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第參單元 … 文學花園 第八課 古詩文選讀

第參單元 … 文學花園 第八課 古詩文選讀. 形 式 深 究. 句 型. 結 構. 文 體. 字 形. 生 字. 主 旨. 修 辭. 詞 語. 大 意. 文 體. 記敘文. 主 旨. 欣賞古典詩文之美,體會詩人欣賞風景的角度與文人的言行雅趣。. 大 意. 一、 王戎辨苦李 : 劉義慶 以簡短的文字,表達出 王戎 的聰慧與果斷。 二、 九月九日億山東兄弟 :詩人 王維 在重陽節思念故鄉及親人的情懷。. 結構 ( 一 ). 古文的賞析.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參單元 … 文學花園 第八課 古詩文選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參單元…文學花園 第八課 古詩文選讀 形 式 深 究 句 型 結 構 文 體 字 形 生 字 主 旨 修 辭 詞 語 大 意

  2. 文 體 記敘文

  3. 主 旨 欣賞古典詩文之美,體會詩人欣賞風景的角度與文人的言行雅趣。

  4. 大 意 一、王戎辨苦李:劉義慶以簡短的文字,表達出王戎的聰慧與果斷。 二、九月九日億山東兄弟:詩人王維在重陽節思念故鄉及親人的情懷。

  5. 結構(一) 古文的賞析 以簡短的文字,表達出王戎小時候就有過人的推理能力,以睿智判斷出李子是否成熟可用, 短文僅用四十八字,將事件始末、因果,完整的敘述出來,尤其最後兩句「取之,信然。」以簡潔的文字,驗證王戎的推理「樹在道邊多子,此必苦李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而競走取之,維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6. 在一句中連用兩個「異」字,不但強化了自己遠離家鄉的事實,也引出了第二句的「倍」字,使思親之情更加濃郁。再從「登高」和「插茱萸」的重陽節習俗中,以「少一人」三個字顯現懷相思親之情。在一句中連用兩個「異」字,不但強化了自己遠離家鄉的事實,也引出了第二句的「倍」字,使思親之情更加濃郁。再從「登高」和「插茱萸」的重陽節習俗中,以「少一人」三個字顯現懷相思親之情。 結構(二)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詩的賞析 原詩內容 在異鄉作客的遊子,在重陽節那天思念故鄉的親人,尤其是當家的兄弟,身上都配戴著茱萸,相約去爬山過節時,只有我一個未到。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7. 形式深究(一) • 王戎辨苦李 內容上可分成二部份 第一部份是「王戎七歲……唯戎不動」。表示事件的發生情況。 這部份透過文字描述呈現出王戎不會隨眾人行動,自有主見。 第二部份是「人問之…信然。」是王戎從被質疑到合理解釋,最後得到信服。 這部份透過文字描述呈現出王戎運用推理能力,做出正確的判斷,並得到信服。 • 這兩篇作品形式上分別可分成三部份│內容、語譯、賞析

  8. 形式深究(二) •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內容上可分成兩部份 第一部份第一、二句。點出詩的主題│思親。 這部份透過文字描述呈現出「佳節帶給由子比平日更多的鄉愁」。 第二部份是第三、四句。描寫在故鄉的重陽節民俗活動中,獨缺作者一人的身影。 這部份透過文字描述呈現出「遊子在外遙想故鄉」的情景。

  9. 生 字

  10. 詞 語

  11. 詞 語

  12. 句 型 (一種情形),甚至(比前 面的情形更進一層) 例:看道路邊的李樹上結 實纍纍,甚至因此壓 斷樹枝。

  13. 字 型 易錯字 字形辨別

  14. 修 辭

  15. 王戎 字濬沖,西晉時代臨沂(今山東臨沂)人。

  16. 曾經。

  17. 眾多、許多。

  18. 說,用於文言文。

  19. 疏通或鑿深水道。

  20. 沂水的簡稱,又稱沂河,在今山東省境內。

  21. 採摘 採取、摘取。

  22. 描述 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事物的情況。

  23. 是否 對不對、是不是、表示然否的疑問副詞。

  24. 量詞,計算文字分項段落的單位。

  25. 敘述 陳述、說明。

  26. 茱萸 一種喬木名,莖可做藥的叫做吳茱萸、山茱萸:果實可吃的叫食茱萸,通稱為茱萸。

  27. 姓。

  28. 重陽節 九為陽數,俗稱農曆九月九日為「重陽節」。

  29. 遺憾 事情的本身或發展令人感到憾恨或不滿意。

  30. 詠歎 吟詠、歌誦。

  31. 傳誦 輾轉傳布、誦讀或稱道。

  32. 分別、判別。

  33. 爭相、搶著做某事。

  34. 繁多、累積的樣子。

  35. 苦澀 味道微苦又不甘滑。

  36. 睿智 深明通達的知識。

  37. 簡潔 簡要清晰、不繁複雜亂。

  38. 言簡意賅 言詞雖簡單,但已總括所有要義。

  39. 故里 故鄉。

  40. 佩戴 繫掛物品在身上。

  41. 落寞 冷清、寂寞。

  42. 湧起 像水一樣升起。

  43. 婉轉 含蓄委婉。

  44. 濃郁 香氣濃烈。

  45. 易錯字 • 辨:中間是刂不是力。 • 敘:字右方是「攵」,不是個「又」 • 萸:字先寫上方的「艹」字,再寫 • 「臼」,最後寫「人」字。

  46. 字形辨別

  47. 補充教材一 《世說新語》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劉義慶編撰。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干則,全書共一千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從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 《世說新語》主要記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頗為豐富真實,這樣的描寫有助讀者了解當時士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境,更讓我們明確的看到了所謂「魏晉清談」的風貌。   此外,《世說新語》善用對照、比喻、誇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采。   如今,《世說新語》除了文學欣賞的價值外,人物事跡,文學典故、等也多為後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對後來筆記影響尤其大。

  48. 補充教材二 王維畫作 長江積雪圖

  49. 謝謝觀賞 本課到此結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