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第四章 楼地层构造

第四章 楼地层构造. 学习目标:. 掌握 : 钢筋混凝土楼板层的构造和结构特点; 熟悉 : 各种常用地面及顶棚的构造做法; 了解 : 阳台和雨篷的构造原理和做法。. 本 章 内 容. 第一节 楼地层的组成和设计要求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楼板 第三节 楼地层的防潮、防水及隔声构造 第四节 楼地面构造 第五节 顶棚构造 第六节 阳台与雨篷构造. 第一节 楼地层的组成和设计要求. 楼地层: 楼板层与底层地坪层的统称。 楼板层: 建筑物中分隔上下楼层的水平构件,它不仅承受自重和其上的使用荷载,并将其传递给墙或柱,而且对墙体也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楼地层构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楼地层构造 学习目标: 掌握:钢筋混凝土楼板层的构造和结构特点; 熟悉:各种常用地面及顶棚的构造做法; 了解:阳台和雨篷的构造原理和做法。

  2. 本 章 内 容 第一节 楼地层的组成和设计要求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楼板 第三节 楼地层的防潮、防水及隔声构造 第四节 楼地面构造 第五节 顶棚构造 第六节 阳台与雨篷构造

  3. 第一节 楼地层的组成和设计要求 楼地层:楼板层与底层地坪层的统称。 楼板层:建筑物中分隔上下楼层的水平构件,它不仅承受自重和其上的使用荷载,并将其传递给墙或柱,而且对墙体也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 地 层:建筑物中与土壤直接接触的水平构件,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各种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

  4. 一 .楼底层的构造组成 楼板层主要由面层、结构层和顶棚组成,如图4-1所示。 图4-1楼板层构造

  5. 地层主要由面层、垫层和基层组成,如图4-2所示。地层主要由面层、垫层和基层组成,如图4-2所示。 图4-2地坪层的组成

  6. 面层:楼板层和地层的面层部分,楼板层的面层称楼面,地层的面层称地面。面层:楼板层和地层的面层部分,楼板层的面层称楼面,地层的面层称地面。 结构层:又称楼板。它是楼板层的承重构件,承受楼板层上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给墙或柱,同时对墙体起水平支撑的作用,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墙体的稳定性。 顶棚层:它是楼板层下表面的面层,也是室内空间的顶界面,其主要功能是保护楼板、装饰室内、敷设管线及改善楼板在功能上的某些不足。

  7. 层:是地坪层的承重层。它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面层的荷载并将其均匀地传给垫层下面的土层。 基 层:垫层下面的支承土层。它也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垫层传下来的荷载。 附加层:在楼地层中起隔声、保温、找坡和暗敷管线等作用的构造层。

  8. 二 .楼地层的设计要求 (一). 强度和刚度 楼层和地层只有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承受荷载,保证其安全使用;具有足够的刚度,才能保证构件不致产生较大的变形,保证其正常使用。 (二).隔声 为了避免上下层之间互相影响,要求楼地面应具有一定的隔绝噪音能力,常用的隔音措施有:铺设地毯、橡胶等柔性材料;在面层和楼板之间加填充层;在楼板下设吊顶。

  9. (三).防火 为了保证在火灾发生时,在一定的时间内楼板不发生塌陷,要求楼板采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材料。 (四).防水和防潮 为了防止卫生间、盥洗室和厨房等有水房间水的渗漏,都应进行防潮防水处理。 (五).保温和隔热 有的房间有恒温、恒湿的要求,那就要在楼板层中设置保温层。 (六).敷设管线 为了保证室内空间更加灵活,有的管道和线路将借助楼板来铺设的。

  10. 三 .楼板的类型 楼板层按其结构层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板、木楼板等多种形式。 (一).钢筋混凝土楼板 钢筋混凝土楼板是目前在我国使用最广泛的楼板,具有承载能力大、刚度好的优点。按其施工方式不同,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类型。

  11. (二).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板 在钢结构中,通常采用这种楼板,它以压型钢板为底衬模,再在模上浇注钢筋混凝土形成一种组合楼板,这种楼板造价相对较高。 (三).木楼板 这种楼板现在使用较少,它具有自重轻、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的优点,但耐火、防水性能都比较差,这样就限制了它的使用。

  12.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楼板 一.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在现场支模、绑扎钢筋、浇捣混凝土,经养护而成的楼板。具有成型自由、整体性好,有利于抗震,防水性也很好,但这种楼板施工易季节的影响,工期较长。 (一)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建筑构造 根据受力和传力情况分:有板式楼板、梁板式楼板、无梁楼板、压型钢板组合板和现浇空心楼板等。

  13. 1.板式楼板:不设梁,板直接搁置在四周墙上,适用于面积较小的房间,根据四边支承情况和长短边比值,可分为单向板、双向板、悬挑板。1.板式楼板:不设梁,板直接搁置在四周墙上,适用于面积较小的房间,根据四边支承情况和长短边比值,可分为单向板、双向板、悬挑板。 (1)单向板 单向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或等于3,受力后,荷载大部分沿短边方向传递,故称为单向板。板中受力钢筋沿短边方向配置,且钢筋布置在板的下部。

  14. (2)双向板 双向板的长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受力后,荷载向两个方传递,量值相差不大,故为双向板,双向板中长短边方向都要布置受力钢筋,且钢筋布置在板的下部。 (3)悬挑板 悬挑板只有一边支承,其它三边悬空,主要用于雨罩、阳台等部位,受力钢筋沿悬挑方向设置,且钢筋布置在板的上部。

  15. 2.梁板式楼板:由板、次梁、主梁组成,板支承在次梁上,次梁支承在主梁上,主梁支承在墙或柱上,如图4-3所示。当房间的形状近似方形,跨度在10m左右时,常沿两个方向交叉布置等距离、等截面梁,形成井式楼板,如图4-4所示。2.梁板式楼板:由板、次梁、主梁组成,板支承在次梁上,次梁支承在主梁上,主梁支承在墙或柱上,如图4-3所示。当房间的形状近似方形,跨度在10m左右时,常沿两个方向交叉布置等距离、等截面梁,形成井式楼板,如图4-4所示。 3.无梁楼板:不设梁,板直接支承在柱上,分为有柱帽和无柱帽两种。楼面荷载较小时,可采用无柱帽式的无梁楼板;荷载较大时,采用有柱帽式的无梁楼板,如图4-5所示。

  16. 4.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以压型钢板为底衬板,在上面浇筑混凝土,不用模板,施工较为方便,如图4-6所示。4.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以压型钢板为底衬板,在上面浇筑混凝土,不用模板,施工较为方便,如图4-6所示。 图4-3钢筋混凝土梁板式

  17. 图4-4井式楼板

  18. 图4-5无梁楼板 (a)无梁楼板透视(b)柱帽形式

  19. 图4-6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

  20. 5.现浇空心楼板:在楼面或屋面部位支模,将成孔管永久置于混凝土中整体浇注而成,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是继预制空心楼板之后出现的新型楼板结构,具有截面刚度大、自重轻、造价低、隔热隔声等优点,非常适合大柱网、大开间的楼、屋面结构,如图4-7所示。5.现浇空心楼板:在楼面或屋面部位支模,将成孔管永久置于混凝土中整体浇注而成,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是继预制空心楼板之后出现的新型楼板结构,具有截面刚度大、自重轻、造价低、隔热隔声等优点,非常适合大柱网、大开间的楼、屋面结构,如图4-7所示。 图4-7 现浇空心楼板

  21. (二).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构造 1.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的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梁边算起不宜小于板跨度的四分之一,如图4-8所示。 2.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2. (1)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现浇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在周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该钢筋自墙边或梁边伸入板内的长度,单向板不宜小于受力方向计算跨度的五分之一,双向板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计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在板角处,该钢筋应按两个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状布置,如图4-9所示。(1)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现浇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在周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该钢筋自墙边或梁边伸入板内的长度,单向板不宜小于受力方向计算跨度的五分之一,双向板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计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在板角处,该钢筋应按两个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状布置,如图4-9所示。 (2)固嵌在砌体墙内的的现浇混凝土板,其上部与板边垂直的构造钢筋伸入板内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长度的七分之一。在两边固嵌于墙内的板角部分,应配置双向构造钢筋,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长度的四分之一。

  23. 图4-8现浇板中雨梁垂直的构造钢筋

  24. 图4-9 混凝土板角部钢筋构造图

  25. 3.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按受力方向布置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3.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按受力方向布置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 4.对于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无设计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26. 二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用预制厂生产或现场预制的梁、板构件,现场安装拼合而成的楼板。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类型有实心平板、槽形板、空心板,如图4-10所示。

  27. (a)实心平板

  28. (b)槽形板

  29. (c)空心板 图4-10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

  30. (一).结构布置与构造 1 .板的支承方式有板式和梁板式两种,如图4-11所示。 2 .板在梁上的搁置构造如图4-12所示。 3 .当房间的净开间(或净进深)不是板宽整数倍时,可采用增大板缝、挑砖、现浇板带等方式处理,如图4-13所示。 4.为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板与墙、梁之间及板与板之间常用钢筋拉结,如图4-14所示。

  31. (a) (b) 图4-11预制楼板的结构布置 (a)板式结构(b)梁板式结构

  32. (a) (b) 图4-12板在梁上的搁置 (a)楼板在矩形梁顶(b)楼板在花篮梁上

  33. (a) (b) 图4-13板缝差处理 (a)挑砖(b)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34. 图4-14锚固筋配置

  35. 第三节 楼地面构造 一. 楼地面的类型及构造 根据面层的材料和施工工艺不同,将楼地面分为现浇整体地面、块材镶铺地面、卷材类地面及木地面等,常见楼地面的构造见表4-1。 二 .踢脚和墙裙 (一).踢脚 踢脚是地面与墙面交接处的构造,常用的踢脚板有水泥砂浆、水磨石、釉面砖、木板等,如图4-15所示。

  36. 表4-1常见楼地面的构造

  37. 续表

  38. 续表

  39. 水磨石 水泥砂浆 釉面砖踢脚 木板踢脚 图4-15 踢脚

  40. (二).墙裙 内墙面所做的保护构造,卫生间、厨房用的比较多,作用是防水和便于清洗,一般用釉面瓷砖做,高度为900~2000mm。

  41. 三 .地层防潮 (一) .设防潮层 在混凝土垫层上、刚性整体面层下先刷一道冷底子油,然后铺热沥青或防水涂料,以防止潮气上升到地面。也可在垫层下铺一层粒径均匀的卵石或碎石、粗砂等,如图4-16所示。

  42. (二). 设保温层 1.水泥炉渣或工业废料保温层 地下水位较低时,可在垫层下铺一层1∶3水泥炉渣或其他工业废料做保温层; 2.在面层与混凝土垫层间设保温层 地下水位较高时,可在面层与混凝土垫层间设保温层,并在保温层下做防水层,如图4-16所示。 3.架空地层 将地层底板搁置在地垄墙上,形成空铺地层。

  43. 图4-16地层防潮示意图 (a)设防潮层(b)铺卵石层(c)设保温层和防水层(d)设保温层

  44. 四.楼地层防水 (一).楼面排水 设置地漏用于排水,并使地面由四周向地漏有一定坡度,一般为1%~1.5%,从而引导水流入地漏。另外,有水房间的地面标高应比周围其他房间低20~30mm,也可在门口做高为20~30mm的门槛,以防水外溢。

  45. (二).楼层防水 对于卫生间、盥洗室、厨房等有防水要求的楼层,其结构层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面层采用水泥砂浆、水磨石、缸砖、瓷砖等防水性能好的材料,防水材料可采用防水卷材、防水砂浆和防水涂料等,在房间四周墙体根部用C20混凝土浇筑250mm的高条带,与防水材料结合防止墙角处渗水,如图4-17所示。楼层如有竖向管道穿越,则需要做专门的防水处理,具体构造措施如图4-18所示。

  46. 图4-17 有水房间楼板层的防水处理 (a)墙身防水(b)底面降低

  47. 图4-18楼板穿管构造

  48. 第五节 顶棚构造 一. 直接式顶棚 直接式顶棚: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下直接喷刷涂料、抹灰,或粘贴饰面材料的构造做法,多用于民用建筑中,常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喷刷涂料 当装饰要求不高时或板底平整时,可在板底嵌缝后直接喷刷石灰浆或涂料两道。 (二).抹灰 当板底不够平整,或室内装修效果较高时,可在板底用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等抹灰后再喷刷涂料,如图4-19所示。

  49. (三).贴面 当建筑物室内装修要求较高时,或有保温、隔热、吸音要求时,可在板底用粘结剂直接粘贴适用于顶棚装修的墙纸、吸音板及泡沫塑胶板等,如图4-19所示。

  50. 图4-19直接式顶棚构造 (a)抹灰工程(b)粘贴工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