 WEB 1.0 vs WEB 2.0 三、 Web 2.0 Application 四、 Web 2.0 Case PChome 、無名小站、 TechCrunch 、 HeyMath 、 Digg.com 、 Flickr    五、 References. Introduction. Web 2.0 source ?

aiko
Download Presentation

Web 2.0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Web 2.0

  2. OUTLINE 一、Introduction 二、WEB 1.0 vs WEB 2.0 三、Web 2.0 Application 四、Web 2.0 Case PChome、無名小站、TechCrunch、HeyMath 、 Digg.com 、 Flickr    五、References

  3. Introduction • Web 2.0source? ☆由O‘Reilly媒體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Tim O’Reilly(提姆‧奧萊理)所提出,他是美國IT界的傳奇人 物,也是「開放源碼」觀念的先驅,也一直推動「開 放源碼」。 ☆ Web 2.0概念開始於網路泡沫化後,倖存下來的共同 之處-Web 2.0輪廓。

  4. Introduction (cont.) • What is Web 2.0? ☆ Web 2.0是集合大眾智慧的呈現, 透過集體互動,網友努力打造內容 ☆Web 2.0是一種網路服務的雙向互動概念, 精神在於使用者的參與。

  5. Introduction (cont.) Web2.0 - Features 即時通信軟體和服務 : 強調人和人溝通的作用 QQ,MSN Messenger,Skype等。 用於發佈個人信息的平台,帶有聚合性質。 部落格(Blog)、個人空間(如MSN Space)等。 user合作完成某種任務或社交網路服務(Social Network Service, SNS): 根據「六度分隔理論」 ,實現的社交網絡服務, Linkedin、 Friendster、 openBC等。 平台 世界各地用戶同時編輯的Wiki(維基百科全書)等。 具有 Tag (標籤)功能的計算機協同工作之軟體 在某些軟體工程師群體中極其流行。

  6. 社群交流網路 使 用 者 Introduction (cont.) - WEB 2.0網路運作 資料分散再集中 貢獻 BLOG 影片分享 相簿分享 共享書籤

  7. Introduction (cont.) 認識WEB 2.0‧technology 以BLOG為例-影響網路『讀/寫系統』巨大的改變而進化的技術與概念 以使用者資料為內容,網站提供服務重於設計。 Data內容 對應個人網貼的永久網址,讓人可以輕易的搜尋到你的網貼。 Permalinks 連結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從網路經驗到隨處經驗,不需重複造訪網站,在某網站 下載一個RSS瀏覽器,該網站的更新內容都會更新到自 己的電腦上 RSS引用 創造互動網頁的開發技術,讓訊息、影片各式網路 檔案類型能在大部分的瀏覽器被瀏覽。 使用者介面極簡化進行分享與互動。 AJAX 互動技術

  8. OUTLINE 一、Introduction 二、Web 2.0 vs Web 1.0 三、Web 2.0 Application PChome、無名小站、TechCrunch、HeyMath 、 Digg.com Flickr    四、Web 2.0 Case 五、References

  9. 從Web 1.0~Web 2.0 • WWW, World Wide Web (WEB 1.0) : WEB1.0 上有巨大貢獻的公司有 Netscape 、 Yahoo 、 Google 。 Netscape 研發出第一個大規模商用的瀏覽器。 Yahoo 的楊致遠提出了互聯網網頁。 Google 後來居上,推出了大受歡迎的搜索服務。 • WEB 2.0 用來統稱第二代互聯網技術和服務。 第一代互聯網(Web1.0)時代的網站提供內容和服務、個人使用的方式。 第二代互聯網中用戶不只是使用者,而且同時提供內容和服務。 • 如果說Web1.0時代更多的是“人機對話”, Web2.0強調「人和人的交流和溝通」 [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擁有一個或多個網絡身份(ID)}。

  10. 使用服務免費 使用服務收費 網站重視data 使用者提供資訊 網站重視設計 使用者被動接收資訊 WEB 1.0 vs WEB 2.0 WIN 使用者提供資訊的時代

  11. Web 1.0 vs. Web 2.0

  12. Web 1.0vs.Web 2.0 (example)

  13. Web 1.0 vs. Web 2.0 (example)

  14. OUTLINE 一、Introduction 二、Web 2.0 vs Web 1.0 三、Web 2.0 Application    四、Web 2.0 Case PChome、無名小站、TechCrunch、HeyMath 、 Digg.com Flickr 五、References

  15. Web 2.0 Application • Web 2.0 的共同點: • 它們都吸引了大量的眼球和投資。 • 入口網站紛紛投入Web2.0概念服務。 • PChome Online宣布更名為「Portal2.0」 。 • Yahoo!奇摩也將陸續推出Web2.0精神的產品。 • 蕃薯藤則以Web 2.0為核心的地圖服務為主要計畫。 • 智邦生活館陸續推出 Web 2.0 服務。

  16. OUTLINE 一、Introduction 二、Web 2.0 vs Web 1.0 三、Web 2.0 Application 四、Web 2.0 Case PChome、無名小站、TechCrunch、 HeyMath 、 Digg.com Flickr 五、References

  17. Web 2.0案例分享 ~GO!!

  18. 無名小站- blog最佳代表 • 創始於1999年(網路泡沬之時)交大學生簡志宇- 原本是為了練習寫程式,提供一個同學聊天、討論事情的BBS站 • 從學術網路到商業廣告引起外界質疑 • 2005年3月,無名小站正式脫離學術網路朝商業模式運作 • 2006年12月13日,由於網路頻寬不足等因素,將與Yahoo!奇摩合併(雙方預定在2007年第一季正式完成併購)

  19. 無名小站-有多紅? • 根據創市際公司統計資料顯示: 無名小佔的ARO值為126625  僅次於 Yahoo!奇摩的1144506 PChome的197093

  20. TechCrunch‧寫Blog也能賺大錢 • 創辦人Michael Arrington原本從事金融投資,因個人對web2.0極有興趣,自創BLOG專門評論web2.0新創公司與提供相關重要訊息。 • 每天提供3-4篇web2.0相關文章分享,成為web2.0最重要的資訊網站。 • 營收來自每月約2.5萬-3萬美元的web2.0相關軟硬體廠商的廣告費。 http://www.techcrunch.com/

  21. HeyMath ‧線上數學教學資料圖書館 • 數學教學交流網站。透過web2.0互動與資訊分享的概念,讓數學老師互相交流教學方式、考試題目,為目前新加坡與印尼重要的數學教學模式資料庫。 • 網站數學教學資料以新加坡與印尼10歲+程度為主。 • 下載與觀看教學資料需註冊與繳費。 http://www.heymath.net/index.jsp

  22. Digg.com …教學資料範例 動畫教學↓ 故事劇情:園丁剪草 用滑鼠剪草了解對角的角度是相等的 還有一個:http://www.heymath.net/index.jsp

  23. Digg.com ‧用最簡單的方式分享生活 • 2005年1月,兩位創辦人因為想和朋友分享自拍影片開始研發軟體。 • 2005年12月,因受許多朋友喜愛與使用,成立公司自行創業。 • 2006年1月,某網友把NBC節目的喜劇短片上傳至網站,一個月內瀏覽人次達幾百萬,引起NBC注意以侵犯智慧財產要求下片而聲名大噪。 • 目前每天瀏覽人數為600萬人、點閱率4,000萬支視訊短片、新增3.5萬支新片、點閱頁數達一億,在Internet世界排名21。 • YouTube功能: 免費瀏覽與上傳約30秒-10分鐘的短片。 支援100MB內.avi / .mov / .mpg檔案類型。 群眾分類→使用者為影片標籤與分類便於搜尋。 • 營收來源:廠商短片首頁置入式廣告(目前NIKE居多)、橫幅廣告 http://www.youtube.com

  24. Digg.com‧八卦與抓扒子最高境界 • Dig=挖掘,在俚語用法中還有「喜歡」的意思。 • 整個網站的運作模式,圍繞在挖掘和喜歡上。 Digg步驟↓ (a)使用者上傳自己想分享的新 聞、影片、圖片、遊戲。 (b)第一重篩選 Digg系統搜尋與資料庫無重 複即刊登在普通區。 (c)第二重篩選 網友喜歡這篇文章可投票, Digg it 達到一定票數可到升級區。 (d)如果該篇文章票數不斷累 積,移到高級區-首頁。 http://www.digg.com/

  25. Digg.com‧特色 ‧有別於一般需經官方審核才能刊登的網站取向。 ‧使用者就是挖掘新聞、補充資料庫的義工。激戰wiki就很類似。 ‧因應同儕效應,推出使用者可瀏覽朋友digg的新聞。 ‧營收來自廠商想直接在首頁刊登新聞,或在宣傳新聞中加入【digg it】功能。 網友只要digg一則新聞,就直接連去該新聞的出處網頁 除了投票外, 還可以留言, 髒話也不過濾~

  26. Flickr‧ of the World • Flickr原是線上遊戲公司,但因創投者沒興趣。在2004轉型為市場已飽和的線上相片分享服務,推出後以獨特特色靠使用者的口耳相傳,迅速成為Web 2.0的經典服務之一。 • 2005年3月Flickr的商業價值被Yahoo看上,正式被收購為Yahoo Web 2.0計 畫中的『社群式搜尋(Social Search)』服務之一。 首頁照片隨機播放 還會加上上傳者描述 http://www.flickr.com/

  27. Flickr… Flickr特色- 多元社群功能:聯絡人清單、e-mail、RSS訂閱、BLOG、我的最愛… 連留言都可以貼圖~狠屌 在自己相簿裡,加入最愛相簿的頁面呈現方式

  28. Flickr… Flickr特色- 強大的圖片搜尋功能=群眾分類技術(Folksonomy) 目前圖片搜尋技術困難,一般僅能提供相簿名稱、使用者名稱搜尋。 群眾分類技術的力量克服技術。 Flickr使用標籤機制,使用者上傳時須為每張照片下標籤,讓每張照片都能被搜尋。

  29. Flickr… Flickr特色- 自創Mappr功能 →將照片與地圖結合,讓使用者能在線上地圖上點擊滑鼠,就能看到 該地的照片。 紐約~我來了! 使用者創造的虛擬旅遊。 可使用下方連結進行照片瀏覽、或是自行上傳某地點照片…等。

  30. Flickr… Flickr特色- 開放第三方程式(3rd Party App)都能存取Flickr當中的照 片、標籤等資料。如:在自己的BLOG中插入 Flickr相簿。 呈現方式如左圖。 點選直接至相簿首頁。 大多使用在自架BLOG網站裡 (目前無MSN SPACE外掛,因為MSN自己有相簿)

  31. Flickr…的營收 會員費 廣告 服務抽成 提供加值服務又可賺錢 除開放第三方程式免費給使用者更多加值服務外, 與相關廠商合作, 提供使用者將線上相片做成攝影集、月曆、海報、DVD等產品抽取費用。 標籤機制‧符合市場潮流 省錢+5%↑點擊率 的關鍵字廣告 逐漸取代 昂貴+跌破0.1% 的一般banner 讓Flickr可販售關鍵字 廣告照片 付費會員福利多 免費會員每月上傳限制20MB 最多創造三個相片集。 付費會員(一年24.95美元) 每月上限2GB, 無限創造相片集 相簿無廣告介面 支出 ● 硬體與頻寬為主要支出。 ● 軟體部分,多使用已開發且低價提供給自架網站的部落客的一般技術。 如MySQL、PHP、ImageMagick,省下許多從頭研發的成本。

  32. 台灣 web 2.0 網站介紹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