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 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 和对外开放. 主要内容.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 2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方向 3 、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依据 4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5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一、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只有改革,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只有坚持正确的改革路线,才能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案例 导入. 改革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关键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 和对外开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www.themegallery.com

  2. 主要内容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3.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 2、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方向 3、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依据 4、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5、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4.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只有改革,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 只有坚持正确的改革路线,才能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5. 案例 导入 改革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关键 • 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面对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国家有不同选择: • A、拒绝改革,固守僵化的苏联模式,最终大多数国家发生剧变。 • B、选择了改革道路,但未能坚持社会主义改革路线,最终仍然发生了剧变。 • C、中国坚持了正确的改革路线,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6.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柬埔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等国家已陷入重重危机,柬埔寨由于大搞阶级斗争,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首先亡党。此后其他国家虽然依靠强大的国家机器维持了一段时间,但在政治经济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以后,实行苏联模式所产生的巨大差距明显地摆在国人面前,到1989年,大多数国家发生了历史性逆转。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柬埔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等国家已陷入重重危机,柬埔寨由于大搞阶级斗争,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首先亡党。此后其他国家虽然依靠强大的国家机器维持了一段时间,但在政治经济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以后,实行苏联模式所产生的巨大差距明显地摆在国人面前,到1989年,大多数国家发生了历史性逆转。

  7. 苏联、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大多数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改革,如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十年改革、匈牙利的“静悄悄的改革”、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等,但由于这些国家的改革目标一直不明,改革时断时续,无法持久深入。苏联、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大多数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改革,如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十年改革、匈牙利的“静悄悄的改革”、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等,但由于这些国家的改革目标一直不明,改革时断时续,无法持久深入。

  8.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这些国家掀起了新的一轮改革热潮。在经济体制改革难以为继的情况下,这些国家转而优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它们逐渐抛弃了马列主义指导思想,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选择“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实行西方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 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9. 中国,“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整个政治局面处于一个混乱状态,经济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国际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与它们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面对国内国际的重大挑战, 我国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10.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1.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1)改革的社会性质同革命一样,具有解放生产力的同等意义

  12. (2)改革所引起的社会变革的深刻性、广泛性,具有革命的意义(2)改革所引起的社会变革的深刻性、广泛性,具有革命的意义 • 深刻性——改革不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 广泛性——改革不仅涉及经济,还包括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将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革故鼎新的深刻变动。

  13. (3)改革任务的艰巨性和时间的紧迫性不亚于第一次革命(3)改革任务的艰巨性和时间的紧迫性不亚于第一次革命 • 改革也需要革命年代的那种精神和毅力

  14.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 改革不是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对具体制度的改革。 • “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15. 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不需要象资本主义社会那样采取激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不需要象资本主义社会那样采取激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16. 在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上,过去我们相当长的时期内不适当地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邓小平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17.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18. 1 2 3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农村拉开序幕 农村 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城市 4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个领域改革

  19. 农村改革为序幕 • 农村改革起步时的艰难和惶惑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20.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建立家庭联产承包制

  21.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 乡镇企业连续几年以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率发展,反对改革的人渐渐少了。

  22. 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 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

  23. 改革全面展开 • 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的全面展开,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24. 评价和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 ——“三个有利于”标准 •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5.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江泽民指出:改革、发展、稳定好比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有一着下不好,就可能全局受挫。

  26.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 •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既要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又要为经济社会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 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保证经济社会顺利发展 ;处理不当,就会遭受挫折。

  27.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应遵循 • 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28.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的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加快发展,但要注意协调发展。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 •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为此,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坚持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实际利益的工作原则,坚持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工作重点。

  29.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这两个开放不行!”

  30.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的两个重要观点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下,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一方面历史经验表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另一方面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困难也要求我们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

  31. 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 全方位的开放—— • 对发达国家开放 • 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 对发展中国家开放

  32. 多层次的开放 • 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总体格局

  33. 1、1979在广东、福建试办经济特区。1980年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1979在广东、福建试办经济特区。1980年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 2、1984年开放14个沿海 • 城市。

  34. 3、1985年进一步开放海南岛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3、1985年进一步开放海南岛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 珠江三角洲

  35. 4、1988年将海南岛改制为海南省,办成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4、1988年将海南岛改制为海南省,办成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 5、1990年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开放的上海

  36. 6、开放5个沿江城市,18个省会城市,13个沿边城市,增加34个开放口岸。6、开放5个沿江城市,18个省会城市,13个沿边城市,增加34个开放口岸。

  37. 宽领域的开放 • 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开放,对外开放拓展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38. 对外开放水平在沿海、沿江、沿边、沿线地带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同时,不断向内地纵深扩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39. 30多年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40. 2007年我国进出口额21700亿美元,在世界贸易排名居第三位。2007年我国进出口额21700亿美元,在世界贸易排名居第三位。 • 2007年。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7471亿美元。

  41. 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改革开放新成就

  42.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