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人 教 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介绍 语文

人 教 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介绍 语文. 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2004 年初审通过) (除思想政治外,共 10 科 11 种 53 册教材通过审查). ● 思想政治 ( 必修 1 ~ 必修 4) ● 语文 ( 必修 1 ~ 必修 5) ● 英语 ( 必修 1 ~ 必修 5) ● 数学( A 版) ( 必修 1 ~ 必修 5 ,选修 3-4) ● 数学( B 版) ( 必修 1 ~ 必修 4 ,选修 4-5)

aulani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人 教 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介绍 语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 教 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介绍 语文

  2. 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 (除思想政治外,共10科11种53册教材通过审查) ● 思想政治(必修1~必修4) ● 语文(必修1~必修5) ● 英语(必修1~必修5) ● 数学(A版)(必修1~必修5,选修3-4) ● 数学(B版)(必修1~必修4,选修4-5) ● 历史(必修I~必修III,选修1、选修5) ● 地理(必修1~必修3,选修5、选修6) ● 物理(必修1~必修2,选修1-1、2-1、3-1) ● 化学(必修1~必修2,选修1、选修4) ● 生物学(必修1~必修3,选修1~选修3) ● 体育与健康(必修 全一册) ● 美术(美术鉴赏、绘画、工艺、书法、纂刻、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3. 人教社开发高中教材的强大队伍

  4. 我们的承诺 保证教材高质量:坚持质量第一,做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 加强培训工作:满足省级和各地市实验区的培训要求,提供必要的培训用书,并资助一定的培训经费。 供应丰富的教学辅助材料:及时编制教师教学用书、教案、学案、同步练习、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CD-ROM等多种教学辅助用书、用品。 免费赠送培训资料包 免费赠送《试教通讯》 积极开拓多种培训渠道: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滚动播出培训内容,利用卫星传送网络进行远程培训。 提供互联网资源:通过人教网(www.pep.com.cn),提供丰富的课程与教学资料,开设论坛交流互动。 提供科研支持:实验区申报课题优先立项,并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科研论文将推荐在国家级杂志《课程·教材·教法》或《中小学教材教学》杂志(小学版、中学文科版和中学理科版)上发表。 加强研讨与交流:适时召开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和教材研讨会;定期回访。

  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主编: • 袁行霈(北京大学中文系 教授) • 执行主编: • 顾之川(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 • 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语文

  6. 一、指导思想 1.在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发挥语文课在育人上的独特优势,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7. 2. 体现高中语文的基础教育性质,在突出人文性的同时,充分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3. 尊重差异、发展个性、鼓励创新,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 勇于实践,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 的转变。

  8. 4.努力体现时代性,充分反映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语文学科本身的新进展。4.努力体现时代性,充分反映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语文学科本身的新进展。 5.努力做到适应城乡大多数学校的实际需要。 6.总结、丰富中学语文教材建设的 理论和实践。

  9. 选修课教科书按 “诗歌与散文”“小说与 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五个系列编写,共16册。 • 每册必修课教科书均配有“教师教学用 • 书”“扩展阅读”(语文读本)。 • 全套教科书均根据教学需要配制录音 带、录像带、CD-ROM等辅助产品。

  10. (二) 突出综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必修教科书强调“综合”: 1.目标的综合(三个维度) 2.内容的综合(语文学科内各种要素,语文与跨领域学习内容的综合) 3.学习方法的综合(多种方法,基本方法) 4.课程实施与教科书呈现方式的综合(过程与方法)。有阅读鉴赏性的,有积累性的,有活动性的,有问题探究性的,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1. (三)围绕“过程和方法”构建教材体系。 把三个维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以“过程和方 法”构建教材体系,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克服片面追求结论、忽视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忽视探究的倾向,使学生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丰富多样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最终学会学习。这样切入,有利于更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的要素,也有利于体现教科书对“综合型”的追求,从而更充分地展开各方面的教学目标。

  12. (四)沟通语文与社会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 努力体现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学习资源。比如,在阅读鉴赏部分设置“沟通与应用”,在写作部分加大实用类文章的比重,口语交际注重设置具体的交际情景。

  13. 教科书还注重语文学习 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设计有“有趣的语言翻译”、“影视文化”等专题。注意渗透现代信息技术。 

  14. (五)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五)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 教科书注意鼓励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 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个性。注意联系高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日常生活世界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会贯通,作为引导学生的兴趣与主动学习的源头活水,使教科书内容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探究性的学习。

  15. 教科书设计了专门的“梳理探究”板块,为学生开展探究与研讨活动搭建平台。联系常见的社会现象或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的探究活动。

  16. (六) 选修课力求给教师和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 • 力求适应大多数地区实际,考虑到课时和 目前多数学校的实际,选修课教科书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重点推荐的选修课教材;第二个层次为任意选修课教材,由学校教师或学生自主选择,以体现开放性。重点推荐的选修课,作为必修课与任意选修课的过渡与衔接。 • 选修课不追求风格的统一。多数以选文为 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有的以学生的实践为主,如《演讲与辩论》《影视艺术欣赏》《中国民俗文化》等。

  17. 时代性和典范性兼顾,富于文化内涵,突出人文熏陶。时代性和典范性兼顾,富于文化内涵,突出人文熏陶。 • 形式丰富多彩,风格多样,阳刚与阴柔兼备,激发学生兴趣。 • 难易适中,适合大多数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语文学习基础。 • 注意开发外国作品,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树立多元文化观念。 • 古代诗文作品也力求突出新的语文教育理念,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与解读。 • 新课文占课文总数的60%以上。

  18. 略 读 略读课文在内容上与精读课文相照应,或者具有某些方面的延伸或联系。每个单元略读课文两篇,给师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

  19. 扩展阅读 扩展阅读课文不强调与精读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与照应,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与语文学习方法的启迪,选文视野更加开阔,科学与人文兼顾,以扩大阅读视野。扩展阅读的课文,可以是精读、略读的补充,也可以是精读或略读的延伸或拓展。

  20. 名著导读 以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涉及的中外名著为范围,同时有所扩展补充。每册两部, 指导学生对中外名著的整本书阅读。

  21. 阅读 从“精读”到“略读”“扩展阅读”,再到“名著导读”,形成由课内到课外的阅读序列,教师和学生的选择余地和自主性越来越大,以体现“大语文”的阅读观。

  22. 写作有三个系统: • 1 专门的写作专题训练,实用文、论述文和文学创作兼顾。 • 2 结合精读、略读课文安排相关的写作练习。这种练习形式灵活,强调读写结合。 • 3 结合“梳理探究”的专题进行,以研究性论文写作为主。

  23. 口语交际也分为三个系统: • 1.专门的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 • 2.结合阅读安排相应的口语交际练习。 • 3.结合“梳理探究”专题活动进行。

  24. 五、必修模块 • 语文必修1 • 语文必修2 • 语文必修3 • 语文必修4 • 语文必修5

  25. 阅读鉴赏 • 品味与赏析 • 思考与领悟 • 沟通与应用 必修模块的构成 • 梳理探究 • 名著导读 • 表达交流(写作、口语交际)

  26. 阅读鉴赏:品味与赏析 第一册情感与意象(中外诗歌) 景语与情语(古代写景散文) 第二册情趣与理趣(中外抒情散文) 含英咀华(诗经、楚辞等) 第三册人物与环境(小说一) 感受与共鸣(唐诗) 第四册性格与冲突(中外戏剧) 情思与意境(宋词) 第五册情节与结构(小说二) 披文入情(古代抒情散文)

  27. 阅读鉴赏:思考与领悟 第一册品人与品文(中外记叙散文) 第二册提要勾玄(古代叙事散文) 第三册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 第四册理解与领悟(杂文、随笔) 第五册概括要点(文艺学论文)

  28. 阅读鉴赏:沟通与应用 第一册 博观约取(报告文学、新闻) 第二册 对话与交流(演讲、书信) 第三册 启迪与想像(科普、科幻) 第四册 知人论世(古代传记) 第五册 筛选信息(自然科学论文)

  29. 表达交流:写作 • 第一册 • 一、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 二、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 三、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现个性 • 四、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

  30. 表达交流:写作第二册 • 一、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 二、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 • 三、园丁颂歌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 四、想像世界 学习虚构

  31. 表达交流:写作第三册 • 一、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 二、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 三、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 • 四、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32. 表达交流:写作第四册 • 一、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 二、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 三、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 • 四、善于思辩 学习辩证分析

  33. 表达交流:写作第五册 • 一、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 • 二、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 • 三、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 • 四、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

  34. 表达交流:口语交际 • 第一册 朗诵 • 第二册 演讲 • 第三册 讨论 • 第四册 辩论 • 第五册 访谈

  35. 梳理探究 第一册 优美的汉字 奇妙的对联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第二册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修辞无处不在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第三册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36. 梳理探究 第四册 逻辑和语文学习 走近文学大师 影视文化 第五册 文言词语和句式 古代文化常识 有趣的语言翻译

  37. 名著导读 • 第一册 《论语》《大卫·科波菲尔》 • 第二册 《家》《巴黎圣母院》 • 第三册 《红楼梦》《高老头》 • 第四册 莎士比亚戏剧 《谈美》 • 第五册 《三国演义》 《堂吉诃德》

  38. 六、选修系列 选修一:诗歌与散文 选修二:小说与戏剧 选修三:新闻与传记 选修四:语言文字应用 选修五:文化论著研读

  39. 选修一:诗歌与散文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余恕诚)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吴思敬) 3.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北京大学中文系 张辉、姜涛)

  40. 选修二:小说与戏剧 4. 中国小说欣赏 (北京大学 中文系 陈平原) 5. 外国小说欣赏 (北京大学中文系 曹文轩) 6.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清华大学中文系 徐葆耕) 7 .影视艺术欣赏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金元浦)

  41. 选修三:新闻与传记 8 .新闻传媒素养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陈昌凤) 9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北京大学中文系 温儒敏)

  42. 选修四:语言文字应用 10 .语言文字专题 (北京大学中文系陆俭明、沈阳) 11.演讲与辩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孙海燕) 12.文章写作与修改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章熊 北京大学附中 程翔)

  43. 选修五:文化论著研读 13.先秦诸子选读 (北京大学中文系 常森) 14.中国文化论著选读 (北京大学中文系 刘勇强) 15 .外国文化著作选读 (北京大学哲学系 何怀宏) 16 .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 王晓丽)

  44. 七、编写队伍 •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的专业队伍 • 以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 为主的专家学者队伍 • 全国范围内的中学语文优秀教师、教研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