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第六章分步成本會計制度

第六章分步成本會計制度. 資料來源 : 林蕙貞、李宗黎著 證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壹、分步成本會計制度概述 貳、約當產量之觀念與單位成本之計算 參、部門生產成本報告之編製 肆、分步成本會計制度之彙總討論 伍、分步成本會計制度下損壞品之處理. 本章大綱. 參、部門生產成本報告之編製. 一、起始生產部門成本報告之編製 1. 數量資料及約當產量 2. 成本資料及單位成本之計算 3. 成本之分配 二、後續生產部門成本報告之編製 1. 數量資料及約當產量 2. 成本資料及單位成本之計算 3. 成本之分配.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分步成本會計制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分步成本會計制度 資料來源:林蕙貞、李宗黎著 證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 壹、分步成本會計制度概述 貳、約當產量之觀念與單位成本之計算 參、部門生產成本報告之編製 肆、分步成本會計制度之彙總討論 伍、分步成本會計制度下損壞品之處理 本章大綱

  3. 參、部門生產成本報告之編製 一、起始生產部門成本報告之編製 1.數量資料及約當產量 2.成本資料及單位成本之計算 3.成本之分配 二、後續生產部門成本報告之編製 1.數量資料及約當產量 2.成本資料及單位成本之計算 3.成本之分配

  4. 一、起始生產部門成本報告之編製1.數量資料及約當產量一、起始生產部門成本報告之編製1.數量資料及約當產量 • 報導部門待處理之產品數量 • 通常即為期初在製品單位數與本期開始生產單位數之和。 • 報導待處理數量處理之結果 • 若無損壞品,以起始生產部門而言,待處理之產品於本期中若非已完工並移入後續部門,即為期末在製品。 • 加權平均法計算約當產量時僅需列示「完工產品」及「期末在製品」即可。

  5. 2.成本資料及單位成本之計算 • 此部分資料由總分類帳「在製品─××部門」帳戶之借方即可查得。 3.成本之分配 • 完工產品之成本與本期後續部門成本之計算有關,亦影響產品之總成本;而在製品成本則將影響本部門次期單位成本及(或)移轉後續部門成本之計算。

  6. 起始生產部門生產成本報告-加權平均法

  7. 二、後續生產部門成本報告之編製 • 前部門發生之生產成本轉入後續部門,成為後者產品成本之一部分,該項移轉成本對後續部門而言,稱為前部成本。 1.數量資料及約當產量 與起始部門相同,惟起始部門待處理數量中 「本期開始生產」部分,在後續部門改為 「本期由×部門轉入」;而本期處理數量中 之「完工並移轉×部門」部分,則可能為「 本期完工並移轉製成品」取代。

  8. 較起始部門增加「前部成本」一項約當產量 單位成本之計算,在計算約當產量時將前部 成本視同本部開始生產時一次全部投入之直 接原料處理。 2.成本資料及單位成本之計算 增加一個成本因素—前部成本,此外均與起 始部門報告無異。 3.成本之分配 不論是完工產品或在製品,其前部成本均已 100%發生。

  9. 【釋例七】 • 沿釋例六安和公司成型部門生產之產品需移入裝配部門繼續加工始成製成品。X8年12月裝配部門有期初在製品1,000單位,完工程度60%,其成本計$137,800(包括前部成本$102,000,加工成本$35,800)。裝配部門於產品完工時,投入原料包裝成品以利保存及搬運。X8年12月份裝配部門發生直接原料成本$124,000,加工成本$234,200,完工產品4,000單位,期末在製品1,000單位,完工程度50%。試按加權平均法編製裝配部門X8年12月份之生產成本報告。

  10. 後續生產部門生產成本報告-加權平均法

  11. 先進先出法 • 採用先進先出法時,係將不同時間投入生產之單位,分為不同之層次,各層次分別保留其原始成本,不與其他層次合併,並假設先投入生產之單位,先予加工完成,並先移入次部門繼續加工或完工入庫。 • 期初在製品上期生產部分按上期成本計算,本期生產部分按本期成本計算。

  12. 先進先出法 • 本期投入之成本用於下列三方面: • 將期初在製品繼續加工至完成。 • 生產本期開工並完工之產品。 • 生產本期開工但至期末尚未完工之產品。 • 本期之約當產量則為下列三者之和: • 期初在製品本期生產部分之約當產量。 • 本期開工並完工之產品數量。 • 期末在製品之約當產量。 • 本期完工產品之成本分為二種: • 期初在製品加工完成者之成本。 • 本期開工並完工產品之成本。

  13. 產品投入與產出之關係—先進先出法

  14. 先進先出法與加權平均法之比較 • 加權平均法之計算較為簡單 • 先進先出法則因成本不受前期影響,較能反映當期實際之狀況 • 當下列二種情況同時存在時,宜採用先進先出法,計算及分配成本: • 前後期直接原料或加工成本之單位成本有重大變動 • 期末在製品之數量與完工產品總數相比佔重大比例

  15. 【釋例八】 • 安和公司成型部門X8年12月份有期初在製品1,500單位,原料已全部投入,加工成本已投入80%,其成本共計$142,000。 • 12月份投入直接原料成本$200,750,直接原料係於開工時一次投入,加工成本$241,800,本期開始投入生產之產品5,250單位,期末在製品2,750單位,完工程度40%, 假設使用先進先出法,試編製成型部門X8年12月份生產成本報告。

  16. 起始生產部門生產成本報告-先進先出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