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一 分析

一 分析. 1 、 1999 年高考成语试题及分析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 殚精竭虑 、忘我工作是密 不可分的。 B.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美轮美奂 。 C.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向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 炙手可热 的商品。 D.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 此 一劳永逸 。.

atalo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一 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分析 1、1999年高考成语试题及分析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 不可分的。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向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 此一劳永逸。

  2. 简析:此题正确答案是A项。“殚精竭虑”意思是“用尽精简析:此题正确答案是A项。“殚精竭虑”意思是“用尽精 力,费尽心思”,用在科学工作者身上是恰当的。B项“美轮 美奂”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错,原来的意思是“形容房屋高大华丽”。可见此成语重点并不在形容“美丽、美妙”,而B句旨在赞美石刻作品的精美,显然与“美轮美奂”义无关。C项中的“炙手可热”,意思是“手一挨近就感到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而句中用来形容家用电器,是不恰当的。D项中“一劳永逸”,意思是“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可见这个成语适用的对象只能是“人”而不是“物”。“一劳”是指把事情办好了,而句中奥尔布赖特并没有把事情办成功,因而不恰当。

  3. 1、2000年高考成语试题及分析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 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 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 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提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 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 简析: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 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其中“淋漓”指酣 畅、尽情;“尽致”指达到极点,无以复加。“淋漓尽致”用 来形容“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对伪科学的 揭露恰到好处。A句是说古人中有很多刻苦学习的楷模, 对青年学生进行刻苦学习、勇攀科学高峰具有积极的教育 意义。但“汗牛充栋”显然使用不恰当。因为“汗牛”指用牛 拉车运书时累得出汗;“充栋”指堆满了屋子。“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极多,而不能用来形容古人刻苦学习的楷模。

  5. C是刊物广告用词,但“洗心革面”使用不当。“洗心C是刊物广告用词,但“洗心革面”使用不当。“洗心 革面”也可说成“革面洗心”,“洗心”指消除邪恶的心 思,“革面”指改变旧的面目。“洗心革面”比喻彻底 悔悟,指人的改过自新。C句指刊物决心“继续提高 稿件的编辑质量”,既不是指人,也没有“悔改”之意, 显然不恰当。D句说一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非常 熟悉,能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左右逢源” 有两种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 属褒义;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现在以贬义 用法较常见。D句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的 熟悉,显然两种意思都不恰当。

  6. 1、2001年高考成语试题及分析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 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 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 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 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7. 简析: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项。 “颐指气使”的意思是,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 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这一句中的“她”从小就养成了高人 一等的优越感,下文又有“盛气凌人”,所以用“颐指气使” 完全符合文意。A句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很 紧急,大坝有决口的危险,抢险队员必须迅速赶到,却偏 偏遇上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无法行进,这里用“安步 当车”显然违背了文句原意。因为“安步当车”是指慢慢地步 行,就当作坐车。用“安步当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 行走速度缓慢,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表现出来的是一种 闲适平和的心态。

  8. C项是说摊前人很多,产品供不应求,说明人们都争着购C项是说摊前人很多,产品供不应求,说明人们都争着购 买鲜花,而“车水马龙”却是说车多得像流水,马多得像游 龙,常表示人车往来不绝或形容繁华的景象,这与购买商 品没有任何联系,因此用“车水马龙”显然不当。D项中的 “蓬毕生辉”是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 人赠给自己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其中,“蓬荜” 是谦称自己的居室,而“生辉”是对别人或别人东西的赞誉。 所以“蓬毕生辉”只能出自己之口,否则就有贬低别人,抬 高自己的嫌疑。另外,“一定会使居室蓬毕生辉”一句中, “居室”和“蓬荜”意义上有重复之感,因而在此处也应当删 去“蓬荜”才行。

  9. 启示一 : 忌望文生义,宜整体理解。 成语突出的特点就是意义的整体性,我们在使用时 必须透过字面深入了解其本质内涵。 如:1999年试题中B项、C项。

  10. 启示二: 忌褒贬失当,宜注重色彩。 有些成语本身就带有褒贬的感情色彩,我们在分析 表意相近的成语时更不能忽视这一点。 如:2000年试题中的C项。

  11. 启示三: 忌不辨对象,宜明辨范围。 成语的指代对象有主客、男女、尊卑、长幼之分, 我们在分析时如果不加区别,就会闹出笑话。 如:1999年试题中的D项、2000年试题中的D项、 2001年试题中的C项。

  12. 启示四: 忌修饰不当,宜弄清语源。 有些成语源于典故,其意不仅限于字面上的意义, 可以说意在言外;有些成语源于古诗文,往往有其特定 的含义。因此,我们在判断时如果不明这些成语的来源 及特殊意义,那么就很容易出错。 如:2000年试题中的A项。

  13. 启示五: 忌粗枝大叶,宜细辨差别。 一些成语的基本意义相同,但在词义的轻重、语 法的功能上存在着差距。我们在分析时,需加以仔细 辨别。 如:2000年试题中的D项、2001年试题中的A项。

  14. 方略: 成语作为汉语之瑰宝,词语之精华,如何 正确使用它?对于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和 文化素养有着重大的意义。在使用中,我 们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5. 1、准确理解词意(明辨词意) 每一个成语,在其结构上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这要求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其本身所固有的意 义,从时空上分析其习惯的用法。

  16.        2、正确理解语境(审察语境) 高考成语试题是为了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 能力,常给试题设计情景,让考生据语境来 辨析、正确地使用成语,这就要求我们分析 成语的同时必须分析、理解语境。

  17. 3、合理使用成语(合理对照) 由于语境对成语表达起限制作用,这告诉我们固定 的成语必须符合特定的语境,而特定的语境需要合理的 成语,对照二者才会得出准确答案。 在判断中,把握的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18. 练习: 按照成语出错规律,判断下列成语是否用错 1、()明年早稻将退出国家保护价收购范畴,为适应粮改需要,我市将调减早稻种植面积50万亩,各级农县区闻风而动,纷纷找市场。 2、()我们漫步在山道上,风景络绎不绝,使我应接不暇。 3()各部门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19. 再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