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摄影中的十个怎么办

摄影中的十个怎么办. 张 维 ( 涛声 68 ) 2011 年 11 月. 对焦不实怎么办? 画面过 曝 过暗怎么办? 缺乏表现力怎么办? 构图杂乱怎么办? 光线微弱时怎么办? 拍摄花卉时怎么办? 拍摄动物时怎么办? 抓拍人物时怎么办? 选购相机时怎么办? 器材维护时怎么办?. 对焦不实怎么办?. 1 、单次自动对焦( Single-Shot AF )

alv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摄影中的十个怎么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摄影中的十个怎么办 张 维 (涛声68) 2011年11月

  2. 对焦不实怎么办? • 画面过曝过暗怎么办? • 缺乏表现力怎么办? • 构图杂乱怎么办? • 光线微弱时怎么办? • 拍摄花卉时怎么办? • 拍摄动物时怎么办? • 抓拍人物时怎么办? • 选购相机时怎么办? • 器材维护时怎么办?

  3. 对焦不实怎么办?

  4. 1、单次自动对焦(Single-Shot AF) 拍摄对象间的距离固定时,这是常用的设置。轻按快门按钮即,确定焦距后,相机在取景器中发出信号并且对焦停止。只要保持按钮半按状态,焦距就会锁定在当前位置。现在可以取景,然后完全按下快门即可拍摄照片。 • 2、连续自动对焦(Continuous AF) 通常用于运动或动作摄影中,此时拍摄对象在不停地移动。半按快门按钮,只要保持快门按钮半按状态,相机就会连续对焦。完全按下按钮时,相机即会拍摄照片。 • 3、 手动对焦(MF) 某些情况下自动对焦并不太好,如场景太昏暗、拍摄对象缺少对比度清晰的区域、通过笼子进行拍摄,或者拍摄对象移动太快或移动无规律。在这些情况下,手动对焦可能效果更好。 • 4、A-DEP模式 某些专业相机上具有该模式。它实际上组合了测光和对焦模式。 A-DEP的意思是自动景深,它先检测传感器所覆盖的最近点和 最远点,然后选择某种光圈,这种光圈提供的景深足够覆盖该 范围。最后相机设置焦距,实现准确对焦。

  5. 关于摄影器材的防抖功能 最早推出防抖概念的是日本尼康 公司(1994年)。 实现防抖功能的方法多种多样, 在传统摄影器材中,只有光学防抖一种。 作为光学防抖技术,并不是让机身不抖 动,它是依靠特殊的镜头或者CCD感光元 件结构,最大程度地降低操作者在使用 过程中由于抖动造成的影像不稳定。通 过镜头组实现防抖主要是以佳能和尼康 为代表,它们依靠磁力包裹悬浮镜头, 从而有效克服因相机振动产生的图像模 糊。而通过CCD感光元件实现防抖,只有 柯尼卡美能达(目前是索尼)能够做到。 原理是将CCD先固定在一个能上下左右移 动的支架上,通过陀螺仪感应相机抖动 的方向及幅度,然后传感器将这些数据 传送至处理器进行处理。

  6. 画面过曝过暗怎么办?

  7. 测光模式 (Metering) •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中央平均测光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测光模式,几乎所有的相机生产厂商都将中央平均测光作为相机默认的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主要是考虑到一般摄影者习惯将拍摄主体也就是需要准确曝光的东西放在取景器的中间,所以这部分拍摄内容是最重要的。 • 评价测光(或称矩阵测光) 是一种比较新的测光技术,出现时间不超过20年,最早由尼康公司率先开发。是将取景画面分割为若干个测光区域,每个区域独立测光后在整体整合计算出一个整体的曝光值。例如尼康是将测光区域分割为八个部分,各自独立测光后分析而得,佳能、美能达、宾德等品牌的相机也都有类似的测光模式设计。 点测光 点测光的范围是以取景器中央的一极小范围区域作为曝光基准点,该区域为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相机根据这个较窄区域测得的光线,作为曝光依据。这是一种相当准确的测光方式,但对于新手来说,却不那么好掌握,怎样去区别一个测光点,变成了一个需要学习的技巧,错误的测光点所拍出来的画面不是过曝就是欠曝,造成严重的曝光误差 。

  8. 实践中的两个问题 白加黑减 需要运用曝光补偿。曝光补偿的原理,就是白加黑减。你在拍摄的时候,相机是按你的构图中黑白分配的面积大小来测光的,如果你的画面中白的多,相机认为光太强,就减光,造成主体太黑,因此你需要正补偿,加光;如果你画面中黑的成份多,相机认为光线不够,就加光,造成画面中主体太亮,这时候你就需要减光。 知道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如何补偿及如何测光了。 宁欠勿曝 当我们不好掌握曝光补偿时,宁可让它曝光不足、画面暗黑,也不要曝光过度,使画面上出现大块白斑。因为画面暗黑的图片可以通过后期用PHOTOSHOP软件调整过来,但如果过曝,画面出现大量白斑,想通过后期调整是十分困难的。

  9. 缺乏表现力怎么办?

  10. 突出主体(花开千朵 单表一只) 有人拍摄图片的立意和捕捉美感的意识 很强,但有的照片没有注意到突出主体。他 们感到很冤:“我把要拍的都拍到了,怎么还 是说我的片子主体不突出?” 要在照片中突出主体,最简单的方法就 是让主体在画面中心。让人一看到图片就知 道什么是主体。不过,这个方法尽管简单, 但也容易让画面变得很呆板,你想啊,照片 中人物就在中心,两眼老老实实的望着你, 是不是很傻啊?所以,运用这个法则突出主 体的时候,我们还要灵活的、有创意的、细 心的安排好主体和环境、背景的关系。

  11. 角度透视(变换你的位置和角度) 近大远小,这是绘画中 经常运用的透视法则,在摄 影中同样重要。在所拍摄的 物体前变换你的位置和高低 不同的角度,你会得到不一 样的感受。贴近拍摄主体, 甚至俯视或者仰视,都会使 你要表现的主体异常突出。

  12. 用拍摄角度来着重强调 主体的时候,注意不要用极 度的俯角或仰角,否则容易 产生歧变和夸张的效果,后 果自负。如用16mm广角俯视 并贴近模特,拍摄之后,要 表现的主体面孔在画面中非 常突出,而同时,肢体的其 他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变形。 仰视拍摄也是如此,控 制不好容易使画面有压抑感。

  13. 尝试逆光表现 逆光是一种具有艺术魅力和较强表现力的光照,它能 使画面产生完全不同于我们肉眼在现场所见到的实际 光线的艺术效果。第一、能够增强被摄体的质感,特 别是拍摄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如花卉、植物枝叶 等,逆光为最佳光线。第二,能够增强氛围的渲染性 特别是在风光摄影中的早晨和傍晚,采用低角度、大 逆光的光影造型手段,逆射的光线会勾画出不一样的 效果。第三、能够增强视觉的冲击力,在逆光拍摄 中,由于暗部比例增大,相当部分细节被阴影所掩盖,被摄体以简洁 的线条或很少的受光面积突现在画面之中,这种大光比,高反差给人 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第四,能够增强画面的纵深感,特别是早晨或傍 晚在逆光下拍摄,由于空气中介质状况的不同,使色彩构成发生了远 近不同的变化:前景暗,背景亮;前景色彩饱和度高,背景色彩饱和 度低。从而造成整个画面由远及近,色彩由淡而浓,由亮而暗,形成 了微妙的空间纵深感。

  14. 强调色彩对比来提高表现力 往往不少初学者在拍照的时候,只注意到前景,而经常会忽视背景。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摄友说,明明是把主体安排在前景了,但是还是被批评为主体不突出。就是因为没有注意到前景主体和背景色彩比较相近,视觉上前景主体融入了背景,而不能被突出。拍摄的时候,要注意让主体与背景在影调或色调上有适当的差异,或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么就能很好的利用背景来突出主体。

  15. 尝试距离与空间感的把握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要有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主角,即整个画面的中心事物。这个主角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件东西,也可以是一组人或一组 事物。在摄影作品中,怎样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主角上来呢?应该时 时刻刻提醒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到拍的对象上去,把分散注意力的东西全避开。 当准备拍摄一幅照片时,要考虑到拍摄距离、拍摄高度。这些决定着选取什 么对象,要表现什么问题,也可以说直接关系到创作的意图。拍摄距离的变 化也明显的改变了景物的构成,简而言之拍摄距离决定着他们所表现的主题。

  16. 当拍摄江河、山川等自然风景时,我们需要得到巍峨的山峰及浩瀚的江河湖海,这时用远距离拍摄是很好的选择,它可以提供宽阔的视野和广大的空间。远景构图注重整体的大块面的影调、色彩与线条的结构,可以很好的展示景色的气势。当拍摄江河、山川等自然风景时,我们需要得到巍峨的山峰及浩瀚的江河湖海,这时用远距离拍摄是很好的选择,它可以提供宽阔的视野和广大的空间。远景构图注重整体的大块面的影调、色彩与线条的结构,可以很好的展示景色的气势。 • 与远距离拍摄相比,全景画面的景物范围要小一些,全景能够表现出人的全身画面,或者说能表现环境的全貌。全景可以使环境得到充分的展示。当我们拍摄会场、居室以及个人生活环境时,也可以用全景来展现特定环境的特点。

  17. 拍摄组图来增加主题的表现力

  18. 构图杂乱怎么办? • 为什么有些图片具有无 以言状的美感?为什么 有些图片被不同出版物 使用并让很多人赞叹不 已?为什么有些摄影师 总是赢得评论家和社会 公众的高度评价?一个 主要原因就是作品的坚 实构图。这就是我们为 什么说构图是摄影的灵 魂。

  19. 光线微弱时怎么办? • 提高感光度(ISO)的值 感光度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是国际标准协定:软片对 光的敏感度;低感光度指ISO 50以下的软片,中感光度指ISO 100~200,高感光度为ISO 400以上。用传统相机时,我们可因应拍摄环境的亮度来选购不同感光度的底片,例如一般阴天的环境可用iso200,再黑暗的,如舞台环境可用iso400或更高,而数码相机内也有类似的功能,它借着改变感光芯片里讯号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来改变iso值,但当提升iso值时,放大器也会把讯号中的噪点放大,产生粗微粒的影像。 数码相机的ISO是通过调整感光器件的灵敏度或者合并感光点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是通过提升感光器件的光线敏感度或者合并几个相邻的感光点来达到提升ISO的目的。提升数码相机的ISO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1、强行提高每个象素点的亮度和对比度;2、使用多个象素点共同完成原来只要一个象素点来完成的任务。可见,数码相机提升ISO以后对画质的损失是很大的,尤其感光器件面积较小时,提升ISO简直就是要命。

  20. 在光线较暗的室内拍照,一般采用两种主要的方法:在光线较暗的室内拍照,一般采用两种主要的方法: • 使用闪光灯。这样可以增加光量,使得曝光正常。带来的问题就是容易使被摄物缺乏层次感。 • 使用高感光度,也就是把ISO调到400以上,甚至1600等。这样可以基本上保证原汁原味,但是光线太暗的话就不灵了。带来的问题照片的粗糙度会有所上升。 • 光线越暗肯定快门越慢。这时就要加大光圈。 你的套头在光圈优先下最大光圈只能调到F4.5。专业级的镜头可以调到2.8,甚至更大。

  21. 拍摄花卉时怎么办? • 选择时间:什么时候拍?上午日出后至10时前,下午2时后至日落前,这个时间段是不错的选择。 • 选择主体:拍什么花。每种花的花形、花色与所处的光线条件、环境条件都是不同的,必须有所区别。 • 选择模式:微距模式。几乎所有数码相机都有微距模式,它优于全自动;使用单反机,最好用光圈先决;有微距镜头更佳。 • 选择光线:选择侧光、侧逆光和逆光,忌顺光和顶光。散射光优于直射光,逆光拍化最好。 • 选择高度:尽管俯拍容易显示花的全貌,但是最容易露出地面和盆,最好采取平拍和仰拍,那是游人不常见的高度,会有新鲜感。

  22. 拍摄动物时怎么办? • 著名动物摄影家路易·卡斯特涅达:拍摄动物也不一定非得去野外,在动物园里也可以拍摄它们。不过这时候你就要费尽心思使画面中的动物不象是被关在笼子里。有的动物园可以提供模拟动物原始生活的环境,在这里动物不会受到很多人为的限制,我在动物园里主要拍摄动物们的“肖像”,在拍摄的时候,我凭我自己的想象,拍摄出动物的不同表情,这使我拍摄的动物照片完全看不出是在动物园里。我觉得拍摄动物要说的话有很多,简言之,我觉得拍摄动物时最重要的有两点:首先是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当我发现一只动物的时候,我会一直跟着它,尽我所能去拍摄它,直到最后它从我身边逃走,或者我最终拍摄到我所满意的照片为止。另外一点,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有好的运气,有的时候运气不好,你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力气。

  23. 抓拍人物时怎么办? • 人像可以是在对被摄体毫无了解的情况下拍摄(抓拍)的照片,也可以是摄影师有意安排(棚拍、摆拍)后完成的作品。由于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有许多技术性问题需要处理,不同的情况下需要呈现不同的影象效果,相比较而言,抓拍人像不同的难度更大,也更有表现力。 • 首先我们要明确拍摄主体。如果是外出旅游,想兼顾人物和背景,就不能把人物照的特别大,占据整个画面,应该在表现人物的同时把具有特点的景象表现出来。但要注意尽可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至于如何突出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用心观察,一定要扬长避短,将人物的优点突出出来,将缺点掩盖住,同时也要善于抓住自然的瞬间。

  24. 俄罗斯人

  25. 选购相机时怎么办? • 专业的数码相机通常很贵,五六千甚至上万元,所以,与其买贵的里面最便宜的,不如买便宜的里面最好的。这便宜也是相对的。数码相机一般分三类:单反相机、消费类相机、单电相机。单反相机适合专业,可换镜头,较笨重,价格贵,成像质量好。消费类相机适合家用、不能换镜头,轻便,适合抓拍,价格便宜,成像质量不如单反。单电相机吸收了前两类相机优点,很有发展前途。

  26. 器材维护时怎么办? • 要避免对相机进行强烈震动,外出拍摄和家中保存时要放进专业摄影包内,因为专业摄影包内附有防撞保护层,内部面料柔软可以对相机起到保护。 • 在保养时要选用专用镜头布擦拭,严禁使用各种所谓的镜头清洁液,有些不明成份的化学药水会对镀膜造成直接伤害。擦拭前要先对镜头哈气,注意要适度,免得口水溅到镜片上,擦拭过程中要轻柔,从镜片中心往一个方向打圈进行擦拭。 • 夏季,相机防潮成为重中之重,要避免下雨天使用相机并且不要让雨水淋湿镜头或机身。即便是专业镜头它有防水处理机制,但是现在雨水里含有大量酸性物质,长时间积累会直接对镜头或机身造成腐蚀。 • 冬季,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室内前要把相机放入摄影包内,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内再取出,急于取出会结霜。

  27. 让我们在摄影的道路上 不断实践 努力前行!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