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毕业生就业 形势分析

毕业生就业 形势分析. 招生与就业处 地大就业网 :http://jiuye.cugb.edu.cn. 就业指导课的意义. 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 帮助毕业生准确定位 熟悉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 掌握求职技巧及就业技能 协助规划你的职业人生. 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回顾.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毕业生分配制度:统包统分,包当干部 80 年代中期毕业生分配制度:计划内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90 年代初期的毕业生分配制度:中期改革方案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目前就业机制: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as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毕业生就业 形势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招生与就业处 地大就业网:http://jiuye.cugb.edu.cn

  2. 就业指导课的意义 • 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 • 帮助毕业生准确定位 • 熟悉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 • 掌握求职技巧及就业技能 • 协助规划你的职业人生

  3. 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回顾 •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毕业生分配制度:统包统分,包当干部 • 80年代中期毕业生分配制度:计划内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 90年代初期的毕业生分配制度:中期改革方案 •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 目前就业机制: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4. 2000-2006年毕业生人数对比表

  5. 我校近年毕业生人数及就业率对比

  6. 2001-2006年我校本专科毕业生人数

  7. 大家应该清醒地意识到: • 精英式教育  - 大众化教育

  8. 我校2005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会场

  9. 2000-2005年待就业毕业生人数对比表

  10. 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新形势,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毕业生就业已经由过去的: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新形势,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毕业生就业已经由过去的: • “卖方市场”  - “买方市场”

  11. 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形势不容乐观 • 目前一些在华的跨国公司裁员,不少外资企业接收国内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明显减少,同时,国内一些近年发展势头较猛的一些行业也有类似的趋势。

  12. 国有企业吸纳毕业生呈下降趋势 • 国有企业一直是吸纳学校毕业生的主体,但近年来呈明显下降趋势。以国务院各部委所属院校的毕业生为例,1996年进国企的为34%,1998年为29.3%,2000年为26.5%,2001年为22%,

  13.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难以大量接收毕业生 • 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由于或刚刚完成机构改革,或正在进行机构改革和机构调整,由于用人指标有限,也难以大量接收毕业生。

  14. 毕业生就业中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 学科专业供需不平衡 • 学历层次供需不平衡 • 地区之间的供需不平衡 • 毕业生就业的期望值居高不下

  15. 你比较理想的就业区域是:(1)京、津、沪、渝直辖市(50.33%)(2)内地省会城市(10.42%)(3)沿海开放城市(29.92%)(4)西部地区(4.99%)(5)中小城市(4.34%)你比较理想的就业区域是:(1)京、津、沪、渝直辖市(50.33%)(2)内地省会城市(10.42%)(3)沿海开放城市(29.92%)(4)西部地区(4.99%)(5)中小城市(4.34%)

  16. 你对工作的月工资收入要求是: • (1)800-1500(5.01%) • (2)1500-2000(31.51%) • (3)2000-2500(25.68%) • (4)2500-3000(15.66%) • (5)3000-3500(9.82%) • (6)3500以上(12.32%)

  17. 针对尚未与用人单位签约毕业生,是因为 • (1)没有单位接收 (24.16%) • (2)有单位接收但不理想 (26.64%) • (3)不想就业准备明年考研或出国 (14.94%) • (4)准备自己创业 (4.23%) • (5)学习成绩不理想 (5.10%) • (6)因专业原因就业难 (11.30%) • (7)其他_(13.63%)

  18. 现在看来你就业的期望值: • (1)过高 (17.97%) • (2)适当 (64.71%) • (3)过低 (8.33%) • (4)没感觉 (8.99%)

  19. 你是否愿意选择到西部地区和内地中小城市去工作:你是否愿意选择到西部地区和内地中小城市去工作: • (1)愿意 (32.47%) • (2)不愿意 (39.63%) • (3)没考虑 (27.90%)

  20.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有利方面 • 我国是大学生资源缺乏的国家 •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大军中,不是弱者 •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 • 我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7%左右) • 已建立较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服务体系

  21. 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哪里? • 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尚不完善之间的矛盾 • 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模式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 • 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

  22.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路在何方? • 社会要完善就业市场 • 大学要适应就业市场 • 毕业生要走进就业市场

  23. 认清形势,“不等”、“不靠”,培养就业意识认清形势,“不等”、“不靠”,培养就业意识 准确定位,树立合理期望值 树立主动推销自己的观念 参加社会实践,争取机会多接触社会 增强对社会、市场的适应性 增强创业信心与能力 提倡去西部、基层就业 提倡去中小企业、非公制企业就业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新观念 我该如何去做?

  24. 你是否报考并参加了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 (1)是(50.10%) • (2)否(49.90%)

  25. 此次考研未果,请问答:你现在的毕业去向或打算是:此次考研未果,请问答:你现在的毕业去向或打算是: • (1)已就业或正在努力找工作(61.20%) • (2)短期、临时打工,明年再考(15.43%) • (3)不就业,全力以赴明年再考(23.37%)

  26. 祝各位毕业生: 心想事成 前程似锦!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