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禽流感防治的基本知识

禽流感防治的基本知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 首都医科大学传染病学系副主任 段钟平 教授. 报告内容提要. 前言背景. 基本知识. 小结展望. 一、前言背景. 流行性感冒-一个古老而沉重的话题.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是人类发病率最高、传染性最强、危害最大、也最容易被轻视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传染病之一。. 20 世纪流行性感冒的三次世界性大流行. 1918-1919 年: 由 H1N1 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 5000 万 1957-1958 年: 由 H2N2 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 100 万人

ang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禽流感防治的基本知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禽流感防治的基本知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 首都医科大学传染病学系副主任 段钟平 教授

  2. 报告内容提要 前言背景 基本知识 小结展望

  3. 一、前言背景

  4. 流行性感冒-一个古老而沉重的话题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是人类发病率最高、传染性最强、危害最大、也最容易被轻视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传染病之一。

  5. 20世纪流行性感冒的三次世界性大流行 • 1918-1919年:由H1N1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5000万 • 1957-1958年:由H2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100万人 • 1968-1969年: 由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75万

  6. 目前流行性感冒仍呈周期性全球流行趋势

  7. 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50年代后的数次大小流行,多数都起源于我国,而且被怀疑与禽类病毒的变异、动物与人病毒的整合形成新的流感病毒株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50年代后的数次大小流行,多数都起源于我国,而且被怀疑与禽类病毒的变异、动物与人病毒的整合形成新的流感病毒株有关。

  8. 1997年5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例3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同年8月经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以及WHO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引起的人类流感。1997年5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例3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同年8月经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以及WHO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引起的人类流感。 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甲型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因而引起人禽流行性感冒的病例,受到广泛关注。

  9. 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10月24日又公布了三件最新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自2003年底以来,已经有121个病例,62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10月24日又公布了三件最新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自2003年底以来,已经有121个病例,62人死亡

  10. 禽流感为什么如此受到重视? 几次全球性爆发的惨痛教训 病毒的变异与整合使人类缺乏免疫力 与SARS类似的呼吸道传播途径不容易控制 至今缺乏人禽流感的特效药物和疫苗

  11. 二、人禽流感病的基本知识

  12. 1. 禽流感病毒

  13. 禽流感病毒长的什么样? • 是一个球形的病毒,外有包膜,直径80-120nm • 包膜上由血凝素(H)与神经氨酸酶(N),H/N 常常变异,根据H/N的亚型(H1-15,N1-9) 进行分类,如H5N1,H1N1等。

  14. 禽流感病毒是从哪里来的? • 禽流行性感冒是禽类之间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身上。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传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 禽流感病毒并非新病毒, 早在1878年,人类就首次报道了禽流感病毒在意大利引起的鸡瘟。1955年人类才正式把它命名为禽流感病毒。 • 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等,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最重,病死率高。

  15. 禽流感病毒是从哪里来的? 禽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来自生病或带病毒的鸡、鸭、鹅、鸽子等身上,部分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

  16. 禽流感病毒生命力顽强吗? • 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 2分钟即被灭活。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如氧化剂、稀酸、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活性。

  17. 2. 人禽流感病的传染源

  18. 人禽流感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特别是鸡;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具有重要地位。

  19. 3.人禽流感病的传播途径

  20. 人禽流感病通过什么途径传播与传染?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家禽分泌物和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被感染。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

  21. 4.哪些人容易得病? 人类对禽流感病毒并不易感。儿童与老年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从事家禽养殖业者、在发病前1周内去过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以及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为高危人群。

  22. 5.患病后的主要表现

  23. 人患禽流感后主要表现是什么? • 潜伏期: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 • 有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重症患者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 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等并发症。

  24. 人患禽流感后化验和X光检查会有什么表现?   •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 早期呼吸道分泌物能查出抗原,中晚期可以查出抗体 • H5N1等亚型病毒感染者X线检查可有肺炎

  25. 6.人禽流感病的临床诊断

  26. 怀疑人患禽流感病怎么作出诊断?   流行病学接触史是线索: (1)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疫区,有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可能。 (2)与被感染的家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史者。 (3)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有患病的可能。

  27. 怀疑人患禽流感病怎么作出诊断?   临床感冒、肺炎的表现是关键: 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 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者有肺炎。 部分人需要特殊化验等实验室检查才能诊断。

  28. 7.人禽流感病的治疗

  29. 1、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2、对症治疗  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粘膜充血 药、止咳祛痰药等。3、抗病毒治疗:达菲(Oseltamivir)、金刚烷 胺(Amantadine)、中医中药 人一旦诊断为禽流感病如何治疗?

  30. 7.人禽流感病的预防

  31. 人禽流感病如何预防? (一)加强禽类疾病的监测。动物防疫部门一旦发现禽流感疫情,应立即通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职业暴露人员做好防护工作。

  32. 人禽流感病如何预防? (二)加强对密切接触禽类人员的监测。与家禽或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33. 人禽流感病如何预防? (三)严格规范收治禽流感患者医疗单位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接触人禽流感患者应戴口罩、戴手套、戴防护镜、穿隔离衣。接触后应洗手。

  34. 人禽流感病如何预防? (四)加强检测标本和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防止实验室的感染及传播。

  35. 人禽流感病如何预防? (五)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6. 人禽流感病如何预防? (六)药物预防:对密切接触者必要时可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预防,或采用中医药方法辨证用药。

  37. 普通群众预防人禽流感病的几个注意要点 勤洗手:流感大多数从手传播到口/鼻 不扎堆:减少在人群密集公共场所久留 吃熟食:避免进食不熟的鸡鸭蛋、肉 躲病禽:避免接触病禽、病鸟尤其野生动物 勤通风:办公室及家里注意通风换气

  38. 三、小结与展望

  39. 要点回放 1.引起禽流感的某些病毒株可以从禽类感染人引起人禽流行性感冒,简称为“人禽流感” 2.人禽流感表现与普通流感相似,如发热、头痛、鼻塞、酸困等,严重者容易引起肺炎甚至死亡 3.诊断人禽流感有三个条件:接触史、临床表现与特殊化验 4.人禽流感是可防可控的,预防人禽流感并不困难:不接触,早发现,勤洗手,多锻炼,不吃未熟肉与蛋,保持卫生好习惯

  40. 初步展望 1.现代传染病公共信息网络与平台 2.诊断、隔离、治疗手段的进步 3.疫苗与药物研究步伐的加快 4.SARS防控经验与教训的积累 5.国家与政府的高度重视 6.公众防范意识的增强和参与

  41. 医院老照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