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Patient Cost-Sharing and Hospitalization Offsets in the Elderly

Patient Cost-Sharing and Hospitalization Offsets in the Elderly. 09210680083 顾及. 结构. 概述及文章背景. 建模及数据分析. 基本结论. 抵消效应 (offset effect). 总结及意义. 概述及文章背景. Cost-sharing: 医疗成本个人负担 大多参加医保的人都还参加了其他的如雇主、自行购买、州政府医保项目提供的补充医疗保险,个人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copayment, deductible, coinsurance) 。 补充医保对医保的财政外部性:

Download Presentation

Patient Cost-Sharing and Hospitalization Offsets in the Elderly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Patient Cost-Sharing and Hospitalization Offsets in the Elderly 09210680083 顾及

  2. 结构 概述及文章背景 建模及数据分析 基本结论 抵消效应 (offset effect) 总结及意义

  3. 概述及文章背景 • Cost-sharing: 医疗成本个人负担 • 大多参加医保的人都还参加了其他的如雇主、自行购买、州政府医保项目提供的补充医疗保险,个人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copayment, deductible, coinsurance)。 • 补充医保对医保的财政外部性: • 补充医保减低了受益者的负担,增加了对医疗的利用率,从而增加了医保的成本。 • 本文关注补充医保的抵消效应: • 如果补充医保增加了保险的利用率使得今后住院率降低,则净外部性则比预期的要小。 • 文章考察的角度是增加个人医疗负担会增加住院率反而增加外部性。

  4. 1 2 3 RAND HIE结论。 从分析老年人医保决策的价格敏感度入手。 是否存在抵消效应:因为医疗成本个人负担增加而减少慢性病治疗。 考察CalPERS(加州公共退休人员委员会)实行的医疗成本个人负担政策变化给参保者对医疗利用率带来的变化。(2000.1-2003.9) 发现:老人对内科就诊和处方药利用率价格敏感性适度;对于较高的个人医疗负担的人尤其是慢性病的人存在显著的抵消效应。 概述及文章背景 • 前提条件:个人医疗成本负担变化影响医保利用率。 • 结论:增加个人医疗负担而节省的未来医疗开支额主要由补充医保参保者获得,而增加的住院成本则主要由医保承担。

  5. 概述及文章背景 背景 文献综述: RAND HIE总结:医疗服务对价格敏感度适中,需求弧弹性为-0.2;无论是有效或无效保健,医疗利用率的下降都是一致的;不存在抵消效应。 最近的研究:分析医疗保健决策对价格敏感性。局限:关注非老人;没有关注医疗利用率变化 对补充医保政策的设计:指出补充医保和医保支出存在正相关关系 • CalPERS政策变化: • .每年的参保期间提供给参保者两种州政府经营的补充医保提供机构(PPOs),或者是一些其他州政府批准的机构(HMOs) • 政策变化起因:成本太高 • 变动内容: • 内科诊疗费个人负担部分:(2001)PPOs无变化;(2002)HMOs从$0→$10 • 处方药费个人负担部分:(2001)PPOs普通药费$5不变;之前新品牌$10 →规定品牌$15、未规定品牌$30。 (2002)HMOs有类似的变动

  6. 建模及数据分析 数据 模型 均数 2000.1-2003.9参保的人的数据。在2000.1,93%的人>65岁。用全部人数而非持续参保的人数估计模型,结果几乎一致。 每个数据代表每月每计划每人的平均医疗利用率(每次诊疗的个人费用等) 数据采集 倍差估计量模型: UTIL:在p计划t月衡量利用率的成本支出 HIPAY:哑变量p计划t月是否增加个人医疗负担 另外两个变量是P计划和t月的固定效应 系数β测定是否增加个人医疗负担导致的对医疗利用率的变化 见后表

  7. 建模及数据分析 均数:

  8. 基本结论 A. 就诊次数 大幅增长 因果关系导致

  9. 基本结论 B. 处方药

  10. 抵消效应 A. 医院利用率 HMO就诊费个人负担增加和用处方药减少:潜在的抵消效应

  11. 抵消效应 A. 医院利用率 (7.23/36.22) -36.22

  12. 抵消效应 B. 支付者类别与抵消效应、补充医保外部性 并非对所有支付者的抵消效应是一样的: • 当HMO政策提出$10个人诊疗费负担导致每月人均医疗费用下降$13.16,根据医保B部分政策,假设医保获得80%的成本节省即-$10.53($13.16*80%),而补充医保可以获得20%的成本节省加上转移至病人自己支付的成本($10(每次诊疗支付费用)*0.86(每月每参保者就诊次数))一共是-$11.23。 • 因为医保不支付处方药,因此处方药用下降节约开支全归补充医保者,另外也要加上转移成本。 • 而医保需要承担大部分比例的住院费用增加,抵消效应大。

  13. 抵消效应 C. 抵消效应中的异质性 • 用Charlson指数表示参保人的健康状况:死亡几率随着指数增加而增加。(衡量慢性病) • 结论:就诊次数和用处方药对于不同的Charlson指数差异不大,但是慢性病这类人的住院费用迅速增加。 • 并且根据统计,40%减少使用的处方药是用来治疗慢性病的。因此处方药的减少会直接导致慢性病患者住院的风险增加。

  14. 总结及意义 • 总结: • 价格敏感:参保人员对就诊和处方药的价格均有一定的敏感性,弧需求弹性和RAND HIE的结论接近 • 当就诊费用和处方药费用个人负担部分增加时,抵消效应比较适中。 • 对于有慢性病的患者,抵消效应比较显著,因为从高支付中只能获得少量回报。 • 意义: • 补充医保对医保的抵消效应比人们假设的要小。因为由于补充医保带来的就诊次数和用药的增加会使得住院下降。 • 当有多种承保机构一起加入医保的时候,大家都希望增加个人成本负担,存在一个次优的激励问题。 • 文章显示最优医保应该和参保人的健康状况有关,对有慢性病的人应该降低个人成本负担。 • 对美国的医保政策的意义:用药超过某一金额的人群国家医保不提供任何支付,而这群人正是很有可能有着慢性病,所以这样反而会增加了医保的开支。

  15. 谢谢观看 09210680083 顾及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