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研究

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研究. 马道山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

arden-burke
Download Presentation

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研究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研究 马道山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2. 摘要 • 建立健全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在于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探索如何用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引领高校英语教学新思潮、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武装英语教师教育当代英语专业大学生、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英语课堂进英语教材进大学生头脑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这是高校英语专业培养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来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3. 1. 引言 •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米勒最早提出来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的术语。当时,发起这场运动的学者组成了全人教育网,以后陆续出版了两本会议论文集。但是这场运动并没有持续下去,几年之后,很多学者就转向了其他方面的研究。(郎·米勒1990:201)这个时期,人们对于全人教育的定义并不清楚,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郎·米勒和约翰·米勒才对这场运动做了比较全面的描述。1988年,约翰·米勒在加拿大出版了第一本系统描述全人教育的书籍《全人教育课程》,而在美国郎·米勒创办了刊物《全人教育评论》。1990年,郎·米勒、菲利普·岗和爱德华·克拉克创建了全球教育改良联盟(GATE)

  4. 全人教育十项原则 • 为了人类发展而教育; • 尊重学生的个体性; • 确立实践教学的中心作用; • 以全人教育为核心; • 教师是教学的推动者; • 保障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自由选择; • 对公民实施参与民主教育; • 推行全球公民教育; • 培养人们对各种生命形式的尊重; • 倡导灵性教育,培育学生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

  5. 全人教育的定义 • 郎·米勒 : • 第一、致力于培养完整的人。 • 第二注重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 • 第三、不关注基本技巧更关注人生经历。 • 第四、人类创造了文化也可以改变文化。 • 第五、培养对生命以及未知生命源的极大尊重。

  6. 约翰·米勒 • 第一、联系。建立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学生与地球的联系,学生与自己的灵魂即内心的本我联系。 • 第二、包容。包容不同种族不同能力的学生,因材施教。 • 第三、均衡。在个体学习和群体学习、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内容和过程、学习和评估之间达到均衡。

  7. Nava (2001: 44-46)给全人教育下的定义 • 学生应该具有科学自觉性, • 应该受到生态可持续文化的熏陶, • 应该受到和平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全球公民意识的教育, • 最后要用灵性教育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

  8. 日本全人教育领袖人物吉春中川 • 长青哲学(永恒哲学), • 土著世界观, • 生命哲学, • 生态世界观, • 系统理论 • 和女权思想

  9. 长青哲学 • 承认神圣存在的玄学思想,全人教育采纳了其神圣的真实存在、同一性、完整性和存在的多维性等概念

  10. 土著世界观 • 对自然、地球、宇宙和灵魂的敬畏, • 现实存在中的神圣性和相互联系性, • 以及人类和自然的重新融合等思想

  11. 生命哲学 • 存在一种深刻的生命力量或宇宙力量,这种生命力量产生了世间各种生命,我们的生命具有超越了个人自我和具体物质文化条件的目标和意义,因此全人教育认为教育应该是生命的再现

  12. 生态世界观 • 强调各种生命与自然和宇宙的相互联系,一种生命现象只有在其它生命现象或整个生态系统中才能得到完全的意义,所有的生命形式都是相互依存的生态体系的一部分,全人教育以生态文化为主题关注到了生态问题、与自然对话以及生命的相互依存等教育问题的研究

  13. 系统理论 • 重视一切物质的相互依存性, • 但它的研究课题是基于对宇宙动态结构的系统解释, • 在全人教育思想中以完整性的多层次性和完整性系统性教学计划而体现出来

  14. 女权思潮 • 人教育思想中体现出来女权思潮的关怀,主张在学校要进行关怀教育,包括自我关怀、内部关怀、他人关怀、动物关怀、植物关怀、地球关怀、人造世界关怀以及思想关怀。除了关怀教育之外还有伴侣教育,包括民主平等的教育结构、男女权利平等、相互尊重、和平解决冲突、同情、关爱、非暴力、负责、以及和地球的联系。

  15. 全人教育不是一种固有的教育模式,而是可能改变教育本质而引起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全人教育不是一种固有的教育模式,而是可能改变教育本质而引起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 • 虽然全人教育的思想起源于西方,实际上,我们认为可以追溯到我国的至圣先师孔子。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方面修身成性。孔子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16. 全人教育的四个宽泛目标 • 第一、教育学生宇宙中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都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 • 第二、帮助学生整合学习资源并发现学科间的相互关系。 • 第三、强调全球视野和共同利益为学生在21世纪生活打好基础。 • 第四、为了构筑世界和平,帮助学生养成灵性感与和谐观。

  17. 全人教育的核心理念 • 全人教育实际上指的是人的整体发展,是对传统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获得的培养目标提出的批评,倡导培养完整的人,使人在道德、身体、知识、技能、智力、精神、灵魂和创造性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真正的人,一个具有尊严和价值的人

  18. 灵性教育 • 全人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灵性教育,重视学生精神层面和道德品质方面上的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育合格和高素质人才是高等学校外语专业的首要任务。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外语教学

  19. 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外语教学研究 •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也就是只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21. 习近平总书记 • “希望同学们珍惜美好时光,砥砺品德,陶冶情操,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

  22.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勉励青年学子 • “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

  23. (1) 用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引领高校外语教学新思潮。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努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外语教学新思潮。 • (2)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武装外语教师。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外语教师、教育当代大学生。外语教师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增强立德树人的荣誉感,增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2013年教师节期间,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教师致慰问信,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 (3)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外语课堂进外语教材进大学生头脑。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外语课堂进外语教材进大学生头脑,有效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外语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陶冶崇高的道德情操,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 (4) 用外国话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在高等学校重视培养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的高素质外语人才。探讨在孔子学院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语教育教学方法,编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英汉双语教材,提高文化软实力。注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战略。 • (5) 探索在外语教学政策制定、大纲编写、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等方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途径和策略,编纂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内容的外语教材和选读教材,课堂上增加相关内容的英汉翻译练习。

  25. (6) 积极开展“中国梦”“美丽中国”“八荣八耻”等外语演讲、外语写作、外语辩论、外语征文大赛、英汉翻译比赛等课外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大学生头脑。 • (7) 培养具有准确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储备和能力的高素质外语人才。用外语开设中国文化阅读课程,拓展中国文化外语传播途径,建立起学习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长效机制。用准确合适的外语语言阐释、翻译、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学生学习和国外民众理解和接受的契合点,探讨建立中国价值体系走出去的战略机制。

  26. (8)用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高等学校英语教育走内涵式发展。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学校英语教育的生命线,切实提高高等学校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质量的提升,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第一目标。(8)用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高等学校英语教育走内涵式发展。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学校英语教育的生命线,切实提高高等学校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质量的提升,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第一目标。 • (9)建立以“中国梦”和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资源,积极探讨利用移动技术拓展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会。

  27. 结语 • 建立健全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在于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探索如何用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引领高校英语教学新思潮、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武装英语教师教育当代英语专业大学生、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英语课堂进英语教材进大学生头脑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用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高等学校英语教育走内涵式发展,建立以“中国梦”和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资源,这些都是高校英语专业培养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来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28. 参考文献 • [1] 《党的十八大文件汇编》[M].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11 • [2] 中共中央宣传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 [3] 刘宝存.全人教育思潮的兴起与教育目标的转变[J].比较教育研究,2004,09:17-22. • [4] 温儒敏. 大学应回归其本义[Z]. 光明日报, www.jyb.cn 2013年06月12日 • [5]Gang, Phil. "Holistic Education." [A]. In Holistic Education: Principles,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s[C]. edited by Carol L. Flake, 86-91. Brandon, VT: Holistic Education Press, 1993 . • [6] Miller, Ron. What Are Schools for? Holistic Education in American Culture [M].Vermont: Holistic Education Press, 1990. • [7] Miller,John. The Holistic Curriculum [M]. Torronto: OISE Press, 1988/2007. • [8] Nakagawa, Yoshiharu. Education for Awakening: An Eastern Approach to Holistic Education[M]. Brandon, VT: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newal, 2000. • [9] Nava, Ramón Gallegos. Holistic Education: Pedagogy of Universal Love[M]. Brandon,VT: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newal, 2001. • [10] Rudge, Lucila Telles. Holistic Education: An Analysis of Its Pedagogical Application [D]. PhD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2008.

  29. 谢谢! Thanks!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