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统计图表

统计图表. 二、统计图表判读内容与方法 ①首先看清图表名称 图表名称能够说明该图表主题内容,有些题目甚至在图表中没有图例、表头,此时只能通过图表名称来获取信息。 ②其次看清图例、标记、表头 结合图名和图例、标记、表头等审清统计图表表达的确切含义 ③判读同一地理事物 ( 现象 ) 的数量特征、分析成因 如:数值的大小、极值、特征值、随时空变化规律等,并解释其成因 ④判读不同地理事物 ( 现象 ) 间的数量关系 结合地理基础知识找出图表中不同地理事物 ( 现象 )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因果关系等。. “ 悟”到变形“妙处” 掌握解题“诀窍” 做到轻松“应变”.

ajax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统计图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统计图表 • 二、统计图表判读内容与方法 • ①首先看清图表名称 • 图表名称能够说明该图表主题内容,有些题目甚至在图表中没有图例、表头,此时只能通过图表名称来获取信息。 • ②其次看清图例、标记、表头 • 结合图名和图例、标记、表头等审清统计图表表达的确切含义 • ③判读同一地理事物(现象)的数量特征、分析成因 • 如:数值的大小、极值、特征值、随时空变化规律等,并解释其成因 • ④判读不同地理事物(现象)间的数量关系 • 结合地理基础知识找出图表中不同地理事物(现象)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因果关系等。

  2. “悟”到变形“妙处” 掌握解题“诀窍” 做到轻松“应变” 内容的相似性 题型的借鉴性

  3. 03年江苏卷 (04年广东) 以地区为载体,对比多年高考试题,找出“常考点”,体会命题的变形和技巧。 《真腊风土记》(元)记载:①白温州开船,西南行,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顶风可半月到真腊;②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不识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绝无;③信教者削发穿黄,偏袒右肩,其下系黄布裙,跪足。据此并结合图1,回答1—4题。 1.当时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的较佳时间是 A.11-12月 B.3-4月 C.5~6月 D.7-8月 2.真腊地区的气候属于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3.③所描述宗教的起源地是 A.巴勒斯坦地区 B.阿拉伯半岛 C.南亚 D.中亚 4.该宗教的传播方式主要属于 A.传染扩散 B.迁移扩散 C.刺激扩散 D.等级扩散 (03年江苏)40.读亚洲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一),回答:(8分) (1)图示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1分) (2)图示地区有利于该粮食作物生长的水热条件是。(1分) (3)按投入多少分类,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2分) A 粗放农业 B 密集农业 C 混合农业 D 自给农业 (4)夏季,影响图中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和。(2分)为了减轻上述灾害的损失,目前人们采取的非工程措施有(至少答出两条措施 (05年全国1)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15题。 13.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 )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14.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 )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15.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 ) A.半年 B.一年半 C.二年半 D.三年半 (04年全国1) (05年北京) 06年全国2

  4. 思路分析 学生答案 一是内涵不清,列举的主要是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 二是不针对地区,盲目迁移已有知识,如“次生盐碱化、臭氧层破坏等” 06年北京卷36题 (1) 说出图中”轻冻害区” 的主要环境问题.(6分)

  5. (3)、说明图中强沙尘暴多发地区的地理环境的特点。(3)、说明图中强沙尘暴多发地区的地理环境的特点。 地貌 气候 水文 植被 土壤 地理环境

  6. 区域气候思考线索 气候类型 形成因素 要素特征 气候评价 气候资源 气象灾害 对地貌影响 对水文影响 对土壤影响 对植被影响 与自然带关系 与生产活动关系

  7. 河流思考线索 源流概况 水文特征 补给类型 流量变化 水能蕴藏 水利建设 水害治理 与地形关系 与气候关系 对产生影响 对城市影响 对文明影响

  8. 地理描述试题分类 1、描述事物分布特征 2、描述图像特征(曲线、折线图、统计图等) 3、描述综合特征

  9. 1、描述事物分布特征 03年高考题 例1、读图简述上海市此时气温的分布规律。 答案:城区高,四周低(或由市区向郊区递减)。

  10. 06北京:读图13,说明历届现代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地区分布特点。并简述奥运文化空间扩散的特点及意义。 例2:图1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 A 4.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A 沿山谷延伸 B 沿山脊延伸 C 沿等高线延伸 D 沿经纬线延伸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或主要在欧洲和北美洲);奥运文化空间扩散范围大,并与其它文化区发生重叠,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发展与繁荣。

  11. 2、描述图像特征(曲线、折线图、统计图等)2、描述图像特征(曲线、折线图、统计图等) 例1:(03年36题)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 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图4,回答下列问题。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16分) 答案: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12. 36.05高考题(36分)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图3完成下列要求(1)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的影响)。(18分)36.05高考题(36分)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图3完成下列要求(1)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的影响)。(18分) 答:A地未来30小时内因高压脊(或天气系统)东移,风向将由偏北转为东北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同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或气压梯度加大),风力略有增加。随着风向由偏北转向南,A地气温也会略有上升。 06高考题(4)指出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答案: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2、3、4、5月)(2分);冬春季节(2分),若仅答冬季或仅写3、4月则得1分 (地表)增温快(3分);答蒸发旺盛也得3分

  13. 36.(36分)图7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36.(36分)图7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16分) 3、描述综合特征 答案:AA′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低山、丘陵)中的一个宽阔河谷(盆地)。BB′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中的深切(“V”形)河谷(峡谷)。CC′剖面显示的是丘陵地中的河谷。 该小区域是山地(低山、丘陵)中分布着宽窄相间的河流谷地。

  14. 33.图6是某区域的示意图,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花岗岩和变质岩山区穿过,中部为海积平原,南部为花岗岩丘陵,奇石岛上怪石林立,区内人口约28万,县城距最近的大城市200千米,海沙镇水路经西面海湾到某沿海大城市40海里。根据以上资料,结合图6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概括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区域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海岸线较长,人多地少等.

  15. 39.(39分)农业税收在国家收入中的比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国农业正逐步向现代过渡,减免农业税有利于农业的发展。39.(39分)农业税收在国家收入中的比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国农业正逐步向现代过渡,减免农业税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天津市为促进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因地制宜发展了结构多样化的城郊农业。   (5)据图14说明本市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海岸线长,沿海滩涂地广,适合发展海水养殖;湖泊、水库和洼淀较多,适合发展淡水养殖。 (6)参考范例,用简练词语(不多于8个字)分别概括某乡镇 农业持续发展三类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6分)   范例: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调整产业结构,安置农业剩余劳动力;定期组织农业科技培训。  优化农业人口  ① 采用喷灌、滴灌;施行间作、套种;冬季发展大棚农业。 高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率 ②用农家肥,少用化肥;生物治虫,少用农药;发展沼气,少用矿物燃料。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 ③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选用优良品种,集约化生产;开拓销售渠道。 发展商品农业(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7)若在本市推广上述某些措施,能减少哪些自然灾害的影响?(4分) 旱灾(虫灾); 寒潮(冻害)。

  16. 特色:有色金属冶炼 发展条件:动力、原料等

  17. 西安市成为商业中心的条件: 商品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地理条件优越) 交通便利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省会城市、旅游名城刺激商业的发展

  18. (方法3和方法4的经典题例是03年高考题) 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 拍摄到海上东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 回答1-2题。 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