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4

城市高层住宅设计

城市高层住宅设计. —— 07 级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设计. 第八章 建筑施工图设计与绘制 --以 18 层框支剪力墙结构住宅为例. 第一章 施工图设计简述. 1.1 施工图设计的重要性 施工图设计的严肃性 施工图设计的承前性 施工图设计的复杂性 施工图设计的精确性 施工图设计的逻辑性 1.2 施工图设计的种类及关系 (见表一) 1. 建筑施工图设计 2. 结构施工图设计 3. 给排水施工图设计 4. 电气施工图设计 5. 其他(人防工程、暖通等等)

aki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城市高层住宅设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城市高层住宅设计 ——07级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设计

  2. 第八章 建筑施工图设计与绘制 --以18层框支剪力墙结构住宅为例

  3. 第一章 施工图设计简述

  4. 1.1 施工图设计的重要性 施工图设计的严肃性 施工图设计的承前性 施工图设计的复杂性 施工图设计的精确性 施工图设计的逻辑性 1.2 施工图设计的种类及关系(见表一) 1. 建筑施工图设计 2. 结构施工图设计 3. 给排水施工图设计 4. 电气施工图设计 5. 其他(人防工程、暖通等等) 注释:人民防空工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5. 建筑工程设计 方案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 建筑施工图 施工图设计阶段 总平面施工图 结构施工图 给排水施工图 暖通施工图 电气施工图 其它(预算等) 表一 施工图种类及其关系图表

  6. 1.3 建筑施工图表达的依据 《房屋建筑统一制图标准》GB/T5000-2001(教材附录二) 《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教材附录三)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教材附录一)

  7. 第二章 建筑施工图主要内容

  8. 封面 目录 设计说明 文字表述 地下一层平面图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标准层平面图 屋面平面图 建筑施工图 工程做法表 门窗表 平面图 立面图 图形表示 各立面图 剖面图 1~2个剖面图 详图 核心体大样图 厨卫大样图 节点大样图 表二 建筑施工图主要内容及其关系图表

  9. 2.1 封面 工程名称 图纸名称 设计号 设计单位人员(项目负责人等)、 设计单位名称、 时间(参见教材P5)

  10. 2.2 图纸目录 施工图纸的明细和索引。(参见教材P6-P7) 内容主要包括: 图别、图号、图纸名称、图纸规格等。 注意事项: (1)一个工种写一份; (2)排列在各种施工图纸的最前面; (3)一栋楼一套施工图; (4)每套施工图布图紧凑; (5)图纸大小规格统一,便于装订; (6)图纸规格多用A1与A1加长图,或者A2与A2加长图; (图幅尺寸见教材P195表2.1.1,加长图见教材P196表2.1.3。) 一套施工图一般不宜多于2种图幅。(参见教材P196条文2.1.5) 本次毕业设计施工图部分主要完成以下内容,请根据下表内容编写图纸目录:

  11. 2.3设计说明(参见教材P228) 主要介绍工程概况、设计依据、设计范围及分工、施工及制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 建筑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 建筑工程等级:级;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年; 建筑防火等级:类; 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建筑基底面积:平方米; 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 抗震设防烈度:度; 建筑结构类型:结构; 本项目的相对标高和绝对标高; 本次设计的项目为二类建筑,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12. 2.3 设计说明(参见教材P228) 主要介绍工程概况、设计依据设计范围及分工、施工及制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主要内容: 2、设计依据 3、标注说明 4、防水工程 5、墙体工程 6、外装修 7、门窗工程 8、防火设计 9、墙体施工留洞 10、其他

  13. 2.4 工程做法(包括用料说明和室内装修表) 应涵盖本设计说明范围内各个部位的建筑用料及其构造作法。应以文字逐层叙述的方法为主或者引用标准图的做法与编号,否则应另绘构造节点详图交代。 主要内容: 墙身防潮层 地下室防水 屋面 外墙面 勒角 台阶 坡道等 可以文字说明或部分文字说明、部分直接在图上引注或者加注索引号。

  14. 2.5 门窗表 本项目中所有门窗的汇总和索引。门窗的设计编号 门 木门——MM 钢门——GM 塑钢门——SGM 铝合金推拉门——LTM 卷帘门——JM 防盗门——FDM 防火门——FM甲(乙、丙) 防火卷帘门——FJM 窗 木窗——MC 钢窗——GC 铝合金窗——LC 木百叶窗——MBC 钢百叶窗——GBC 铝合金百叶窗——LBC 塑钢窗——SGC 全玻无框窗——QBC 幕墙——MQ

  15. 防火门 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的门。它是设在防火分区间、疏散楼梯间、垂直竖井等具有一定耐火性的防火分隔物。 防火门除具有普通门的作用外,更具有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的作用,可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的蔓延,确保人员疏散。 常用非燃烧材料钢或者木门外包镀锌铁皮,内衬石棉板、矿棉等耐火材料制作。也可将木门浸渍防火涂料成防火门。 按照耐火极限分为甲、乙、丙三级,甲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2h,乙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9h,丙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6h。 用于疏散楼梯间的防火门应采用单向弹簧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防火卷帘门 防火卷帘是一种适用于建筑物较大洞口处的防火、隔热设施,产品在设计上采用了卷轴内藏的特点,具有结构合理紧凑。防火卷帘帘面通过传动装置和控制系统达到卷帘的升降。防火卷帘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隔断区,能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16. 塑钢窗 塑钢窗是以聚氯乙烯与氯化聚乙烯共混树脂为主体,加上一定比例的添加剂,经积压加工而成。为了增加型材的钢性,在塑料异型材内腔中添人增加抗拉弯作用的钢衬(加强筋),然后通过切割、钻孔、熔接等方法,制成窗框,所以称为塑钢窗。 塑钢窗的特点:它不仅具有塑料制品的特性,而且物理,化学性能、防老化能力大为提高。具有保温、隔热的特性。另外还具有耐酸,耐碱、耐腐蚀、防尘、阻然自熄、强度高、不便形、色调和谐等优点,无须涂防腐油漆,经久耐用,而且其气密性、水密性比一般同类门窗大2--5倍。

  17. 2.6 总平面 1)原有的建筑物和环境 标明规划建(构)筑物的编号、层数、施工定位坐标、间距 2)场地四界的测量坐标,道路红线(或者用地红线)和建筑控制线; 3)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的道路的位置和路名。标明主要坐标值或定位尺寸; 4)场地内的道路包括车行道、人行道、消防车道、场地的出入口,标明道路宽度、道路转弯半径; 5)拟建建筑物(外轮廓用粗实线表示,标明建筑物的总开间尺寸和总进深尺寸)和原有建筑物(外轮廓用细实线表示)名称,层数,定位(每栋建筑物标明两个坐标点,还要标明与相邻建筑的间距尺寸,成角度时标明角度); 6)用粗虚线表达地下室的外轮廓线,用细实线表达裙房部分; 6)文字:必要的文字说明、图名、比例尺;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技术经济指标;规划用地平衡表、技术经济指标表、建筑明细表、公建配套设施明细表、绿地指标表

  18. 建筑明细表

  19. 公建配套明细表 绿化指标表

  20. 公建配套明细表

  21. 停车场汇总表

  22. 2.7 建筑平面图 包括地下一层平面图、底层平面图(首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3~15层标准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 注意:非固定设施不在各层平面图的表达范围之列,例如活动家具、屏风、盆栽等。

  23. 1.2.1 健康住宅——国际标准 1.引起过敏症的化学物质浓度低; 2.尽量不使用容易挥发出化学物质的胶合板、 墙体装饰材料等; 3.设有性能良好的换气设备,能将室内污染物 排出室外,特别是对于高气密性、高隔热性 住宅来说,必须采用具有风管的中央换气系 统,进行定时换气; 4.在厨房灶具或吸烟处,要设置局部排烟设备; 5.起居室、卧室、厨房、厕所、走廊、浴室等 温度要全年保持在17℃-27℃之间;

  24. 1.2.1 健康住宅——国际标准 6.噪音要小于50dB; 7.悬浮粉尘浓度要低于0.15mg/m3; 8.室内的湿度全年保持在40%-70%之间; 9.一天的日照要确保在3h以上; 10.要设置有足够亮度的照明设备; 11.住宅应具有足够的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12.住宅具有足够的人均建筑面积; 13.住宅要便于保护老年人和残疾人。

  25. 规划及设计

  26. 2.1 总平面设计: 2.1.1 基地条件 2.1.2 道路系统 2.1.3 建筑布局

  27. 2.1.1 基地条件 2.1.1.1自然条件分析: 1.地形条件 2.气候条件 3.工程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 2.1.1.2场地的用地控制条件 2.1.1.3场地的其他公共限制条件

  28. 1. 地形条件 地形图—— 将地表上各种地形沿铅锤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用简明、准确、容易识别的符号和注记来表达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高低起伏形态,并用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缩小绘制而成。

  29. 地形条件 坐标系统——在地形图中规定南北方向为X轴, 东西方向为Y轴。并选择西南角 某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 系统。地形图坐标系统中的X、Y 值以米为单位。 高程系统——地面上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 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 称高程或标高。

  30. 2. 气候条件 ——风象、日照、气温、降水 1)风象——风向、风速、风级 风玫瑰图——风向频率玫瑰图 风向频率——在一定的时期内(如一月、一季、一 年或多年)累计各个风向所发生的次 数,占同期观测总次数的百分比,称 为风向频率。 风向频率最高的方位称为该地区或该 城市的主导风向。

  31. 风玫瑰图示例:

  32. 3.工程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由勘测单位采用测量仪器测定,内容 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如断裂、 裂缝等)、地层(如软土、膨胀土、湿 陷性土)、测定地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指标(比如含水量、天然密度、压缩系 数、抗剪强度等)、查明现场有无不良 地质现象(如滑坡、崩塌、泥石流、 采空区塌陷等),最终将各个资料汇 总为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水文条件——江、河、湖、海、水库等地表水体的状况。 水文地质条件——一般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厚 度、水温及动态等条件。

  33. 2.1.1.2场地的用地控制条件 征地界线—— 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划定的供土地使用者征用的边界线, 其围合的面积是征地范围。 征地界线包括城市公共设施,如代征城市道路、公共绿地 等。征地界线是土地使用者征用土地,向国家缴纳土地使 用费的依据。 建设用地边界线(简称用地界线)—— 征地范围内实际可供场地用来建设使用区域的边界线,其 围合面积是用地范围。 如果征地范围内无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征地范围即为建设 用地范围;征地范围内如有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如城市道 路用地或者城市绿化用地,则扣除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后的 范围就是建设用地范围。 征地范围 - 公共设施用地 = 建设用地范围

  34. 2.1.1.2场地的用地控制条件 道路红线—— 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边界线,一般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 门在用地条件图中标明。 道路红线是场地与城市道路用地在地表、地上和地下的空间界 限。建筑的台阶、平台、窗井、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及建筑基础, 除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其他地下管线,均不得突出进入 道路红线。 建设控制线(或称建筑红线)—— 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是基地中允许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的基线。实际中,一般建筑红线都会从道路红线后退一定距离, 用来安排建筑基础、道路、广场、绿化及其地下管线和临时性 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

  35. 2.1.1.2场地的用地控制条件

  36. 2.1.1.3场地的其他公共限制条件 容积率—— 绿化率—— 建筑密度—— 建筑层数——

  37. 2.1.2交通组织 2.1.2.1出入口设置 2.1.2.2道路系统 2.1.2.3停车场、库设计(详见第四章)

  38. 2.1.2.1出入口设置 • 1. 场地出入口数量 居住小区至少设置2个出入口与外围道路联系。 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应不小于150米。沿街建筑物长度 超过150m时设不小于4mX4m的消防车道。 2.场地出入口位置 应注意尽量减小对城市主干道交通的干扰。当场地同时毗 邻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或支路)时,一般主入口设在主 路上,次入口设在次路上,并优先选择次干道一侧作为主 要机动车出入口。 注意,场地的主要出入口,应避免正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 叉口。场地出入口作为场地内外交通的转换处,需 解决好交通集散的问题,使进出场地的人流、车流 有足够的分流回转空间。

  39. 2.1.2. 2道路系统 1. 道路等级 居住区——>20m 居住小区——6-9m 组团——3-5m 宅间小路——2.5m 尽端式道路应设15mX15m回车场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最小距离 (详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P22) 消防车道——不小于4m,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尽端 式道路应设15mX15m回车场 (详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12) 2.道路系统组织 人车分流 人车混行 人车部分分流

  40. 2.1.3 建筑布局基本要求 2.1.3.1建筑朝向 2.1.3.2建筑间距 (详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P11) 1.日照间距 2.防火间距

  41. 2.1.2.1建筑朝向 2.1.2.2建筑间距 1.日照间距 ——广州地区日照间距控制:0.7-1.0 2.防火间距

  42. 2.2 住宅套型设计: 2.2.1 基本概念 2.2.2 住宅组成 2.2.3 住宅套型设计(套内空间) 2.2.4 住宅共用部分设计(公共空间) 2.2.5 住宅设备间设计

  43. 2.2.1 基本概念 2.2.1.1 住宅 ——供家庭成员居住使用的建筑 2.2.1.2 套型 ——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 宅类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