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薄 壁 冲 压 机 构 设 计 说 明

薄 壁 冲 压 机 构 设 计 说 明. 设计人: 马熙 纪翔 路闪闪. 1 . 课程设计题目. 1 、设计题目 : 薄壁零件冲压机 2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 设计冲制薄壁零件的冲压机构及其相配合的送料机构。上模先以比较大的速度坯料 , 接着以近似匀速进行拉延成形工作 , 然后 , 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快速推出型腔 , 最后快速 返回。上模退出下模以后,送料机构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3、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 1) 动力源是作转动的或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电机 ;

amel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薄 壁 冲 压 机 构 设 计 说 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壁 冲 压 机 构 设 计 说 明 设计人: 马熙 纪翔 路闪闪

  2. 1.课程设计题目 1、设计题目:薄壁零件冲压机 2、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设计冲制薄壁零件的冲压机构及其相配合的送料机构。上模先以比较大的速度坯料, 接着以近似匀速进行拉延成形工作,然后,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快速推出型腔,最后快速 返回。上模退出下模以后,送料机构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3、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 动力源是作转动的或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电机; 2) 许用传动角[γ]=40°; 3) 生产率约每分钟70件; 4) 上模的工作段长度L=30~100mm,对应的曲柄转角θ=(1/3~1/2)π; 5) 上模行程长度必须大于工作长度两倍以上; 6) 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5; 7) 送料距离H=60~250mm。 4、要求完成的设计工作量: 1) 执行机构选型与设计:构思出至少3种运动方案,并在说明书中画出运动方案进行 详细设计,该机构最好具有急回运动特征。 2) 传动系统的设计,齿轮机构、凸轮机构、连杆机构的设计,包括尺寸的设计。 3) 用ADAMS或者SOLIDWORKS软件对机构进行运动仿真。 4) 用ASAMS或者SOLIDWORKS软件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并画出输出机构的位 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5) 画出最终方案的机构运动简图。 6) 撰写设计说明书

  3. 2.设计方案的选择 按照机构选择的一般要求:1.必须实现功能要求 2.必须满足功能质量要求3.必须满足经济适用的要 求,我们设计了以下4组方案,并根据各方面的特 点最终选定了其中一组方案作为实施方案: • 序章 • 设计方案一 • 设计方案二 • 设计方案三 • 三种方案的性能对比

  4. 序章 左图为最初所设想的运动 机构雏形,运用曲柄滑块 系统可以达到冲压机构的 设想,下面介绍的几个运 动方案正是建立在此模型 的基础上.

  5. 设计方案一 方案一: • 1.瞬时传动比恒定; • 2.传递功率大,速度高; • 3.精度高,效率高; 但在齿轮和齿条的接触 点处应力过大影响结构 精度及寿命,在薄壁冲压 中不宜使用.

  6. 设计方案二 所示的机构是比较成熟的一 个方案,运用了多杆机构的特 点,在增力方面具有很好的效 果.但很明显的可以从图中看 出,在摇杆和推杆的转动副上, 产生了很大的应力,摇杆容易 弯曲变形甚至折断,所以必须 克服应力问题。

  7. 设计方案三 方案三: • 在功能质量方面增力大,加压时间长且满足运动变换。 • 从经济适用的角度来考虑,该方案无论从成本和复杂程度上均要求较低,相反效率很高,且加工装配难度小。  综合以上所述各方面性能 与其他方案的对比,此方案 被我们选为最终方案。

  8. 三种方案的性能对比

  9. 3.所选方案的具体设计 3.1 机构运动动画 3.2 工作循环图 3.3 各机构速度、位移曲线 3.4 所选方案的机构运动简图 3.4 所选方案的机构爆炸视图

  10. 3.1 机构运动动画

  11. 3.2 工作循环图 填充薄板→薄板送料→冲压台→ 冲压 ↑ ↓ 取出成品←成品压出下腔←冲压成型

  12. 3.3 各机构速度、位移曲线

  13. 3.4 所选方案的机构运动简图

  14. 3.5 所选方案的爆炸视图

  15. 4. 小组总结 这次设计的题目是薄壁冲压机构,总体上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题目,经过比较筛选,我们很快的确定了增压机构加六杆送料机构的组合,每天在机房与教室往返,不断的交流意见,翻书参考,计算,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很大的困难,模拟出冲压机构的运动规律后,就开始着手设计送料机构,顺着正确的设计思路,还有正确的方法,整个机构的运动分析很快的也出来了,其余后期的工作也进行的很快. 设计课题很顺利的完成了,项目较为简单是一部分原因,我想,最重要的还是我们都很认真的投入到这个项目中去,认认真真的设计一个自己的东西,定下正确的设计思路,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很多书上的知识,而且可以真正的做到所学为所用,并且参阅了大量的课外书籍,了解了许多在机械原理中别人很好的创意。这样的设计课程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把学过的很多知识串联起来,比如我们组就同时使用了AMDMS,Solidworks,AutoCAD作为工具,温故知新。

  16. 5. 参考书: [1]孙桓、陈作摸主编, 机械原理(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郑建荣主编,ADAMS-虚拟样机技术入门与提高,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 [3]张春林、曲继方、张美麟编著,机械创新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年4月 [4]符炜主编,机械创新设计构思方法,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