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歷史寫作的方法 -- 以村史書寫為例

歷史寫作的方法 -- 以村史書寫為例. 主講人:陳登武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地 點:樹林高中.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開場白. 兒童生活在鄉土,他們大部分的生活內容是他們鄉土的自然與社會現象。他們呼吸著鄉土、棲息在鄉土,鄉土就是他們的大搖籃。他們在鄉土生兒育女、孕育他們的個性與人格。鄉土不但是他們生活的搖籃,也是他們未來的安息之所。 …… 受鄉土教育的兒童,認識與瞭解自己的故鄉,啟發和培養純真的鄉土意識,從而使鄉土意識成為具體的社會意識和真實的共同意識。.

amir-clark
Download Presentation

歷史寫作的方法 -- 以村史書寫為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歷史寫作的方法 --以村史書寫為例 主講人:陳登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地 點:樹林高中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2. 開場白 兒童生活在鄉土,他們大部分的生活內容是他們鄉土的自然與社會現象。他們呼吸著鄉土、棲息在鄉土,鄉土就是他們的大搖籃。他們在鄉土生兒育女、孕育他們的個性與人格。鄉土不但是他們生活的搖籃,也是他們未來的安息之所。……受鄉土教育的兒童,認識與瞭解自己的故鄉,啟發和培養純真的鄉土意識,從而使鄉土意識成為具體的社會意識和真實的共同意識。

  3. 以上這段文字引自昭和八年(1933)大甲公學校編的《大甲鄉土概觀》一書的前言,可見日據時代的台灣,就已經相當重視鄉土教育的重要性。而《大甲鄉土概觀》,對於今日大甲地區的各村里,都有詳細描述,堪稱是最早的村庄歷史。以上這段文字引自昭和八年(1933)大甲公學校編的《大甲鄉土概觀》一書的前言,可見日據時代的台灣,就已經相當重視鄉土教育的重要性。而《大甲鄉土概觀》,對於今日大甲地區的各村里,都有詳細描述,堪稱是最早的村庄歷史。

  4. 開場白(續)--人類學家研究台灣村落 2006年10月7日,美國資深人類學家葛伯納博士(Bernard Gallin)賢伉儷獲頒「彰化縣榮譽縣民證書」,頒贈儀式在彰化縣埔鹽鄉新興村仁興宮前舉行。葛伯納博士賢伉儷之所以能獲此證書,是因為五十年前,葛伯納博士偕新婚妻子到新興村進行田野調查,一住十六個月,並完成博士論文《小龍村—蛻變中的台灣農村》,這是台灣最早一本有關本土農村田野調查的著作,也是國際間研究台灣農村社區蛻變發展的重要典籍。當年葛伯納博士博士基於種種考量,使用「小龍村」代替真實的「新興村」的村名,卻意外地讓「小龍村」躋身國際學術殿堂,並且成為新興村的另一個名字,葛伯納博士因而還得到「埔鹽社之父」的封號。

  5. 開場白(續)--人類學家研究台灣村落 1997年,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胡台麗博士策劃編導,並拍攝完成《穿過婆家村》,那是一部片長87分鐘的十六釐米記錄影片,《穿過婆家村》拍攝的地點是台中市南屯區劉厝村。胡台麗博士以外省媳婦的身分進入婆家村落,1976年到1978年期間,在劉厝村18個月的人類學田野工作,完成博士論文:《婆家村落--台灣農村工業化與變遷》。1994年,東西向快速道路即將穿村而過的消息傳來,胡博士決定以婆家村落部份田地房舍的徵收拆遷事件為主軸,不僅僅是為這個村落,也是為許許多多受現代化、都市化、工業化所波及的台灣農村留下變遷的容顏。《穿過婆家村》以影像為台灣城鄉歷史的鉅變做見證,是台灣第一部描繪農村變遷的紀錄片。該影片曾入選1998年德國哥丁根世界民族誌紀錄影片展、愛沙尼亞世界紀錄片與人類學影片展、1998年紐約瑪格麗特‧米德紀錄影片展、1999荷蘭國際民族誌影展閉幕片等殊榮。 胡台麗用文字和影像,記錄台灣農村的歷史,是繼葛伯納博士《小龍村》之後,又一次的人類學家記錄村史的典範。

  6. 一、「村史運動」的書寫策略與意義(1) 「村史運動」,出現在90年代末期解嚴後的台灣,其實也可視為民主化過程中的一個產物。它既挑戰過去黨國文化霸權下的歷史教育;也顯示對台灣歷史長期被忽視的一種反彈。即便「台灣研究」逐漸成為顯學,我們可以找到許多台灣歷史著作,卻還是找不到「家鄉的歷史」。

  7. 「村史運動」的書寫策略與意義(2) 積極參與並共同推動「村史運動」的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陳板詮釋「村史運動」出現的書寫策略及其意義,他說: 以往,歷史寫作多由地方的大家族、仕紳、或讀書人來寫,地方史多半也以大家族為中心,呈放射狀式的記錄,或許也能記載某一個面向的地方事務,但終無法超越單一觀點,記載不同觀點的地方歷史。從許多例子可以看得到,隨著地方大家族的沒落之後,地方的歷史見解也隨之改觀,地方的中心轉換了,歷史的書寫者也改變了,雖然不見得一定要完全以底層佃農的角度替換地主觀點,可是新的歷史書寫機制也該是必須建立起來的時候了。「大家來寫村史」就是希望每一個家鄉人書寫自己家鄉的歷史,既有地方大家族的歷史故事,又有地方小老百姓的悲歡離合,讓台灣的每一個地方都能夠呈現多元的歷史訊息,也讓平日少有機會相互認識的社區鄉親,透過彼此「個人歷史」的透露,發展出一個充滿願景的社區共同歷史。

  8. 「村史運動」的書寫策略與意義(3) 「希望每一個家鄉人書寫自己家鄉的歷史」,就是推動「村史運動」最核心的目標。這樣的目標,在該村史研究計畫團隊所寫的〈村史運動的萌芽:「大家來寫村史」發刊詞〉也有清楚的說明: 《大家來寫村史----民眾參與式社區史種籽村建立計畫》的用意就在於發起台灣的「村史運動」,希望開啟民眾參與自身社區歷史建構的空間,「自己為自己寫歷史」,有意識地避開傳統的官定志書或菁英寫史,而回歸到生活世界,以「非專業」的、作為生活者的常民關懷與感受為中心,透過社區運動的共同操作過程,使居民發現共同生活史中彼此生命的相互涉入與感通。因此,這樣的歷史(建構)運動,其主要目的並不在於滿足歷史學的興趣,而在於人群關係及地方主體性的重建。

  9. 「村史運動」的書寫策略與意義(4) 透過書寫而產生情感、產生認同,從而產生與土地的連結,是「村史」書寫策略的重要意義。歷史學者林琮盛〈土地的探訪與貼近〉說: 村史運動對於台灣而言具有多樣顛覆性的意義。它是歷史主軸的反轉、是文化詮釋權的置換、是史與誌的對話、是新民族誌的描述、是傾聽來自土地與人民的聲音,也是社區主題性的重建。其彰顯的價值不僅是史學的,也是社會的、文學的;其成績不僅是書寫本身,更是書寫的過程與書寫的多元樣貌;而其最大的魅力也不僅止「故鄉的再發現」,還有激盪因為發現而產生的情感與彼此分享這樣不再疏離斷裂的共同經驗。因此,從這貼近土地與探訪生命的過程中,記憶、複製與再現的每個環節,都顯現出「人/土地生命/情感」的關係正被重新的連結、看待與接續。

  10. 「村史運動」的書寫策略與意義(5) 過去官方的歷史教育,總是賦予道德教化或民族精神教育的價值,因而使得歷史教育與人民產生疏離感。歷史似乎只有治亂興衰、朝代循環、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暴民」和「流寇」是最有機會成為舊有歷史書寫中出現的僅有的人民的身影,但卻是以作為挑戰政權的負面形象出現。 在湍急的八掌溪中幾個驟然消逝的生命,都足以激起人們某種悲憤情感的投射;但歷史敘事中的某個戰亂,造成數萬人死亡的結局,卻常常只剩下冰冷的數字,而無法引起內在情感的共鳴。歷史,變得非常遙遠。 村史運動書寫的目的,顯然是要拉近歷史與人的距離,建構常民生活的集體記憶;並且強調透過「參與」,強化「歷史」與「人生」可能存在的最直接情感,從而建立土地與人民之間的集體命運感。同時透過人與土地、人與生命、人與自然等等關係的互動,呈現常民生活的多樣性與豐富性。

  11. 二、如何寫「村史」(1) 不管是教學實務的經驗上,或者親自執行撰寫工作上,甚或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上而言,「大家一起寫村史」,真可以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首先,最容易遇到的困境顯然是「史料闕如」的問題。「村史」不同於「鄉鎮志」;更不同於「縣市志」。編撰「鄉鎮志」的專家,尚且常常感嘆史料難尋;更何況單位更小的村里。 史料難尋,自然就要有尋找史料和拓展史料的基本功夫。對於尋找「村史」資料,周樑楷教授提出幾個原則:「1.史料是多樣的,必須主動出擊,勤動手腳。2.文字的史料;3.語音的史料—口述訪談;4.圖像的史料—包括建築、文物、河川等」。總之,要動手動腳尋找一切可能的資料,包括文字的、非文字的。

  12. 如何寫「村史」(2) 最早在台灣推動「村史運動」的台大教授吳密察和「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共同出版《大家來寫村史-民眾參與式社區史操作手冊》,對於撰寫「村史」提出幾個大方向: (一)選擇可行的主題 村史的主題是多元的,正如國史可以從產業史、經濟史、政治史等不同角度切入;村史也可以從佃農、土地公、地景、老樹、植物等面向切入。國家史有斷代史,村史也能寫社區史前史。而且村史是ㄧ種不斷變動、不斷改變發言主體的歷史陳述。因此,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詮釋者將會看到不同的歷史意義。除了以上,社區文物、史蹟、碑碣、家庭收藏、書信、老照片、日記、帳冊等等,都可能述說著不同的地方記憶;甚至一塊磚瓦、一株老樹都可能是社區史的體現。

  13. 如何寫「村史」(3) (二)蒐集資訊 1.年長前輩的經驗 就村史而言,年長前輩腦海裡的記憶是相當重要的題材之ㄧ,因為許多有關地方或家族的古老記憶可以由此展開探索。而且如果有年輕人願意誠懇、用心向前輩請教,大部分老人都會覺得受到重視,願意耐心而且很高興述說他的經歷和所知道的故事。這種社區上下代之間記憶的交換,對社區或家族情感凝聚,也會有良好效果。 2.生態思潮 近年來生態思潮興起,開始有人從生態去解讀歷史,例如一片小丘的林相層次、一條小溪的利用、聚落周邊的地景痕跡、院落庭園的植栽,都可能解讀出不同時代人群對土地的不同經營方式,挖掘出更豐富的歷史訊息。 3.書面資料的收集整理 ㄧ些關於台灣史的一般性資料和專題性或地方性資料,包括檔案、志書、論文、專書、調查報導、報章雜誌和各種史料等,都可能是重要的村史材料;而地方上機關、社團本身的大事記、各項記錄文書也是很好的資源 4.口述歷史 進行口述採訪之前,應有事前的「研究工作」,即對受訪者及預期的採訪內容了解。採訪完的錄音或錄影帶在錄畢後必須立刻貼上註記採錄時間、地點、受訪者姓名、甚至訪談內容摘要的標籤,做系統性的管裡,以免時間一久無法辨識。

  14. 如何寫「村史」(4) (三)地景踏勘導覽 透過對空間的分析解讀與詮釋,不僅將村史的書寫更加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不一定是著名的名勝古蹟或奇異的風景材質得去觀察,尋常生活中的花草樹木、蟲鳥魚獸、民居聚落都可以讓人挖掘出背後一長串的故事。建議觀察重點包括自然環境、聚落的配置、方向、人和自然/土地的關係、地標與歷史地點和公共空間、交通勤線、建築形式、民居生活方式、空間的變遷等等。

  15. 如何寫「村史」(5) 我個人的建議: (一)地名與村落的形成 妳知道「麻豆」是什麼意思嗎?「MATA+TAOU」=「眼睛港」=重要的港口。 試著想想看:「隘寮」是什麼意思? 其實我們可以透過地名、行政區化,追蹤說明村落形成的過程。例如說台灣有許多地名,都隱藏著解開地方拓墾史的符碼,值得深入解讀。舉例言之:如鹿港鎮內有「頂番里」、「番社村」、「番婆村」、「社尾村」等等帶有「番」或「社」字的地名。眾所周知,類似地名,大多反應該地曾有平埔族原住民居住。查考鹿港原屬於平埔族中的「巴布薩族」(Babuza)的一支「馬芝遴社」,因此有這些地名當然就不奇怪了。 瞭解這一點之後,書寫具有類似地名的村史時,就可以進一步討論那麼該地的平埔族原住民到哪裡去了?是否還存在?或者為何消失?漢人移民者何時移墾進入?移民者和原住民是否曾經經歷過衝突?妥協?有無經歷過類似「割地換水」的交易行為?都值得進一步調查瞭解。 此外,不同時空的行政區化是否變動?變動的理由何在?變動過程是否反應社會變遷?例如某些村里,是近年來隨著都市人口的集中而從某個舊的里獨立出來,這樣的新興行政區化,往往就反應都市發展的現象。 關於這類的記載,基本上仍可透過各地的「鄉鎮志」或「縣市志」,找到可以運用的資料。如或不然,仍可透過走訪耆老,尋找蛛絲馬跡。

  16. 如何寫「村史」(6) (二)山川地理 聚落的形成,也往往與地理環境有密切關係,也就是「聚落的配置、方向、人和自然/土地的關係」。從大的方面說,山川地理形勢,因其孕育豐富資源而容易造成聚落形成,值得觀察;從小的方面講,過去農村社會的常民信仰中,「風水」佔有一定影響力。因此,注意某個村落附近「山」的走向或者「水」的流向,從而觀察這些自然景觀與「人」的關聯,也是常民文化中很有趣的面向。村里中的耆老,總有對這類傳說熟悉的人,透過口述訪談,可以找到不少有趣的訊息。 例如我曾走訪台中市北屯區大坑「軍功里」,發現當地居民視附近的「大山母山」為重要屏障,具有良好的風水意義。當地一戶大型三合院,名「五常堂」,門口開設「大水池」,十分豪華氣派。據該民宅主人云:他們住家後有「大山母山」,是風水上的「靠山」;前方建造「池塘」,以得其「水」,取「聚財」之意。類似思維,往往存在於常民生活中,值得留意。

  17. 如何寫「村史」(7) (三)地標、碑銘、建築物或建築遺址 人們經常透過某些特殊的地形地貌或者具有特色的建築物,作為某個地方的精神指標,並且深烙在人們的記憶中,所謂「地標」於是焉形成。例如神木、圓環、舊城門,或者某個牌樓。既然是地標,勢必有著許多常民的共同回憶,當然可以深入討論。 許多碑銘,反應某個重要歷史發展。例如台灣中部地區有不少「土牛村」,甚至有「土牛界碑」,其背後反應移民歷史中原漢衝突與妥協的過程,意義和台北「石牌」的由來接近。

  18. 如何寫「村史」(8) 又如台灣許多重要河川附近的城市都豎有「義渡碑」,碑文的「書寫模式」幾乎大致相同:首先強調台灣特殊地理形勢下,雨季時河川湍急險要的特質;其次書寫「義渡」之必要的理由;第三、交代哪些地方仕紳和官方如何集資募款,各捐款多少?他們如何共同完成助人渡河的義舉。南投縣竹山鎮社寮里很有名的土地公廟「紫南宮」,廟口就有一座「永濟義渡碑」。而隔著濁水溪對岸的民間鄉濁水村,也有一座「永濟義渡碑」,記載相同一件事。說明當時濁水溪兩岸人民如何在仕紳協助下,「義渡」過河的歷史。 無論如何,凡是碑銘的背後,肯定隱含一段重要的歷史。倘若無法理解其義,可查考文獻或向歷史學者詢問,應該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 至於建築物或建築遺址,更是歷史發展的重要指標。不論是書院、三合院、名人舊居古宅,或者新出土遺址,都是歷史研究的活化石。

  19. 如何寫「村史」(9) (四)庶民信仰 宗教信仰,是常民文化非常重要的一個精神生活。不論是廟宇、佛寺,背後有一個看不到的「信仰圈」,應該追蹤。尤其是台灣是個移墾社會,移民者將自己原鄉的信仰帶到台灣,並且建廟崇祀。通常圍繞著廟宇附近,會形成最早的街道、聚落,值得考究。 有些廟宇,隨著時代演變,而發展出新興企業經營手法,帶來許多附加效應,也值得記錄。如竹山鎮社寮裡的紫南宮,是第一家「借貸」給信徒的「土地公廟」,並且因而聞名全台。類似的現象,都可以深入討論。

  20. 如何寫「村史」(10) 某些信仰與某個族群具有特定關係,尤其值得注意。彰化平原從永靖、員林、埔心、溪湖到大村,都有「三山國王廟」。而眾所周知,三山國王是客家人的主要信仰。但這些地方現在卻都不是客家聚落。為什麼呢?溪湖鎮甚至擁有全台第一座三山國王廟。根據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許嘉明的說法,這些地方以前確實都是「客家人」,但現在被稱為「福佬客」。但是大多數這裡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尤以永靖最為代表。類似情形,就是很有趣的面向。 此外,倘若在一個農村社會裡,佇立著一座超過百年以上的「教堂」,那不僅僅是標誌著一個基督教文明進入農村社會的歷史;同時,勢必也反應百年前曾經有過的信仰衝突、矛盾、接受的過程。應該有許多動人的故事可以探討。位於彰化縣埔心鄉羅厝庄的「天主教堂」,建於1875年,已逾百年歷史。有這樣古老的天主教建築物,當然一定經歷過與村民之間的各種互動故事。

  21. 如何寫「村史」(11) (五)民俗慶典 民俗慶典是最豐富的庶民文化之一,而且往往反應多重歷史現象,不可忽視。例如「燒王船」、「蜂炮」、「炸寒鄲」等活動與「瘟疫」之間的關係。又如各地民俗節慶中常出現的「落地掃」活動。所謂「落地掃」,就是各地方神明節日時,都有各種民間「藝陣」互相較勁、比賽,因為沒有搭閣棚,而以徒步方式進行各種展演,而稱為「落地掃」。類似民俗活動,包括鹿港、麻豆、佳里、竹山、善化、西螺、二崙等等地方都有,每當這樣的民俗活動上場,總是帶動農村社會熱鬧的氣氛。

  22. 如何寫「村史」(12) (六)經濟生活 討論聚落的經濟生活,當然是很重要的工作之一。如果是「漁村」,應該大多數是以「捕魚」或相關產業為主。但散落在各地的許多村落,應該如何觀察其經濟生活?既然是「村史」,自然要從「歷史」的發展觀察。某個村落過去主要是種植某種經濟作物,並且養活一方之人;但隨著環境變遷而使該產業沒落,當然就是一種重要的視角。或者某種新興的產業,帶動一方的繁榮,同樣值得深入討論。屏東成為「黑珍珠」的故鄉,是近十年來的事情。相信因為這樣,也帶動當地不少村落種植「蓮霧」的風氣,並賴以維生。但在此之前呢?這種歷史轉變,往往就是值得討論的地方。

  23. 如何寫「村史」(13) (七)市集、商店 從人類學的角度說,「村落」的經濟行為,往往透過某個市集或商店進行。有規模大的集中市場;也有規模小的臨時市集。當然也有特定產品的市場,如魚市場、水果市場。無論如何,各種交易、買賣,以及生活必需品,都在這裡進行。它必然與常民的生活機能相關。 從雜貨店、連鎖商店到大賣場,就反應一個重大的生活變遷。 某個偏遠村落的一條熱鬧街道上,第一次出現像麥當勞、7-11或OK便利商店,可能帶來許多看不到的影響。通常,連鎖商店選擇經營的門市,大都經過評估和精算。一間類似的商店出現,或者會帶動附近「地價」的浮動;或者表示該街道「未來性」可以期待。以這樣的角度,觀察已經出現或即將出現的類似商店,不管是回溯過去或展望村落的未來,都是可以嘗試的手法。

  24. 如何寫「村史」(14) (八)交通 街道的出現,既具有聚落形成的意義;也具有交通往來的特質。考察一個村莊對外聯繫,當然是很重要的面向。尤其隨著經濟發展、都市計畫的推動,各地地形地貌都產生巨大變化。道路、交通的演變,最能呈現滄海桑田的時代特性。 1977年無黨籍台中市長曾文坡規劃開闢六十米寬、貫穿台中市南北的文心路,卻遭致許多議員攻擊。反對者最重要的理由是:文心路沿途荒蕪,「要開給誰走」?最後被迫改為四十米寬定案。今日走在台中市,已經難以想像當年文心路兩旁人煙稀少的荒蕪景象。但恐怕對這位具有遠見的市長,依然會感到佩服。

  25. 如何寫「村史」(15) (九)教育 教育關涉到一個地方的人文發展。不管是該村落的某間歷史久遠的小學;或者新興的高中;甚或剛獲得升格的大學,都與地方教育文化發展息息相關,也往往與都市開發、人口成長、社會變遷、經濟發展有密切關係,都可以作為建構村史的重要引線。

  26. 如何寫「村史」(16) (十)人物 村史的人物書寫,可以採取個人方式,例如某個特別重要的人物;也可以呈現某種集體記憶,例如共同經歷過某個特殊歷史事件。每個村莊總有具代表性的人物值得書寫。曾有同學提到:正因為書寫村莊歷史,才發現隔壁村莊竟然住著王建民太太的娘家。留意「人」的動態,本來就是歷史書寫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

  27. 三、「大家來寫村史」的實踐(1) 近幾年來,隨著「大家一起寫村史」運動的推展,各地都積累不少成果。但目前所見,得到地方政府補助、推動,並取得最豐碩成果的地區,當屬彰化縣。 彰化縣政府在2003年年底,由當時縣長翁金珠主持、文化局長陳慶芳負責,召集包括周樑楷、陳板、康原、陳利成、林琮盛等學者專家,共同成立「大家一起寫村史」委員會,推動村史撰寫計畫的各項業務。他們每個月聚會一次,與各村撰寫者面對面討論如何蒐集資料、考訂真偽、去蕪存菁以及撰述寫作。後來更邀請知名文學家吳晟與宋澤萊共同擔任評審。

  28. 「大家來寫村史」的實踐(2) 截至2006年5月為止,這個委員會的撰寫小組已經共計推出15本專著,分別是:周樑楷等編著《總論》、巫仁和著《油車穴傳奇》、洪長源著《土人厝歷史風情》、余益興著《疼惜咱竹子腳》、邱美都著《瑚璉草根永靖心》、張錫池著《二八仔年華》、郭月眉著《再見泉厝》、謝瑞隆等著《文化古堡--戀戀『北斗街』風情》、柯鴻基著《北斗中圳仔》、魏金絨著《甦醒中的王功》、康原著《野鳥與花蛤的故鄉--漢寶村的故事》、張碧霞《濁水溪平原的員林故事—番仔崙的鹹酸甜》、蔣敏全《濁水溪平原的花壇故事—長沙村的故事》、莊美奉《濁水溪平原的大村故事—樹包廟傳奇》、邱美都《濁水溪平原的員林故事—穿越南平庄》。

  29. 「大家來寫村史」的實踐(3) 這是一個結合地方菁英與學者專家,在地方政府的協助下,共同堆動的「村史運動」。陳慶芳談到這次的村史撰寫說:「以參與式的操作深化歷史對人的實踐內涵;透過文史工作者田野工作以及報導文學式的寫作方式,融合鄉野野史傳說等,將活化死硬的素材,轉化成為人人可讀的歷史,甚至人人可寫的庶民史,而這種實踐除了在歷史以及群眾集體意識的鄉土教育上的作用外,於社區工作上對於社區意識的凝聚,更開創出嶄新的方向與視野。」 可見,人人可以書寫屬於自己土地的歷史,並結合鄉土教育,用以凝聚社區意識,是這一系列村史書寫的最大意義。因此,周樑楷教授說:「彰化縣推展『大家來寫村史』是種永續經營的志業。這種運動首開全國風氣之先,並且以『大家來寫村史』結合『社區總體營造』和『鄉土教育』;它期盼人人寫村史,村村有歷史」。

  30. 「大家來寫村史」的實踐(4) 除了彰化縣之外,其他各地也都逐漸展開「村史」的書寫。例如說大甲鎮村庄歷史書寫,在行政院文建會、台中縣文化局和大甲人文協進會共同合作之下共同完成,題為《發現道卡斯:大甲村庄史》。全書共分兩大冊,第一冊是文字書寫;第二冊是大甲的老照片。在文字書寫部分,每個里都有完整而充分的村庄歷史書寫;同時還針對特別具意義的主題,專文討論。例如大甲鎮非常有特色的老車站的「日南車站」;或者綜合敘述「大甲之碑碣」。 大甲村庄歷史的書寫,結合中央和地方政府文化部門,以及地方文史工作室的協助,共同完成,也可以作為村史書寫的範例。

  31. 四、消失的竹籬笆--「眷村」 (1) 縮小的「趙家堡」 福建漳浦縣湖西鄉碩高山西北麓的湖西盆地,距漳州市區90公里處,有一座「趙家堡」。南宋亡國時,趙氏皇族後裔閩衝郡王趙若和帶著隨從,逃到漳浦避難隱居。明萬曆年間,他的第十世孫趙範在這裡建堡,以後趙範之子趙義又加以擴建,就是今天的「趙家堡」的由來。 「趙家堡」是一座仿北宋故都汴京城的立意佈局建造而成的城堡,綿延四百年,至今仍保留著相當完整的原型風貌,素有「宋城」之稱。整座城堡表現出趙家子孫對宋朝祖業的追慕之情,象徵著亡國之痛與移民者眷戀故國的鄉愁。 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在中國大陸的國共內戰中,節節敗退,最後播遷來台;同時國軍部隊及其眷屬也跟隨政府逃難來台。 國民政府來台之初,心懷「復興」之志與「亡國之痛」。因此,將整個中國「形象地」搬到台灣來。於是,街道名稱涵蓋全中國省分或主要城市;某些鄉鎮改名為「光華」、「國光」、「復興」之類的地名,彰顯「復國」的意志。整個台灣看起來,就像個放大的「趙家堡」。

  32. 消失的竹籬笆--「眷村」 (2) 隨著政府逃難而來的移民者,初期分別被臨時安置暫住於日人撤出之營房,或借用校舍、民房,甚至搭帳棚及建竹籬笆等,久而久之形成獨特的「竹籬笆裡的春天」,從此「眷村」之名變成台灣近代地方文化不可磨滅一環。「眷村」裡住著來自中國各省分的人們,共同經歷了從逃難到「落地生根」的歷程,又像個縮小版的「趙家堡」。 當「村史運動」如火如荼的在各地展開的同時,不能遺忘這個曾經是特殊時空背景下所形成,而又隨著時代的推衍,逐漸在消失的竹籬笆。那裡記錄著逃難的記憶、生離的掙扎、遷徙的辛酸、戰爭的苦痛、鄉愁的煎熬,以及落地生根的複雜情緒。

  33. 消失的竹籬笆--「眷村」 (3) 研究族群歷史的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張茂桂教授,對於「眷村」的形成,有如下的描述: 「眷村」其實是特殊時代背景下的產物。民國三十八、九年經過連年的戰亂流離後,逃難到台灣的「外省人」需要歇息、重整。在個人生活世界裡,原來已經成家的,分離的親人要設法克服重重兵險團圓;還沒成家的,也要想辦法在台灣找一個老婆,生一堆孩子,過「正常人」的生活,而住所更一定要安定。國家在這個關頭提供了立即的「克難」式的「臨時」幫助,從而開啟了台灣的眷村歷史。而在另一方面,國家也要重整,反攻大陸是神聖使命。所以,軍人必須帶頭犧牲,靠「領袖、主義思想」的教育,原來的「戰敗者」得以重新凝聚團結。眷村成為安定軍心、培養戰力的後勤部門。民國四十年代以來,這種個人與國家同時進行的重建過程,安排了當代眷村外省人「常民生活史」的主要內容。

  34. 消失的竹籬笆--「眷村」 (4) 眷村因為匯集了中國各個不同省份的人、語言、風俗、習慣、穿著和飲食,因而形成了它獨特的文化,相較於早期台灣的村落或社區,更突顯了它多樣性的風貌。早期住在眷村的人,大都期盼著隨時能夠「反攻大陸」,因此多少是以過客的心態住在台灣;同時也比較能全然接受「黨國意識型態」的教育。「竹籬笆」成為眷村的代名詞,反應出它的封閉性。 以下以兩個眷村的故事,說明眷村文化的特殊意義。

  35. 消失的竹籬笆--「眷村」 (5) 四四南村的命運 民國三十七年國民政府軍隊在國共內戰瀕臨潰敗之際,將瀋陽兵工廠及漢陽兵工廠機具人員遷至台灣的台北市信義區,接收該地合組為四四兵工廠,擔負「整軍經武」的後勤資源之一。兵工廠遷台成員約可分成三級,包括將校級、一般中下級軍人及無軍人身分的技工。 匆忙遷台初期,當地尚屬荒郊野外,當時的後勤部隊自行建造簡陋房舍供員工眷屬「暫住」。軍隊嚴密的階級文化,顯現在這個逃難的眷村社會裡,大家依軍中的身分地位分區暫住;同為四四眷村,將校級住西村、一般軍人住東村,屬於平民百姓的技工在南村;這些「四四眷村」的後代就讀於「四四兵工廠子弟學校」,也就是今信義國小的前身。各村房舍都是因陋就簡式搭建,其中尤以四四南村的格局最具「難民」社區特色。

  36. 消失的竹籬笆--「眷村」 (6) 隨著都市發展計畫的演進,眷村改建在全國各地展開。 四四眷村系列,位於台北最精華的信義區,其命運可想而知。民國八十七年2月信義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公展期間,加拿大籍史康迪(Curtis Smith)先生向都市計畫委員會陳情,希望將信義國小及周邊公共設施變更為文教特定用地,以保留這片緊臨信義國小且可能是國民政府軍隊來台所建第一座眷村,爭取「四四南村眷村歷史文化保存區」的保衛戰於是展開。 民國八十八年10月30日,民政局宣稱四四南村保存規劃案拍板定案,其中對稱的四棟建築予以保存,將搖身一變為建築群組形式的信義區公民會館。為此,引起主張保存的史康迪等人及市民參與提案評選委員的不滿、抨擊,指責台北市府政策反覆、有欺騙違信之嫌。史康迪等人成立「四四南村國家古蹟促進聯盟」,並到監察院陳情,指控市府相關官員瀆職。

  37. 消失的竹籬笆--「眷村」 (7) 「四四南村國家古蹟促進聯盟」 「四四南村現存聚落之土地與建物產權均已撥交台北市政府,原住戶已遷居附近新建眷村大樓,故在保存工作上可順利進行,不虞人民財產權衝突問題。」 一直關心四四南村的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胡台麗教授表示,「一位外國朋友﹝指史康迪﹞被台北市封為榮譽市民,鍥而不捨地為台北的古蹟請命,他所維護的不單是台北市,而是著眼於全球的歷史記憶都不應該消失」。 在諸多文化界人士的大力鼓吹奔走之下,民國九十年三月,台北市政府將四四南村正式列為「歷史建築物」,並指定其中四棟建物應予保存,且規劃為「信義區公民會館暨文化公園」,以保存及紀念眷村特有文化。眷村內具歷史價值的物品,包括反共標語、門牌、家具、藤椅等,均放入規劃的眷村文化展示區。曾經承載著國共內戰記憶的四四南村,就此走入歷史。

  38. 消失的竹籬笆--「眷村」 (8) 「異域」的子孫:忠貞新村 《異域》是著名人權作家柏楊的小說,寫的就是緬北游擊隊的故事,後來改編為電影,使得這一段海外的反共游擊戰史,成為國人熟知的故事。 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村子裡五百多戶居民,幾乎都是民國四十年代從緬北撤退來台的國軍游擊隊。他們其實就是來自「異域」的子孫。 民國三十八年,國共內戰進入最後階段。當時駐守雲南昆明的國軍,且戰且退,剩下第八軍軍長李彌和七0九團團長李國輝共一千多人,沿著泰國湄公河西岸南下、至中、緬、泰、寮邊界,李彌還號召成立「雲南反共救國軍」,試圖反攻回去。於是,中共逼使緬甸政府驅逐;或願意代為剿滅。但緬甸政府擔心中共趁機扶持緬共,決議自行解決。因而展開與游擊軍的激戰。在面臨共軍和緬軍的夾殺之下,終於迫使緬甸訴請聯合國出面協調,造成轟動國際的事件。

  39. 消失的竹籬笆--「眷村」 (9) 在聯合國的要求下,國民政府於民國四十二年及四十三年協助撤離,將軍隊及眷屬分兩批撤出滇緬地區,共有一萬多人。到台灣之後,政府為顧及眷民生活,於民國四十三年秋,選擇擇桃園縣平鎮市現址建眷舍503戶,分配給忠貞部隊居住。以「忠貞新村」象徵這些由滇緬辛苦回來的軍眷的忠貞精神。 由於這支滇緬反共游擊軍的成員,大多來自雲南,因此具有雲南少數民族風味的人文氣息,「雲南村」就成為當地對外的簡稱;而雲南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及特殊飲食--「過橋米線」、「大薄片」、「米干」等等雲南美食和特殊雲南節慶,以及早年所擁有共同歷史經驗和緬北游擊記憶,交織成彌足珍貴的記憶。 隨著眷村改建,忠貞新村也已走入歷史。但對於將來住在平鎮市「忠貞里」的子孫而言,他們的村史,勢必就要從滇緬反共游擊戰的艱辛歷史開始。

  40. 尾聲 「村史運動」是實踐「大眾史學」的另一個面向。透過「村史運動」,可以建構屬於人與土地的共同記憶,呈現常民生活史,並透過歷史書寫,強化集體命運感。透過「村史」敘事而引起對歷史內在情感的共鳴,使得歷史不再那麼遙遠。 「村史運動」需要克服史料上的限制,盡可能將村庄現有的所有史蹟、遺物、碑刻或者個別收藏的任何書契、文件,乃至於結合對地方人仕進行「口述歷史」訪談,以求建構常民集體記憶。同時,「村史運動」必須要透過實踐來完成,並期望能達到人人寫村史,村村有歷史的目標。 「眷村」是特殊時空背景下的產物,隨著都市更新與眷村改建條例的推動,已經逐漸消逝中。重新建構「眷村」記憶,也是「村史運動」不可忽視的工作之一。畢竟,「眷村」反應了一個屬於時代的歷史課題。

  41. 延伸思考問題 1. 試著書寫自己故鄉的「村庄」歷史,並寫下紀錄村庄歷史之後的感想。 2.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佈局、都市計畫的推動或交通運輸網絡的總體規劃,許多「村庄」地形地貌都發生重大變遷。試著觀察你家鄉的村庄是否受到任何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巨大變化。 3.試著查詢家鄉是否有文史工作團體?他們是否有進行關於地方文史資料的蒐集或撰寫工作?試著記錄與他們訪談的經驗。

  42. 敬請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