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下)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下). 图文:来自网络. 制作: YMF. 时间: 2014.02.25. E-mail 文化传播网 www.52e-mail.com. 文庙. 始建于唐,南宋重建,泉州主要文化古迹之一。. 文庙建在市区繁华的商业区中心地段,即中山中路泮宫内。. 泉州文庙全貌. 文庙造型独特,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 大成殿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 8 根,风格古朴,在全国文庙中甚属罕见。. 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像. 殿堂内集中体现了闽南建筑艺术. 天后宮.

aquarius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下) 图文:来自网络 制作:YMF 时间:2014.02.25 E-mail文化传播网www.52e-mail.com

  2. 文庙 始建于唐,南宋重建,泉州主要文化古迹之一。

  3. 文庙建在市区繁华的商业区中心地段,即中山中路泮宫内。文庙建在市区繁华的商业区中心地段,即中山中路泮宫内。

  4. 泉州文庙全貌

  5. 文庙造型独特,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文庙造型独特,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

  6. 大成殿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风格古朴,在全国文庙中甚属罕见。大成殿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风格古朴,在全国文庙中甚属罕见。

  7. 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像

  8. 殿堂内集中体现了闽南建筑艺术

  9. 天后宮 泉州天后宫是海内外建筑规格较高、规模较大的祭祀妈祖的庙宇,也是大陆妈祖庙中少数几个被国务院认定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 天后宫全貌。始建于宋公元1196年,以弘扬妈祖文化为核心的建筑群。天后宫全貌。始建于宋公元1196年,以弘扬妈祖文化为核心的建筑群。

  11. 山门:整体结构华丽壮观,牌楼式造型,青石龙柱,两侧有石雕麒麟。山门后侧紧邻戏台。山门:整体结构华丽壮观,牌楼式造型,青石龙柱,两侧有石雕麒麟。山门后侧紧邻戏台。

  12. 山门两侧为东西厥建筑,所谓“秦宫汉阙”,以示天后宫之尊。建筑为两层楼阁面临通衢。山门两侧为东西厥建筑,所谓“秦宫汉阙”,以示天后宫之尊。建筑为两层楼阁面临通衢。

  13. 天后宫正殿

  14. 泉州天后宫修复20多年来,前来尋根谒祖的台胞络绎不绝,从泉州天后宫请走的妈祖神像数百尊,到泉州天后官谒祖进香参观旅游的台胞达一百万多人次。泉州天后宫巳成为联结海峡两岸人民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泉州天后宫修复20多年来,前来尋根谒祖的台胞络绎不绝,从泉州天后宫请走的妈祖神像数百尊,到泉州天后官谒祖进香参观旅游的台胞达一百万多人次。泉州天后宫巳成为联结海峡两岸人民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15. 开元寺

  16. 开元寺全貌。创建于唐朝公元686年。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为: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閤。东西两侧分置镇国、仁寿两石塔。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开元寺全貌。创建于唐朝公元686年。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为: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閤。东西两侧分置镇国、仁寿两石塔。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17. 山门,又称天王殿。门两侧石柱上有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山门,又称天王殿。门两侧石柱上有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18. 大雄宝殿:上方巨型匾额为“桑莲法界”四个大字大雄宝殿:上方巨型匾额为“桑莲法界”四个大字

  19. “桑莲法界”以应桑莲白开之说。此地原是桑园地,无边佛法使桑园开满了白莲花,感动了桑园地主人,故将此地捐献建寺庙。“桑莲法界”以应桑莲白开之说。此地原是桑园地,无边佛法使桑园开满了白莲花,感动了桑园地主人,故将此地捐献建寺庙。

  20. 东、西二塔,即镇国、仁寿二塔,为八角五层楼阁仿木结构的石塔,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自宋至今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游览,是泉州标志性的建筑物。东、西二塔,即镇国、仁寿二塔,为八角五层楼阁仿木结构的石塔,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自宋至今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游览,是泉州标志性的建筑物。

  21. 承天寺

  22. 宋朝前为佛寺,宋朝公元1007年赐名“承天寺”。此时承天寺香火旺盛,殿堂宏伟,有瑶台明月等十景。宋朝前为佛寺,宋朝公元1007年赐名“承天寺”。此时承天寺香火旺盛,殿堂宏伟,有瑶台明月等十景。

  23. 承天寺的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为歇山顶重檐五开间建筑,雄伟庄严,顶部巨匾“闽南甲刹”四个大字,为高僧云果禅师所写。承天寺的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为歇山顶重檐五开间建筑,雄伟庄严,顶部巨匾“闽南甲刹”四个大字,为高僧云果禅师所写。

  24. 承天寺内有五棵老榕树,七座石塔分立于榕树之间。承天寺内有五棵老榕树,七座石塔分立于榕树之间。

  25. 寺内建有“弘一法师纪念馆”

  26. 弘一法师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在书画、诗文、戏剧、音乐、艺术、金石、教育等各领域都有极深的造诣。1918年入杭州虎跑寺出家,从此精修佛教律宗,又成为佛门一代高僧。代表作有“弘一大师遗著合编”等。在中国百年文化发展中,他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一生充满神奇色彩,园寂于泉州。弘一法师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在书画、诗文、戏剧、音乐、艺术、金石、教育等各领域都有极深的造诣。1918年入杭州虎跑寺出家,从此精修佛教律宗,又成为佛门一代高僧。代表作有“弘一大师遗著合编”等。在中国百年文化发展中,他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一生充满神奇色彩,园寂于泉州。

  27. 弘一大师曾三次入闽,足迹遍及泉州、厦门、福州、漳州等各大寺院,其中以住泉州的时间最长。弘一大师曾三次入闽,足迹遍及泉州、厦门、福州、漳州等各大寺院,其中以住泉州的时间最长。

  28. 民国27年10月,正值抗日战争期间,弘一大师为勉励泉州承天寺僧众发扬爱教爱国精神,他亲笔题写:“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他得到僧俗群众的普遍敬仰。在僧俗两界均闻名于世。民国27年10月,正值抗日战争期间,弘一大师为勉励泉州承天寺僧众发扬爱教爱国精神,他亲笔题写:“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他得到僧俗群众的普遍敬仰。在僧俗两界均闻名于世。

  29. 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http://www.52e-mail.co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