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兩河文化

兩河文化. 底格里斯河↓. 兩河文明最早的創造者是 西元前 4000 年 左右來自東部山區的蘇美人,到新巴比倫在 西元前 538 年 被 波斯帝國 所滅。 2 、兩河文化的區域 ? 是指在兩河流域間的新月沃土( 底格里斯河 和 幼發拉底河 之間的 美索不達米亞 平原)所發展出來的文明。. 1 、兩河文化的年代 ?.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兩河文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兩河文化 底格里斯河↓

  2. 兩河文明最早的創造者是西元前4000年左右來自東部山區的蘇美人,到新巴比倫在西元前538年被波斯帝國所滅。2、兩河文化的區域?是指在兩河流域間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所發展出來的文明。兩河文明最早的創造者是西元前4000年左右來自東部山區的蘇美人,到新巴比倫在西元前538年被波斯帝國所滅。2、兩河文化的區域?是指在兩河流域間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所發展出來的文明。 1、兩河文化的年代?

  3. 蘇美人發明了楔形文字,被兩河流域的許多國家所用。蘇美人的神話傳說中有關的大洪水的故事,後來被猶太人收錄在《聖經》的《創世記》中,就是諾亞方舟的故事。兩河文明的曆法很有特色。在蘇美爾阿卡德時代,制定了太陰曆,每個月29或30天,12個月為1年(6個月為29天,6個月為30天),每年354天,通過置閏月的辦法調整。開始依靠經驗置閏,後來先後有8年3閏和27年10閏的規定。在天文學方面,已經能夠區別恆星和五大行星,還觀察到黃道。在亞述時期,確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稱和7天1周的規定。數學上,兩河文明使用十進位和六十進位。圓周為360度,1天為12時,每時30分。古巴比倫人還掌握了四則運算,平方,立方和求平方根、立方根的法則。還會解有三個未知數的方程。得出了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並且求出圓周率為3。蘇美人發明了楔形文字,被兩河流域的許多國家所用。蘇美人的神話傳說中有關的大洪水的故事,後來被猶太人收錄在《聖經》的《創世記》中,就是諾亞方舟的故事。兩河文明的曆法很有特色。在蘇美爾阿卡德時代,制定了太陰曆,每個月29或30天,12個月為1年(6個月為29天,6個月為30天),每年354天,通過置閏月的辦法調整。開始依靠經驗置閏,後來先後有8年3閏和27年10閏的規定。在天文學方面,已經能夠區別恆星和五大行星,還觀察到黃道。在亞述時期,確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稱和7天1周的規定。數學上,兩河文明使用十進位和六十進位。圓周為360度,1天為12時,每時30分。古巴比倫人還掌握了四則運算,平方,立方和求平方根、立方根的法則。還會解有三個未知數的方程。得出了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並且求出圓周率為3。 3、兩河文化的特色 ?

  4. 兩河平原缺乏石礦和樹,因此蘇美以來的建築都是泥磚造的,磚與磚之間沒有灰漿或水泥連接。泥磚建築隨時間會損毀,因此它們過一段時間就得被拆除、鏟平和重造。隨著時間的延續兩河平原的城市因此不斷抬高。這樣的古蹟被稱為台勒。在中東到處都可以見到這樣的古跡。蘇美爾人最壯觀和最著名的建築是塔廟,它們建築在巨大的平臺上。《聖經》中的巴別塔可能也是類似的建築。蘇美的圓形印章上還有類似於直到不久前伊拉克南部沼澤阿拉伯人還在使用的蘆葦造的房子。蘇美的廟和宮殿使用更加複雜的結構和技術如支柱、密室和黏土釘子等。兩河平原缺乏石礦和樹,因此蘇美以來的建築都是泥磚造的,磚與磚之間沒有灰漿或水泥連接。泥磚建築隨時間會損毀,因此它們過一段時間就得被拆除、鏟平和重造。隨著時間的延續兩河平原的城市因此不斷抬高。這樣的古蹟被稱為台勒。在中東到處都可以見到這樣的古跡。蘇美爾人最壯觀和最著名的建築是塔廟,它們建築在巨大的平臺上。《聖經》中的巴別塔可能也是類似的建築。蘇美的圓形印章上還有類似於直到不久前伊拉克南部沼澤阿拉伯人還在使用的蘆葦造的房子。蘇美的廟和宮殿使用更加複雜的結構和技術如支柱、密室和黏土釘子等。 4、兩河文化的建築?

  5. 5、兩河文化的文字? 管理事項和帳目,是用削成三角尖頭的蘆葦桿當筆,刻寫在泥版上然後將泥版烘乾,以便於保存。這種最早的文字形式稱為楔形文字,顯然不是為了智力活動才發明的;確切地說,這是經營管理時的一種工具。正如一位著名學者所說的,「文字不是一種深思熟慮後的發明物,而是伴隨對私有財產的強烈意識而產生的一種副產品。文字始終是蘇美古典文明的一個特徵。」

  6. 6.楔形文字 最初的楔形文字由圖形符號組成。書吏用簡單的圖形把牛、羊、穀物、魚等畫下來,也就是說,用這一方式記錄所要記錄的事物。不久,圖形符號固定下來,不再取決於每個書吏的藝術想像力,從而保證了書寫和閱讀的一致。但是,還有一個基本問題尚未解決,圖形符號不能用來表達抽像概念。蘇美的書吏們應付這一困難的辦法是,在圖形符號旁加上別的符號以表示新的意義,而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還選擇了表示聲音、而不是表示物體或抽像觀念的音符。這是在以後若干世紀中逐漸發展起來的語音字母的精髓,但是蘇美爾人還不能系統地、全面地應用語音原則。書吏是不可缺少的,只有書吏掌握了困難的書寫藝術,因此,他們享有很高的地位和特權。

  7. 7.漢摩拉比法典 「漢摩拉比法典碑」是法國考古學家在今日敘利亞境內所發掘的。西元前 2000 年後,居住在巴比倫及其周圍的民族越來越強大,當巴比倫國傳至漢摩拉比王,厲行社會改革,於是自西元前 1792 年到西元前 1750 年制訂了《漢摩拉比法典》,並刻成碑文以保存之。漢摩拉比法典碑上的楔形文字記載了 282 條法律 ,內容廣泛,包括租金、醫療、財產、誣告、偷竊等,其中最著名的是第 196 條和 197 條,寫著:「如果自由人毀壞其他自由人的眼睛時,他本身的眼睛也將受損;若你折斷其他自由人的腳,你自己的腳也將被折毀。」;舊約聖經中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以命抵命」據信來自於此。以現在的犯罪預防、矯治等刑罰學的觀點來看,「漢摩拉比法典」內容似乎太過嚴厲,但以當時的文明而言,強調法律是神授、公平的觀念是合理、公正的,因此它被認為是史上第一部強調「公平」的法典。

  8. ←建築 謝謝大家 ←刻在泥版上的文化 第二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