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第十一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第十一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在前面研究了产品市场以后,研究要素市场便 成为当然之举。研究要素市场,主要是研究要素价 格的决定,而且不难理解,要素的价格问题实际上 也就是收入的分配问题。 第一节: 要素市场供求的一般原理 第二节: 工资的决定 第三节: 利息和利润的决定 第四节: 地租与寻租. 第一节 要素市场供求的一般原理. 一 . 要素市场的特征 要素市场虽然与产品市场非常相似,但它又具有如下几 个特征: 1. 在要素市场,需求来自生产者,供给来自消费者。 2. 在要素市场,要素需求是从产品需求中派生出来的一 种间接需求 。

amal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一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在前面研究了产品市场以后,研究要素市场便 成为当然之举。研究要素市场,主要是研究要素价 格的决定,而且不难理解,要素的价格问题实际上 也就是收入的分配问题。 第一节: 要素市场供求的一般原理 第二节: 工资的决定 第三节: 利息和利润的决定 第四节: 地租与寻租

  2. 第一节 要素市场供求的一般原理 一.要素市场的特征 要素市场虽然与产品市场非常相似,但它又具有如下几 个特征: 1.在要素市场,需求来自生产者,供给来自消费者。 2.在要素市场,要素需求是从产品需求中派生出来的一 种间接需求 。 3.要素市场的价格,一般是指使用要素的价格,购买者 仅有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4.在要素市场,要素的价格决定了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5.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是相互依存的。要素的价格取决 于要素的供求,而要素的供求又取决于产品市场。

  3. 二.要素市场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1.边际产值,以VMP表示。它是指投入要素每增加一个单 位所增加的产品销售值,即等于边际产量乘以产品价格。 2.边际要素成本,以MFC表示。它是指追加一单位投入要 素而导致的总成本的变化值。 在要素市场上,为使利润极大化,厂商将按照VMP=MFC 的原则来使用投入要素。 三.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供求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支配,边 际产值(VMP)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而要素的VMP曲线也就 是厂商对该要素的需求曲线。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所有者在既定要素价格水平上 提供要素给厂商,即要素的供给曲线为一水平线,这一曲线 也是MFC曲线,而且这时的MFC=W。

  4. 四.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供求 (一)非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的要素需求 1.边际生产收入,它指的是追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 的产品销售值的增量,以MRP表示,MRP=MPMR。 因此,这时利润极大化的条件变为MRP=MFC 2.由于在非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MR与P的分离,也就 决定了MRP曲线与VMP曲线的分离。MRP曲线就是非完全竞争 产品市场条件下的要素需求曲线。 (二)非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的要素供给 若要素市场存在买方垄断,要素市场的购买者所面临 的供给曲线相当于全行业的供给曲线,即自左向右上方倾 斜。并且,供给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会发生分离。

  5. 第二节 工资的决定 一.劳动的供给 1.在一般的分析中,假定其它因素既定不变,只将劳动 供给看作为劳动价格——工资率的函数。 2.工资的变化会对劳动供给会产生以下两种效应: (1)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的提高后意味着休闲的成本即 价格提高,人们会增加劳动时间以替代部分休闲时间,即原 先的休闲时间会减少。 (2)收入效应:工资提高使人们的收入增加,所以人们 会增加对休闲或“闲暇”这种特殊商品的消费,也就是享受 更多的非劳动时间,从而表现为劳动供给的减少。

  6. 工资率 3.劳动供给曲线也叫作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二.均衡工资与工资差异 1.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供给曲线与劳动需求曲线的交 点决定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 2.但现实社会中,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主要取决于以 下一系列因素: (1)劳动质量的差异 (2)非货币利益的差异 (3)市场的不完全性 劳动量

  7. 三.垄断条件下的工资 1.买方垄断。在此情况下,若雇佣的劳动量为L1,则工 资水平为W1,矩形W2FEW1的面积叫买方垄断剥削。 2.卖方垄断。在此情况下,工会对于L1的就业量提出的 工资要求可能是W2。 3.双边垄断。在此情况下,工资水平取决于垄断厂商与 工会的力量对比,但一般高于W1,低于厂商的停止营业点。 W W2 W1 O L1 垄断条件下的工资决定 MFC F S E D=MRP

  8. 案例 珠三角一些企业的年薪误区 改革开放后,广东珠三角地区的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较快。到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企业为了留住和吸引人才,刺激工作积极性,对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很高的年薪制,有的高达几百万。但也就在这一时期,高薪领受者的工作积极性不仅未见提高,甚至开始大量跳槽,有的则利用领取的高薪独立开厂。这进一步说明了,如果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凝聚力的培育,单纯地提高工资或货币收入并不一定能刺激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

  9. 第三节 利息和利润的决定 一.利息的决定 (一)利息与利率 1.利息是资本要素的价格。 2.利息的数量在理论分析上一般以利率来表示。利率 的高低决定于资本的供求状况。 3.资本的供给曲线自左向右上方上升,它表示利率越 高,储蓄者愿意提供的储蓄越多,资本的供给越多。 4.资本的需求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 5.借贷双方被假定为没有任何风险时候的均衡利率被 称为纯粹利率,它是实际利率的基础,实际利率的决定还要 考虑另外一些因素。

  10. 资料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作为具有通货性质的特殊资源,资金只有在市场定价的 条件下,才能根据价格信号所反映的供求关系,实现自身及 其所代表的其他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进而产生最佳效益。 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现行利率管理体制 存在着资金周转率低、资金配置结构不合理等诸多不足: 1.高度集中。利率标准由国家统一确定,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命令,而各金融机构只能遵照执行,被动地听命于布置。 2.游离市场。缺乏健全的金融市场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市 场利率体系,表现为利率的应变能力差,未能充分发挥引导 资金流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功能。

  11. 3.利差较小。主要是银行贷款利率偏低,创利空间狭小, 加上以前高利率和保值储蓄吸收的存款兑付,使应付利息大 量赤字,形成不少银行实际亏损。 4.缺少弹性。只有国家统一的法定的利息率,而无市场利 息率,商业银行不能从社会资金的供求关系与银行银根松紧的 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以宏观需要进行灵活调节。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产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步骤之一, 也是国民经济运行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来的基本标 志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和壮大,金融体制改革 的深化发展以及和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原有的利率体制已成 为我国改革进程中的“瓶颈”,利率市场化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和重要,迫切需要改革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完善利率体系, 为利率杠杆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保证。当前,积极推行利率市 场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 (二)利率的功能 1.调节储蓄和消费 2.调节投资 二.利润的决定 (一)利润的性质和来源 利润一般区分为以下两种: 1.正常利润,它可看作为企业家的高级、特殊的管理 才能的价格。 2.经济利润,它主要来源于创新、风险、垄断。 (二)利润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1)难以度量;(2)难以预测;(3)可正可负; 功能:(1)是评价厂商生产经营活动优劣的标准。 (2)能影响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 (3)是厂商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

  13. 第四节 地租与寻租 一.土地与地租 1.地租也称为土地租金,是使用土地的价格,它构成土 地所有者的收入。 2.土地具有如下特点: (1)土地的供给总量是固定的,其供给弹性等于零, 无论地租怎样变化,它的供给量保持不变。 (2)土地的地理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的。 二.转移地租 当某一块土地移作它用时,某种用途的土地的供给曲线 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与该种用途的土地需求曲 线的交点决定该用途的地租和土地使用量。这种情形下的地 租叫转移地租或转移租金。

  14. 案例 市长的职责之一 薄熙来在担任大连市长时,曾对媒体记者谈到,市长的职责不是去管企业怎样生产,而是要努力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便利了,绿化更好了……就会有更多、更好的企业来投资,土地的生产力和价格自然也就会提高。

  15. 案例 商厦与少年宫的用地之争 三.级差地租 同一用途的不同级别的土地交付的地租与该用途最劣等 土地交付的地租的差额就是级差地租。 上海的南京路被称为中华第一商业街,南京路西藏路口 更是商业街的繁华地段,可谓寸土寸金。路口的一幢式样别 致的楼房为黄浦区少年宫。20世纪80年代末,精明的商家欲 让少年宫搬迁,利用原址改造为商厦。由此引起了当时的激 烈争论。许多家长和一些社会人士以各种方式向有关部门及 传媒表示反对意见,认为不能光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侵害少 年的利益,不能让拜金主义毒害小孩的幼小心灵。

  16. 而商家和其他社会人士则认为,在极具商业开发价值的寸土而商家和其他社会人士则认为,在极具商业开发价值的寸土 寸金之地,放着一个诺大的少年宫,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少 年宫搬迁到别处,丝毫不影响少年宫的正常运转,而且新的 少年宫可以更大、更好。 在激烈的争论中,少年宫还是搬迁了,离开了喧嚣嘈杂 的商业中心。利用少年宫原址开张的“上海精品商厦”生意 十分红火,其广告语“叩开名流之门,共度锦锈人生”一度 成为上海滩最流行的广告语之一。该房地产的所有者也因此 获得了丰厚的租金收入。当然,精品商厦后来因种种原因产 生亏损,但这已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四.准地租与经济租金 1.固定资产在生产中形成的收入或者说投放在固定资产 上的资本的收入称为准地租。

  17. 2.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报酬中超过为防止要素转移用途 而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之间的差额,称为经济租金。 五.寻租 1.寻租指的就是人们利用各种合法或非法的手段,如游 说、疏通、哄骗、贿赂等,以得到占有这种租金的特权。 2.创租指的是政府有关部门或官员为了引诱寻租行为或 取得寻租者出让的利益,而故意设置阻碍市场自由竞争的制 度性障碍。

  18. 案例1 寻租活动的三个层面 举例来说,某城市用限额发放营业执照的办法人为地限制出租汽车的数量,那么出租车驾驶员就可赚取超额利润(租金),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这便会促使人们争相讨好、贿赂主管部门的官员,从而产生了第一层面的寻租。 由于这种主管官员可获取大量的灰色收入,又会引发人们为争夺这一职位而发生第二层面的寻租。 如果出租汽车的部分超额利润以执照费的形式转化为政府的财政收入,则各利益集团又可能为了这笔财政收入的分配而展开第三层面的寻租活动。

  19. 案例2 寻租与腐败 有的学者认为官员腐败可以用寻租来解释,但腐败本身不是寻租,只是寻租活动导致的结果。有的学者则认为腐败就是寻租,尽管寻租不一定体现为腐败。因为官员是利用他手中的权力去寻求非正常的超额收入,这当然也是一种寻租。

  20. 单项选择题 1、下述错误的表述是( )。 A、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不可能长期高于要素的边际产值 B、劳动时间不变时的工资收入提高必定意味着工资率上升了 C、劳动者得到的工资等收入常高于其作为要素所有者得到的经济租金 D、工资率降低的收入效应是减少劳动供给

  21. 1、D

  22. 2、下述何种行为是典型的寻租?( ) A. 男下属向女上司求爱    B. 两家企业在商务谈判前的互赠礼品 C. 旅游景点的饭店业主要求管理部门禁止新饭店的开设 D. 市容管理人员借故对某单位的不合理罚款

  23. 2、C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