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阅读与整理古籍的文献学基础

所图文献使用系列讲座 之三. 阅读与整理古籍的文献学基础. 图书馆 孙显斌 二〇一三年六月. 参考指南:. “文献六艺”:文字、音韵、训诂、目录、版本、校勘 古籍整理概论 黄永年 上海书店 古典文献学基础 董洪利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 商务印书馆 汉语音韵 王力 中华书局 音韵学概要 林焘等 商务印书馆 古籍的阐释 董洪利 辽宁教育出版社 训诂学 郭在贻 中华书局 训诂学 洪诚 江苏古籍出版社 训诂学纲要 赵振铎 巴蜀书社. 参考指南:. 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 中华书局

ai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阅读与整理古籍的文献学基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所图文献使用系列讲座 之三 阅读与整理古籍的文献学基础 图书馆 孙显斌 二〇一三年六月

  2. 参考指南: • “文献六艺”:文字、音韵、训诂、目录、版本、校勘 • 古籍整理概论 黄永年 上海书店 • 古典文献学基础 董洪利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 商务印书馆 • 汉语音韵 王力 中华书局 • 音韵学概要 林焘等 商务印书馆 • 古籍的阐释 董洪利 辽宁教育出版社 • 训诂学 郭在贻 中华书局 • 训诂学 洪诚 江苏古籍出版社 • 训诂学纲要 赵振铎 巴蜀书社

  3. 参考指南: • 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 中华书局 • 古籍目录与中国古代学术研究 江苏古籍 • 古典目录浅说 来新夏 中华书局 • 古籍版本学 黄永年 江苏古籍 • 中国图书版本学 姚伯岳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校勘学大纲 倪其心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校勘学 钱玄 江苏古籍出版社 • 校勘学概论 张涌泉 江苏古籍出版社 • 西方校勘学论著选 上海人民出版社

  4. 说“古文献学”: • 说“文献”:载体、记录方式、记录符号和文献信息(内容) • 说“古” 1912(19?)年以前 相对概念 “古”的实质是历时性问题:古文献复杂的形成和流传过程造成的文本变异以及古今语言、社会文化变异导致的理解障碍。 三个层次:形成层次(多时代和多作者的叠加);流传层次(古文献在流传过程中的文本讹误变异,而古文献在流传过程中受到的故意增删篡改则应属于前一层次);阐释层次(言语义、表达义、蕴含义) 例:《论语•八佾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不满—违礼(典型)—崇礼、刚正、周代礼制

  5. 文献学基础:纲要 • 语言基础:文字、音韵、训诂 • 文献基础:目录、版本、校勘 • 古代文化基础: 中国古代文化史 阴法鲁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化史插图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王力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专业知识

  6. 语言基础:通论语言 • 思维、语言(语音)与文字 • 历史比较语言学: 1786年东印度公司任职的英国学者琼斯发表论文,认为梵语同欧洲的许多古代语言同源。1816年德国葆朴认为梵语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日耳曼语同源… 母亲 二 三 希腊语 mētēr duo treis 拉丁语 māter duo trēs 梵语 mātā dvāu trayah 语言系统变化的规律:穿越

  7. 语言基础:通论语言 • 世界语言谱系 世界语言谱系综览 印欧语系(凯尔特、日耳曼、罗曼、斯拉夫、波罗的、希腊、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印度伊朗、吐火罗等语族) 汉藏语系(汉、藏缅、侗台、苗瑶语族) 闪含语系(闪[希伯来、阿拉伯]、含:埃及、贝贝尔、库施特、乍得语族) 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满-通古斯语族) 乌拉尔语系( [芬兰、匈牙利、爱沙尼亚] )、高加索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尼日尔-刚果语系 其他小语系( [韩语、日语] )

  8. 语言基础:通论文字 • 世界文字谱系:表音与表意 表意:楔形文字、古埃及圣书字、汉字(意音) 音节文字:巴比伦文、亚述文、日文、谚文 表音:字母谱系:音节·辅音字母→音素字母 闪米特字母(前20)→原始迦南(前15) →腓尼基(前11) └→希腊(前9)→拉丁(前7)、斯拉夫(10) └→阿拉米字母(前8)→婆罗米字母(前4 →藏缅泰)、希伯来字母、叙利亚字母{阿拉伯字母(4 →维吾尔)、粟特文、古突厥文、回鹘文(蒙古文)}

  9. 语言基础:汉字构成与使用 • 汉字:意音文字 六书(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 说文解字序: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日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星晶月夕 考老 三书:象意、形声、假借(自 莫其) 汉字的使用:假借与通假(汉代为界) 谷带旱雨 王国维在《殷卜辞中所见先公王考》一文中说:“卜辞作王亥,正与《山海经》同,又祭王亥,皆以亥曰,则亥乃其正宗,《世本》作核,《古今人表》作垓,皆其通假字。《史记》作振,则因与核或垓二字形近而讹。”

  10. 语言基础:汉字形体发展 • 时代 正体 俗体 春秋之前 金文 (甲骨文) 战国(六国) 古文 战国(秦系) 小篆 战国晚期—秦 小篆 古隶(秦隶) 隶变 西汉 古隶→汉隶 古隶→章草 东汉 汉隶 章草→新隶→早期行书 魏晋 汉隶 新隶体(章草、早期行书) 楷书(汉魏之际) 今行、今草(魏晋之际) 南北朝 楷书 今行、今草

  11. 语言基础:繁体字识读 • 簡化字總表 不作簡化偏旁用的字:儿[兒] 只[隻] 可簡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偏旁:讠[訁]贝[貝] 推導所得簡化字: 农[農] 侬[儂] 浓[濃] 哝[噥] 脓[膿] 部份異體字:泪[淚] 弃[棄] 注[註] 新舊字形:戶戸户 吳呉吴 字形的規範建議:“亲(榇同)、杀(刹、脎、铩、弑同)、条(涤、绦、鲦同)、茶(搽同)、新(薪同)、杂、寨”下部件“木”的竖钩变竖 繁簡字:丑醜 范範 干幹乾 后後 禦御 乾干 著着 繁簡字常見錯誤(補註版)

  12. 语言基础:繁体字识读

  13. 语言基础:音韵与训诂 • 声:古无轻唇音(佛 buddha) jqx尖团字 1743年《团音正考》 明代 gkh 向 jqx演变 • 韵:叶(协)韵、断代 • 调:上古:不是十分清楚,大致也是四聲 中古: 四聲 平 上 去 入 近代: 陰平 陽平 上 去四聲 平分陰陽: 濁聲母陽平,清聲母陰平 濁上變去:全濁上變去 入派三聲: 全濁入陽平,次濁變去,全清變上(派四聲) • 训诂:文献语言学(古今语感) • 因声求义:依音破字;求语源,通转语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14. 文献基础: • 目录、版本、校勘:整理和研究的理路 • 版本源流: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15. 古籍版式与结构:

  16. 古文獻的形體發展: 書於竹帛

  17. 古文獻的形體發展: 卷軸與册頁 卷轴 经折 梵夹 龙鳞

  18. 古文獻的形體發展: 版刻裝幀 蝴蝶 包背 线装

  19. 文献基础:点校 •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 校勘古籍的任务是存真复原 段玉裁提出“底本之是非”,“义理之是非”;“以孔还孔,以贾还贾”;顾广圻“不校校之” • 陈垣《校勘释例》:对校、本校、他校、理校 • 点校之难:宋周煇《清波雜誌》:蓋校書如掃塵,旋掃旋生。 宋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自序》:叔夏年十二三时,手钞《太祖皇帝实录》,其间云:“兴衰治□之源”,阙一字,意谓必是“治乱”。后得善本,乃作“治忽”。三折肱为良医,信知书不可以意轻改。 《触龙说赵太后》: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 《抱朴·清鑒》:仁明詰鮑,又酒誡姬旦。*如:注引晉《中經簿》,魏有陳郡丞馮翊。如淳注:《漢書》、《姓纂》、桓譚《新論》有通人如子。《禮》、《漢書》:長安富人如氏。

  20.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