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词汇的 频率与复现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词汇的 频率与复现. 王玉响 刘娅莉 wangyuxiang@gmail.com liuyali86@gmail.com 加州大学语言学系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2012 年 11 月 10 日. 〇、研究背景. 第二语言习得中,词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ation 1990;Laufer 1991)。 初级阶段,词汇是影响语言流利度最重要的因素(陆俭明 2000;Vermeer 2001)。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媒介。 教材词汇的选择和编排,最重要的依据是词频和复现。. 一、研究内容、对象和方法.

Download Presentation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词汇的 频率与复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词汇的频率与复现 王玉响刘娅莉 wangyuxiang@gmail.com liuyali86@gmail.com 加州大学语言学系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2012年11月10日

  2. 〇、研究背景 第二语言习得中,词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ation 1990;Laufer 1991)。 初级阶段,词汇是影响语言流利度最重要的因素(陆俭明 2000;Vermeer 2001)。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媒介。 教材词汇的选择和编排,最重要的依据是词频和复现。

  3. 一、研究内容、对象和方法 1.研究内容:词频和复现 词频:词在被调查语料中出现的频次; 复现数:词频减1。 2.研究对象: 《博雅汉语 初级起步篇》 《中文听说读写》 3.研究方法: 分词软件结合人工干预;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国社科院 2005); 《现代汉语语料库词语分词类频率表》(国家语委)

  4. 二、理论基础 2.1 神经学基础; 2.2 认知心理学基础; 2.3 词汇重复出现对初级汉语学习者的重要作用

  5. 二、理论基础 2.1 神经学基础 a神经元 b通道 词汇 外界事物

  6. 二、理论基础 2.2 认知心理学基础

  7. 二、理论基础 2.3 词汇重复出现对初级汉语学习者的重要作用 广度 深度

  8. 本文研究内容 出现次数 出现间隔 出现时的义项及搭配

  9. 三、词汇的出现次数 3.1 关于词汇最低出现次数的现有研究 3次(江新 2005,柳燕梅 2002)、 5次(Bunker 1988;Hors 1998)、 6次(Crothers & Suppes 1967)、 7次(Krachroo 1962)、 9次(Rott 1999)、 10次(Webb 2007)、 20次(Waring & Takaki 2003)。 结论:出现次数越多,词汇越有可能被习得(Bunker 1988;Rott 1999)。

  10. 三、词汇的出现次数 3.2 初级汉语教材的相关研究 1.相关研究: 柳燕梅(2002) 江新(2005)

  11. 三、词汇的出现次数 3.2 初级汉语教材的相关研究 2.本文划分: 出现3次的可行性比较强 教材的任务是教授新词,不可能一味重复。 故以出现3次为界:

  12. 三、词汇的出现次数 3.3 两部教材课文词汇的出现次数 3.3.1 出现次数的总体情况

  13. 三、词汇的出现次数 3.3 两部教材课文词汇的出现次数 3.3.1 出现次数的总体情况: (1)出现次数总体较高,平均词频远远高于3次。 (2)总词频,《博雅》大约为《听说》的两倍。平均词频,《博雅》略高于《听说》。 (3)教材“前20高频词”与自然最高频词基本一致。

  14. 三、词汇的出现次数 3.3.2 删除绝对高频词后的出现次数 齐夫定律(Zipf,1949):“一小部分词汇覆盖了绝大部分文本”。 两部教材的课文构成两个小型语料库,词汇频率分布符合齐夫定律。 覆盖率达到50%时,《博雅》所需词数为70个,《听说》为55个,仅分别占到两部教材词种数的4.64%和7.11%。这些词可以被看作是绝对高频词。

  15. 三、词汇的出现次数 3.3.2 删除绝对高频词后的出现次数

  16. 三、词汇的出现次数 3.3.3 各自然词频段词汇在教材中的出现次数 自然词频由高到低分为3个词频段: 自然高频词:1-2500词、 自然中频词:2501-5000词、 自然低频词:5001+词

  17. 三、词汇的出现次数 3.3.3 各自然词频段词汇在教材中的出现次数

  18. 三、词汇的出现次数 图1显示: (1)教材总词种复现不足,教材低频词多于教材高频词; (2)自然高频词复现不足; (3)自然中频词和自然低频词的复现力度相当弱。 对比两部教材,我们发现: 平均词频上,《博雅》略高于《听说》;词频分布上,《听说》却优于《博雅》; (1)总词种中,高出现词所占比例,《听说》高于《博雅》; (2) 初级阶段最应学习的自然高频词中,高出现词所占比例,《听说》也高于《博雅》; (3) 零复现词、低复现词、高复现词的比例,《听说》也比《博雅》合理。

  19. 三、词汇的出现次数 3.3.4 相同容量下的对比

  20. 三、词汇的出现次数 3.3.4 相同容量下的对比

  21. 三、词汇的出现次数 3.3.5小结 词频和词频分布,《听说》显然进行了更精心的设计;也就是说,编写教材时,词汇的频率与复现是可控的。

  22. 四、词汇的复现间隔 4 词汇的复现间隔 间隔复现(spaced repetition):词在不同课文中的复现。 据心理学研究,与集中复现(即词在同一课文中的复现)相比,间隔复现对二语词汇习得更加有效(Dempster 1987;Matsuoka & Hirsh 2010)。

  23. 四、词汇的复现间隔 4.1 词汇的文本分布与跨册复现 文本分布,考察一个词出现的课文数; 跨册复现,考察有多少第一册的词汇在第二册得到了复现。

  24. 四、词汇的复现间隔

  25. 四、词汇的复现间隔 4.2 词汇复现间隔的个案研究 随机挑选了10个具有以下特征的词: 在两部教材前5课中仅出现1次, 文本分布均≥3次,但不是教材绝对高频词

  26. 四、词汇的复现间隔 间隔1:第1次和第2次出现时的间隔课数 间隔2:第2次和第3次出现时的间隔课数

  27. 五、词汇出现时的义项和搭配 考察对象: 考察了两部教材共选的高文本分布词(≥3课),并对比了这些共选词的义项和搭配。 鉴于绝对高频词的特殊性,我们主要考察的是其中的非绝对高频词。

  28. 五、词汇出现时的义项和搭配 考察结果: (1)义项选取上,两部教材不太一致。 (2)搭配上,两部教材的处理也不太一致。 词汇复现,不仅要考虑复现的量,即复现的次数,还需考虑复现的质,即每次出现什么义项、与哪些词搭配。

  29. 六、结语与建议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两部教材的课文词汇都存在这些问题: 总词种复现不足、自然高频词复现不足、自然中频词和低频词复现力度相当弱。 英语二语教材《New Headway》自然高频词的复现相当好,但自然中频词却复现不足。(Matsuoka & Hirsh2010) 可见,编者要综合考虑复现的各个方面(出现次数、复现间隔、出现时的义项和搭配),并非易事。

  30. 六、结语与建议 建议:如何解决词汇复现不佳问题 (1)使用计算机编程的方法,帮助编者了解课文词汇的词频、复现间隔等情况。 (2)使用教材编写语料库,帮助编者选择词汇出现时的义项和搭配。 综合这两种现代化技术,可建立国际汉语教材词汇复现评估体系。在该系统下,编者选定词汇复现参数,系统根据参数自己检索并自动编排所需文本。最终实现教材编写自动化。

  31. 七、余论 词汇复现水平对二语习得十分重要,应成为教材编写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定量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客观地了解教材现有的复现情况,观察到存在的不足。 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同仁们的关注,群策群力,最终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32. 谢谢! 请大家批评指正!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词汇的频率与复现 王玉响刘娅莉 wangyuxiang@gmail.com liuyali86@gmail.com 加州大学语言学系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