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第十四章 国际货物买卖

第十四章 国际货物买卖. 第一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一、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概念.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是指营业地位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就有关货物买卖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达成的协议。. 二、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 (一) 品质规格条款 (二) 数量条款 (三) 包装条款 (四) 价格条款 (五) 商检条款 (六) 装运条款 (七) 保险条款 、 (八) 支付条款 (九) 不可抗力条款 (十) 仲裁条款 (十一) 法律适用条款. 第二节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一、 《公约》的适用范围.

avar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四章 国际货物买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四章国际货物买卖

  2. 第一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一、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概念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指营业地位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就有关货物买卖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达成的协议。

  3. 二、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 (一) 品质规格条款 (二) 数量条款 (三) 包装条款 (四) 价格条款 (五) 商检条款 (六) 装运条款 (七) 保险条款、 (八) 支付条款 (九) 不可抗力条款 (十) 仲裁条款 (十一) 法律适用条款

  4. 第二节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一、 《公约》的适用范围 (一) 适用《公约》的货物销售合同 • 《公约》第1条规定,本《公约》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

  5. (二) 不适用《公约》的销售合同 1. 《公约》从合同种类上的排除 ①购买供私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销售; ②以拍卖方式进行的销售; ③ 依法律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的销售; ④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的销售; ⑤船舶、船只、气垫船或飞机的销售;  ⑥电力的销售。 2. 《公约》从合同内容上的排除 ①通过劳务合作方式进行的购买,如补偿贸易; ②通过货物买卖方式进行的劳务合作,如技贸结合。

  6. 我国某船舶公司向欧洲某公司订购一艘远洋货轮。合同中有一条规定: 关于双方的权利义务,合同未明确约定的,适用《公约》。而根据《公约》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范围的规定,《公约》是不适用于船舶销售的。 问: 我国船舶公司与欧洲公司在合同中的这一约定是否有效? [案例14-1]

  7. 参考答案 该合同有效。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适用公约,即当事人既可以排除公约的适用,也可以改变公约的适用。

  8. (三) 《公约》未涉及的法律问题 《公约》不调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及其条款有效性的问题; 《公约》不调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所引起的有关货物所有权问题; 《公约》不调整卖方对所售货物所引起的人 • 当事人可以通过选择其他国家的法律来排除《公约》的适用; • 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约定部分地适用《公约》,或者对《公约》的内容进行改变。 (四)《公约》适用的任意性

  9. 二、中国加入公约时的保留 (一) 合同形式的保留 (二) 扩大适用的保留

  10. 2006年8月,澳大利亚A公司(买方)与中国B公司(卖方)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由B公司向A公司提供2000台彩电的买卖合同。10月,B公司供货500台彩电,经A公司检验,因质量不合格而退货,但500台彩电的货款已付给B公司。B公司自知本公司不可能提供合格的产品,于是向A公司提议邀请中国C公司负责供货1500台,货款由A公司直接汇付到C公司账户。3个月后,C公司如期提供了1500台彩电,质量经检验合格。但A公司将货款汇付给C公司的账户时,扣除了其已向B公司支付的500台不合格彩电的货款。 问: (1) A、B、C三方之间口头协议由C向A供货,该口头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 (2) A公司扣付500台彩电货款的行为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案例14-2]

  11. 参考答案 (1)口头协议有效。因为公约的适用具有任意性,虽然我国对公约提出保留,合同必须是书面形式,但如果A、B、C以口头形式订立合同,该合同有效,只是不适用公约的规定。 (2)A的行为不能得到支持。因为本案合同经变更后,合同的当事人是A 和C ,C已经根据合同规定的条件如期向A交付了货物,完全履行了自己合同义务;A应当向C支付相应的货款,而A的扣款行为违反了支付价款的义务,属于违约行为,不应得到支持。

  12. 第二节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双方的义务 (一)卖方的义务 交付货物的义务 交付单据的义务 货物的质量担保义务 货物的权利担保义务

  13. 中国西安甲公司与澳大利亚乙公司签订了出口一批高科技农产品的合同,双方约定为: 单价为每箱10000美元,共1000箱,共计1000万美元,7月10日前交货,即期不可撤销信用证付款。6月10日,甲公司将货物在西安火车站装车运往上海港转船运往悉尼。 问:本案中的甲公司在何地完成交货义务?为什么? [案例14-3]

  14. 参考答案 西安火车站。根据公约的规定,如果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涉及货物的运输,则交货地点是货交第一承运人的地点。

  15. 杭州A公司向我国澳门B公司出口一批仪器,出口合同中明确约定该批仪器将被B公司销往巴西。A公司经调查得知: 该批仪器在巴西不会遇到任何专利侵权问题。然而,因情况发生变化,该批仪器被B公司销往了加拿大C公司,结果在加拿大被D公司以侵犯专利权起诉。 问: 根据公约的规定,杭州A公司是否会因加拿大D公司提起的侵犯专利权之诉而对澳门B公司或加拿大C公司承担权利担保责任?为什么? [案例14-4]

  16. 参考答案 A公司对B公司或加拿大C公司不承担权利担保责任。A公司与B公司约定了该批货物的销售地点,产品被提起侵权之诉不在合同约定的地点;A公司与C公司之间没有合同关系。

  17. (二)买方的义务 1.支付货款的义务  2.接受货物的义务

  18. 四、 风险转移 (一)风险分担的原则 • 合同中有运输条款的货物买卖的风险转移 • 在运输途中销售的货物的风险转移 • 其他情况下货物的风险转移 以交货时间确定风险的原则 国际惯例优先原则 过失划分的原则 特定化(划拨)是风险发生转移的前提条件 (二) 风险转移的时间

  19. 2006年10月10日,中国A公司以CIF条件向美国B公司订购了1000吨玉米。11月10日,美国B公司将2000吨玉米装船,并通知中国A公司,其中1000吨属于A公司。12月5日,载货船舶在运输途中遇险,致使该批货物损失1500吨,后来,只有500吨玉米运抵目的港。美国B公司认为,出售给中国A公司的1000吨玉米已经全部损失,根据CIF条件,货物风险已经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转移给了中国A公司。2006年10月10日,中国A公司以CIF条件向美国B公司订购了1000吨玉米。11月10日,美国B公司将2000吨玉米装船,并通知中国A公司,其中1000吨属于A公司。12月5日,载货船舶在运输途中遇险,致使该批货物损失1500吨,后来,只有500吨玉米运抵目的港。美国B公司认为,出售给中国A公司的1000吨玉米已经全部损失,根据CIF条件,货物风险已经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转移给了中国A公司。 问: 根据《公约》的规定,美国B公司的主张是否成立? [案例14-5]

  20. 参考答案 美国B公司的主张不成立。根据《公约》规定,如果货物并未确定在合同项下,风险不能转移给买方。本案中根据CIF条件,货物风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转移给买方,但其前提是货物能够明确的划分在买方名下。尽管美国B公司在将2000吨小麦装船后通知中国A公司,其中1000吨属于中国A公司,但没有确定(或者无法确定)哪1000吨属于A公司,所以本案中的货物还没有被特定化,因此风险没有转移给买方。

  21. 五、 违反合同的补救办法 (一) 卖方违反合同时适用于买方的补救办法 • 要求履行义务 • 宣告合同无效中有运输条款的货物买卖的风险转移 要求实际履行 交付替代物 修理 减价 宣告合同无效 (二)买方违反合同时适用于卖方的补救办法 (三)适用于买卖双方的一般规定

  22. 第三节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一、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概述 (一)交货地点 (二)运输与保险的承担 (三)货物的价格构成 (四)进出口清关手续的办理 (五)风险的转移

  23. 二、 《2000年通则》的主要内容 (一)E组(内陆交货合同)——EXW • 受领货物,即在卖方所在地受领货物; • 承担交货后的风险和费用; • 负责运输与保险; • 办理出口清关手续。 1. 卖方主要义务 履行交货义务,即在其所在地(一般为工厂或仓库)将货物交给买方; 承担交货前的风险和费用。 2. 买方主要义务

  24. (二)F组(主要运费未付)(装运合同) 1. 种类:FCA、 FAS、FOB • 办理货物的运输与保险; • 办理货物的进口手续。 2. 卖方主要义务 履行交货义务,即在出口国承运人所在地或港口将货物交给承运人; 向买方提交与货物有关的单证或相等的电子单证; 办理出口清关手续。 3. 买方主要义务

  25. (三)C组(主要运费已付)(装运合同) 1. 种类:CFR、CIF、CPT、CIP • 在CFR和CPT术语中,要办理投保并支付保险费; • 办理进口清关手续。 2. 卖方主要义务 办理运输的手续和承担运费,在CIF和CIP术语中,卖方还须承担投保手续和保险费; 提交于货物有关的单证或相等的电子单证; 办理出口清关手续。 3. 买方主要义务

  26. (四)D组(到货合同) 1. 种类:DAF、DES、DEQ、DDU、DDP • 承担货物在目的港交付后的风险和费用; • 除DDP术语外,办理进口手续。 2. 卖方主要义务 履行交货义务,即将货物运至约定地点或目的地交货; 承担货物在目的港交付之前的风险和费用; 办理出口手续,在DDP情况下,卖方不但要办理出口手续,还要办理进口手续。 3. 买方主要义务

  27. 某公司出售一级大米300吨,按FOB条件成交,装船时货物经公证人检验,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卖方在装船后及时发出装船通知,但运输途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影响。当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只能按三级大米的价格出售,因而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差价损失。某公司出售一级大米300吨,按FOB条件成交,装船时货物经公证人检验,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卖方在装船后及时发出装船通知,但运输途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影响。当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只能按三级大米的价格出售,因而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差价损失。 问:(1) 卖方是否应对该项损失负责?为什么? (2) 如以CIF或CFR贸易术语成交,卖方是否应对该项损失负责?为什么? [案例14-6]

  28. 参考答案 (1)卖方不负责。根据FOB条件,卖方在装船后及时发出装船通知,已经履行了应尽的义务;而且风险在越过船舷时,已经由卖方转移到买方。所以当货物到达目的港后,按三级大米的价格出售,卖方不承担赔偿差价损失责任。 (2)卖方不负责。理由同上。

  29. 中国的甲公司与美国的乙公司订立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出售一批木材给乙公司,履行方式为: 甲公司于7月份将该批木材自吉林交铁路发运至大连,后由大连船运至美国纽约,乙公司支付相应对价。但7月份,甲公司没有履行。8月3日,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该批木材最迟应在8月20日之前发运。8月10日,甲公司依约将该批木材交铁路运至大连。但该批木材在自大连至纽约的运输途中因海难损失百分之八十。由于双方对货物灭失的风险约定不明,遂发生争执。乙公司认为,甲公司未于7月份履行合同违约在先,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合同因甲公司未按时履行义务已终止,故货物损失的风险理应由甲公司承担。 问: (1) 乙公司是否有权要求甲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为什么? (2) 乙公司认为本案合同因甲公司违约已经终止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 本案中,货物损失的风险应由谁承担?为什么? [综合案例]

  30. 参考答案 (1)有权。因为甲公司迟延履行合同履行义务,构成对乙公司违约。 (2)不正确。根据《公约》规定,如卖方不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履行其义务,则可以给卖方规定一段合理的额外时间,在此时间内,买方不能采取与此相冲突的救济方法。本案中卖方即可以在买方规定的“至迟不超过8月20日”的合理时间内履行义务,此期间合同依然有效。 (3)买方承担。根据《公约》规定,双方对风险没有约定情况下,如果货物涉及运输,则自货物按照合同交付给第一承运人时起,风险由卖方转移给买方。本案中,货物交由铁路运输时起风险转移至买方承担。

  31.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