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麦田杂草

麦田. 杂草种类. 杂草综合防治. 公司产品. 麦田杂草. 区域. 淮河流域以南稻茬麦田. 淮河流域以南旱茬麦田. 淮河流域以北旱茬麦田. 东北和西北. 沿江及沿海棉旱茬麦田. 北方旱麦田. 看麦娘(优势种. 牛繁缕. 雀舌草或猪殃殃. 大巢菜. 菵( wang )草. 野燕麦. 猪殃殃. 粘毛卷叶. 波斯婆婆纳. 播娘蒿. 猪殃殃. 萹蓄. 野芥菜. 鼬瓣花. 波斯婆婆纳. 粘毛卷耳. 猪殃殃. 播娘蒿.

ariel-doyle
Download Presentation

麦田杂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麦田 杂草种类 杂草综合防治 公司产品 麦田杂草

  2. 区域 淮河流域以南稻茬麦田 淮河流域以南旱茬麦田 淮河流域以北旱茬麦田 东北和西北 沿江及沿海棉旱茬麦田 北方旱麦田 看麦娘(优势种 牛繁缕 雀舌草或猪殃殃 大巢菜 菵(wang)草 野燕麦 猪殃殃 粘毛卷叶 波斯婆婆纳 播娘蒿 猪殃殃 萹蓄 野芥菜 鼬瓣花 波斯婆婆纳 粘毛卷耳 猪殃殃 播娘蒿

  3. 麦田杂草的发生正值低温、少雨季节,所以杂草的出苗时间参差不齐。在冬麦区,通常可大致分为冬季和春季二个出草高峰,不过,出苗量也随气候条件而发生变化。在春麦区通常仅有4月间的一个出草高峰,但亦或在3—4月间有一个春性杂草的出苗高峰,4—5月间有一个夏秋季杂草的出苗高峰。麦田杂草的发生正值低温、少雨季节,所以杂草的出苗时间参差不齐。在冬麦区,通常可大致分为冬季和春季二个出草高峰,不过,出苗量也随气候条件而发生变化。在春麦区通常仅有4月间的一个出草高峰,但亦或在3—4月间有一个春性杂草的出苗高峰,4—5月间有一个夏秋季杂草的出苗高峰。

  4. 看麦娘 • 分布几乎遍及全国,但尤以秦岭淮河流域一线以南地区稻茬麦田和油菜田发生严重

  5. 一年生草本。秆少数丛生,细瘦,光滑,节处常膝曲,高15-40cm。叶鞘光滑,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2-5mm;叶片扁平,长3-10cm,宽2-6mm。圆锥花序圆柱状,灰绿色,长2-7cm,宽3-6mm;小穗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3mm;颖膜质,基部互相联合,具3脉,脊上有细纤毛,侧脉下部有短毛;外稃膜质,先端钝,等大或稍长于颖,下部边缘相连合,芒长1.5-3.5mm,约于稃体下部1/4处伸出,隐藏或外露;花药橙黄色,长0.5-0.8mm。颖果长约lmm。花、果期4-8月

  6. 日本看麦娘

  7. 牛繁缕 • 牛繁缕为多年生阔叶杂草,株高50~80厘米,茎自基部分枝,下部伏地生根;叶对生,下部叶有叶柄,上部叶近无柄,叶片卵形或宽卵形,全缘;种子近圆形,略扁,深褐色,有散星状突起,平均单株结籽1370粒左右。幼苗子叶椭圆形,初生叶2片,心形。以种子和匍匐茎繁殖,种子秋末或早春萌发,发芽温度为5~25℃、土层深度为3厘米以内、适宜土壤含水量为20%~30%,适生于湿润环境,浸入水中也能发芽。

  8. 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在9~11月出苗,少量在早春发生。10月以前出苗的,当年深秋开花结实;10月以后出苗的,次年春季开花结实,5月份种子成熟落地或借外力传播扩散,经2~3个月休眠后萌发。多生于低洼湿润农田、路旁和山野等处,常成单一群落或混生,稻麦轮作田发生较重。

  9. 麦田防除方法:(1)麦苗2叶期至拔节期,每亩用75%巨星1克,加水30公斤喷雾。 (2)麦苗4叶期至分蘖末期,选5℃以上的晴天,每亩用48%百草敌12毫升、20% 2甲4氯125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拔节后禁用。 (3)小麦出苗后杂草3~6叶期,每亩用5.8%麦喜悬浮剂10毫升,加水30~40公斤喷雾。(4)小麦3叶期、杂草齐苗后,或者小麦拔节前,每亩用奔腾5克,加水30~45公斤喷雾。

  10. 油菜田防除方法: (1)油菜移栽后第二天,每亩用50%异丙隆150克,加水40公斤喷雾。 (2)直播油菜6~8叶期或移栽油菜返青期、杂草2~4叶期,每亩用50%高特克27~30毫升,加水20~30公斤喷雾。 (3)油菜移栽返青后、杂草2~4叶期,每亩用15%阔草克乳油100~130毫升,加水50~70公斤喷雾。

  11. 雀舌草(天蓬草) • 雀舌草越年生草本。 茎纤细,下部平卧,上部有稀疏分枝,高15~30厘米,绿色或带紫色。 叶对生;无柄;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20毫米,宽2~8毫米,两端尖锐,金缘或边缘浅波状;

  12.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白色,花柄细长如丝;萼片5,披针形,先端尖,边缘膜质,光滑;花瓣5,与萼片等长或稍短,2深裂几达基部;雄蕊5;子房卵形,花柱2~3。 蒴果较宿存的萼稍长,成熟时6瓣裂。   花期春季。 生于田间、溪岸或潮湿地区。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13. 猪殃殃 • 蔓生或攀援状草本。茎四棱形,棱上和叶背中脉及叶缘均有倒生细刺,触之粗糙。叶6-8片轮生,线状倒披针形,长1—3厘米,宽2—4毫米,顶端有刺尖,表面疏生细刺毛,无柄。

  14. 花3—10朵组成顶生或腋生的聚伞花序;花萼有钩毛;花冠辐射状。果球形,密生钩毛,果柄直生。花果期4—6月。

  15. 麦田防除方法:(1)麦苗4叶期至分蘖末期,选5℃以上晴天,每亩用48%百草敌10~12毫升、20% 2甲4氯125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拔节后禁用。(2)麦苗2叶期至拔节期,每亩用75%巨星1.3克,加水30公斤喷雾。(3)冬前杂草2~3个轮叶期,每亩用80%阔草清水分散粒剂2克,加水40公斤喷雾。(4)小麦出苗后杂草3~6叶期,每亩用5.8%麦喜悬浮剂10毫升,加水30~40公升喷雾。(5)小麦3~5叶期、杂草2~4叶期,每亩用40%快灭灵2~3克,加水30~45公斤喷雾。(6)小麦3叶期、杂草齐苗后至小麦拔节前,每亩用奔腾5克,加水30~45公斤喷雾。

  16.   油菜田防除方法:(1)油菜移栽前,每亩用37%旱草灵100毫升,加水50公斤喷雾。(2)油菜移栽前1~3天,每亩用广佳安40~70毫升,加水40~50公斤喷雾。(3)油菜移栽前5~7天或移栽后1~3天,每亩用禾耐斯50毫升,加水60公斤喷雾。(4)杂草苗期、油菜越冬期,每亩a用10%高特克250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

  17. 大巢菜 • 一二年生草本,大巢菜根长20~40厘米,根幅20~25厘米,有根瘤。茎柔嫩有条棱,匍匐向上或半攀缘状,长60~200厘米。偶数羽状复叶,小叶6~10对,呈矩形或倒卵圆形;叶轴顶端有分枝的卷须,缠于他物上。托叶半箭形或戟形。

  18. 蝶形花1~2朵,紫红、粉红或白色,花梗极短或无。花柱背面顶端有茸毛。成熟时为黄色或褐色,含种子5~12粒,种子扁圆或钝圆。种子色泽有黄、白、灰、黑、淡粉红、青、褐、暗红、或有斑纹等各色,千粒重40~70克。

  19. 麦田防除方法: (1)小麦4叶期至分蘖末期,选5℃以上晴天,每亩用48%百草敌12毫升、20% 2甲4氯125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拔节后禁用。(2)小麦3~6叶期,杂草2~4轮叶期,每亩用5.8%麦喜悬浮剂10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    油菜田防除方法:(1)油菜移栽前,每亩用50%异丙隆150克或37%旱草灵100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2)杂草2~6叶期,每亩用龙拳5~7.5克、高特克30毫升加水喷雾。

  20. 菵(芒)草 • 禾本科苟草属一年生草本,疏丛型。秆直立,基部节微膝曲,高 45—8cm; 光滑无毛。叶鞘较节间为长,叶舌透明膜质;叶片扁平,两面粗糙,长6—15cm;穗状花序,有短柄。着生于茎顶,圆锥花序,长10—25cm;小德通常单生,压扁,近圆形,基都有节,脱落于颖之下,内外颖半圆形,泡状膨大,背面弯曲,稍革质,内外稃等长,膜质,有2脉,全株疏被微毛,具芒尖,长约0.5mm;花期,6—9月(图5) •   地理分布:街草为广布种,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等各省区的水边湿地均有分布。在世界热带、温带区域,北半球温带、寒温带地区,苏联、蒙古、日本、朝鲜、北美均有分布

  21. 麦田防除方法:(1) 芒草1~4叶期,每亩用6.9%骠马45~75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2) 芒草2~4叶期,每亩用36%禾草灵130~160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3)小麦播后苗前,每亩用50%异丙隆125~150克,加水40公斤喷雾。    油菜田,在杂草3~4叶期,每亩用5%精禾草克乳油50毫升或10.8%高效盖草能乳油20~30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或者在油菜子叶期、杂草立针时,每亩用35%双草克70毫升加水喷雾。

  22. 野燕麦 •  秆直立单生或丛生,有2—4个节,株高60一120cm。叶鞘光滑或基部被柔毛;叶舌膜质透明;叶片宽条状。圆锥花序呈塔形开展,分枝轮生,小穗疏生;小穗生2—3朵小花,梗长向下弯;两颖近等长,一般9脉;外稃质地坚硬,下部散生粗毛,芒从锌体中间略下伸,2—4cm长,膝曲扭转,内程短。颖果长圆形,被浅棕色柔毛,腹面有纵沟。种子繁殖。

  23. 稻茬小麦田野燕麦多于播种后5—8天出苗,呈秋季单峰型,野燕麦在拔节期以前生长速度比小麦慢,拔节后生长速度加快,与小麦共生到拔节期。严重的共生到返青期。一些麦区为害较重,野燕麦发芽适温为10—20℃,当温度高于25℃时,发芽率显著下降,在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20cm,最深达30cm,因地中茎的调节野燕麦的分蘖节一般都在地表下1—5cm,稻茬小麦田野燕麦多于播种后5—8天出苗,呈秋季单峰型,野燕麦在拔节期以前生长速度比小麦慢,拔节后生长速度加快,与小麦共生到拔节期。严重的共生到返青期。一些麦区为害较重,野燕麦发芽适温为10—20℃,当温度高于25℃时,发芽率显著下降,在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20cm,最深达30cm,因地中茎的调节野燕麦的分蘖节一般都在地表下1—5cm,

  24. 在东北和西北麦区,野燕麦于4月上旬出苗,4月中、下旬达到出苗高峰,出苗时间可持续20一30天,6月下旬开始抽穗开花,7月中、下旬种子成熟或脱落。成熟种子经90—150天休眠后才萌发。在冬麦区,野燕麦于9—11月出苗,4—5月开花结实,6月枯死。在东北和西北麦区,野燕麦于4月上旬出苗,4月中、下旬达到出苗高峰,出苗时间可持续20一30天,6月下旬开始抽穗开花,7月中、下旬种子成熟或脱落。成熟种子经90—150天休眠后才萌发。在冬麦区,野燕麦于9—11月出苗,4—5月开花结实,6月枯死。

  25. 麦田防除方法:(1)小麦播后苗前,每亩用40%燕麦畏150~250毫升加水50公斤喷雾。小麦播种深度在3~4厘米的,施药后混土5~10厘米;小麦播种深度在4厘米的,施药后混土2~3厘米。或者每亩用50%异丙隆175~200克,加水40公斤喷雾,避开寒流用药。(2)野燕麦1叶期至拔节初期,每亩用6.9%骠马乳油40~60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大麦田禁用。(3)小麦3叶期,每亩用36%禾草灵乳油170~200毫升或40%野燕枯乳油250~300毫升,加水75公斤喷雾。麦田防除方法:(1)小麦播后苗前,每亩用40%燕麦畏150~250毫升加水50公斤喷雾。小麦播种深度在3~4厘米的,施药后混土5~10厘米;小麦播种深度在4厘米的,施药后混土2~3厘米。或者每亩用50%异丙隆175~200克,加水40公斤喷雾,避开寒流用药。(2)野燕麦1叶期至拔节初期,每亩用6.9%骠马乳油40~60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大麦田禁用。(3)小麦3叶期,每亩用36%禾草灵乳油170~200毫升或40%野燕枯乳油250~300毫升,加水75公斤喷雾。

  26. 油菜田防除方法:(1)油菜出苗后、杂草3~5叶期,每亩用10.8%锄喜乳油20~30毫升或5%劲阔乳油50~70毫升,加水15~30公斤喷雾。(2)移栽前,每亩用37%旱草灵70~100毫升或24%果尔44~50克或25%恶草灵100~140毫升,加水50公斤喷雾。 (3)移栽后第二天,每亩用50%大惠利100克或50%乙草胺75~100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4)直播油菜田,油菜4~5叶期、杂草2~4叶期,每亩用丰卡100~140

  27. 粘毛卷耳 • 粘毛卷耳,二年生草本,直立、簇生,遍体密生柔毛;高可达26厘米。茎下部紫红色,上部绿色。叶对生;叶片长1~2厘米,宽0.5~1.2厘米,基部的叶匙形,上部的叶卵形至椭圆形,全缘,先端钝或微凸,基部圆钝;主脉明显,凸出于叶背。

  28. 小花集成二叉式的聚伞花序;萼片5,绿色,具腺毛,边缘膜质,披针形;花瓣5,白色,倒卵形,先端2裂;雄蕊10,花药黄色;雌蕊1,子房圆卵形,花柱4~5。蒴果,圆柱形,成熟时10齿裂。种子褐色,略呈三角形,密具细突起。花期4月。   生长于路旁及草地上。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河南等地。

  29. 波斯婆婆纳 • 全株有毛。茎自基部分枝,下部倾卧,高15~45cm,茎基部叶对生,有柄或近于无柄,卵状长圆形,边缘有粗钝齿。花序顶生,苞叶与茎生叶同型,互生。花单生于苞腋,花梗明显长于苞叶;花萼4裂,花冠淡蓝色,有深蓝色脉纹。

  30. 蒴果肾形,宽过于长,顶端凹口开角大于90°,宿存花柱明显超过凹口。种子表面有颗粒状的突起。   • 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花期3~5月。种子繁殖。 •   原产地:西亚至伊朗;现广布温带及亚热带地区。 •   中国分布现状: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西北等地。

  31. 麦田防除方法:(1)在苏南稻麦轮作田,于小麦播后7~14天,每亩用20%麦草宁5克,加水0.5公斤稀释后加水40公斤喷雾。(2)11月底至12月上旬,小麦分蘖后、杂草2~3叶期,每亩用75%巨星干悬剂1.2克加水喷雾。麦田防除方法:(1)在苏南稻麦轮作田,于小麦播后7~14天,每亩用20%麦草宁5克,加水0.5公斤稀释后加水40公斤喷雾。(2)11月底至12月上旬,小麦分蘖后、杂草2~3叶期,每亩用75%巨星干悬剂1.2克加水喷雾。

  32. (3)小麦出苗后、杂草3~6叶期,每亩用5.8%麦喜悬浮剂10毫升,加水30~40公斤喷雾。 (4)小麦3叶期至拨节前,每亩用奔腾5克,加水40公斤喷雾 5)麦苗返青分蘖至拔节期,每亩用20%使它隆30毫升、2甲4氯125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

  33. 油菜田防除方法: (1)杂草苗期、油菜越冬期,每亩用10%高特克250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2)油菜播种前和移栽后,每亩用70%草长灭250克,加水30公斤喷雾。

  34. (3)杂草2~3叶期、直播油菜6~8叶期或移栽油菜移栽返青后,每亩用好实多50~55克,加水30~40公斤喷雾,不要用于芥菜型和白菜型油菜田。(4)直播油菜6~8叶期或移栽油菜返青期、杂草2~3叶期,每亩用50%高特克悬浮剂26~30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

  35. 播娘篙 • 形态特征 茎直立,株高30一120cm,圆柱形,上部多分枝,全体密生灰色柔毛。叶互生,下部叶具柄,上部无柄,叶狭卵形,长3—5cm,2—3回羽状深裂,末回裂片窄条形或长圆形条状,叶背毛多。

  36. 总状花序顶生,花浅黄色,直径2mm,4个尊片直立,外面具叉状细柔毛,4个花瓣,匙形,长2—2.5mm。角果长,窄条状,斜展,成熟后开裂。种子长圆形,黄褐色。种子繁殖。 •   生态特点 生于农田、渠旁或路边。

  37. 麦田防除方法:(1)11月下旬小麦分蘖初期或次年3月中旬小麦拔节前,每亩用45%阔叶枯粉剂130~200克加水30~40公斤喷雾。(2)麦苗4叶期至分蘖期,选5℃以上的晴天,每亩用48%百草敌12毫升、20% 2甲4氯125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拔节后禁用。(3)播麦后7~14天,每亩用20%麦草宁4~5克溶解于500克水中制成母液,加水40公斤喷雾。

  38. (4)麦苗2叶期至拔节期,每亩用75%巨星干悬浮剂1克,加水30公斤喷雾。(5)麦田墒情好、气温稳定在8℃以上时,每亩用10%速效瑞邦可湿性粉剂10~12克或70%麦精灵干悬剂2~2.5克,加水30公斤喷雾。    油菜田防除,可在油菜移栽前,每亩用24%果尔50~70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

  39. 萹蓄 • 一年生草本,高10~40cm,常有白粉;茎丛生,匍匐或斜升,绿色,有沟纹,叶经生,叶片线形至披针形,长1~4cm,宽6~10cm,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近无柄;托叶鞘膜质,下部褐色,上部白色透明,有明显脉纹。

  40. 花1~5朵簇生叶腋,露出托叶鞘外,花梗短,基部有关节;花被5深裂,裂片椭圆形,暗绿色,边缘白色或淡红色;雄蕊8;花柱3裂。瘦果卵形,长2mm以上,表面有棱,褐色或黑色,有不明显的小点。花果期5~10月。花1~5朵簇生叶腋,露出托叶鞘外,花梗短,基部有关节;花被5深裂,裂片椭圆形,暗绿色,边缘白色或淡红色;雄蕊8;花柱3裂。瘦果卵形,长2mm以上,表面有棱,褐色或黑色,有不明显的小点。花果期5~10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