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古都长安

古都长安. 11 级历史三班 李娜 110710080. 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珍贵的历史遗存,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久远的文化传承使其成为有 21 个政权在此建都的古城,在中国以至于世界都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西汉,隋唐,明清时期,在城市的发展上更是突飞猛进。. 城市布局. 一 西汉时期的长安. 1 长安城的来历及位置

ava-holt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古都长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古都长安 11级历史三班 李娜 110710080

  2. 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珍贵的历史遗存,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久远的文化传承使其成为有21个政权在此建都的古城,在中国以至于世界都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西汉,隋唐,明清时期,在城市的发展上更是突飞猛进。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珍贵的历史遗存,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久远的文化传承使其成为有21个政权在此建都的古城,在中国以至于世界都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西汉,隋唐,明清时期,在城市的发展上更是突飞猛进。

  3. 城市布局

  4. 一 西汉时期的长安 1长安城的来历及位置 长安本事秦都咸阳的一个乡聚名。《史记卢绾传》载:“长安,故咸阳也。”他是位于西周故都丰·镐二京的东北,咸阳之南微偏东,隔渭河与咸阳城北地势膏霜的二道塬上的秦咸阳宫遥遥相望。在古代,龙首山从今西安市南的樊川逶迤而北,在其转折往东之处,有一座秦始皇的豪华而巨大的离宫——兴乐宫。汉长安城就是筑在龙首山北坡,并以秦兴乐宫为最早的基地,向西,向北展开,直抵渭河南岸。

  5. 汉代选择秦兴乐宫为基地的原因? 秦都咸阳北靠咸阳原,南临渭河,地势狭窄,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咸阳已不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秦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宫廷之小,于是开始拓延,因此,在秦始皇时,渭河与渭北咸阳城相对的地区,西至傐水,东至龙首山北坡的兴乐宫,南至阿房宫一带。因秦之故都改建为汉的京城已不可能,凭空另建一座崭新的国都在当时又没有条件。而位于渭河南岸的兴乐宫,在项羽火烧咸阳和阿房宫时,却幸免于兵役。因此才选择在此地建都。

  6. 汉长安城的交通状况 • 《三辅黄图》云:“长安城中八街九陌。” • 《太平御览》云“居处部二三·道路” • 引《汉宫殿疏》云长安有八街。汉长安城交通便利,街忂洞达,忂路平正,以相经纬,从城门通往城内的每条大街皆“披三条之广路,可以同时并行十二辆马车。根据《长安志》卷五“宫室三·汉下的记载,八条大街是:华阳街,香室街,章台街,夕阴街,尚冠街,太常街,藁街和前街。

  7. 驰道 • 驰道是天子专用的大道,即古代所谓的御道。首创于秦。公元前220年秦始皇“治驰道于天下”。西汉时修筑驰道的制度也保存下来。由长安城门通往城内的大街都是三途并列的。中央一条是天子专用的驰道,汉时亦名中道,汉朝制定的驰道禁令很严,任何人都不能在驰道上行走,在《汉书·成帝纪》中成帝为太子时发生的关于驰道的故事足以证明驰道的严令制度之严格。

  8. 汉长安城的市容 • 1城市的布局——与发达的郊区相结合 • 汉长安城附近的诸陵县都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他们与汉长安城无论在政治经济上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实际上是京师行政区和经济区的组成部分。发达的四郊近县弥补了汉长安城在城市布局上的缺陷。 • 2车辚马啸长安道 • 西安长安城内的大街同样是笔直,平整,宽广。据探测,深度达40~50米,路土厚30厘米左右。在大路交忂处还竖立着交午柱(华表),“以表王者纳谏,亦以表识忂路”。据说秦时已废除,汉复用。

  9. 3 闾里小巷 • 古代诸文献皆云“长安闾里一百六十”。在长安城35平方公里范围内,宫殿,官署,府第占据面积三分之二以上,而城的西北部又为官府手工业区,余下的空地很少,由此可见,当时城内普通居民的居住区实在是非常拥挤的。 • 《西都赋》说长安城内“闾阎且千”。李善注引《字林》曰:“闾,里门也;阎,里中门也。”

  10. 气候 • 西安地区,冬天寒冷,过去树木稀少,春夏往往“无风三寸土,有雨一街泥”,故有“无花世界之称。但是两千年前西安地区也像其他地区一样,存在着气候变迁的事实。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了当时经济作物的地理分析。说明大师气候还是比较温暖湿润的,史书上还记载了许多的暖冬的物候记载。如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冬,桃李开花,枣结实。吕后元年秋季持续温暖,桃李开花,文帝六年,桃李开花武帝元狩六年冬,”雨水无冰”,昭帝始元元年,“冬,无冰”。

  11. 唐长安城 • 唐长安城的前身是隋大兴城,它始建于隋初,增修于唐代,经过隋唐两代的建设,长安城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宏大,建筑最壮丽,布局最为规整的一座著名的都城。

  12. 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 • 唐长安城的布局是奠基于大兴城,全城面积达84平方公里,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座都城。它的面积较35平方公里的汉长安城大2.4倍。 • 其次隋唐长安城是按照一个完整的平面设计思想营建的,规划极为齐整。全城 在建筑上非为三个部分,即宫城,皇城和外郭城。 • 又次,长安城在规划布局上,十分注意对地形的利用。由于长安城内有龙首原的六条余坡隐起于平地,自东北而西南,隋初就是在此六坡的基础上,利用地形的自然趋势来规划设计新都的。

  13. 再次,长安城在布局上采取了严格的左右均齐的布置方式。全城以南北中央朱雀大街为中轴线,街东与街西地区面积基本相等。街东区有五十五坊,另一市,街西地区也有五十五坊另一市。朱雀街东西两侧坊市的数目,位置的排列及其面积的大小,行至的规划,都左右对称,相互均等,彼此相同。再次,长安城在布局上采取了严格的左右均齐的布置方式。全城以南北中央朱雀大街为中轴线,街东与街西地区面积基本相等。街东区有五十五坊,另一市,街西地区也有五十五坊另一市。朱雀街东西两侧坊市的数目,位置的排列及其面积的大小,行至的规划,都左右对称,相互均等,彼此相同。

  14. 唐代皇城与中央衙署 • 皇城俗称子城,在郭城之内,是大城中的小城。皇城内“左宗庙,右社稷,百僚署列于其间。”是唐朝中央军政机构和宗庙的所在地,为全国封建统治的中枢。今天的西安城,就主要是由唐长安城中的皇城直接发展而来的

  15. 三大内 • 唐长安城中有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三大宫殿,称为三大内。其中,太极宫因在大明宫之西,称西内;大明宫在东北的龙首原上,称东内。或称北内;兴庆宫在南,称南内。三大内不仅在建筑上位宏伟壮丽,而且也是唐代不同时期政治运动的中心

  16. 唐大明宫 • 唐大明宫,地处长安城北部龙首塬上,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平面略呈梯形,东西总宽1381.6m;南北总深2360m,占地面积333.14公顷。原宫墙周长为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遗4余处。是举世闻名的唐长安城“三大内”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是唐代皇宫园囿的代表。

  17. 唐大明宫

  18. 唐太极宫 • 太极宫兴建于隋代当时称为大兴宫。唐初的两位皇帝主要居住在太极宫。大明宫原是一座避署用的宫殿唐高宗中年因患风痹病害怕潮湿便移住到凉爽干燥的大明宫内扩建后的大明宫从此成为唐帝王的主要居处。兴庆宫的前身是唐玄宗即位以前的邸宅唐玄宗即位后将此地扩建形成又一个宫殿区。兴庆宫的规模不及太极宫、大明宫但装修极为华丽。玄宗时成为皇帝听政与生活的中心。

  19. 太极宫

  20. 唐兴庆宫 • 兴庆宫南北长一千二百五十米,东西宽一千零八十米,宫内的建筑没有采用传统的中轴线格局,其主殿兴庆殿座东朝西,和正统的座北朝南这一最佳的风水取向不符,同时,兴庆宫的正门也是朝西开的,不知道这些是否预示着“千骑万乘西南行”。 •   为了方便玄宗出行,还沿着兴庆宫东墙修建了秘密通道,就是夹城复道。夹城从大明宫修起,沿着长安城的东城垣到达兴庆宫,再由兴庆宫通向曲江芙蓉园。杜甫《秋兴》诗中“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一句说的就是这条夹城。经历了战乱流离的杜甫已经不是写下三大礼赋时的那个杜甫,飘零一方的诗人对往日寄予厚望的圣主多有讥讽。 •   兴庆宫一度成为唐朝的政治中枢,它见证着唐王朝走向辉煌的顶点,也经历了风云突变。安史之乱后,兴庆宫和它当年的主人一样失去了最高的地位,沦为闲宫,默默的站在那里,目送着唐王朝走完生命的历程。

  21. 兴庆宫

  22. 明清长安城 • 明清时期是西安城市发展史上的“后都城时代”最重要的阶段,西安城继承了宋元以来西北军事,经济,文化,商贸重镇的地位,并逐渐成为细微最大,最重要的区域中西城市。

  23. 发展历程 • 在1368-1911年534年间,明清西安城空间格局先后呈现出六次较为显著的变化,分别是明初城池的拓展和秦王府的兴建,万历十年钟楼的移建,明末关城的修建,清初满城的修建,康熙二十二年南城的兴建以及乾隆四十五年的南城的拆除。

  24. 明代城市空间格局的大变动影响深远,明初城池的拓展和秦王府称的兴建在形成格局的同时,初步奠定了西安城的整体空间框架;钟楼从西北城区移建至四条大街交汇处,强化了城市的四隅格局;明末兴建西,南,北三大关城。从而使西安城由此前仅有东关城变为拥有四座关城,形成一城八区的实体空间结构。明代城市空间格局的大变动影响深远,明初城池的拓展和秦王府称的兴建在形成格局的同时,初步奠定了西安城的整体空间框架;钟楼从西北城区移建至四条大街交汇处,强化了城市的四隅格局;明末兴建西,南,北三大关城。从而使西安城由此前仅有东关城变为拥有四座关城,形成一城八区的实体空间结构。

  25. 明清西安城市的分区 • 明清时期的城市分区类型众多,包括行政,军事,民族,治安以及工程分区,这种城市分区体系及其管理在封建社会晚期区域中心城市中颇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 一 行政分区 • 同一座城区为两县或更多行政区分治在我国古代城市并不多见,但最为显著的是当属唐长安城,万年,长安两县以长安城中轴线朱雀大街为界东西各54坊,对明清时期管理是哪个颇具有影响,

  26. 二 治安分区 • 1坊巷治安 • 2划分警区 • (1)推行警政 • (2)划分警区 • (3)警察数量与官员设置 • 三 工程分区 • 工程分区是城市空间分区的一种重要形式,明清西安城的工程分区分为两个方面,(1)城市水利设施的修建,(2)城墙的修缮

  27. 现代的西安

  28. 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29. 在文化上体现特色。城市是文化的结晶,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们采用“城市主题文化”的发展理念,把“东方神韵”作为西安的文化定位,大力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并通过文化政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立法和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实现西安文化复兴。积极保护灿烂的历史文化,大力弘扬丰富的近代革命文化,加快发展先进的现代文化,不断繁荣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并努力使隐性文化显性化,让过去在地下、在书本里的文化走上来、走出来、活起来,成为可视、可感、可消费的文化产品。 • 在建筑风格上体现特色。西安存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物,其风格有古典也有现代,如果在规划上不能妥善处理,就会导致城市风貌杂乱无章。我们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定了建筑风格分区控制的方法,根据不同地段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当代建筑的文化内涵,引导建筑风格的取向。在风格分区的基础上,对于特定的大型公共建筑、城市节点和特定的城市地段,不但精选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而且对其周边环境也进行高质量的设计,严把风格特色关,保持群体和谐。

  30. 在生态环境建设上体现特色。西安的生态环境建设,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建设:保护秦岭北麓山地和渭河流域湿地生态环境,建设浐河灞河流域生态区;以山、林、塬为骨架,以主要河流、交通廊道沿线绿色通道为脉络,以风景名胜、大遗址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形成“三环、八带、十廊道”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主框架,逐步恢复“八水绕长安”的盛景,延续和发展先人留下的人文生态景观,充分发挥“秀美山水养长安”的优势,突出生态环境建设的人文化与地域化特色。 •   在产业发展上体现特色。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柱。根据城市实际选准特色产业,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产业选准了,城市特色就能得到保持,富有生机。我们从西安实际和经济发展规律出发,确定了高新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旅游、现代服务和文化产业五大主导产业。这五大产业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节能减排;又是西安的特色产业和重要的增长点。

  31. 感谢观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