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國立清華大學 全校區配水池說明

國立清華大學 全校區配水池說明. 製作單位:秘書處 _ 校園規劃室 日  期: 98 年 12 月 23 日. 緣起:為何要設置全校區配水池 ? 遠程問題 — 配合環評需要 1. 環保署規定環評法公布施行後既有校區建築累計超過五公頃者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否則禁止建築。 2. 自 1994 年 12 月環評法公布施行以來,本校舊校區已核定之重大建築包括工程一館、學儒齋、新學習資源中心、教學大樓、清齋,已接近五公頃上限。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國立清華大學 全校區配水池說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立清華大學全校區配水池說明 製作單位:秘書處_校園規劃室 日  期:98年12月23日

  2. 緣起:為何要設置全校區配水池? 遠程問題—配合環評需要 1. 環保署規定環評法公布施行後既有校區建築累計超過五公頃者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否則禁止建築。 2. 自1994年12月環評法公布施行以來,本校舊校區已核定之重大建築包括工程一館、學儒齋、新學習資源中心、教學大樓、清齋,已接近五公頃上限。 3. 環評過程十分冗長,包括建築更新計畫、環評審查期間及環評通過後(即開發規模確定後)接續之公共設施建構, 包括水保計畫、用水計畫、用電計畫等,費時至少四、五年以上,故必須及早準備。

  3. 近程問題—急迫性 本校目前有三個供水來源。女生宿舍以北地區使用第一 及第二淨水廠水源。男生宿舍、原子爐、原科院、生科 院、人社院使用寶山淨水廠水源。然而… 1. 第一淨水廠管線老舊,水壓太低,自來水公司希望能廢棄。 2. 第二淨水廠用戶太多,本校位於管線末端且地勢高,由於沿線開發大量新社區,未來供水恐有問題。 • 寶山淨水廠的供水管線常於交大校內爆管,引起交大抗議。學儒齋完工啟用後供水吃緊、清齋完工後供水會更困難。 • 南校區台積館目前使用臨時水,未來清華實驗室需水量大,不能再沿用臨時水。

  4. 本校現有供水系統

  5. 解決原則 1. 南校區南界之寶山路有自來水管線經過,可善加利用。 2. 新建一座配水池,儲水量為全校一日用水量。 3. 全校供水系統建設完成後(1)切斷第一淨水廠及寶山淨水廠之供水,(2)拆除光明配水池。

  6. 顧問公司的建議方案 1.全校供水系統劃分為高區與低區。 2.高區引用寶山路的自來水系統,於高處設配水池儲水,再以重力流方式供應全校區用水。寶山路的300公厘壓力管來自科學園區,停水的可能性低。 3.低區由光復路500公厘輸水管供水。水壓不足時由高區配水池支援供水。

  7. 全校區供水計畫 第六張之地圖copy到此 但標題要改 低區 高區

  8. 全校未來人口數推估 本校目前學生1.1萬餘人,南校區開發完成後之學生數推估為14103人,依學務處規劃,住宿生8462人,非住宿生5641人。又依據總務處估計住宿教職員及眷屬1890人,非住宿教職員1017人,其他人員370人,以上合計 1. 住宿人口:8462+1890=10352人 2. 非住宿生:5641人 3. 非住宿人員:1017+370=1387人

  9. 每日用水量推估 水利署的用水計畫審查基準: 1. 住宿者每日用水量0.25 公噸,非住宿者0.03公噸。 2. 以理工為主的學校,非住宿生每日用水量0.06公噸(因為要做實驗)。 3. 據此,本校一日用水量推估為2968公噸 0.25x10352+0.06x5641+0.03x1387=2968 4. 「 一日最大用水量」為「一日用水量」之1.3倍(以下簡稱備載0.3),故本校未來之一日最大用水量推估為2968x1.3=3858公噸 5. 結論:除每座大樓樓頂必須自備該大樓之一日用水量外,本校尚須準備3858噸之配水池,以免與老百姓搶水。

  10. 友校的經驗 • 交大光復校區於二十多年前開發,共有A,B,C三座配水池。因高程不足,故必須配合興建高架水塔。 • 高架水塔容量僅有300-500噸。交大的水塔A 容量280噸,旁邊設有1500噸配水池。配水池的水必須先抽打到高架水塔才能以重力方式供應全校各館舍。 • 因高程不足,維護管理昂貴,交大的水塔B 及水塔C皆已廢棄不用。

  11. 交通大學之配水池 水塔C(廢棄) 水塔B(廢棄) 水塔A(280噸) 地下化蓄水池(1500噸)

  12. 交大水塔A(280噸) 交大地下化蓄水池(1500噸)

  13. 交大地下化蓄水池(1500噸)

  14. 交大水塔B(廢棄) • 交大水塔照片一

  15. 交大水塔C(廢棄) • 交大水塔照片三

  16. 本校的優勢 1.交大沒有山頭可用,不得已才設置高架水塔,造價昂貴,且影響校園景觀。又每天3000噸、每年100多萬噸的用水,抽水電費以百萬元計,不符節能減碳原則。 2.本校應充份利用地形優勢,以全校區重力供水為原則。

  17. 設置配水池之目的與設計準則 • 可確保全校水壓穩定,並延長管路壽命。 • 可廢除男生宿舍配水池,增加活動空間。 • 停水時可供給全校一日用水量。 • 配水池採「非地上式結構物」,以免影響景觀。 • 維護必須簡易。

  18. 配水池之選址 • 本校以男生宿舍為最主要之用水區,該處最高點為海拔88公尺。 • 單就海拔而言,全校僅有三處適合興建配水池,即光明頂的115公尺,位於人社院西南側的籃球場103公尺,及南校區西北角的高嶺地110公尺。 • 光明頂過於狹窄,開挖時有崩塌之虞,不予考慮。故僅有人社院舊籃球場(方案一)及南校區高嶺地(方案二)等兩方案。

  19. 本校各高地高程分布圖 55 低區 高區 88 115 方案一 103 89 方案二 110 72 90 90 87 93

  20. 配水池位址方案比較 • 方案一:人社院籃球場 • 優點:施工動線佳、管線短、造價稍便宜、毋須辦理環境影響差異分析。 • 缺點:影響人社院的生態園區規劃、施工期間(約三個月)噪音及工程車進出會影響人社院的作息、人社院強力反對。 • 方案二:南校區高嶺地 • 優點:對人社院的干擾極微。人社院可接受。 • 缺點:施工動線較差、管線較長、造價稍貴、景觀衝擊大、須辦理環境影響差異分析。

  21. 方案一 配水池 T1、W1

  22. 配水池平面配置圖

  23. 配水池平面圖 人孔 人孔 通氣孔 通氣孔2處 人孔3處 人孔 通氣孔 人孔

  24. 配水池剖面圖 池體開挖深度6.5公尺

  25. 方案一完工後之景觀 現有舊籃球場水泥地變成配水池頂面,景觀差異不 大,但多了人孔三處、通氣孔兩處。外觀請參考交 大的配水池。

  26. 施工期間對人社院的衝擊與解決對策 1. 施工期間道路封閉:4個月 2. 打樁:15天(很吵)----利用寒暑假施工 3. 開挖:15天(危險)----利用寒暑假施工 4. 板模及鋼筋組立----管制工人使勿大聲喧嘩, 影響尚可控制 5. 灌漿:4次,每次6小時----利用周末施工 6. 拔樁:3天(很吵)----利用周末施工 7. 管路埋設:10天----因道路封閉,影響不大 8. 土壤回填:2天(危險)----利用周末施工

  27. 開挖量檢討 • 教學大樓(紅樓):5.37萬立方公尺。 • 學習資源中心:2.02萬立方公尺。 • 清齋:1.25萬立方公尺。 • 學齋與儒齋合計:1.03萬立方公尺。 • 本案(配水池工程) :0.39萬立方公尺, 算是小型工程。

  28. 砂石車衝擊檢討 1.教學大樓出土量5.37萬立方公尺,以大卡車載運土方,費時一個多月。學期中開挖。 2.本件配水池工程出土量0.39萬立方公尺,以小型車輛載運,費時15天。

  29. 方案二:必須開挖稜線 開挖稜線 配水池 T1、W1

  30. 方案二之景觀衝擊 • 從人社院舊籃球場往南望去,山稜線之樹林全部鏟除,光禿一片,十年後才能恢復。 • 從新南門進入本校南校區後,會看到一道巨大的水泥高牆(配水池側壁) 。

  31. 方案二 方案一 台積館 人社院 出水管路開挖山稜線八公尺深

  32. 方案二之景觀衝擊

  33. 方案二:會露出配水側壁 平均坡度10% 18m 2.3m 配水池 7.65m 長30m • 方案二配水池示意圖(3,780噸配水池長寬高分別為30m * 18m * 8.15m) 配水池位址 • 方案二位於新校區高嶺地之配水池位址

  34. 補充說明 Q: 可否採用方案二,且管線由南校區進出? A: 此方案之管線經過南校區之研教六區與研教七區,會嚴重影響該區域未來大樓之設計與興建,對學校未來發展不利。與方案一之輸水路線相較,弊遠大於利,故不予考慮。

  35. 南校區建築配置圖 方案一路徑 方案二路徑 ? ? 樹林帶

  36. 校發會決議 96.03.27校發會決議: 1.無異議通過全校區供水系統之 建造計畫。 2.細部設計請校園規劃室繼續規劃。

  37. 景觀委員會決議 96.05.21 • 大部份景觀委員認為建於人社院廢棄籃球場為較佳之選擇。 • 相關工程細節請校園規劃室會同景觀委員會李敏委員與人社院溝通,尋求共識。

  38. 96.06.22人社院景觀委員會決議第四點第1、2目: 人社院意見 1.水池平面佔地範圍縮小,將灌漿平台儘量包納在籃球場範圍以內,確保圍籬範圍以外現有植栽的安全。 2.人孔和通風口所需之小範圍可以依實際需要儘量突出地表,但水池混凝土表面不必提升30公分,以免造成現有植栽範圍變成凹陷地。

  39. 細部設計 1.進入細部設計後,發現配水池無法達到3858噸,故決定保留男生宿舍的400噸高架水塔,並將配水池容量減為3500噸,惟開挖範圍仍比原籃球場多69坪。 2.若開挖範圍不超過原籃球場,則配水池容量只有2200噸。

  40. 提送細部設計成果 1.因3500噸配水池無法完全滿足96/6/22人社院景觀委員會的決議,故於97年10月提送校景觀委員會再審議,惟截至98年02月皆未排入議程。 2.98年02月起與人社院景觀委員會協商配水池尺寸。人社院景觀委員會聲明本案經該委員會初審同意後還須再經過人社院院務會議同意。 3.98.04.09現場放樣並與人社院景觀委員會現場會勘,委員會無法接受3500噸之基地大小。

  41. 3500噸水池示意圖 備註: 為樹木符號 為椿位符號 0.5m 機具路徑 20.1 M 5.7m 2.5m 機 具 路 徑 人社院 30.3M 1.15m (1)開挖範圍38.5m*21.75m=837m2 (2)池體範圍 36.9m*20.15m=743m2 (3)籃球場範圍30.3m*20.1m=609m2 (1)-(3)=228m2=69建坪 (2)-(3)=134m2=40建坪

  42. 98.07.02葉副校長召開與人社院景觀委員之協調會議:98.07.02葉副校長召開與人社院景觀委員之協調會議: 1.本室提出3284噸(不動到樹)及2658噸(完工後不超過籃球場基地)甲乙兩方案。 2.會議結論:人社院景觀委員會同意以2658噸版本(完工後不超過籃球場基地) 送人社院院務會議討論。

  43. 全校區配水池示意圖 20.1 M 1.7m 2.2m 機 具 路 徑 人社院 30.3 M 0.35m 方案甲:3284噸(長34.2公尺x寬20.15公尺) 方案乙:2658噸(長30.3公尺x寬20.1公尺) 方案甲比方案乙面積多23.7坪,有效儲水量多 626噸

  44. 人社院院務會議 1.依98.07.02協調會結論,提出配水池完工後不超過籃球場基地之方案(重新結構計算約可達2800噸儲水量), 分別於98/09/24、98/10/01、98/11/16列席人社院會簡報及溝通。 2. 98/11/26人社院院務委員投票,結果同意票3票,不同意票16票。不同意配水池設置於人社院舊籃球場。

  45. 待決事項 一、場址 方案一:人社院舊籃球場 方案二:南校區西北角高嶺地 二、儲水量 方案一:2800噸、3200噸、3500噸 方案二:3500噸 說明:若採方案二,工程車輛由南校區進出, 但入出水管路仍埋設於人社院既有道路。

  46. 簡報完畢 敬請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