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2

Cancer

Cancer. Invasion & Metastasis. Liver Metastasis of Lung Cancer.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侵袭、转移的定义 三、癌转移的条件及特点 四、肿瘤转移过程 五、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什么是转移?. 肿瘤侵袭( Invasion) 是指恶性肿瘤细胞离开原发灶而侵犯邻近组织并继续增殖的过程。. 侵袭包括四个过程. ◆ 肿瘤细胞的增殖 ◆ 肿瘤从原发灶脱离 —E- 钙粘连素下降 ◆ 肿瘤细胞的运动性和趋化性 ◆ 血管生成与肿瘤侵袭. ◆ 肿瘤细胞的增殖.

Download Presentation

Cancer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ancer Invasion & Metastasis

  2. Liver Metastasis of Lung Cancer

  3.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侵袭、转移的定义 三、癌转移的条件及特点 四、肿瘤转移过程 五、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4. 什么是转移?

  5. 肿瘤侵袭(Invasion) • 是指恶性肿瘤细胞离开原发灶而侵犯邻近组织并继续增殖的过程。

  6. 侵袭包括四个过程 ◆肿瘤细胞的增殖 ◆肿瘤从原发灶脱离—E-钙粘连素下降 ◆肿瘤细胞的运动性和趋化性 ◆血管生成与肿瘤侵袭

  7. ◆肿瘤细胞的增殖 Ki67是一种增殖相关核抗原,检测其表达能特异性识别增殖的肿瘤或正常细胞。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Ki 67指数(Ki67 LI)可作为判断肿瘤生长速度的指标。研究发现,传统的反映肿瘤侵袭能 力的形态学标志(如核多形性、细胞不典型性和有丝 分裂活跃等),与垂体腺瘤增殖和侵袭性相关性较低。 而肿瘤生长速度则被认为是反映垂体腺瘤侵袭性的 客观指标 这与其具有高增殖性及高侵袭性有关。本实验应用腺病 毒作为载体介导抑癌基因PTEN体外转染人脑胶质瘤细 胞U87,检测其细胞增殖力与体外侵袭力的改变,进而探 讨PTEN作为胶质瘤基因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8. 肿瘤转移(Metastasis) • 是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部位,通过各种渠道转运到不连续的靶组织中继续增殖,形成同样性质肿瘤的过程。 • 远隔部位继发瘤形成 • 继发瘤继续生长 • 继发瘤再侵袭转移

  9. 人类对肿瘤侵袭转移的认识 • 肿瘤是高度异质性的细胞群体 • 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序贯的复杂过程 • 转移的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Fidler,IJSurgical Onc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01,10(2):257-269)

  10. 转移有什么特点?

  11. 肿瘤转移特点 1. 不同肿瘤其转移能力有差异 低转移 基底细胞癌、脊髓瘤、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软骨肉瘤、 高转移 甲状腺滤泡型腺癌、黑色素瘤

  12. 2. 不同类型肿瘤其转移途径不同 淋巴道转移 癌 如肺癌、 NPC 血道转移 肉瘤、绒癌、肾癌 前列腺癌等

  13. 转移器官 原发瘤 3. 转移的器官特异性 乳腺癌 骨、脑、肾上腺 前列腺癌 骨 肺小细胞癌骨、脑、肝 甲状腺癌骨 肾癌骨、肝、甲状腺 膀胱癌脑 睾丸癌肝 … …

  14. “Seed and Soil” theory By Paget S. The distribution of secondary growth in cancer of the breast Lancet, 1889 Seed: tumor cell with metastatic potential Soil: microenviroment

  15. 转移器官特异性的机制 (1) 肿瘤细胞表型的差异 ------异质性 表现 细胞表面糖蛋白复合物、抗原、 酶活性、运动能力等 如 EGFR(-)/EGFR(+)

  16. HEx20 EBERx20 TFCx20

  17. HEx20 EBERx20 NPC65 TFCx20

  18. HEx60 EBERx60 NPC65 TFCx60

  19. 不同肿瘤移植于相同器官 同种肿瘤移植于不同器官 (2)组织器官微环境差异 实验证明 侵袭转移能力有差异 如:部位相同 小鼠胃癌、人食管癌 不同部位 皮下、肌肉和腹腔

  20. ① 继发器官脉管内皮细胞 及细胞外基质结构 ② 化学趋化因子作用 ③ 器官相关的免疫状态 ④ 各种生长因子作用 • 继发器官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的特殊亲和性

  21. 鼻咽癌转移 裸鼠模型

  22. 肿瘤发生转移 需要哪些条件?

  23. 三、肿瘤细胞发生转移的条件及转移特点 (一)转移发生的条件 1.细胞变异—转移异质性 瘤细胞遗传不稳定 异质性演进 转移亚克隆优势生长 依据

  24. Clone 转移异质性实验依据1977 Fidler

  25. BALB/c nude mice 本实验室进行裸鼠体内筛选高转移癌株: CNE-2Z-H5 Nine times Spontanous metastasis Tissue culture

  26. 2. 微环境和机体免疫状态 (1)毗邻细胞 旁分泌各种生长因子, 促进肿瘤生长 (2)血液流变学改变 表现 血浆粘稠度及 红细胞密度高

  27. (3)机体的免疫反应 (4)细胞粘附性改变 瘤细胞—瘤细胞间粘附力下降 瘤细胞—细胞外基质(ECM)粘 附力增高

  28. 肿瘤转移的条件

  29. 四、肿瘤转移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Fidler

  30. (二)肿瘤血管生成 • 始于肿瘤直径达1-2mm • 与宿主血管网互相联系 (一)原发瘤的形成与生长 即正常细胞的转化和生长 • 受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 共同调控

  31. (三)肿瘤细胞脱落并侵入基质 1. 瘤细胞 粘附能力改变 同质型粘附力低 异质性粘附力高 易侵袭转移

  32. 细胞粘附力与转移关系 异质粘附% 细胞系 同质粘附% 转移率% LA1 91.29 0 LAD 88.5 16 LA5 72.5 32 CNE2L4 63 13 CNE2L2 92 100

  33. 有关影响因素 • 瘤细胞间桥粒减少 • 瘤细胞表面负电荷增加 • 钙粘蛋白表达水平下降 • 瘤细胞表面受体改变 • 瘤细胞表面纤维连接蛋白减少

  34. 实验表明: 2. 瘤细胞表面负电荷增加 电泳率 细胞系 转移率% MFC-C-64 0.73μm/sec/v/cm 7.5 MFC-C-38 0.83 μm/sec/v/cm 31.4 CNE2L4 0.76 μm/sec/v/cm 13 CNE2L2 1.36 μm/sec/v/cm 100

  35. 细胞系 36h (μm/h) 转移率% 3. 瘤细胞运动能力增强 LA1 198 0 LAD 285 16 LA5 316 32 CNE2L4 16.94 13 CNE2L2 28.94 100

  36. 参与调控肿瘤细胞运动的因子 • 促进瘤细胞运动与生长,如 • EGF,肝细胞生长因子等 • 刺激瘤细胞运动而抑制其生长,如TGF,干扰素等 • 刺激肿瘤细胞运动和侵袭的因子, 如:自分泌运动因子(AMF)

  37. 主要包括 • 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 (Plasminogen activators,PA) • 组织蛋白酶(cathepsins) •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 4. 瘤细胞产生蛋白水解酶增加

  38. (四)瘤细胞进入脉管系统 • 新生脉管管壁不完整 • 瘤细胞通过运动、粘附、侵袭血管基底膜而进入脉管

  39. (五)瘤细胞与脉管粘附及瘤栓形成 • 循环中的瘤细胞互相粘连或与血小板粘附形成瘤栓。 • 瘤细胞通过粘附分子介导与内皮细胞粘附(选择素、整合素及其受体等) • 但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有异质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