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考研辅导.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一、随机事件与概率. 考试内容.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 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完备事件组 概率的概念 概率的基本性质 古典型概率 几何型概率 条件概率 概率的基本公式 事件的独立性 独立重复试验. (一)随机实验和随机事件. 1. 试验 : 为了研究随机现象 , 就要对客观事物进行 观察 . 观察的过程称为试验. 特点 : 在相同的条件下试验可以重复进行 ; 每次试验的结果具有多种可能性 , 而且在试验之前可以明确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 ; 在每次试验之前不能准确地预言该次试验将出现哪一种结果.

am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考研辅导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一、随机事件与概率 考试内容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 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完备事件组 概率的概念 概率的基本性质 古典型概率 几何型概率 条件概率 概率的基本公式 事件的独立性 独立重复试验

  3. (一)随机实验和随机事件 1.试验:为了研究随机现象, 就要对客观事物进行 观察.观察的过程称为试验. • 特点: • 在相同的条件下试验可以重复进行; • 每次试验的结果具有多种可能性, 而且在试验之前可以明确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 • 在每次试验之前不能准确地预言该次试验将出现哪一种结果.

  4. 2.样本空间 给定一个试验, 所有可能的结果的全体构成 一个集合, 这个集合称作样本空间, 用大写的希 腊字母表示, 这个样本空间中的每一个元素也称 作此样本空间的一个样本点, 可以用小写的希腊 字母表示.

  5. 试验和样本空间的例子 1)掷一次硬币为一个试验, 则有两个可能的试验结果, 正面和反面, 则 ={正面, 反面} 2) 掷一次骰子为一个试验, 则有六个可能的试验结果, 1点, 2点, 3点, 4点, 5点和6点, 因此样本空间为 ={1点, 2点, 3点, 4点, 5点, 6点}

  6. 3)掷两次硬币作为一次试验, 将两次试验结果排序, 则共有四种可能的结果: (反, 反), (反, 正), (正, 反), (正, 正) 因此样本空间 ={(反, 反), (反, 正), (正, 反), (正, 正)}

  7. 4)掷两次骰子作为一次试验, 将两次试验结果排序, 则共有36种可能的结果:  ={(1,1),(1,2),(1,3),(1,4),(1,5),(1,6), (2,1),(2,2),(2,3),(2,4),(2,5),(2,6), (3,1),(3,2),(3,3),(3,4),(3,5),(3,6), (4,1),(4,2),(4,3),(4,4),(4,5),(4,6), (5,1),(5,2),(5,3),(5,4),(5,5),(5,6), (6,1),(6,2),(6,3),(6,4),(6,5),(6,6)} ={(x,y)|x,y =1,2,3,4,5,6}

  8. 3.随机事件 事件就是样本空间的子集, 或者说事件就是试验结 果的集合, 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 B, C, …等表示. • 例如, 掷两次硬币这个试验, 事件A=“至少一次正面朝上”包括三个样本点(正,反),(反正),(正正). 也可以表示为 A={(正,反),(反,正),(正正)} • 掷两次骰子的试验, 事件B=“两次点数相同”, • 则B={(1,1),(2,2),(3,3),(4,4),(5,5),(6,6)}

  9. 几个特殊的事件 • 基本事件: 只包括一个样本点, 或者说一个 试验结果的事件称为基本事件. • 必然事件: 包括整个样本空间的所有元素 的事件, 或者就用表示, 则每次试验必然发 生, 因此称为必然事件. • 不可能事件: 不包括任何元素的空集, 即 每次试验一定不会发生, 称为不可能事件, 用表示, 则={ }.

  10. 4.事件间的关系及其运算 (1)事件的包含:BA或AB (2)事件的相等:A=B

  11. (3)事件的并(和):A+B或 AB 即A、B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易知 A + =  A +  = A (4)事件的交(积):AB或AB 即A、B同时发生. 易知A  = A A   = 

  12. (5)对立事件 (6)事件的差 AB

  13. (7)互不相容事件 AB= 对立事件一定互不相容, 但互不相容,事件未必对立.

  14. 最常用的完备事件组是 某事件A与它的对立事件 (8)完备事件组 若事件A1,A2,…,An为两两互不相容事件, 并且A1+A2+…+An=,称构成一个完备事件组或构成一个划分.

  15. 事件的运算律 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 德.摩根律:

  16. (二)事件的概率及其性质 1.概率的统计定义:频率的稳定值 在不变的条件下, 重复进行n次试验, 事件A发生 的频率稳定地某一常数p附近摆动, 且一般说来, n越大, 摆动幅度越小, 则称常数p为事件A的概率, 记作P(A). P(A)满足下列条件: (3) 可列可加性

  17. P(A)=1-P(A) 2.事件的性质: (2)如果BA, 则P(B-A)=P(B)-P(A) 广义加法法则 (3)P(A∪B)=P(A)+P(B)-P(AB) • 若A与B互斥,则P(A+B)=P(A)+P(B) 推广为有限可加性

  18. 3.概率公式 (1)条件概率公式 (P(A)>0) 乘法法则 • P(AB)=P(A)P(B|A) (若P(A)>0) • P(AB)=P(B)P(A|B) (若P(B)>0) 推广: P(A1A2…An)=P(A)P(A2|A1)P(A3|A1A2)… …P(An|A1A2…An-1)

  19. 若 相互独立,则 事件的独立性 若P(AB)=P(A)P(B),则称事件A和B是独立的. 即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 A、B相互独立,则 P(B|A)=P(B)或P(A|B)=P(A)

  20. A3 A1 B A4 A2 (2)全概率公式 全概率定理如果事件A1,A2,…构成一个完备事件组, 并且都具有正概率, 则对任意一事件B有 全概率定理的图形理解 事件B的面积为B与各个 事件Ai相交的面积之和.

  21. 全概率定理解题的思路 从试验的角度考虑问题, 一定是将试验分为两 步做, 将第一步试验的各个结果分为完备事件组 A1, A2,…, An,然后在这每一事件下计算或给出某个 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 最后用全概率公式. A1 试 验 2 试 验 1 A2 B … An

  22. (3)逆概公式(贝叶斯公式) 贝叶斯定理 若A1,A2,…,构成一个完备事件组, 并且它们都具有正概率,则对于任何一个概率不为 零的事件B, 有 贝叶斯公式是信息论中的一个重要公式

  23. 贝叶斯定理解题的思路 贝叶斯定理解题的题型与全概率定理的题型完 全一样, 不过所求的是一个条件概率, 即在二次 试验后, 观察者只能看到最后的结果事件B,却要 根据结果来推断第一步试验的哪个事件发生了的 条件概率. A1 试 验 1 试 验 2 A2 观察者 B … An

  24. 样本空间 只包含有限个样本点(基本事件) 且每个样本点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A中基本事件数 A的度量(长度,面积或体积) P(A)= P(A)= 中基本事件总数 的度量(长度,面积或体积) 样本空间 为几何空间中的一个有界区域(可为 多维),且每个样本点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三)几种常见的概型 1.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 2.几何概型(概率的几何意义)

  25. (1)定义 只考虑两个对立的结果A(成功)和 (失 败)的试验称为伯努利概型或伯努利试验.将其独立 重复n次就称为一个n重伯努利试验(概型),简称 伯努利概型. 3. 伯努利概型 (2)伯努利概型(二项概率)的计算公式 设P(A)=p,则n次试验中A发生k次的概率为 例 若每次击中概率为p=0.8,则5次射击中有3次 击中的概率为

  26. 考点与例题分析 考点一 事件的表示和运算 事件是样本空间的子集,要正确理解样本空间 和事件间的关系. 注意事件间的运算与集合运算相对应,切忌与 数的运算相混淆.

  27. 例1 从一批产品中每次取出一个产品进行检验(每次取出的产品不放回), 事件Ai表示第i次取到合格品(i=1,2,3). 试用事件的运算符号表示下列事件: • 三次都取到了合格品; • 三次中至少有一次取到合格品; • 三次中恰有两次取到合格品; • 三次中最多有一次取到合格品.

  28. • 三次全取到合格品: A1A2A3 • 三次中至少有一次取到合格品: A1+A2+A3 • 三次中恰有两次取到合格品: • 三次中至多有一次取到合格品:

  29. 例2一名射手连续向某个目标射击三次,事件Ai 表示该射手第i次射击时击中目标(i=1,2,3). 试用文字叙述下列事件:

  30. 例3 如果x表示一个沿 数轴做随机运动的质 点的位置,试说明下列 各事件的关系. 解 由图可见 • ACD, BE • D与B, D与E互不相容 • C与E为对立事件, • B与C,B与A, E与A相容, 显然A与C, A与D, • C与D, B与E也是相容的. A={x|x20}; B={x|x>3}; C={x|x<9}; D={x|x<-5}; E={x|x9}.

  31. 考点二:概率的性质、事件间的关系和运算 例4 (199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求事件A,B,C全不发生的概率.

  32. 例5 (199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解 由已知得: (熟记)

  33. 例6 (1998年MBA试题) (A)0.4; (B)0.6; (C)0.7; (D)0.8; (E)0.9 C 解 根据德.摩根定理

  34. 考点三: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 例7(1993年考研题,3分) 一批产品有10个正品和 2个次品, 任意抽取两次, 每次抽一个, 抽出后不 放回, 则第二次抽出的是次品的概率为_ 2/12._ 解 例8 (1997年考研题,3分) 袋中有50个乒乓球, 其中 20个是黄球, 30个是白球. 今有两人依次随机地从 袋中各取一球, 取后不放回, 则第2个人取得黄球的 概率是____. 解 因共有50个乒乓球, 20个黄球, 因此答案是2/5.

  35. 例9在线段AD上任取两点B、C ,在B、C处折断 而得三条直线段,求D:“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 的概率 分析 所求概率与三条线段的长度有关,但由于 总长度是确定的,从而等可能自由取值的线段只 有两条,于是问题归结为平面上的几何概型. 解 设AD长为l,折断后的第一条线段长x,第二段 长为y,则第三段长为l-x-y,于是样本空间为 因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

  36. 由图, 的面积 D的面积 故 D

  37. 注意多个事件: 相互独立 两两独立 考点四:条件概率与积事件概率的计算以及 事件的独立性 例10 (00403) 设A,B,C三个事件两两独立, 则A,B,C 相互独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A与BC独立; (B) AB与AC独立(C) AB与AC独立; (D) AB与AC独立 解 应选(A), 因为P(ABC)=P(A)P(BC)=P(A)P(B)P(C)其余三个条件推不出上式.

  38. 例11(99103) 设两两相互独立的三事件A、B和C 满足条件:ABC=, P(A)=P(B)=P(C)< 1/4 则P(A)=_______. 且已知P(ABC)= 解 P(ABC)=P(A)+P(B)+P(C)-P(AB) -P(AC)-P(BC)+P(ABC) =3P(A)-3P2(A)=9/16. 解得P(A)=3/4或P(A)=1/4, 但P(A)<1/2, 故应填1/4.

  39. 例12 (1998MBA试题) 5人以摸彩方式决定谁得1张电影票. 今设Ai表示第i人摸到(i=1,2,3,4,5), 则下列结果中有一个不正确, 它是( )

  40. 解 摸彩即是做5张彩票, 其中1张写“有”, 其余4张写“无”,则P(A3|A1A2)是指在前两个人没有抽到条件下第3个人抽到的事件, 则第3个人抽时只有三张彩票, 则抽中的条件概率当然是1/3.因此选项(A)正确. 此外, 每个人抽中的无条件概率显然是1/5,因此选 项(D)正确. 选项(B)和(E)可由乘法法则求得为 因此选项(C)不正确, 答案为(C)

  41. 例13已知0<P(B)<1, P[(A1+A2) B]=P(A1 B)+ P(A2B), 则下列选项成立的是( ) B 解 (0<P(B)<1)

  42. 考点五:全概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例14(1999年MBA试题)甲盒内有红球4只, 黑球2只, 白球2只; 乙盒内有红球5只, 黑球3只; 丙盒内有黑球2只, 白球2只, 从这3只盒的任意一只中取出1只球, 它是红球的概率是( ) (A) 0.5626 (B) 0.5 (C) 0.45 (D) 0.375 (E) 0.225 解 假设A1,A2,A3为取到甲,乙,丙盒的事件, 这是第一步试验的各事件, 构成完备事件组. 假设B为最后取出的是红球的事件.

  43. 由全概公式 ,得

  44. 例15 假定某工厂甲乙丙3个车间生产同一种螺钉, 产量依次占全厂的45%,35%,20%. 如果各车间的 次品率依次为4%, 2%, 5%. 现在从待出厂产品中检查出1个次品, 试判断它是由甲车间生产的概率. 解 设事件B表示"产品为次品", A1,A2,A3分别表示"产品为甲,乙,丙车间生产的", 显然, A1,A2,A3构成一完备事件组. 依题意, 有 P(A1)=45% P(A2)=35% P(A3)=20% P(B|A1)=4% P(B|A2)=2% P(B|A3)=5%

  45. 则由贝叶斯公式得

  46. 考点六:伯努利试验 例16某人向同一目标独立重复射击,每次击中目 标的概率为p(0<p<1),则此人4次射击命中二次,且 是连中的概率为( ) A

  47. 例17 假设一工厂生产的每台仪器以概率0.7可以 直接出厂,以概率0.3需进一步测试,经调试后 以概率0.8可以出厂,以概率0.2定为不合格品不 可以出厂,现该厂新生产了n台仪器(假设生产 过程相互独立),求恰好有k台能出厂的概率. 分析n台仪器可看作做了n次独立重复试验,而 每次试验的结果为:仪器能出厂(“成功”)与不 能出厂(“失败”),关键在求“成功”发生的概率, 然后代二项概率计算公式.

  48. 解 设A={需调试},B={能出厂},则 于是

  49. 考研题与练习题 1. (01403)对于任意二事件A和B, 与AB=B不等价的是( ) 答案: 应选(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