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Design Principle for Concrete Structure. 第七章 混凝土结构按 《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 的设计原理. 《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 JTG D62-2004. 第十一章 混凝土结构按 《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 的设计原理. 《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 JTG D60-2004. 规 范. 《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 JTG B01. 《 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 GB/T 50283-1999. 引 言. 主要内容.

Download Presentation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Design Principle for Concrete Structure

  2. 第七章 混凝土结构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设计原理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第十一章 混凝土结构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设计原理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规 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 《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1999 引 言

  3. 主要内容 11.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应用 11.2 受弯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1.3 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1.4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裂缝与变形验算 11 混凝土结构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 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设计原理 主要内容

  4. 11.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应用 一、极限状态的分类 ◆公路桥梁结构按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二、极限状态表达式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极限状态

  5. 式中——结构重要性系数,对于公路桥梁,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 时,分别取1.1、1.0、0.9;桥梁的抗震设计不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 ——作用(或荷载)效应(其中汽车荷载应计入冲击系数)的组合设计值;当进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等超静定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应加上预应力(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引起的次效应; ——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材料强度设计值; ——几何参数设计值,当无可靠数据时,可采用几何参数标准值,即设计文件规定值。 11.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应用 极限状态

  6. 11.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应用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对于正常极限状态,采用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长期效应组合或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组合的影响,对构件的抗裂、裂缝宽度和挠度进行验算,并使各项计算值不超过规范规定的各相应限值。 ◆在上述各种组合中,汽车荷载效应不计冲击作用的影响。 ◆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预应力应作为荷载考虑,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0。 ◆对连续梁等超静定结构,尚应计入由预应力、温度作用等引起的次效应。 极限状态

  7. 11.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应用 三、材料 ◆混凝土的材料分项系数为1.45。 ◆钢筋的材料分项系数: 普通钢筋为1.2 钢绞线为1.47 材料分项系数

  8. 11.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应用 四、作用效应组合 作用按随时间变化可分为如下几类: ◆永久作用 在设计基准期内量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忽略不计的作用。 ◆可变作用 在设计基准期内量值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作用。按其对桥涵结构的影响程度,又分为基本可变作用和其他可变作用。 ◆偶然作用 在设计基准期内不一定出现,但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作用。 作用效应

  9. 11.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应用 作用效应组合 在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根据可能出现的作用,应采用以下两种作用效应组合,即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 ◆基本组合 永久作用设计值效应与可变作用设计值效应相组合,其效应组合表达式为: 或 作用效应

  10. 式中——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组合设计值;式中——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组合设计值; ——第i个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除汽车荷载、风荷载外的其他第i个其他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4,但风荷载外的分项系数取1.1; 、 ——第i个永久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的效应; 、 ——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的标准值和设计值; 、 ——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的其他第i个可变作用效应的标准值和设计值; 11.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应用 作用效应

  11. ——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其他可变荷载效应的组合系数,当永久作用与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组合时,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取为0.80;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其他两种可变荷载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为0.70;尚有三种可变荷载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为0.60;尚有四种可变荷载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为0.50;——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其他可变荷载效应的组合系数,当永久作用与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组合时,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取为0.80;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其他两种可变荷载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为0.70;尚有三种可变荷载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为0.60;尚有四种可变荷载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为0.50; 设计弯桥时,当离心力与制动力同时参与组合时,制动力标准值或设计值按70%取用。 11.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应用 作用效应

  12. 11.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应用 ◆偶然组合 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某种代表值效应、一种偶然作用标准值效应相组合。偶然作用的分项系数取1.0;与偶然作用同时出现的可变作用,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取用适当的代表值。地震作用标准值及其表达式按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规定采用。 作用效应

  13. 11.2 受弯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 基本假定 ◆构件弯曲后,其截面仍保持为平面; ◆截面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简化为矩形,其压力强度取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截面受拉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予考虑; ◆钢筋应力等于钢筋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积,但不大于其强度设计值。受拉钢筋的极限应变取0.01。受拉钢筋的应力取其抗拉强度设计值;受压区钢筋的应力取其抗压强度设计值。 正截面受弯

  14. 11.2 受弯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2. 单筋截面承载力计算 基本计算公式 正截面受弯

  15. 11.2 受弯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2. 单筋截面承载力计算 适用条件 ◆为了防止出现超筋梁情况 ◆为了防止出现少筋梁情况 正截面受弯

  16. 11.2 受弯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 双筋截面承载力计算 基本计算公式 正截面受弯

  17. 11.2 受弯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 双筋截面承载力计算 适用条件 ◆为了防止出现超筋梁情况 ◆为保证受压钢筋达到抗压设计强度,应满足 ◆若 取 对受压钢筋合理作用点取矩,得: ◆经济和施工的要求: 正截面受弯

  18. 11.2 受弯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 T形截面承载力计算 两类Τ形截面判别 正截面受弯

  19. 11.2 受弯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 T形截面承载力计算 当 时, 或 为第一类Τ形截面;否则为第二类Τ形截面。 正截面受弯

  20. 11.2 受弯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 T形截面承载力计算 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第一类Τ形截面 正截面受弯

  21. 11.2 受弯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 T形截面承载力计算 基本计算公式 适用条件 正截面受弯

  22. 11.2 受弯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 T形截面承载力计算 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第二类Τ形截面 正截面受弯

  23. 11.2 受弯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 T形截面承载力计算 基本计算公式 适用条件 正截面受弯

  24. 11.2 受弯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斜截面受剪

  25. 11.2 受弯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矩形、T形和I字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当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时,其斜截面抗剪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斜截面受剪

  26. 11.2 受弯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矩形、T形和I字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当仅配箍筋时,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斜截面受剪

  27. 11.3 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轴心受压

  28. 11.3 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 普通箍筋柱 当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3%时,上式中A应改为An, 。 轴心受压

  29. 11.3 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 螺旋箍筋柱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当配置螺旋箍筋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时 ◆其间接钢筋的换算截面积Aso不小于全部纵向钢筋截面积的25% ◆间距不大于80mm或dcor/5 ,构件长细比小于48 ◆其正截面抗压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轴心受压

  30. 11.3 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二、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基本计算公式 偏心受压

  31. 11.3 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偏心受压

  32. ◆对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按短暂状况设计时,应计算其在制作、运输及安装等施工阶段,由构件自重等施工荷载引起的应力,并不得超过《桥规》(JTG D62)规定的限值。施工荷载采用标准值,当有组合时不考虑荷载组合系数。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应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压应力 ◆受拉钢筋的应力 11.4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裂缝与变形验算 一、 施工阶段的应力验算 施工阶段验算

  33. 11.4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裂缝与变形验算 二、 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验算 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裂缝宽度,应按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影响进行验算,并规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下列规定限值: ◆Ⅰ类和Ⅱ类环境 0.2mm ◆Ⅲ类和Ⅳ类环境 0.15mm 裂缝宽度验算

  34. 11.4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裂缝与变形验算 三、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 1. 受弯构件的刚度和挠度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可根据给定的构件刚度用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刚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受弯构件的长期挠度值,在消除结构自重产生的长期挠度后不应超过下列规定的限值(在上述各组合中,汽车荷载应不计冲击系数): • 梁式桥主梁的最大挠度处 • 梁式桥主梁的悬臂端 • l 此处为计算跨径, l1为悬臂长度。 挠度验算

  35. 11.4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裂缝与变形验算 2. 预拱度的设置 ◆由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影响产生的长期挠度不超过计算跨径的1/1600时,可不设预拱度;否则,应设预拱度。预拱度值等于结构自重和1/2可变荷载频遇值计算的长期挠度值之和,汽车荷载频遇值为汽车荷载标准值的0.7倍,人群荷载频遇值等于其标准值。 ◆预拱度的设置应按最大的预拱度值沿顺桥向作成平顺的曲线,如抛物线等。 挠度验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