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一、垄断 二、垄断竞争市场 三、寡头市场 小结. 一、垄断 monopoly. 1. 完全垄断市场( perfect monopoly market ) :指一家厂商完全控制整个市场的商品供给。. 2. 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 政府垄断 政府给私人的授权 商品的市场需求很小 厂商对自然资源和矿产 厂商对技术的控制. 垄断者获得超额利润主要是卖方垄断。. 买方垄断?. 回顾:什么是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3. 完全垄断市场特点. ( 1 )一家厂商就是整个行业, 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全部供给。. 厂商=行业.

am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一、垄断 二、垄断竞争市场 三、寡头市场 小结

  2. 一、垄断monopoly 1.完全垄断市场(perfect monopoly market) :指一家厂商完全控制整个市场的商品供给。 2.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 • 政府垄断 • 政府给私人的授权 • 商品的市场需求很小 • 厂商对自然资源和矿产 • 厂商对技术的控制 垄断者获得超额利润主要是卖方垄断。 买方垄断? 回顾:什么是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3. 3.完全垄断市场特点 • (1)一家厂商就是整个行业,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全部供给。 厂商=行业 • (2)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要素资源难以流动。 • (3)产品不存在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4. 4.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 (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 • 向右下方倾斜 • 斜率为负 • 销量与价格成反比 P • 假定垄断厂商需求曲线是线性的 dd • 垄断企业是市场价格制定者。 • 通过减少销量来提高价格; • 产量较高,价格也随之下降。 Q

  5. (2)完全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 垄断市场,销量增加,价格下降,从而边际收益减少。 • MR不与需求曲线重合,而是位于需求曲线下方。 • 随着产量增加, MR与需求曲线的距离越来越大, MR比价格下降得更快。 P • 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 dd(P=AR) 如AR, 则MR ,且MR<AR。 • 需求曲线D=价格线P=平均收益AR,向右下方倾斜。 MR Q

  6.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P • ed>1时,MR>0 • ed<1时,MR<0 • ed=1时,MR=0,总收益达最大 ed.>1 H ed.=1 (a) ed.<1 D(AR=P) MR O F G Q TR P (b) Q O

  7. (1)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 5.垄断厂商的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完全垄断市场,厂商不可以任意定价,必须根据市场定价。 仍要根据 MR=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决策。 • 短期,由于各种原因,如既定规模成本过高、市场需求较小等,可能导致短期亏损,不一定总是获得垄断利润。 • 短期均衡有三种情况: • 获得超额利润、获得正常利润或蒙受损失。

  8. a.总收益>总成本,GFKN为超额利润。 • 完全垄断市场短期均衡的条件:MR=SMC P MC • 总收益为平均收益(价格)与产量的乘积,即OMKN, • 总成本为平均成本与产量的乘积,即OMFG, AC K N AR=P G F E MR O Q M

  9. b.总收益<总成本,GFKN为亏损。 P P F G MC MC AC AC K K N N AR=P AR=P E E MR MR O O Q Q M M • c.总收益=总成本,只有正常利润。

  10. 完全垄断市场,长期中不会有新厂商进入。 垄断厂商可以通过生产规模调整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并不以利润消失为标志。 (2)完全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 • 短期中,垄断厂商无法调整全部要素,因此不一定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 长期中,垄断厂商在高价少销与低价多销中进行选择,以便使所达到的产量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 长期中, • 厂商可以调整全部要素,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 这时存在垄断利润。

  11. MR = LMC = SMC(最佳规模) 长期均衡 P SMC LMC LAC SAC E AR=P MR Q

  12. 6.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价格和产量是同时决定的,两者之间并无唯一关系。 • 如果需求曲线发生变动,由于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均衡点也相应的发生变动,有可能出现同一均衡价格对应不同的均衡产量,或者同一均衡产量对应不同的均衡价格的现象; • 也有可能出现市场价格上升,供给量不变甚至反而下降的现象。 • 完全垄断中,价格与产量之间无一一对应关系,不存在供给曲线。这一结论可推广到带有不同程度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

  13. 7.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 • 完全垄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选取不同的定价策略确定市场价格。 • (1)价格歧视:同一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 • 不同市场之间可以有效分离。 两条件 • 被分隔开的多个市场上需求弹性不同。

  14. 价格歧视分为三类 • ①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 • 为每单位产品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 P A P1 P2 B PN • 如果厂商已知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即已知消费者对每一单位产品愿意并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厂商就可以按此价格逐个制定商品价格。 O 1 2 n Q 一级价格歧视 • 一级价格歧视的厂商将所有消费者剩余榨光,转化为了生产者的垄断利润。

  15. ②二级价格歧视。 P A • 二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根据不同的消费者及其购买量确定的价格。 B P1 G C P2 D P3 • 比较普遍,如电力公司实行分段定价。 • 适用于那些容易度量和记录的劳务,如煤气、电力、水、电话通讯等的出售。 F E O Q1 Q2 Q3 Q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 厂商的收益为阴影部分FCGBP1P3,当按同一价格,例如P3价格销售Q3产量时利润为零。 • 阴影部分面积属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在二级价格歧视下,厂商将这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化成了垄断利润。 二级价格歧视

  16. ③三级价格歧视。 • 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 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状况制定不同的价格: • 对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索取较高价格; • 对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制定较低的价格。 • 如同一种产品, • 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价格不一样, • 黄金时间和非黄金的广告费不一样等。

  17. 三级价格歧视图示 P 市场B: 需求弹性较大 市场A: 需求弹性较小 PB PA MC MC MRA DA DB MRB QA QB QA O QB

  18. (2)两部收费。 • 两部收费又称双重收费。 • 垄断厂商要求消费者先付费以获得商品的购买权,然后再要求为每一单位该商品支付额外的费用。 • 不完全等同于价格歧视。目的也是为了攫取消费者剩余。 • 只面临一类消费者,实行两部收费等同于一级价格歧视。 • 垄断厂商面临如何确定进入费(用T表示)和使用费(用P表示)的问题。进入费T为固定价,与消费量无关;而使用费P是不固定的,它与消费量的变化有关。 • 如出租车的起步价和所走路程的价格, • 手机的月租费和话费等。

  19. (3)捆绑销售。 • 捆绑销售:捆绑销售是指厂商要求客户购买其某种商产品的同时也必须购他的另一种产品。 • 捆绑销售只适用于需求负相关。 • 如对两需求是正相关的,则捆绑销售不会给厂商带来额外的收益。 • 在顾客偏好存在差异而厂商又无法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下,使用这一决策,可以增加厂商的利润。

  20. 8.完全垄断市场效率评价 (1) 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不能以最低平均成本生产。 (2) 价格较高但产量较低。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没有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生产。 •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垄断存在净损失,但并不意味着将一个垄断厂商拆散,以增加产量将符合社会利益。 • 如果充分就业,垄断行业产量的增加将需要从其他行业抽走资源,其他行业的价格将会上升。 • 在对垄断厂商进行拆分前,必须考虑到资源转移这一重新配置的影响。

  21. 垄断造成的净损失 • 完全竞争消费者剩余为Pe SA; • 完全垄断消费者剩余为PmRA。 • 完全垄断导致消费者剩余损失,为PeSRPm。 P A 消费者剩余损失 净损失 • 垄断厂商以较高Pm销售Qm,比以Pe销售Qm多获PeKRPm收益。 • 损失三角形ESK,是以完全竞争价格出售(Qe—Qm) 产量时原本可获得的额外利润。 • 垄断造成厂商收益增加相当于PeKRPm减去ESK。 R Pm K S MC Pe E D MR O Qm Qe Q • 垄断存在净损失ESR 。

  22. 垄断的优点 • 自然垄断:一个厂商生产整个行业产出的总成本,比由两个以上厂商生产这个产出的总成本低,从而形成的垄断。 • 如果自由竞争的结果造成由单一厂商生产,则该行业可以算是个自由垄断行业。 • 平均成本递增行业通常是竞争性的,成本递减的行业则为不完全竞争的。 • 自然垄断涉及资源的集中条件。 • 特点: • (1)进入壁垒高。企业会极力扩大规模,为新企业的进入增加困难。 • (2)沉淀成本大。大规模固定资本投资,使用时间长,折旧时间长,专用性比较强,“沉淀性”很大。

  23. 自然垄断的原因 • (1)规模经济效益。不同规模,规模最大企业的平均成本较低,定较低的价格;其他企业就会出现亏损而退出,由此必然形成垄断。 • (2)范围经济效益。追加生产新产品和服务时进行联合生产要比单独生产的成本低,即范围经济效益。单独生产企业定价高于联合生产企业定价,就会亏损而退出,也会形成垄断。 • (3)成本弱增性(subadditivity)。平均成本缓慢上升,只要单一企业供应整个市场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的成本之和,由单个企业垄断市场的社会成本最小。

  24. 1.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既垄断又竞争,既不是完全垄断和又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1.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既垄断又竞争,既不是完全垄断和又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条件: (1)最基本条件: 同种产品之间存在差别。 是同类但不同质的市场。 二、垄断竞争市场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arket 原因: • (1)物理性能差别; • (2)消费者主观偏好; • (3)销售服务差异; • (4)地理位置差异; • (5)特殊需要差异。 (2)存在较多的厂商。 (3)进出该行业容易

  25. 产品差别:既会产生垄断也会引起竞争 • 有差别存在就会有垄断: • 同种产品之间在质量、包装、牌号、销售条件甚至服务质量上存在差别,使每个厂商都享有一部分顾客的偏爱和信任,影响到产品价格。 • 垄断竞争厂商是自己产品的垄断者。如果提高价格,不会失掉所有顾客。 • 作为同种产品,可以互相替代,满足同样的需求。这种替代性就会引起产品之间的竞争。

  26. 既有垄断,产品存在差别; 某个企业先自行定价。 又有竞争 差别产品之间存在替代。 企业根据市场再进行调价。 2.垄断竞争市场特点 显著的:轻工业品市场 如: • 东芝牌彩电与松下牌彩电的差别 • 一般的,河南小麦与河北小麦没有差别。 • 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 相对于完全竞争厂商而言要更陡一些,即更缺乏弹性; • 相对于垄断厂商来讲需求曲线要更缓,即更富有弹性。

  27.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1. d曲线 : • 单个厂商改变价格,其它厂商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需求曲线 。 • 斜率较小,称为主观需求曲线。 • 作为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对某厂商产品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该厂商的价格,还取决于其它厂商是否采取对应措施。 一厂商降价: • 如果其它厂商不降价,则该厂商的需求量上升多; • 如其它厂商也采取降价措施,则该厂商的需求量不会增加很多。 2. D曲线: • 单个厂商改变价格,其它厂商为了保持自己的市场,跟着降价,该厂商需求量的上升不会如想象的那么多。 • 存在着另外一条需求曲线,为客观需求曲线。

  28. 连结A、B、C三点的曲线D即是客观需求曲线。 • A点:最初产量Q1,最初价格P1。 • 价格下调:P1→P2 • d1:厂商预期销售量提高至Q2。 • 但是,其它厂商采取同样措施,该厂商销售量实际只有Q3,介于Q1和Q2之间,厂商实际只能移动到B。 D P C P3 A d3 P1 B P2 d1 • 当厂商意识到这点,调整主观需求曲线,改为通过B点的d2。 • 相反,价格由P1→P3,预期降低Q4→Q5,厂商实际移动到C,主观需求曲线调整至通过C点的d3。 d2 O Q4 Q5 Q1 Q3 Q2 Q 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29. d曲线与D曲线的关系 • d:弹性较大,较平坦 • D :单个厂商在每一价格水平实际面临的市场需求量,更缺乏弹性,更陡峭。 • d曲线与D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平衡状态。 • 当所有厂商同样调整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单个d曲线沿着D曲线上下移动。 P D E d1 O Q

  30. 在短期中,每个厂商都可以在部分消费者中形成自己的垄断地位,处于完全垄断状态。在短期中,每个厂商都可以在部分消费者中形成自己的垄断地位,处于完全垄断状态。 3.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MR = MC • 广告是形成产品差别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 垄断竞争市场最需进行广告宣传 •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就与完全垄断市场相同 • 其均衡条件为:MR=MC。

  31. 4.垄断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简化分析 P LMC LAC G N dd’ E dd(AR=P) MR Q O M 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MR = MC,AR = AC

  32. 三个市场比较:完全竞争垄断竞争 完全垄断 价格 ON<ON’ <ON” 产量 OM>OM’ >OM” 绿色:完全竞争 蓝色:垄断竞争 红色:完全垄断 P LMC LAC N” E N’ AR=MR=P N AR”=P” E’ E” AR’=P’ MR” MR’ O Q M” M’ M

  33. 三、寡头市场 oligopoly market 1.寡头(垄断)市场: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组织。 • 寡头垄断:介于垄断竞争与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 • 寡头之间的产品 • 有同质的,如钢铁、水泥、石油、有色金属、塑料等行业; • 也有差别,如汽车、飞机、家电、运输、电信服务业等。

  34. 2.寡头市场特点 • 厂商数目屈指可数,买者众多,厂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产品价格和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 产品差别可有可无。由此分为无差别寡头垄断市场和有差别寡头垄断市场。 • 存在进入的障碍,其它厂商无法顺利进入。行业存在规模经济;相互勾结,构筑进入壁垒;采用收购、兼并一些小企业等形式来减少厂商的数目。政府的产业政策所致(厂商数目较稳定)。 • 寡头垄断之间相互最后利害关系极为密切,双方均是反应后再决策,固在产量和价格上没有“确定的均衡”。

  35. 3.寡头垄断厂商均衡 • (1) 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决定的特点。 • 寡头市场价格决定的界限在于:最高价格等于完全垄断下的垄断价格,最低价格高于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的竞争价格。 操纵价格 • 通过价格同盟来制定; • 默契形成; • 由一家最大的寡头先行定价其它随从。 • 价格战的结果往往是竞争双方利润都趋向于零。 • 一旦形成,不会轻易变动,以免寡头两败俱伤。 • 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往往比较稳定,厂商比较喜欢采用非价格竞争方式,即便采用价格战的方式也是非常慎重的。

  36. (2)古诺模型。 • 古诺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奥古斯丁·古诺于1838年最早提出,研究双寡头垄断市场。 假定: • 两个寡头厂商A和B生产同一种产品; • 厂商产量为独立变量,产量总和影响市场价格; • 每个寡头均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 以对方产量维持前一时期水平为前提,来决定自己每一时期的产量; • 两家厂商面临相同的需求曲线。 • 拥有零边际成本。

  37. 古诺均衡图示 • A厂商和B厂商。市场需求函数为P=90-Q • 市场供给量QA+QB,需求函数:P = 90-QA-QB • 成本为零,厂商A的利润:πA = P·QA= (90-QA-QB )QA =90QA-QAQB-Q2 A • 假定厂商B产量不变,则厂商A利润最大化:∂π/∂QA=90-QB-2QA=0 • 求得:QA=45-0.5QB 称为厂商A的反应函数。 • 表示厂商B的各种产量水平上,厂商A做出最优反应的产量组合。 QB 90 45 30  O QA E • 同样可商B的反应函数: • QB=45-0.5QA QB 30 45 90 QA

  38. 古诺均衡解 • 只要一个厂商变动产量,另一个厂商也必须跟着变动自己的产量。 • 市场均衡意味着两家厂商都没有变动产量的意愿。 • 两个反应函数必须同时成立。联立,得QA=QB=30 • 市场总容量是90,两厂商均衡的产量都是市场容量的1/3,两个寡头厂商的总产量实际只有市场总容量的2/3。 • 剩余的1/3的市场容量是寡头垄断的市场所无法满足的,因而可以看作是寡头垄断给社会所造成的损失。 • 寡头厂商提供产量 = 市场容量×1/(厂商数目+ 1)。

  39. (3)斯威齐模型。 • 斯威齐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建立。 • 寡头厂商不愿轻易地变动产品价格,价格能够维持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的情况,是一种价格刚性。 假定: • 寡头厂商降价时,其它厂商会跟着降价; • 寡头厂商提价时,其它厂商会保持价格不变。 原因: • 一厂商降价时,其它厂商如果不跟着降价,其市场份额就会减少,产量下降,利润下跌; • 一厂商提价时,如果其它厂商价格不变,提价厂商的市场份额将会自动被其它厂商瓜分,其它厂商产量上升,利润会增加。

  40. 弯折(突点)需求曲线 • 厂商原来处于A点,即产量为Q1,价格为P1。 • 厂商提价时,其它厂商价格不变,因而厂商需求量将会降很多,富有弹性,是AE段。 • 厂商降价时,其它厂商的价格也下降,因而厂商需求量不会增加很多,缺乏弹性,是AD段。 P E P1 MC1 A MC2 MC3 H • 相对应的边际收益曲线 • H与N之间,有一落差。 • 厂商成本即使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发生变动,只要是在H和N之间,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仍将保持稳定。 N D MR O Q1 Q

  41. (4)卡特尔。 • 寡头厂商相互勾结(串谋),以期获得更大的利润。 • 卡特尔:独立厂商之间有关价格、产量和瓜分市场销售区域的明确协议。 • 1960 年,阿拉伯主要产油国组成了石油输出国组织(The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欧佩克)是典型的卡特尔。 • “限产保价” • 石油输出国组织压缩产量,抬高价格,对世界石油市场有很大影响。 • 成员单独违背合同,偷偷扩产独享限产好处,导致卡特尔的不稳定性。

  42. 完全竞争条件下,达到均衡就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超额(经济)利润。企业要获得垄断利润,必须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完全竞争条件下,达到均衡就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超额(经济)利润。企业要获得垄断利润,必须实现产品的差异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