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廁所 so what?

廁所 so what?. 4960Y002 林思靜 4960Y022 柯佩真. 對廁所的稱呼. 中國 中國古代廁所多設於房舍外,採「溷廁合一」形式與豬舍相連。通常糞坑頗挖並覆茅草,亦稱「茅坑」或「茅廁」。 中國鄉村的廁所設計多數是比較危險的,因為它中間有一條坑(以供屎尿落下),坑下是一堆糞便和灰的混合物(如廁所是建在地上的話)或是魚塘(如廁所是建在池塘邊的話);如果失足從坑中摔下的話,就會屎尿滿身。這種設計是方便收集糞尿作為肥料或讓作為池魚的飼料。 在先秦及漢魏時期,廁所也被稱為行清。現在,主要稱洗手間、衛生間等。

bab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廁所 so what?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廁所 so what? 4960Y002林思靜 4960Y022柯佩真

  2. 對廁所的稱呼 中國 中國古代廁所多設於房舍外,採「溷廁合一」形式與豬舍相連。通常糞坑頗挖並覆茅草,亦稱「茅坑」或「茅廁」。 中國鄉村的廁所設計多數是比較危險的,因為它中間有一條坑(以供屎尿落下),坑下是一堆糞便和灰的混合物(如廁所是建在地上的話)或是魚塘(如廁所是建在池塘邊的話);如果失足從坑中摔下的話,就會屎尿滿身。這種設計是方便收集糞尿作為肥料或讓作為池魚的飼料。 在先秦及漢魏時期,廁所也被稱為行清。現在,主要稱洗手間、衛生間等。 閩南語稱廁所為「屎礐」,粵語俗稱「屎坑」(無馬桶的廁所)或「屎塔」(有馬桶的廁所)。在四川話中,稱廁所為「茅廁」(「廁」音同「司」),上廁所被稱為「解手」,這是由於明清時期湖廣填四川時,大量湖南、湖北、廣東移民是被捆綁雙手強制遷入川東地區,要方便時才能將雙手解開,因此有這種說法。 日本 古代的日本稱廁所為「はばかり(habakari)」「雪隠」「厠(kawaya)」或「手水(chouzu)」。在昭和年代以後就用「お手洗い(御手洗,otearai)」、「化粧室(keshoushitsu)」,或者使用外來語「トイレ(來源於英語toilet)」、「W.C」、「ラバトリー(來源於英語lavatory)」。另外在公共場合的時候則用男女性別的圖標表示的場合比較多。 在現在的日本,廁所一詞的說法通常有四種:「便所(benjo)」、「トイレ」、「お手洗い(御手洗)」、「化粧室」,按照文雅程度「便所」最低,可翻譯為中文的「茅廁」一般是在指公園等場合的公共廁所、也有人指沒有附帶衛生紙的廁所,「化粧室」是四種中最文雅的說法即是「化妝室」,多指比較高檔的廁所或是在特殊場合下使用,比如用餐時(在日本很多公共場合有專門的化妝室,只有鏡子、水槽和垃圾箱等,裡面沒有入廁用具。也叫做「化妝室」一般是在比如同一層樓中只有單一性別的廁所的情況下出現。),而「トイレ」、「お手洗い」則是比較普通的說法。 日本原來流行的和式廁所已漸漸被西式廁所取替。

  3. 台灣 台灣清治時期,關於小便,女人多在房內放置夜壺,而男人多在溝中、田邊、樹下、屋前,以天地為廁所,不急時,就挖洞,排泄在土壤內當肥料。台灣日治時期,帶入現代化觀念,為改善全台衛生問題,推動使用廁紙,並開始嚴格取締隨地大小便的不良風俗。當時,台灣人還以此為抗日的理由,如相關日人罪狀「不敬孔子、不惜字紙」、「放尿要罰錢」。1897年5月,台北市首次出現由政府興建的「公共便所」,位於台北城內共12處。1910年,台北廳再度斥資,興建現代化公共便所,如區分大小便,裝設水龍頭,電燈,磚塊等,此時台灣新興建的房屋已強制規定興建便所,農村房屋多設於後側,官舍、商家必定設置。台語稱為「便所」,或較文雅的「化粧室」,即日語借詞。目前響譽國際的和成牌公司(HCG)便創立自日治時代1931年。 國民黨政府遷台,相關華語用詞,馬桶、廁所、公共廁所、洗手間、盥洗室,才逐漸帶入。另外,由於美軍協防台灣,如W.C.,亦常被民間使用。1980年代後,台灣家家戶戶已經有現代化廁所設備,而存在於國軍營舍內的群體式「一條坑」,也逐漸改建而消失。 英語國家 在英語中,toilet自身有「化妝間」的意思,在一般居住的地方兼設有浴池或浴缸的廁所則叫bathroom,而對於公共廁所則有時稱作以本意為休息室的restroom。

  4. 公共廁所,簡稱公廁,文雅的稱為洗手間或衛生間,按性別分為男界、女界,或稱男生廁所、女生廁所。廣東口語稱為屎坑,舊時也有茅廁、茅坑,指供公共使用的廁所。公共廁所,簡稱公廁,文雅的稱為洗手間或衛生間,按性別分為男界、女界,或稱男生廁所、女生廁所。廣東口語稱為屎坑,舊時也有茅廁、茅坑,指供公共使用的廁所。 公廁是提供公眾人士自由進出,方便排洩的地方。中國大陸有很多公廁都沒有門,有些甚至沒有間隔,在廁格外的人可以看到其他人如廁的情況。有時也可通過洗手盆的鏡子反射到裡面的情況,因此很多市民都不喜歡在沒有門的小便處小便,而喜歡在大便廁格小便。中國大陸一些大中城市也有很多公廁被人承包收費,一般路面公廁的收費是2到5角,販賣紙巾。初時設想可以通過收費來維護公廁設施,但市民則普遍不接受公廁收費。所以收費公廁的使用率都不高,不時可以見到一些盲流、民工及小孩會公然在馬路旁便溺。 2007年2月12日起,廣州市城區的公廁統一全部取消收費,向市民免費開放。在中國國內大城市中尚屬首次。[

  5. 廁所物件 • 固定設備 • 公共廁所,通常包含下列固定設備: • 小便斗(男生廁所) • 馬桶 • 洗手水龍頭 • 洗手台 • 手乾燥器 • 鏡子 • 抽氣扇 • 沖水系統 • 水龍頭沖水系統 • 小便斗沖水系統 • 馬桶沖水系統 • 垃圾桶 • 洗手台垃圾桶 • 馬桶垃圾桶 消耗品 洗手液、肥皂 衛生紙 抹手紙 販賣機 衛生紙販賣機 衛生棉販賣機 肥皂販賣機

  6. 另類用途 某些露宿者會於公廁內睡覺。 部份男廁是一些男同性戀者結交同性朋友或性伴侶的地方,這種行為稱為「釣魚」。 有些人會於公廁內進行該地方禁止或犯法的行為,例如於禁煙場所的公廁內吸煙,在公廁廁格內進行性行為,或於公廁內吸食毒品等。 付費公廁 位於韓國首爾的自動收費公廁 有些是免費向公眾開放,有些按顧客人次人頭進場費,可能送紙巾。但在中國曾經只是付費解手,紙巾須另外購買,價格要大約1元。 歷史上最早的收費公廁出現在公元74年的羅馬帝國。 歐洲有公廁是計時的,每15分鐘為一時段,超時不投幣,廁格門會自動彈開。 高級酒店或會所的公廁內,有服務員協助開水龍頭、送上白毛巾或抹手紙,自收小費的。

  7. 流動公廁 流動公廁是指可以搬移的公廁,馬桶較深以阻止臭味散發,一般不設洗手盆,多見於工地或臨時搭建或臨時性質的場地,在原有公廁維修時也會使用。廣州市曾有多種流動公廁出現過,也在上下九推出過「高級公廁」,須要投放2元硬幣才能使用1分鐘,其中功能甚多,看電影、聽音樂,有報時功能,能上網。使用時間為1分鐘,加時須續費。但這種公廁成為全城笑話,出現數月後不見蹤影。 交通工具上的廁所 飛機上的真空廁所 台灣高鐵700T型電聯車無障礙廁所在民航客機、區域鐵路、長途客車及郵輪上均設有廁所,不少均裝有集便裝置,惟不少較舊款的鐵路列車是採用直排式,即糞便等穢物直接排出路軌,因此這些廁所在停車時是不許使用的。 另外當列車在無碴軌道區段內行駛時,乘務員也會禁止乘客使用直排式廁所,直至列車離開無碴區段。 在香港,港鐵方面禁止城際直通車在香港境內使用直排式廁所,列車在進入境內時曾經會把廁所鎖上。 一些無買票乘坐鐵路的逃票者,會把列車廁所用作躲避查票員的地方。 大廈廁所 在部分商業大廈,其廁所是上鎖的,要向商戶或租戶借取鎖匙才能使用,這類不算公廁。 大多數城市都有規定所有商業場所必須開放其廁所,例如食肆、商場等地方。

  8. 世界廁所組織 (英文: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WTO)   是一個關心廁所和公共衛生問題的非營利組織,在2001年成立,總部位於新加坡。每年世界廁所組織都會在不同的地方舉行 世界廁所高峰會 (World Toilet Summit)   目前世界廁所組織有來自17個國家的47個國際會員。新加坡廁所協會、日本廁所協會、芬蘭廁所協會、台灣廁所協會、美國公廁小便恐懼症候群協會、北京旅遊局都是會員。 世界廁所組織定每年的11月19日為世界廁所日。 世界廁所峰會暨博覽會   世界廁所組織從2001年開始舉辦世界廁所峰會暨博覽會,探討為人類提供安全衛生廁所。峰會歷年來在以下的地方進行: 2001年:新加坡 2002年:南韓首爾 2003年:台灣台北 2004年:中國北京 2005年:愛爾蘭貝爾法斯特 2006年:俄羅斯莫斯科 2007年:印度新德里 2008年11月4─6日:中國澳門 2009年11月16─18日:泰國曼谷

  9. 資料蒐集 市面上出版書籍 討論廁所問題

  10. 相關書籍 內容簡介: 常人不屑談之的馬桶,在莊伯和的筆下,則是含有「意識型態」的「馬桶傳奇」,我們每天都要進出的廁所,你可知道裡面也有鬼神? 「曼陀羅」,是梵語mandala的音譯,佛教道場、圓壇的意思,又因形狀像車輪,引申為「圓滿具足」,也有「本質」、「集合」的意思,《廁所曼陀羅》即在探索屎尿的世界。 莊伯和從民俗文化的角度考察廁所、屎尿、馬桶的歷史源流,全書共分三卷,以「廁所」為軸心,並有多幀圖片,遍及各類文物、考據、典故,包羅萬象,是屎尿大全的佳作極品。 作者:莊伯和/著

  11.   散文家阿盛以一篇〈廁所的故事〉攻進文壇,至今仍是一篇經典散文,其所撰述的主要是五、六○年代台灣廁所的演進,以幽默、諷刺的筆法透過孩童天真的眼光表露如廁的趣事,以及城鄉生活的差距,也揭開如廁私密的一面。至於私密的部分,上廁所甚至比做愛還難以啟齒;近十年性開放之後,「難以告人」之事大概就專屬於上廁所這件事,很多人可以侃侃而談做愛的事、次數,不會有人吹牛自己上廁所的次數以及事宜吧,何況是寫成一本專書。....  散文家阿盛以一篇〈廁所的故事〉攻進文壇,至今仍是一篇經典散文,其所撰述的主要是五、六○年代台灣廁所的演進,以幽默、諷刺的筆法透過孩童天真的眼光表露如廁的趣事,以及城鄉生活的差距,也揭開如廁私密的一面。至於私密的部分,上廁所甚至比做愛還難以啟齒;近十年性開放之後,「難以告人」之事大概就專屬於上廁所這件事,很多人可以侃侃而談做愛的事、次數,不會有人吹牛自己上廁所的次數以及事宜吧,何況是寫成一本專書。....   本書一開始回溯到沒有現代馬桶的年代,從夜壼談起,這個屬於中國古早的器皿,大抵是設計給男性在夜間使用(也有女性的夜壼,因使用者的不同應叫桶),早期不知情的洋人拿去插花,甚至拿來調雞尾酒。諸如此類因文化、習俗、生活習慣不同所產生的廁所笑話與趣聞處處出現在書中,作者在顯露幽默的同時,其實也是展現族群的文化差異。....   作為一部有關廁所的歷史、博物館,作者竭盡所能蒐羅了古今中外的典故、神話、傳說、俚俗諺語等等,引經據典的鋪就廁所的種種事、物,探索尿屎文化,導遊廁所的世界。本書還附上圖片輔助說明、證實,讓讀者有臨場感,可說是一部有趣兼具十分知識性的「搜糞記」,也可以視為一本「打開廁所說糞事」的書,公開、解剖廁所以及二便這檔不可告人的事。如果對人類行為學有興趣,....

  12. 巴黎的廁所設計巧思 巴黎的廁所佈置術 對室內佈置有著絕對堅持的巴黎,連家中最小的房間─廁所,都不放過。在一般印象中,對廁所的佈置要求可能只是以整潔為訴求,但巴黎人卻將廁所賦予更多色彩,讓人在小小的空間中相遇出乎意料的驚奇與樂趣;即使只是廁所,也充分突顯主人的喜好、個性以及佈置品味。 如果你熱愛名牌,就把名牌商品帶進廁所吧;如果你喜歡欣賞畫,何不將喜愛的畫掛在廁所牆上?隨興一點,廁所的壁上就是自由塗鴉的留言板;把快樂的合影照片掛在牆壁四周,廁所就是一處充滿回憶的所在。原來,廁所是什麼樣的地方完全取決自己,巴黎的廁所佈置實例提供各種風格的創意供你參考。 叢林裡的廁所 秘密的房間 廁所圖書館 彩色塗鴉天地

  13. 廁所大不同 作者:妹尾河童/著 內容簡介   「可以參觀府上的廁所嗎?」   你會怎麼回答?   從對這個問題的反應,可以讀出不少事情吧。更何況,拜訪住家,參觀廁所,畫出俯瞰圖,如果還能問到獨特的廁所經驗,那一定很有趣……。窺看高手妹尾河童就此展開一項構想大膽的企劃。   魅力歐吉桑這回的目標不在珍奇少見的廁所,而是人。肯秀出平常不讓人看的部份,願意坦率暢談的人。結果,他從五十多位各界名人,如小說家、漫畫家、藝人、明星、歷史學家、解剖學家、藝術家、料理家、音樂家、賽車手……身上看到關於廁所的種種回憶與人生觀,較之於一般的採訪,這幅『廁所眾生相』所呈現出的人的面貌真是有趣驚奇得多了!   另有題外篇報導太空船上的廁所與西洋東洋廁所之古今演變。

  14. 廁所相關節日、報導

  15. 11月19日世界廁所日   雖然表面上聽起來像個冷笑話,但在11月19日世界廁所日討論的議題卻很嚴肅,因為全球近半人口都缺乏廁所及衛生設施。 有些人或許對上廁所羞於啟齒,不過無論有沒有廁所,人人都有此種生理需求,世界廁所日除了讓人們慶幸擁有廁所,更要讓世人正視,全球尚有25億人沒有廁所及足夠的衛生設施,非營利組織WaterAid便拍攝影片,突顯擁有廁所其實是種奢侈行為。 對已擁有廁所的人而言,慶祝此事似乎聽來瘋狂,然而缺乏廁所卻會導致尷尬、失去尊嚴、造成安全問題、傳染原本可預防的疾病,甚至還會致死, 當人們沒有廁所,便不得不在大街上、田野中、後巷內解決生理需求,結果導致飲用水及糧食遭到污染,也引發多項衛生風險。衛生設施不足是全球最主要感染源, 每年致使180萬人喪命,絕大多數為孩童;縱然某些國家盥洗設施充足,亦會面臨公共廁所不潔與污水處理問題。   新加坡的Vanilla在Let's Look At It This Way表示,人們應更在意廁所問題: 我知道多數人覺得這個話題很糟,但我們不該把廁所當成禁忌話題,讓許多人對問題的嚴重性毫無所知,既然我們每人每年平均都得去上2500次廁所,換算成每天6至8次,一生總共有三年時間花在廁所裡,我不明白為何人們覺得此事不重要。   非營利組織「世界廁所組織」在全球舉辦各式活動,慶祝世界廁所日;為提升相關公民意識,WaterAid亦宣佈為英國iPhone用戶推出ToiletFinder UK應用程式,這個免費軟體能幫助民眾找到最近的公用廁所,並提醒他們何其幸運,才能擁有潔淨且安全的廁所。這個節日最大的活動名為The Big Squat,呼籲人們在公共場所集體蹲坐一分鐘,以提升社會對廁所問題的意識,這些照片記錄各地人們蹲坐情況,包括新加坡的幼稚園學童:

  16. 11月19日世界廁所日   雖然此事有其嚴肅之處,許多人仍以幽默感慶祝世界廁所日,英國部落格London City Drains列出十項有關廁所的問答題;中學教師Matt Cheplic則在影片中歌頌廁所。   有些部落客指出,光靠廁所可能不足以解決問題,印度的Sandhya在Maradhi Manni部落格表示,許多男性有廁所卻不使用:   例如清奈(Chennai)一年平均十個月都炎熱,我總會看到男人在街邊小便,既然女性能夠自制,回到家再解放自己,我不明白為 何男性忍不住,故我認為這種罪行應處以高額罰金(沒錯,這是犯罪),我還看過男人朝著公廁的外牆小便!我也在Srirangam看過男性在寺廟邊牆旁小 便,但廟旁四週明明都有廁所,還是有人清理的付費廁所! 雖然缺乏衛生設施會讓每個人受害,將廁所視為禁忌後,對女性衝擊尤其大,有些國家裡,女性因為社會規範與矜持,農事都得在日出前或日落後進行,導致健康及安全顧慮。印度的Joanne Sprague在Overturning Boulders部落格注意到,清奈地區晨間廁所裡看不到女性,衣索比亞的AN ADVENTURE IN ADDIS也提到類似狀況: 我常聽到有關女廁不足或整體廁所太少的問題,也聽過青少女得摸黑做事,才不會在學校遭到男孩欺負,或甚至無法去上學;男人會四處 撒尿,隨著手上拿根菸,更認為女性沒有這種需求…我想看到一幅巨大的Amharic語告示牌,寫著「女性也要上廁所」,再放上一張芭比娃娃坐在馬桶上 的照片。   為慶祝世界廁所日,部落客Jonathan Stray告訴讀者,自己曾前往泰國、英國、西非、阿曼等各地廁所後的感想是:   西方世界的廁所有抽水馬桶、廁紙、淋浴間其實都是例外,世界其他地區若有洗手間,廁所總是又濕又小,良好廁所其實代表著良好生活品質,故請各位享受這種高級生活,祝各位世界廁所日快樂。

  17. 一篇報導 發現生活中的私密空間─從廁所談通用設計 資料來源 設計雙月刊 tripod 撰文/中川聰、崔慈芳;圖片提供/Tripod Design;東陶機器株式會社   在台灣,一講到廁所,通常大家的印象都偏向於陰暗或是擁擠的負面印象。進行空間設計時,廁所也通常不被列為重點,甚至被迫選用剩下的零碎空間。然而在日本,自古以來,廁所便是居住空間中的改革重點之一,除了因為天性愛乾淨的習性外,日本人對於外來文化的吸收能力以及在極短時間內便能將外來文化轉化為適合日本風土的能力之強,也是廁所設計快速進步的背景因素之一。你能想像,光廁所名稱還能隨著設計一連串的演變呢!本篇從每人每天都一定會使用,且最講究使用性的「廁所」來探討通用設計。   在日本,從最早的「KAWAYA」到「御手洗」、「便所」、「TOIRE」、「洗面所」、「化妝室」等廁所名,每經歷一次廁所概念的革命,便會全面更新,對於廁所的名稱肯下這麼大一番工夫的國家恐怕也只有日本。連源自歐美的坐式馬桶也被日本人設計的淋漓盡致,發展出多種傲視各國的新發明。日本廠商進行廁所的改良設計時,除了注重空間氣氛的改善外,對於如何在寸土寸金的日本家庭中,創造出富強大收納性以及使用便利性的廁所空間,下了更多工夫,可說是通用設計概念的極致發揮。

  18. 一篇報導 ◆家用廁所再增人性化設計 2005年,日本衛浴界知名廠商「TOTO東陶衛浴設備」推出業界首創最新式通用設計廁所「RESTPAL SX」。組合中包含有馬桶、洗手台、收納處、把手、鏡子等,將廁所中的設備組合為一。只要花一天施工的時間,便可給廁所一個重新的面貌。從本產品觀察到廁所設計上的通用設計重點如下: 一、創造便利的動線配置   該廁所最大的特點在於充分考慮使用時的動線配置(特別是馬桶及洗手台),並同時多方考量各種體格使用者的需要。比如在一般廁所裡,小孩如廁時,為保持平衡將衛生紙捲架當成把手抓握,因此在此產品設計時,便在右手旁邊設置了高度約為700mm的架子,一般大人剛好能將手肘置於上方休憩,同時小孩也可抓取(架子內部藏有給水及排水系統),以及於前方設置長形把手以方便抓拿。 另外,左手旁則設置了可動式肘靠,與後方的貼心背靠。同時更設置前方背靠,目的考慮到小孩或是體弱者如廁施力時可支持前傾姿勢,使用者可視個人需要選用適合的支持道具。在清掃方便性,則首創龍捲式洗淨方式,自噴嘴射出的水流呈現龍捲式,讓水流的沖洗效果更好。同時,馬桶邊緣採無死角式的新邊緣弧線內緣,清掃時更省力。 二、省力潔淨的非接觸式自動化設計   如廁前馬桶蓋會自動開啟,如廁後馬桶會自動進行洗淨作業,讓使用者不須用手操作,以保持乾淨。 三、節省空間又具使用便利性   日本一般的住宅用廁所極小,尺寸約為寬度800×1200mm左右。在如此拮据的環境下,為了力保使用便利性,TOTO將馬桶後方的收納櫃縮窄,站立時也不須擔心碰撞到前方牆壁(根據日本INAX公司統計,馬桶前方的距離須保持至少500mm以上)。另外,特別設有立體角度鏡,在如此狹窄空間內即使斜站也可容易使用。

  19. 一篇報導 ◆公共廁所積極改善跟進   不僅是家庭用廁所,公共廁所的通用設計化、多功能化也正急速地進行中。根據「TOTO東陶衛浴設備」所進行的調查,對於高齡者、障礙人士、或帶小孩出門時,該目的地是否有好用的廁所是決定外出品質的重要關鍵。調查結果顯示,高齡者希望能設有好用的廁所的公共場所的順位分為醫院、車站及超級市場。而殘障人士的希望順位則是車站、餐廳、百貨公司等地方。帶小孩出門的人的順位則是車站、簡餐餐廳等處。以上三種族群大致顯示了類似的傾向,特別是車站皆佔上位,顯示廁所設計在車站之生活功能上的重要性。 那麼在進行廁所設計時,應該注意什麼樣的重點才能解決各種使用者所持的問題?而各種不同形態的使用者所抱持的問題點又是什麼?   根據Tripod Design與日本通用設計先進城市──熊本縣政府共同研究出的對應方法,可從了解各種不同身體狀態的使用者的困擾,運用UD的觀點提供解決問題的設計指針。舉例來說,在公共廁所裡設置可折疊式簡易用床,供可自行活動的輪椅使用者使用,或是備有供媽媽幫小孩換衣服及換尿布用的小床等,都可大大減低這些使用者的不便,提升他們出門接觸社會的意願。 ◆良好標示為廁所加分   另外,往往容易被忽略的一點,那就是「標示設計」。枉有好用的廁所,卻缺乏良好的宣傳方式,則使用者依舊無法享用到其便利性。在建築物的一樓處即應設有清楚的標示,包含廁所形式或多功能設計等,讓使用者能在進入建築物後便能馬上掌握情報,而不須低聲下氣詢問他人。盡量做到讓各種類型的使用者都能輕鬆且便利地使用公共空間,基本人權獲得尊重,才能說是自由社會的實現。 〔作者簡介〕 中川聰,國際知名通用設計專家,1987年設立中川環境設計研究所,2000年改名Tripod Design,以美國,亞洲各大都市為中心,協助各企業及地方政府團體導入通用設計。崔慈芳,日本國立千葉大學設計科學研究所碩士博士,目前任職Tripod Design。

  20. 一篇報導   那麼在進行廁所設計時,應該注意什麼樣的重點才能解決各種使用者所持的問題?而各種不同形態的使用者所抱持的問題點又是什麼?   根據Tripod Design與日本通用設計先進城市──熊本縣政府共同研究出的對應方法,可從了解各種不同身體狀態的使用者的困擾,運用UD的觀點提供解決問題的設計指針。   舉例來說,在公共廁所裡設置可折疊式簡易用床,供可自行活動的輪椅使用者使用,或是備有供媽媽幫小孩換衣服及換尿布用的小床等,都可大大減低這些使用者的不便,提升他們出門接觸社會的意願。

  21. 廁所玄機 一、廁所普遍性問題 二、特殊廁所案例 (1)實用性 (2)趣味性 (3)生態性 三、廁所普遍性問題 (1)座式馬桶與蹲式馬桶分配不均 (2)廁所空間狹小 (3)廁所開門問題 女廁:多少間? 男側:多少間?

  22. 案例一、宜蘭清水閘門廁所 結合地景的廁所設計

  23. 五結鄉的清水 五結鄉的冬山河下游的地方叫做下清水. 這是冬山河入太平洋的出海口地方.由於地勢低漥. 怕海水倒灌而設置.閘門有20道.每個孔2.5公尺.能夠調節水量的所以當地人都稱它稱清水閘門 這閘門大約是在1981新增大型自動閘門.1982年完工.

  24. 閘門特色

  25.   可以感受到設計者融入在地元素來處理這間廁所設計,同時又融入大量景觀直哉.讓這間廁所融入整個地景當中。  可以感受到設計者融入在地元素來處理這間廁所設計,同時又融入大量景觀直哉.讓這間廁所融入整個地景當中。

  26. 種滿了綠色植栽的廁所環境

  27. 男女.女廁入口 主要是有雙動線.' 往上右邊是女廁.往下左邊是男廁

  28. 欄杆扶手結構、柱子 膠筏筏管意向與閘門意向都被以元素的方式重新組合再現. 廁所設計融入整個周邊環境特有的因素:

  29. 廁所

  30. 案例二、Delwara社區廁所 多功能廁所

  31.   設計的原型社區廁所 拉賈斯坦邦,農村地區 印度。 公共衛生服務是至關重要的 印度,但該國嚴重缺乏這些設施。有鑑於此,國家基金 印度 要求建築師創建原型,希望與該模型可以分佈在該地區,幫助所有的家庭在村里的Delwara 。

  32. 由於 印度的氣候,並有限的水資源供應提供,建築師立刻想到建立一個幹式廁所在尿液會分流到現場種植床,和固體廢物將收集在密封桶,變幹在炎熱的太陽,灑作為肥料。 利用雨水收集的金屬屋頂(而建造使用毆打油罐過竹桁架),水被收集在石頭上洗臉盆刻的vilagers 。這些盆地是適合清潔和洗滌洗衣與徑流灌溉竹和飼料草。

  33.   不單純是一個廁所設施,而是帶來了更大的想法著手建立社區空間為村民。在另外一個果園將成為一個聚會場所村民會議,並靠近主要的巴士站將確保穩定使用的廁所設施。  不單純是一個廁所設施,而是帶來了更大的想法著手建立社區空間為村民。在另外一個果園將成為一個聚會場所村民會議,並靠近主要的巴士站將確保穩定使用的廁所設施。   不僅是該項目很好的構想,但觀念溝通的與村民設計是什麼將滿足他們的需求(即洗衣/清洗站) ,已造成一個成功的模式為村里。

  34. 廁所變成是生活的一個空間

  35. 案例三、Halftecture O Shuhei Endo

  36. 案例四、Aurland Public Toilets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