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回顧上次影片

回顧上次影片. 看這則新聞 …… “ 紐約地鐵警戒惹民怨  彭博遭質疑為連任打安檢牌 “. 本週兩章節. CH5: 親身影響 CH6: 創新傳佈. CH5: 親身影響. 兩級傳播(二級傳播) Blumer: 烏合之眾(大眾社會) 社會各階層 不具名(不知名 anonymous) 彼此互動少 組織鬆散. 傳播效果. 對大眾的傳播效果很強 ? 或有限 ? 或者,僅加強預存立場 ? 拉查斯菲 Lazasfeld 等人提出人際親身的影響力之重要性. 兩級傳播理論. p. 67. The People’s Choice.

avye-pugh
Download Presentation

回顧上次影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回顧上次影片 看這則新聞 …… “紐約地鐵警戒惹民怨  彭博遭質疑為連任打安檢牌 “

  2. 本週兩章節 • CH5:親身影響 • CH6: 創新傳佈

  3. CH5:親身影響 • 兩級傳播(二級傳播) • Blumer: 烏合之眾(大眾社會) • 社會各階層 • 不具名(不知名 anonymous) • 彼此互動少 • 組織鬆散

  4. 傳播效果 • 對大眾的傳播效果很強?或有限? • 或者,僅加強預存立場? • 拉查斯菲Lazasfeld等人提出人際親身的影響力之重要性

  5. 兩級傳播理論 p. 67

  6. The People’s Choice • 拉查斯菲Lazasfeld等人的研究 (1940) • 研究結果 (影響投票行為的因素) • 社會背景(社經地位、居處、宗教…) • 意識形態差異 • 對選舉的興趣:對選舉感興趣者vs. 不感興趣者 • 宣傳的影響p. 71 • 激發意願、興趣 • 強化預存立場 • 改變思想的可能性很小 • 人際親身的影響p. 71 • 人際管道 vs. 大眾媒體

  7. 原團體的概念 • Cooley 提出原團體的概念 primary group • 人們所屬的小團體,具緊密的社會關連 • 價值觀、意義形成 • 兩個研究 P. 66 • 西屋電器工人。生產力決定於按件計酬?或團體期望與規範? • 二次大戰軍人。戰鬥動機來自仇恨敵人?或保衛親友與符合家人期望?

  8. Decatur Study • Research done at Columbia University • 研究日常生活裡誰影響了誰 • Marketing 購物 • Fashion 時尚 • Public affairs 公共事物 • Selection of movies 電影選擇 • 研究發現 pp. 74-75 • 各類“意見領袖” • 國內研究發現 pp. 76-77

  9. CH6: 創新傳佈 •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Rogers, 1962) • 四(五)個元素 • 某新事物、觀念、產品 • 獲知的管道 • 經歷的一段時間 • 某個社會體系內,人們之間的互動、運作 • “人”的元素

  10. 創新傳佈模式 p. 80

  11. 傳播管道 • 大眾 vs. 人際 • 單向 vs. 回饋 • 間接 vs. 直接面對面 • 快 vs. 慢 • 認知改變 vs. 態度行為改變 • 同質性 vs. 異質性

  12. 意見領袖的特性 • 較常接觸多種傳播 • 較萬國性 more cosmopolite • 社會地位較高 • 較具創新思想 • 常是人際網絡中心

  13. 此類研究的省思 pp. 88-89 • 過份迷信新事物 pro-innovation bias • 回憶性的研究法(過程中的調查應更佳) • 傳佈不成功的案例應該研究 • 訊息接受的態度也應研究 • 領域、範圍應擴大(例,研發過程) • 採用動機也應研究 • 其他…

  14. 下週:傳播者研究 • 3:40 PM 到教室 • 或 7F多媒體實驗室 • 課本內容第7-8章 • 長度: 01:51 • 重點: • 新聞人員的生活型態 • 面對的壓力 • 社會責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