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6.7  岩溶与土洞

6.7  岩溶与土洞. 一、 基本概念. 岩溶( Karst ): 可溶性岩石以被水溶解为主的化学溶蚀作用,并伴随以机械作用而形成沟槽、裂隙、洞穴,以及由于洞顶塌落而使地表产生陷穴等一系列现象和作用的 总称 。. 土洞: 岩溶地层上覆盖的土层被地表水冲蚀或地下水潜蚀所形成的洞穴。进一步发育形成地表塌陷。. 二、岩溶与土洞的形成发育条件. 岩溶: 可溶性岩层(可溶性、透水性) 、 地下水活动(溶蚀性、流动性) 、 潮湿气候、地质构造与地形. 土洞: 地区的地貌、 土层 、 地质构造 、 水的活动、岩溶发育 、 地表排水等 。. 土洞的形成过程. 地表形态:

arel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6.7  岩溶与土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6.7 岩溶与土洞 一、 基本概念 岩溶(Karst):可溶性岩石以被水溶解为主的化学溶蚀作用,并伴随以机械作用而形成沟槽、裂隙、洞穴,以及由于洞顶塌落而使地表产生陷穴等一系列现象和作用的总称。 土洞:岩溶地层上覆盖的土层被地表水冲蚀或地下水潜蚀所形成的洞穴。进一步发育形成地表塌陷。

  2. 二、岩溶与土洞的形成发育条件 岩溶:可溶性岩层(可溶性、透水性)、地下水活动(溶蚀性、流动性)、潮湿气候、地质构造与地形 土洞:地区的地貌、土层、地质构造、水的活动、岩溶发育、地表排水等。

  3. 土洞的形成过程

  4. 地表形态: 溶沟、溶槽、石芽、石林、漏斗、落水洞、竖井 地下形态: 溶蚀裂隙、溶洞、暗河、石钟乳、石笋、天生桥 三、 岩溶地区的特征(地貌)

  5. 岩溶地区的特征

  6. 穿山公园 石林石峰

  7. 武隆芙蓉洞

  8. 芙蓉洞石帘

  9. 武隆天生三桥

  10. 两类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地基稳定性与塌陷 渗漏和突水 四、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防治

  11. 中国岩溶地面塌陷 石灰岩分布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5%

  12. 岩溶渗漏

  13. 武汉岩溶地面塌陷

  14. 水口山矿区岩溶地面塌陷

  15. 恩口岩溶地面塌陷

  16. 地面塌陷破坏农田

  17. 岩溶地面塌陷破坏农田

  18. 岩溶地面塌陷损坏铁路

  19. 南岭隧道岩溶地面塌陷

  20. 泰安车站岩溶地面塌陷

  21. 岩溶地基稳定性问题

  22. 1.挖填:挖除软弱、充填强度的材料; 2.跨盖:顶板不稳定时,用长梁式基础或桁架式基础或刚性大平板等方案跨越; 3.灌注:溶洞或土洞埋藏较深时,采用挖填与跨越方法不得力时,对其进行灌水泥浆、水泥粘土混合材料、砂或砂砾等; 4 .排导:对地下水(尤其是洞中的水)、地表水采取排除措施; 5.特殊基础形式:采用混凝土桩、木桩、砂桩等处理埋深较大的土洞,可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并密实土层和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条件 岩溶与土洞的处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