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崇德國中 反霸凌宣導

崇德國中 反霸凌宣導. 一、霸凌的定義 教育部的定義: 具有欺負他人之行為 具有故意傷害之意圖 造成生理或心理上之傷害 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 其他經校園霸凌因應小組討論後認定者 以上 5 項任 1 項,都屬霸凌. 二、「校園霸凌」之定義、類型與具體型態. 三、校園霸凌與校園偏差的差異. 四、 學校面對校園霸凌事件 應有的態度 -- 3R 觀點 規則( Rule ): 讓學生清晰知道,學校有處理校園霸凌的 規範。 權利( Right ): 每一位學生都有權力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學習。 責任( Responsibility ):

Download Presentation

崇德國中 反霸凌宣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崇德國中反霸凌宣導

  2. 一、霸凌的定義 教育部的定義: 具有欺負他人之行為 具有故意傷害之意圖 造成生理或心理上之傷害 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 其他經校園霸凌因應小組討論後認定者 以上5項任1項,都屬霸凌

  3. 二、「校園霸凌」之定義、類型與具體型態

  4. 三、校園霸凌與校園偏差的差異

  5. 四、學校面對校園霸凌事件 應有的態度-- 3R 觀點 規則(Rule): 讓學生清晰知道,學校有處理校園霸凌的 規範。 權利(Right): 每一位學生都有權力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學習。 責任(Responsibility): 教育者必須負起「輔導」及「監護」的責任。

  6. 五、校園暴力及相關行為 • 校園暴力是指學生(包括離校學生)、家長、社會人士等,在校內所從事的暴力行為,凡是對教師、學校行政人員、學生同儕施暴或破壞校內器材與設備者,均屬校園暴力。 • 欺凌弱小亦是校園暴力的一環 小

  7. 五、校園暴力及相關行為 • 常被欺負的青少年可分為兩類: 1.被動的被欺負者 2.挑釁的被欺負者 前者通常是比較弱小,沒有朋友,較易緊張, 較不安全,不懂得自衛者。 後者則是壞脾氣,好動,容易興奮,被攻擊時 會尋求報復者,在被大孩子欺負時會轉而找小 孩子出氣。

  8. 六、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暴力行為 • 霸凌者行為表徵: 1.口出穢言,謾罵同學,頂撞師長 2.故意破壞他人物品或學校公物 3.用暴力解決問題,成群結黨,徒手或持械打人 4.情緒衝動易怒、耍老大、強出頭 • 被霸凌者行為表徵: 1.出現不想上學之反應 2.不參與團體活動 3.情緒反應比較大

  9. 六、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暴力行為 • 輔導策略: • 1.在平常即以尊重理性的態度與學生互動,建立良好 • 的師生關係 • 2.建立學生用好行為來獲得同儕尊重的觀念 • 3.在平常即培養學生恰當表達自己情緒的方法 • 4.使用同理心技巧,從學生立場來看發生的生活事件 • 5.建立學校與治安單位的聯絡網,防杜社區幫派的影 • 響 • 6.立即停止當事人的行為,或帶學生離開現場 • 7.讓學生自己負起行為之後的責任 • 8.事情發生當時即予以適當的處理 • 9.進行事後的個別諮商或行為觀察

  10. 七、通報與處理流程 • 參考附件資料

  11. 八、校園霸凌會議組織成員 • 校長 • 教務主任 • 學務主任 • 輔導主任 • 生教組長 • 輔導組長 • 導師 • 家長

  12. 九、霸凌被害之權力主張 • 被害學生為未成年人,學生及家長都可要求對方負起民刑事責任。但如被害學生已成年,通常家長不能代為追訴法律責任。 • 民事責任,可依民法侵權行為規定,要求賠償醫療費、精神慰輔金等。 • 刑事責任方面,未成年被害學生及家長,可依程度,主張不同刑責,一般校園霸凌會產生的犯行,多為傷害、恐嚇、搶奪、恐嚇取財、勒索等。 參考自由時報100.1.3B2版之法律信箱德律聯合法律事務所呂偉誠律師回答

  13. 十、校園霸凌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 請參考今日所發下之資料。

  14. 十一、小朋友YES-NO守則 • YES • 遇到被嘲笑或被欺負的情形,要溫和且堅定的拒絕對方;例如:「我不喜歡這樣,請你停止。」 • 遇到其他同學被嘲笑、排擠或欺負,應該想辦法阻止或通知大人協助。幫助弱小是正確的行為和打小報告是不同的。 • 通知導師、家長或是學務處。通報專線5248-168、教育部0800-200-885

  15. 十一、小朋友YES-NO守則 • NO • 不要因為身體的特徵、成績、家庭背景等原因嘲笑別人,每個人都有優點、缺點,要學習互相尊重和欣賞。 • 不要因為別人這麼做,就只好跟著一起做。雖然你的朋友可能會排擠別人,你可以勇敢說不,不跟他們一樣。 • 不要因為一次的求助失敗就放棄,多嘗試幾次,你也可以變成校園反霸凌的和平大使。

  16. 十二、教師的YES-NO守則 • YES • 關心學童的互動生態,瞭解誰是班上的霸凌兒童及受虐兒童分開,避免進一步傷害,分開輔導,要有長期處理的準備。 • 讓孩子有求助的安全感,明確表達願意處理罷凌事件的態度。 • 在課程中落實人權、法治、生命、品格及性平教育議題。

  17. 十二、教師的YES-NO守則 • NO • 讓孩子知道使用暴力就是錯的。塑造向老師報告霸凌事件不是打小報告、背叛、愛告狀的氣氛。 • 不要期待立竿見影,一旦發現霸凌兒童和受虐兒童要分開,避免進一步傷害。 • 不要把霸凌孩子抓來打罵或逼他向受凌兒童道歉,這只會助長霸凌惡性循環。

  18. 十三、從霸凌事件再來思考 • 霸凌事件提醒我們要更關心孩子,重視他們的喜怒哀樂、是非價值。 • 霸凌事件警告我們教育的本質不在於學科知識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人格教育和心靈成長。 • 霸凌事件不是只有學校中的行政和導師的職責而已,家長也要負起責任。

  19. 十四、參考資料 • 教育部製作之反罷凌資料。 • 兒童聯盟的建議處理守則。 • 自由時報100/1/3B2版法律信箱。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