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第五章西學東漸

第五章西學東漸. 第五節西洋發明的傳入 及其影響(二). 安得廣廈千萬間  建築、自來水、煤氣、電燈、抽水馬桶、浴缸 莎士比亞的寶帶  電報、電話、郵票、無線電通訊、無線電廣播、留聲機 舊上海與「開香檳」  西餐、洋酒、汽水、可樂、冰櫃、麵包、糖果、人造冰、煙草 走完 2 萬 5 千里的「勝家」  針、縫紉機、洋布、襪子、草帽. 建築. 上海在 1842 年開埠後開始有了西式建築 1853 年,美國 奧汀斯公司 開始生產蒸汽升降機 1902 年,上海始有電梯,上海灘 勝銀行樓 (今華勝大樓)安裝了自英國進口的電梯

arel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西學東漸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西學東漸

  2. 第五節西洋發明的傳入及其影響(二) • 安得廣廈千萬間建築、自來水、煤氣、電燈、抽水馬桶、浴缸 • 莎士比亞的寶帶電報、電話、郵票、無線電通訊、無線電廣播、留聲機 • 舊上海與「開香檳」 西餐、洋酒、汽水、可樂、冰櫃、麵包、糖果、人造冰、煙草 • 走完2萬5千里的「勝家」 針、縫紉機、洋布、襪子、草帽

  3. 建築 • 上海在1842年開埠後開始有了西式建築 • 1853年,美國奧汀斯公司開始生產蒸汽升降機 • 1902年,上海始有電梯,上海灘勝銀行樓(今華勝大樓)安裝了自英國進口的電梯 • 1930年代,上海南京路24層國際飯店已採用美國奧汀斯公司於1904年所研製之快速電梯

  4. 自來水 • 清末在自來水未於中國出現前,居民飲水多靠購買「甜水」使用 • 英商上海自來水公司是中國第一個自來水廠 • 1908年北京方有自來水公司「京師自來水公司」 • 1949年以前,全國城市自來水供應量的四分之一集中在上海

  5. 煤氣 • 煤氣是瓦斯的一種,1801年法人發明煤氣燈 • 1865年,中國上海英美租界首次將煤氣使用在路燈上 • 直至電燈引進之後,煤氣方成為居民之煮炊燃料 • 1931年,上海煤氣公司約僅有2萬用戶

  6. 電燈 • 1878年,西方人將弧光燈帶至上海 • 1882年,英商於上海創辦中國境內第一家電廠;1888年,天津利順德飯店始用電燈 • 1890年,電燈傳到北京,最先亮起電燈的是慈禧太后居住的西苑,即今日之中南海 • 1904年,天津有了電燈 • 1913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於上海創辦第一家燈泡廠中國奇異安迪生燈泡廠

  7. 抽水馬桶、浴缸 • 中國人最先見到抽水馬桶是在歐美的輪船上 • 1879年徐建寅【歐遊雜錄】中曾不厭其煩地介紹西方澡堂,也許覺得上海的盆湯落後西方太多 • 民國初年,抽水馬桶及西式浴具,像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亦甚稀奇

  8. 風扇 • 清末在中國的外國船上有印度之「蓬卡」需有僕役拉動,方能搧動扇子 • 1888年,天津利順德飯店始用電燈後,至1897年再自歐洲購進一台大馬力發電機,用以驅動電扇 • 1914年第一台中國自製電扇試製成功 • 1925年,上海華生電器製造廠正式生產華生電扇,1949年前,其最高年生產量為5萬台

  9. 電報、電話 • 1970年代,中國人對電報有了逐步的了解,1874年,日本因牡丹社事件而侵台,南洋大臣沈葆楨架設福州到廈門之電線,以利消息暢通 • 1876年,上海僅有租界處可打電報,但僅通至香港、廣州及海外 • 中國最初稱電話為「德律風」,1870年在上海使用電話機需費36文,可買1斤麵粉、6個雞蛋 • 1920年代,中國的都市已有可供大眾用的電話

  10. 郵票 • 1840年英國發行1便士的郵票,稱「黑便士」,為世界上最早的郵票 • 中國最早的郵局是在英國統治下的香港,1962年香港郵局發行第一套郵票 • 1878年中國海關發行第一批郵票,稱「大龍」郵票 • 民國以後,「郵票」此詞方正式出現,之前有謂「信票」、「信牌」、「人頭」等者

  11. 無線電通訊、無線電廣播、留聲機 • 1898年,義大利實用了無線電通訊 • 清末中國北洋水師已購置無線電台 • 1906年,美籍物理學家費森登發明無線電廣播 • 1927年,上海出現中國第一家自辦廣播電台 • 1877年愛迪生發明留聲機後,至20世紀初,留聲機方在中國流行起來

  12. 西餐、洋酒、麵包、糖果 • 中國最早的西餐館昔稱「番菜館」,位在廣州,後方傳至上海 • 1893年,廣州「張裕釀酒公司」創辦 • 1858年上海已有麵包作坊,20世紀初,上海有美籍沙利文之「上海糖果廠」,生產麵包、糖果,規模最大

  13. 汽水、可樂、冰櫃、人造冰 • 清朝時人們稱汽水為「荷蘭水」 • 咸豐、同治年間,英商老德記藥房在上海最先製造出汽水,最初僅為滿足少數外商之需。至1890年代,大規模從事汽水製造,方普遍在中國人之中流行 • 20世紀初出現中國出現可口可樂 • 1920年代,出售家庭和商業用的冷藏櫃方出現

  14. 煙草 • 明朝時,煙草傳入中國,但中國之統治者曾一度下令禁煙 • 清朝時煙草在民間極受大眾歡迎 • 清末時外商在中國成立煙草公司 • 20世紀初英商在山東試種美國煙草,紙煙之吸食在中國遂而盛行 • 1930年代的中國碼頭工人,「吸的是最起碼的牌子,品海和紅錫包是收入最好的工人吸的。普通的工人一天香煙的消費要一到二包,平均約要五分錢」(上海產業與上海職工,1936年),這是約6、70多年前工人一頓早飯的錢

  15. 菸草 用途:藥物、興奮劑 產地:美洲 資料來源:少年台灣9,頁39,2003.2

  16. 針與縫紉機 • 清末中國在江南有多處簡陋之製針廠 • 外商認為在中國進行「洋針」之販售,除了需解決生銹及運送的問題外,將有相當巨量之銷售額 • 民國以後,洋針在中國的銷售因為價格不高,十分順利 • 1880年勝家的縫紉機已獨佔全球之主要市場 • 1919年上海便出現專門維修縫紉機的協昌鐵車,至1947年,協昌鐵車生產出中國第一部縫紉機

  17. 洋布、襪子與草帽 • 19世紀末,外商在中國銷售的「洋布」大賣,取代中國的土布,至20世紀初,則幾乎是洋布的天下 • 清末民初沿海城市及大部份小地方,均有針織襪廠,顯見著「洋襪」已是一種風尚 • 1919年,中國草帽自製產量大增,甚而成為出口大宗。老店「盛錫福」是全中國最大的帽子商店,至1930年代,開始生產各式禮帽

  18. 參考、延伸閱讀資料 • 劉善齡,2001,西洋發明在中國,香港三聯 • 朱漢國,中國社會通史:民國卷,山西教育 • 熊月之,1995,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人民 • 熊月之,2005,制度文明與中國社會 • 王介南,2004,中外文化交流史,山西書海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