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抗结核药合理应用

抗结核药合理应用. 第一线抗结核药 :疗效好,毒性低;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 第二线抗结核药 :毒性较大、疗效较低;对氨基水杨酸、乙硫异烟肼、氨硫脲、环丝氨酸、卷曲霉素、卡那霉素。. 异烟肼. INH,isoniazid, 雷米封 rimifon 作用: 对结核杆菌高度选择性,很强的抑菌/杀菌作用。对静止期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繁殖期细菌有杀灭作用。对其它菌无效。单用易产生抗药性,与其它抗结核药联用,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机理: 抑制胞壁 分枝菌酸 mycolic acid 合成。. 异烟肼.

axel-brock
Download Presentation

抗结核药合理应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抗结核药合理应用 • 第一线抗结核药:疗效好,毒性低;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 • 第二线抗结核药:毒性较大、疗效较低;对氨基水杨酸、乙硫异烟肼、氨硫脲、环丝氨酸、卷曲霉素、卡那霉素。

  2. 异烟肼 INH,isoniazid, 雷米封 rimifon • 作用:对结核杆菌高度选择性,很强的抑菌/杀菌作用。对静止期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繁殖期细菌有杀灭作用。对其它菌无效。单用易产生抗药性,与其它抗结核药联用,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 机理:抑制胞壁分枝菌酸 mycolic acid合成。

  3. 异烟肼 • 体内过程:(1)口服、注射均易吸收。(2)分布广。脑膜炎时,脑脊液浓度可与血浆浓度相近。(3)穿透力强,也易透入细胞内作用于已被吞噬的结核杆菌。(4)肝脏代谢,乙酰化失效。分为快代谢型、慢代谢型。 • 临床应用:各种类型结核。除早期轻症肺结核或预防应用外,均宜与其它第一线药合用。

  4. 异烟肼 • 不良反应 • 神经系统反应:与Vit B6缺乏有关外周神经炎,CNS兴奋,精神失常或惊厥等。 • 肝损害:老人及快代谢型者,嗜酒者多见 • 变态反应 • 胃肠反应 • 药物相互作用:肝药酶抑制剂

  5. 利福平 rifampicin, RFP,甲哌利福霉素 • 优点:高效,低毒,口服方便。 • 抗菌作用:广谱杀菌药,抗菌作用强 • 对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作用强。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 对G+球菌(耐药金葡菌)强。G-球菌如脑膜炎双球菌有效。G-杆菌如大肠、变形、流感、绿脓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 沙眼衣原体、某些病毒、厌氧菌有效。

  6. 利福平 • 机制:特异性抑制细胞依赖DNA的RNA多聚酶,阻碍mRNA合成。 • 体内过程: •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 • 分布广,脑脊液可达有效浓度。 • 穿透力强,能进入细胞,结核空洞。 • 在肝代谢,胆汁排泄→肠肝循环。

  7. 利福平 • 应用: (1)各型结核病 与其它抗结核药合用。 (2)麻风病的治疗。 (3)耐药金葡菌的感染及其它敏感菌所致的感染。 •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过敏反应 (3)肝损害 (4)流感综合症 • 药物相互作用:可诱导肝药酶。

  8. 利福定、利福喷汀 rifandin rifapentine • 抗菌谱和利福平相同,对结核杆菌作用比利福平强,与其它抗结核药有协同作用。 • 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有较强作用。 • 利福喷汀每周给药两次不良反应少。 • 疗效需进一步研究总结。

  9. 乙胺丁醇ethambutol • 优点:毒性小,抗药性产生慢。 • 抗菌作用:(1)繁殖期的结核杆菌作用较强,可杀菌。(2)对链霉素、NIH耐药的结核仍有效。(3)细胞内、外均有抗菌作用。 • 应用:与利福平或INH等合用于抗结核,单用也产生耐药性。 • 不良反应:球后视神经炎。

  10. 链霉素streptomycin • 仅有抑菌作用,作用仅次于异烟肼和利福平。穿透力弱。 • 与其它抗结核药合用于浸润性肺结核、粟粒性结核等。 • 易产生抗药性,严重的耳毒性。

  11. 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PZA • 体内过程:口服易吸收,分布广,穿透力强(细胞内,脑脊液)。 • 机制:进入含吞噬细胞内,转化成吡嗪酸→杀菌。对静止期缓慢生长的结核菌有杀灭作用。在酸性环境下抗菌增强。

  12. 吡嗪酰胺 • 应用:主要用于非典型的分支杆菌和结核病的复治。宜与其它第一线药合用。有明显协同作用。单用易产生抗药性,无交叉抗药性。 • 不良反应:(1)高剂量、长疗程肝脏毒性(>3g)、(2)抑制尿酸盐排泄,可诱发痛风。

  13. 对氨水杨酸 sodium aminosalicylate PAS-Na • 抑菌作用和穿透力均弱,多不单用。 • 不易或很慢产生耐药性。 • 机制:影响叶酸代谢,类似磺胺。 • 应用:与链霉素,INH等合用,增强疗效,延缓抗药性产生。与RFP不宜同时使用。 • 不良反应:胃肠反应、过敏反应。毒性小,但发生率高。

  14. 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则 • 早期用药。 • 联合用药:种数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 • 坚持全疗程规律性用药:患者时用时停或随意变换用量是结核病化疗失败主要原因。 • 适宜剂量。 结核病患病率近年有所回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