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第五章 演讲艺术

第五章 演讲艺术. 5.1 认知演讲. 案例: 据说,李开复走到哪里演讲,总能赢得掌声一片。很难想象他原本是一个与人交谈都会脸红,上台演讲就会恐惧的学生。做助教时学生甚至给他取了个 “ 开复剧场 ” 的绰号。当李开复决定一生的目的是要让自己的影响力最大化时,他发现最欠缺的是演讲和沟通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要求自己每个月做两次演讲,而且每次都要他的同学或朋友去旁听,随时反馈意见;并对自己承诺,不排练三次,决不上台演讲。几年后,他周围的人都夸他演讲得好,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个天生的好演说家, “ 其实,我只是实践了中国人勤奋、向上和毅力等传统美德而已。 ” 李开复说得很诚恳。.

baker-diaz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演讲艺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演讲艺术

  2. 5.1 认知演讲 案例: 据说,李开复走到哪里演讲,总能赢得掌声一片。很难想象他原本是一个与人交谈都会脸红,上台演讲就会恐惧的学生。做助教时学生甚至给他取了个“开复剧场”的绰号。当李开复决定一生的目的是要让自己的影响力最大化时,他发现最欠缺的是演讲和沟通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要求自己每个月做两次演讲,而且每次都要他的同学或朋友去旁听,随时反馈意见;并对自己承诺,不排练三次,决不上台演讲。几年后,他周围的人都夸他演讲得好,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个天生的好演说家,“其实,我只是实践了中国人勤奋、向上和毅力等传统美德而已。”李开复说得很诚恳。

  3. 点评: 卓越的演讲者,从来都不是天生的,他们的法宝只有一个:练习!练习!!再练习!!!

  4. 演讲的目的: • 为了表达自己在某方面的认识,并与听众分享这项知识。例如:学术演说 • 为了让听众了解某种资讯或现象。例如:资讯展说明 • 为了特殊目的,企图改变听众的心意或说服对方的观念。例如:推销、新产品发布会 • 为了改变对方的行为或想法。例如:大会、公司制度宣传会 • 为了使听众感动或开心。例如:婚庆、升迁致词 • 为了建立人际关系,并加深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印象。例如:自我介绍

  5. 演讲的分类: • 介绍型演讲,向听众传达信息 • 劝说型演讲,影响听众的态度或习惯的转变 • 娱乐型演讲,轻松愉快,活跃气氛 • 辩论型演讲,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6. 演讲的基本要素: • 演讲者 • 听众 • 环境

  7. 5.2 演讲准备 案例: 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非常重视演讲前的准备。林肯在葛提斯堡国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有一次非常著名的演说。在这次演讲前两周林肯接到邀请后,他在穿衣、刮脸、吃点心时都想着怎样演说,演说稿改了两次,他仍不满意。到了前一天晚上,还在做最后的修改,然后半夜找到他的同僚高声朗诵。 走进会场时,他骑在马上仍把头低到胸前默想着演说词。那位埃弗雷特讲了近两个小时,在将近结束时,林肯不安地掏出旧式眼镜,又一次看他的讲稿。他的演说开始了,一位记者支上三角架准备拍摄照片,等一切就绪的时候,林肯已走下讲台。这段时间只有两分多钟,而掌声却持续了10分钟。后人给以极高评价的那份演说词,在今天译成中文,也不到500字。

  8. 点评: 连总统对演讲准备都这么重视,没有长篇阔论,只有真情实意,演讲不在于长,2分钟的演讲换来10分钟的掌声,古今难觅!

  9. 5.2.1 分析听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分析听众是演讲准备的第一步

  10. 5.2.2 组织内容 • 制定大纲 • 收集素材 • 撰写讲稿

  11. 5.2.3 演讲教具 幻灯片 挂板纸 黑、白板 录像带 演示软件 游戏道具

  12. 5.3 演讲实施 5.3.1 开场白 • 奇论妙语,石破天惊 • 自嘲开路,幽默搭桥 • 即景生题,巧妙过渡 • 以己为例,顺水推舟

  13. 案例: 1990年中央电视台邀请台湾影视艺术家凌峰先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当时,许多观众对他还很陌生,可是他说完那妙不可言的开场白后,一下子被观众认同并受到了热烈欢迎。他说:“在下凌峰,我和文章不同,虽然我们都获得过‘金钟奖’和最佳男歌星称号,但我以长得难看而出名……一般来说,女观众对我的印象不太好,她们认为我是人比黄花瘦,脸比煤炭黑。”这一番话嬉而不谑,妙趣横生,观众捧腹大笑。这段开场白给人们留下了非常坦诚、风趣幽默的良好印象。不久,在“金话筒之夜”文艺晚会上,只见他满脸含笑,对观众说:“很高兴又见到了你们,很不幸你们又见到了我。”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至此,凌峰的名字就传遍了祖国大地。

  14. 点评: 自嘲就是“自我开炮”,用在开场白里,目的是用诙谐的语言巧妙地自我介绍,这样会使听众倍感亲切,无形中缩短了与听众间的距离。

  15. 5.3.2 语言 • 多加练习 • 言语设计

  16. 5.3.3 形体 • 表情 • 肢体 • 着装打扮

  17. 5.3.4 自我介绍 • 注意时间 • 讲究态度 • 真实诚恳 • 展示个性

  18. 5.4 演讲结束 5.4.1 结束语 1、典型的结束语 • 要求听众采取具体的行动 • 向听众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法 • 表达对听众将要采取行动的信心 • 采用大家都知道的口号或语录 • 总结演讲要点 • 引用振奋人心的事例

  19. 2.在高潮中结尾 • 简洁而真诚的赞扬 • 采用幽默故事或笑话幽默的结尾 • 以一首诗作为结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