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PFC 控制集成电路 L4981B 应用指南

PFC 控制集成电路 L4981B 应用指南. 2010.12.03. 目录. 一、功率因数效正电路的介绍。 二、功率因数效正集成电路 L4981B 功能讲解。 三、功率因数效正电路的发展方向。. 一、功率因数效正电路的介绍。.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 PFC) 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无源校正电路通常由大容量的电感、电容和工作于工频电源的整流器组成。有源校正电路往往工作于高频开关状态 , 它们的体积小、重量轻 , 比无源校正电路效率高。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有三种不同的拓扑结 构,以下为不同拓扑结构的各自特点。. A 类 Boost. 功率因数高 ;

Download Presentation

PFC 控制集成电路 L4981B 应用指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PFC控制集成电路L4981B应用指南 2010.12.03

  2. 目录 • 一、功率因数效正电路的介绍。 • 二、功率因数效正集成电路L4981B功能讲解。 • 三、功率因数效正电路的发展方向。

  3. 一、功率因数效正电路的介绍。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PFC) 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无源校正电路通常由大容量的电感、电容和工作于工频电源的整流器组成。有源校正电路往往工作于高频开关状态,它们的体积小、重量轻,比无源校正电路效率高。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有三种不同的拓扑结 构,以下为不同拓扑结构的各自特点。

  4. A类 Boost • 功率因数高; • Vout ≥Vin ; • 滤波电路体积小; • 无短路保护; • 开关电压= Vout ; • 门极驱动信号接地。

  5. B类 Buck • 功率因数低; • Vout ≤Vin ; • 滤波电路体积大; • 有短路保护; • 开关电压= Vin ; • 门极驱动信号浮地。

  6. C类 Buck-Boost • 功率因数高; • Vout 为任意值; • 滤波电路体积大; • 有短路保护; • 开关电压= Vin + Vo • 门极驱动信号浮地。

  7. 由于Boost 电路简单、实现成本低是应用最广泛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除了上述特点以外,与整流桥串联的电感能减少高频噪声, 减少RFI 输入滤波器的体积,降低成本。由于在电感去磁时输出由电源供电,电感只存储一部分用于输出的能量,因此电感的体积也可以减小。功率因数效正芯片L4981B就是Boost拓扑电路的专用芯片。

  8. 二、功率因数效正集成电L4981B功能讲解。 1、功率因数校正集成电路L4981B 的内部结构。

  9. 它由内部基准稳压器、振荡器、误差放大器、乘法器、峰值电流比较器、驱动和控制逻辑电路等几部分组成。从而实现对电路的精准控制,可使控制电路更简洁, 可靠性更高。 2、功率因数校正集成电路L4981B 的性能描述。 ●电路功率因数大于0.99; ●平均电流控制模式; ●低启动电流(0.3mA); ●具过压、过流保护功能; ●具有软启动功能。

  10. 3、功率因数校正集成电路L4981B 的引脚说明。 <1脚:功率级接地端; <2脚:输入线峰值电流检测端,当此脚电压低于零电位时,关断输出驱动。 <3脚:输出电压过压检测端,当此脚电压大于5.1V时,关断输出驱动; <4脚:乘法器输入电流端,此电流和输入电压成正比; <5脚:电流误差放大器输出端; <6脚:比例因子输入端,为了提高负载响应速度,将此脚外接1.5V-5.1V电压,以便修改乘法器输出电流,不使用时将此脚接参考电压; <7脚:前馈电压输入端,经平方后输入到乘法

  11. 器,工作电压范围1.5V-5.1V; <8脚:乘法器输出端,同时也是电流误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 <9脚:电流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10脚:控制信号接地端; <11脚:参考电压输出端,此脚电压为5.1V; <12脚:软启动; <13脚:电压误差放大器输出端,且为乘法器其中一个输入端; <14脚:输出电压反馈输入端,电压误差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

  12. <15脚:可编程欠压输入端; <16脚:同步信号输入输出端; <17、18脚:分别为振荡器外接电阻、电容端; <19脚:电源端; <20脚:驱动输出信号端,此端点电压被限制到15V。

  13. 4、功率因数校正集成电路L4981B主要引脚参数设计。4、功率因数校正集成电路L4981B主要引脚参数设计。 电流检测电阻 Vrs:为流经检测电阻上面的电压,通常取0.5V-1V。 Ipk(max):为最大输入峰值电流。

  14. 峰值电流限制 Vref:参考电压(5.1V) Vrs:为流经检测电阻上面的电压,通常取0.5V-1V。

  15. 乘法器设计 等式1 等式2 Vff:前馈输入电压。Imo:乘法器输出电流。 如果VLEF=Vref,则可以使用等式2。

  16. 乘法器输入电流 Vs(max):输入最大电压。 Iac:一般取值范围在0-0.75mA。

  17. 乘法器最大输出电流限制 当输入电压最低时乘法器的输出电流Iom最大 此电流不可超过两倍的Iac,所以功率因数效正器的输入电流受到此一限制。因此必须计算出在输入最小电压时乘法器的输入电流Iac。 Vs(min):最小输入电压。

  18. 而在输入电压最低时,电阻Rmo两端跨压必须与电阻Rs在达到电流峰值限制时两端的跨压相同,如下图。而在输入电压最低时,电阻Rmo两端跨压必须与电阻Rs在达到电流峰值限制时两端的跨压相同,如下图。

  19. 因此电阻Rmo计算等式如下: Vrs:为流经检测电阻上面的电压,通常取0.5V-1V。

  20. 开关频率 Rosc:震荡电阻。 Cosc:震荡电容。

  21. 输出过压保护 Vovp=Vref=5.1V Vo:输出电压。

  22. 应用电路

  23. 以上只是对L4981B电路参数的简单设计,如果要详细了解,请阅读L4981B的应用资料。以上只是对L4981B电路参数的简单设计,如果要详细了解,请阅读L4981B的应用资料。 在应用L4981系列功率因数校正芯片的时候要注意它分为两种,L4981A和L4981B其中主要的区别在与L4981A为固定频率模式L4981B为固定抖频模式,在应用的时候注意区分。

  24. 三、功率因数效正电路的发展方向。 由于对开关电源提出了更高的效率指标,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衍生出了软开关PFC电路其典型控制芯片为UC3855A/B,在大功率电源中出现了无桥PFC电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从而可以将开关电源的效率做得更高,符合当前社会低碳、环保的要求。 在此希望各位同仁多多交流,将新的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