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第五部分:室内机、全热交换器的噪音问题和应用 第六部分:多联式空调系统的新风处理方法 第七部分:制冷剂的选择. 第一部分:. 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室外机选型的修正. 设计篇. a. 不同温度工况的制冷、热量修正. 标准工况:. 制冷运转 室内温度: 27 ℃DB 19 ℃WB. 室外温度: 35 ℃DB. 制热运转 室内温度: 20℃DB.

aqui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50~130%)的理解—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第五部分:室内机、全热交换器的噪音问题和应用 第六部分:多联式空调系统的新风处理方法 第七部分:制冷剂的选择

  2. 第一部分: 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3. 室外机选型的修正 设计篇 a.不同温度工况的制冷、热量修正 标准工况: 制冷运转 室内温度: 27℃DB 19℃WB 室外温度: 35℃DB 制热运转 室内温度: 20℃DB 室外温度: 7℃DB 6℃WB

  4. 实际工况往往与标准工况不同,需要进行修正:实际工况往往与标准工况不同,需要进行修正:

  5. 设计篇

  6. b.管道长度和内外机高差的能力修正 设计篇 标准工况: 管道长度 5米 管道高差 0米

  7. 1. 对应于配管长度、高度差的修正(制冷) 设计篇

  8. 2.对应于配管长度、高度差的修正(制热) 设计篇

  9. c.对热泵机组的除霜修正 设计篇

  10. d.采用不同配管管径的能力修正 设计篇

  11. 配管管径减小时的能力修正 设计篇

  12. e.间歇运行的修正 设计篇 由于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运行方式一般为间歇运行,故在选择室内机时要考虑一定的间歇附加,一般取基本负荷的20~30%,以便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

  13. f. 特殊设置场所的负荷修正 设计篇 由于空调设备设置在空气质量较差的室内或室外,导致换热器翅片积灰,从而影响运行效率…… 设计时可以考虑5~10%附加修正,注意外机迎风面的设置……内机过滤网应定期清洗

  14. g. 内机和外机的修正 设计篇 室内机一般要按照室外机的实际能力核算最终能力 设计时建议根据计算负荷对外机和内机同时进行修正……

  15. 修正后的结果:

  16. 第二部分: 大容量室外机的应用

  17. 国内的相关研究报告 设计篇 论多联式空调机组VR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清华大学 彦启森 发表于《暖通空调》2002年第4期 相关连接: http://www.hvacr.com.cn/research/abc/lunwen/ntkt/200205-002.htm

  18. 相关论点 设计篇 2.1 关于多联式空调机组容量  为了宣传多联式空调机组的优越与万能,常用以下几点表达,即:多室外制冷压缩机的单一系统,可联接64台、128台甚至256台室内机,配管最长可达125m,室外机、室内机之间的高差可为50m,室内机之间的高差可达30m。且不论为了实现这种大系统的可靠运行,特别是针对由于环境温度过低与管路过长带来的液体回流、液态制冷剂再闪发和回油困难等问题,需要增加一些辅助回路与附件,致使系统复杂,更重要的是将造成过多能量消耗,以及系统难以稳定运行。  为什么能耗增加?一方面由于机组容量增加,实现系统各部件的最优化匹配有难度,致使能耗增加。例如,日本为了实现1997年12月京都会议决议,规定多联式空调机组的制冷能效比(EER)为:制冷量小于等于4kW为4.12,小于等于7 kW为3.23,小于等于28 kW为3.07,可以说明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管路过长,阻力损失大大增加,也将造成制冷压缩机能耗大为增加,各厂家对此均有说明,故不多述。总之,多联式空调机组容量不宜太大,额定制冷量以不大于56 kW为好,而且,室外机尽可能分散布置。

  19. 大容量室外机的应用: 设计篇 a.大容量的室外机可以被采用 ;  b.系统内室内机的数量不宜过多,尤其是小容量内机不 宜过多; c.室内机的数量应尽量减少,增加室内机的容量;减少控制 点的数量,提高运行时的内外机负荷比例。 大容量室内机的应用(5匹以上室内机): a.大容量的室内机的噪音增加,注意应用场合; b.大容量室内机减少了内机的数量,从室内换气次数方面讲, 舒适程度降低。。。。。。

  20. 第三部分: 室内、外机的配比的理解

  21. SET-FREE 室外机匹配室内机数量

  22. 接驳总容量 设计篇 室内机接驳总容量= 50% ~130% !!!!!

  23. 压缩机的性能曲线 设计篇

  24. 压缩机的性能曲线 设计篇

  25. 设计篇 结论: 从压缩机的性能曲线可以看出: a.压缩机的实际出力未达到额定的 130%; b.连接室内机的数量同样有限制; c.在同时使用系数较小的场合下超配是比较安全的;例如:功能多样的办公空间、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等。 d.设计时建议不超过 :120%……

  26. 第四部分: 风管机与新风机的使用范围

  27. 风管室内机的处理能力

  28. 设计篇 普通风管机的处理能力:15~20kJ/Kg Δi=Ql/1.2G=14/(1.2X2220)=18.92kJ/Kg (以5匹风管机为例) 专用新风机的处理能力:35~40kJ/Kg Δi=Ql/1.2G=28/(1.2X2100)=40kJ/Kg (以10匹专用新风机为例)

  29. 设计篇 普通风管机的工作范围:

  30. 设计篇 专用新风机的工作范围:

  31. 设计篇 结论: 从i-d图可以看出: a.普通的室内机不能直接处理新风; b.系统中如采用普通风管机处理新风 的后果…… c.专用新风机的处理能力大,但应注意工作范围:-5~43℃……

  32. 第五部分: 全热交换器 的噪音问题和应用 风管室内机

  33. 风管机的噪音测试方法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 18836-2002

  34. 设计篇 1000 2000 1400

  35. 设计篇 结论: 从测试图可以看出: a. 风管室内机噪音标定值的测定方法; b.在实际使用中,侧吹方式应注意噪音的增加…… c.大容量的风管机应做消声处理;(具体做法) d.全热交换器的噪音比较大,设计时应尽量采用小风量的设备。

  36. 第六部分: 多联式空调系统 新风处理方法

  37. a. 自然通风方式 优点:通过开窗或缝隙渗透换气, 简单方便,节省投资。 缺点:通风效果难以保证,属无组织 进风方式。 结论:不建议采用

  38. 空气处理过程:

  39. 空气处理过程:

  40. 空气处理过程:

  41. 新风吸入器方式:

  42. 新风吸入器方式:

  43. 新风吸入器方式注意事项:

  44. 新风吸入器方式注意事项:

  45. 新风吸入器方式注意事项:

  46. 新风吸入器方式注意事项:

  47. b. 全热交换器处理新风 优点:热回收设备处理新风,运行节 能,简单方便,节省投资。 缺点:处理能力有限,效率约60%,噪音 高。室内状态点发生偏移,风管较 多,吸排气口距离的要求难以实现。 结论:设计时应注意需增加室内机的负荷,满足风口距离的要求。

  48. 空气处理过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