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西方哲学史 (上)

西方哲学史 (上). 曹剑波 厦门大学哲学系 博 士、博士后. 目 录. 1 课程介绍 2 哲学史简介 3 学习哲学史的方法 4. 参考教材 5. 推荐影片及网址 6. 求教声明. 1 课程介绍. 1.1 学习目的 1.2 课程安排 1.3 考试评估 1.4 听课和读书笔记方法. 1.1 学习目的. 作为一门课程,哲学学习的目的:最低层次是了解基本的哲学观点;中间层次是掌握基本问题的不同解答、理由;最高的层次是对哲学问题提出有创意的见解。 作为一种智慧,哲学学习的目的:树立与时俱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ownload Presentation

西方哲学史 (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西方哲学史(上) 曹剑波 厦门大学哲学系 博 士、博士后

  2. 目 录 • 1 课程介绍 • 2 哲学史简介 • 3 学习哲学史的方法 • 4. 参考教材 • 5.推荐影片及网址 • 6.求教声明

  3. 1 课程介绍 • 1.1 学习目的 • 1.2 课程安排 • 1.3 考试评估 • 1.4 听课和读书笔记方法

  4. 1.1 学习目的 • 作为一门课程,哲学学习的目的:最低层次是了解基本的哲学观点;中间层次是掌握基本问题的不同解答、理由;最高的层次是对哲学问题提出有创意的见解。 • 作为一种智慧,哲学学习的目的:树立与时俱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作为一种工具,哲学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一种思辨的方法。 • 着重培养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演讲、写作

  5. 1.2 课程安排 • 教学方式与方法 • 教师按教学计划以讲解重点、难点、趣点、争论点、线索、整体框架为主,并适当组织讨论; • 同学参与哲学家生平、趣事或某一自己有心得的观点的讲座与讨论(每组15-30分钟,可选1-2个同学主讲,同学提问及评价,所要讲座与讨论的内容交给先助教指导); • 留时间提问题 (资料来源,见附件) • 每次课前必须先预习 • 可能提问

  6. 单元上课次序 先同学讲座、讨论,然后教师讲授 • 严格考谨 缺课3次以上不给分,缺课1次扣5分。 • 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上到15章,每章3个课时左右

  7. 1.3 考试评估 • 分数安排 10分课堂表现(参与讨论、提问每人不少于2次、答问分组,讲座); 10分阅读原著报告(外哲原著为所给定的;要自选,请申请,并作笔记不少于15页;如不想作读书笔记,可用小论文代替,小论文选题,写作必须先得到肯定); 10分为考谨分 20分作业(每次按时完成),并及时讲解、反馈 50分闭卷考试 加分方式,写得好的论文(1-5分)

  8. 评分分布 90分以上不超过三分之一,70分以下不超过五分之一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4× 5)、简答题(4× 10)、论述 题(2× 20) • 免听条件 • 保证自己看完优酷中的“赵林讲某某”即为《外国哲学史上》中的讲课视频 和读完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的同学可以不来听课,但作业必须做、考试必考 • 其他 课外花时间不少于40小时

  9. 1.4 听课和读书笔记方法 • 不动笔墨不读书,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即使自知与他们的思想存在很大的差距,时间长了,境界必会上一层 • 听讲时抄笔记最大的缺点: 分心太大 • 记要点、妙点和难点

  10. 哲学史教学的特点 • 从历史的角度讲解哲学系的观点 没有什么系统性,也无连贯性、重点为作业内容 • 由于是上《西方哲学史》,把课程变成职业培训是不合理的要求;由于大纲的要求,把课程讲解为“专题讲座”也是错误的;由于内容要求,想联系实际是十分困难的

  11. 2 哲学史简介 • 2.1 什么是哲学 • 2.2 哲学史就是问题解答史 • 2.3 西方哲学史分期 • 2.4 中西哲学比较

  12. 2.1 什么是哲学 • 哲学是“爱智慧”,是“理论化的世界观” • 哲学与科学和宗教的区分 科学:理性-现实世界 宗教:信仰 –终极关怀 哲学:理性-终极关怀 伦勃朗:《两位哲学家》(1628年) 哲学家在探讨、论证和争辩

  13. 罗丹 《思想者》 (1880年)

  14. 2.2 哲学史就是问题解答史 • 什么是哲学史 • 哲学史是代表人类精神的哲学家对永恒无解的哲学问题不断地探索的历史。哲学史就是问题解答史。 • 问题的分类 • 常识问题、科学问题、哲学问题 • 信仰问题、事实问题、理性问题、语境问题、伪问题 • 六类哲学问题 • 形而上学问题、知识论问题、伦理学问题、社会和政治哲学的问题、美学问题、逻辑问题

  15. 哲学问题与科学问题的区分 • 无积累性,哲学=哲学史 • 非客观性 • 非实用性(常涉及价值与规则) • 无解性(观察不能解答) • 时代性 • 前提预设分析

  16. 2.3 西方哲学史分期 • 哲学可分为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 • 西方哲学史讲述的是从公元前6世纪以后到公元20世纪之前的2500多年间,西方哲学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 西方哲学分期: (1)古代哲学(希腊哲学,前6-6世纪),包括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晚期希腊哲学; (2)中古哲学(2-16世纪),包括教父哲学、经院哲学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宗教改革; (3)近代哲学(17-19世纪),包括经验论与唯理论、法国启蒙运动、德国古典哲学和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思潮。 (4)现代西方哲学(20世纪)

  17. 2.4 中西哲学比较 • 中国哲学:政治哲学(伦理学),对话(格言体) • 西方哲学:全面;重论证,系统 孔子云:凡人自古皆有死。 亚里士多德:人必有死; 苏格拉底是人; 因此,苏格拉底有死。

  18. 3 学习哲学史的方法 • 学习哲学家的问题是什么,以及他们解决哲学问题的不同方式 • 学习哲学问题的方法 背景 问题 论据 结论 意义

  19. 4 参考教材 • 苗力田、李毓章主编:《西方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 赵林:《西方哲学史讲演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 高见、徐珊珊编:《<西方哲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2007年,齐鲁书社(与赵敦华的书配套) • 叶秀山, 王树人总主编:8卷本《西方哲学史》,凤凰出版社,2004-5年; • 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 (美) 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 詹姆斯·菲泽著:《西方哲学史》,中华书局2005年 • 邓晓芒、 赵林《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挪) G·希尔贝克, N·伊耶著,《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