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第十章

第十章. 技術分析、市場效率性與股價行為. 綱要. 技術分析 效率市場理論 股票行為 與 市場效率 股價行為 與 行為財務學. 技術分析. 技術分析工具可以分為兩大類 線型圖 (Charting) 道氏理論 (The Dow Theory) 移動平均線 (Moving Average) 條型圖 (Bar Charts) 點線圖 (Point and Figure Charts) 技術指標 (Technical indicators) 漲跌家數指標線 (The Advance/Decline Line)

ama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技術分析、市場效率性與股價行為

  2. 綱要 • 技術分析 • 效率市場理論 • 股票行為 與 市場效率 • 股價行為 與 行為財務學

  3. 技術分析 • 技術分析工具可以分為兩大類 • 線型圖(Charting) • 道氏理論(The Dow Theory) •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 • 條型圖(Bar Charts) • 點線圖(Point and Figure Charts) • 技術指標(Technical indicators) • 漲跌家數指標線(The Advance/Decline Line) • 融券餘額比率(Short-interest Ratio) • 買數/賣數比率(Put/Call Ratio) • 相對強弱指標(Relative Strength Index, RSI) • 乖離率

  4. 道氏理論 (The Dow Theory) • 提出者:查爾斯道(Charles Dow) • 主要功用:偵測股市的長期走向 • 道瓊工業指數(DJIA)是偵測市場走勢的主要指標。 • 道瓊運輸指數(DJTA)是市場走勢的確認指標。 • 股價行為的影響力量: • 市場的主要走勢:代表市場的長期走勢(空頭or多頭) • 市場的次要走勢:代表市場主要走勢內的修正 • 市場不規則的變動:代表市場內每天的不規則變動,來自消息面或投資者情緒變化 • 整合支撐點與抗拒點於市場走勢預測上 • 支撐點:股價不太可能跌破此水平 • 抗拒點:股價不太可能突破此一上限水平

  5. 道氏理論 (The Dow Theory) 圖 10.1 臺灣證券交易所加權指數:1981-2007年

  6. 移動平均線 • 在某一段期間內,股價指數的平均水平 • 目的:去除市場內每日的不規則變動,俾便觀察市場的主要趨勢。因此具有“平滑”作用的功能。 MA=移動平均 (Moving Average) n=移動平均的天數 t=第t日的交易 Pt=第t交易日的股價指數值

  7. 範例 10.1 計算大盤指數的移動平均線

  8. 圖10.2 臺灣證券交易所收盤指數線及6日移動平均線 圖10.3 臺灣證券交易所收盤指數線及12日移動平均線

  9. 移動平均線 • 較長天期的移動平均線較短天期的移動平均線平滑 • 當市場股價持續下跌一段期間後,移動平均線將落在股價指數線的上方;反之當市場股價持續上漲一段期間後,移動平均線將落在股價指數線的下方 • 投資者藉股價指數與移動平均線之間的變動關係,找尋買賣時點 • 當股價指數線由下方往上漲衝破移動平均:買進 • 當股價指數線由上方下挫跌破移動平均:賣出

  10. 表 10.1 移動平均線的買進/賣出訊號

  11. 條型圖 • 劃出股價在某一交易日的上下變化區間及當日的收盤價格;有時亦可加上當日成交量資料 • 製作: • 橫座標:代表某一交易日 • 縱座標:股票的價格 • 垂直線段:每天的股價變化區間 • 頂點:當日股價最高點 • 底端:股價最低點 • 小橫條; 當日的收盤價

  12. 條型圖--用來預測股價走勢的條型圖型態 • 頭肩型條型圖 • 一左肩、一個頭部、一右肩 • 連結交界點形成頸線,可以視為股價支撐線 • 當右肩形成時,是一個賣出的訊號 • 圖10.5 頭肩型條型圖

  13. 條型圖--用來預測股價走勢的條型圖型態 • 倒頭肩型條型圖 • 一個左肩、一個頭部、一個右肩 • 連接交界點形成頸線,視為股價抗拒線 • 當右肩形成時,是一個買進的訊號 • 圖10.6 倒頭肩型條型圖

  14. 點線圖 • 記載價格變動 • 當每個交易日收盤價與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之間的變化,超過某一預先設定值之時,予以記載 • “X”用以記載上漲超過該設定值 • “O”用以記載下跌超過該設定值 • 去除了時間因素與小幅價格波動的干擾,有助於偵測出股價的走勢方向

  15. 漲跌家數指標線 • 用來衡量市場的寬廣度 • 製作步驟 • 計算某一交易日的淨上漲公司家數 • 以某一交易日為基準日,累積加總每個交易日的淨上漲家數,就可以求得漲跌家數指標線

  16. 舉例:表10.4

  17. 漲跌家數指標線 • 走勢判斷:比較指標線與市場股價指數的變動方向。 • 若兩者同向,表示市場無異狀;但當兩者反向時,表示買進或是賣出股票的訊號。 • 舉例: • 指標線向下,但股價指數上漲市場轉空頭 • 指標線向下,但股價指數下跌市場轉多頭

  18. 融券餘額比率 • 衡量市場投資者情緒的技術指標 • 看法一: • 預期市場下跌時,融券賣出股票,等股價下跌後再回補,套取其中價差 當融券餘額比率較大時意味著股價將下跌 • 看法二: • 當融券比率高,未來投資人必要回補,回補會造成股價上揚 當融券餘額比率高時,股價會上漲

  19. 買權/賣權比率 • 投機客看多市場:買進買權 • 投機看看空市場:買進賣權 • 看法一: • 當比率走高,表示多買入賣權,故知投資者較看空市場;反之,則看多 • 看法二: • 與看法一相反,理由是認為一般投機客或投資者的看法大多是不正確的

  20. 相對強弱指標 • 在多頭市場,有些證券的價格上漲速度會快於整個股市,或該證券所屬產業類股的上漲速度 • 在空頭市場,下跌的速度會慢於整個股市或是該產業類股 • 最簡單的計算方式:

  21. 範例10.2 計算簡易相對強弱指數

  22. 相對強弱指標 • 報章雜誌所列舉的相對強弱指標,計算方式較複雜 • 相對強弱指標值介於0與100

  23. 乖離率 • 衡量股價收盤價格偏離股價移動平均線的比率 • 股價應在其移動平均線上、下移動,若股價偏離移動率太多時,應遲早會回歸至移動平均線附近,故可用來判斷股票的買賣時機。

  24. 範例10.3 台泥與亞泥的乖離率

  25. 效率市場理論 • 有效率的? • 當新的訊息到達市場後,股價能迅速且精確地進行調整,以反應到達訊息的意涵。 • 圖10.8 股價對新訊息的各種反應

  26. 隨機漫步 • 股價只針對新訊息作出反應下,因新訊息的到來是隨機的,投資者無法預測訊息到達市場的時點,因此無法預測股價的變動 •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 要在訊息出現前發覺此訊息,必需要花費不少成本,因此在扣除成本後,投資者所獲得的報酬仍只是股票應有報酬,而無法賺得超額報酬

  27. 效率市場分類 • 弱式效率市場 • 股價至少反應了其過去的價格與交易量的訊息 • 在弱式效率市場下,技術分析無效 • 半強式效率市場 • 所有公開的資訊都會反應在價格上 • 半強式效率市場下,技術分析及基本分析無效 • 強式效率市場 • 價格反應出所有有關公司營運的訊息,包括已公開或是公司內部消息 • 此時無所謂內部消息與公開消息的區分

  28. 討論與含意 • 重要性:對所有投資者的投資策略皆有影響 • 在效率市場下 • 除非投資者有預知未來的能力,否則市場價格已反應了所有消息,投資者最好不要從事積極性的投資策略 • 最好的投資策略是建立符合個人風險忍受程度且風險分散的投資組合資產配置決策

  29. 討論與含意 • 實務界 vs. 學術界 • 實務界常用技術分析與基本分析以進行投資決策,以進行積極性的個股挑選及市場選擇 • 若學術界研究結果證明了市場的效率性,則實務界的積極性策略是無法帶來超額報酬的 • 消極性的投資策略 • 指數型基金及交易所共同基金的興起 • 著重在資產配置決策

  30. 討論與含意 • 風險定義與衡量 • 應有報酬率=風險調整後的報酬率 • 精準估計風險是判定市場是否效率的關鍵因素 若風險不易衡量,則所估計的超額報酬是來自沒考慮到的風險溢酬或是市場效率問題 • 訊息進入的衡量 • 即便已公開的訊息,也不見得所有投資人都知曉及有所反應,因此價格並無法完全反應所有訊息

  31. 討論與含意 • Data Mining • 使用快速電腦軟體程式設計各種交易策略,並分析大量的股票價格資料,以找出價格變化的規率型態 • 若是使用夠多的資料可找出股價行為型態,則這些型態的持續性可否用來做今日的投資策略?

  32. 股票行為的序列相關現象 • 經由衡量股票報酬率是否存在著序列相關,以察覺股票價格變化的可能型態 • 學者研究結果顯示: • 短期股價行為呈現增速動能(momentum)的現象 • 長期下,股價報酬率呈現反向變化(reversal)或修正(correction)的現象 • 上述現象破壞效率市場的推論

  33. 公司規模效應 • 最常被提及的現象:小型公司效應 • 美國的股票市場上,規模較小的公司,其風險調整的超額報酬率為正,且大於規模較大的公司。 • 元月效應 • 股市於元月份的報酬率顯著的高於其他月份的報酬率,且集中在元月的前十個交易日 • 集中在小型公司上 • 形成主因 • 投資者年底節稅的交易動機

  34. 帳面/市場價值比效應 • 在美國股市上,帳面/市場價值比較高的公司或投資組合 • 報酬率高於帳面/市值價值比低的公司或投資組合 • 能賺取顯著超額報酬率 • 投資組合的貝他係數對報酬率不具解釋能力 • 潛在的系統性風險因素

  35. 本益比效應 • 本益比較低的股票投資組合,超額報酬率高於本益比較高者 • 潛在的系統性風險因素

  36. 共同基金經理人的績效 • 基金經理人較一般大眾早獲得公司的內部訊息,提前進行股票買賣,獲得超額報酬 • 但研究顯示,絕大多數的基金無法獲得超額報酬 • 出名的基金經理人 • Warren Bufett • Peter Lynch • George Soros 他們的投資績效都非常優異

  37. 效率市場研究結果小結 • 資本市場大體上並不是沒有效率的! • 價格都能迅速反應新訊息的影響 • 短期間股價與市場變動是不可預測的 • 若股價存在偏高或偏低的現象,沒有一套交易策略能夠持續地獲得超額報酬

  38. 股價行為與行為財務學 • 投資者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 • 進行投資決策時執著於私人訊息,不看重客觀公開的訊息,而從事積極性的投資管理策略 • 損益歸因上的偏誤(Biased Self-attribution) • 過度自信的投資者將好的投資績效歸功於自己的能力,而將不好的績效表現,歸因於運氣 • 投資者內心的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 • 投資組合中可能包含各種不同種類的證券,而投資人關心的種類不同,會影響其會計準則的寬窄 • 較看重個別證券損益的投資人,或很快賣出獲利的證別證券,而較不願意去賣出損失的個別證券以實現資本損失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