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问题总结

Download Presentation

问题总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父亲、母亲或父母亲在外打工的时间”1至3年的占57.3%,3至5年的占10.9%,5年以上的占24.01%,孩子长时间与父亲、母亲或者父母亲分离并且“父母亲回家一次的时间间隔”一年以上的占32.6%,回家时“在家住的时间”在10天以下的占24.1%,且这样的时间多半集中在春节。“父母与孩子联系”,“每天一次”的仅占4.2%,“一周一次”的占28.2%,“一周到一月”的占34.8%,“不固定”的占34.4%。在调查“给你零用钱的人主要是谁”时, “父母”占42.6%,“爷爷、奶奶”的占40.7%,“亲戚和其他”也占了17.4%,然而“孩子每月的零用钱”仅5至10元的占50.0%,没有的也达11.4%。一些学习用品的添置更换,少量生活用品的必要补充都是必不可少的,让孩子掌握有一定数量自主支配的钱,指导其使用对训练孩子当家理财的能力是相当有益的,但这样的数额的确是太少了。在调查孩子的临时监护人的年龄时,60岁以上的达48.8%,临时监护人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占了64.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6.1%,孩子被祖辈隔代监护的比例占62.0%。临时监护人认为照顾孩子“不出纰漏就行”的占10.4%,“生活照顾好不生病就行”的占17.1%,“学习、生活、品德、行为都要好”的也占了48.5%。临时监护人认为照管孩子最困难的事情是“学习辅导”的占了38.0%,认为照料孩子应该放在第一位是“学习”的也占了54.4%。通过以上一些留守儿童最基本生存环境的调查,给我们一些反思:一是父亲、母亲或父母亲由于外出务工,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了,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二是作为临时监护人照料孩子,本身的文化素质、身体条件与主观愿望之间有很多的矛盾;三是部分留守儿童由邻居或其他人代为监护(5.7%),容易产生社会问题,这样的生存环境确实令人担忧。

  2. 调查中发现,你希望父母多久和你联系一次,“每天”的占29.7%,“一周以内”的占46.3%。父母外出打工,“每天”想念的孩子占24.6%,“经常”想念的占54.5%,“希望”和“非常希望”与父母在一起的占89.4%。父母外出打工,感到“孤单寂寞”的高达67.7%,感到“被歧视被遗弃”的占8.6%,感到“不如别人”的占15.3%,“很想”随父母进城的占34.4%,盼望父母“回来”或“赶快回来”看自己的占45.7%。在监护人眼里,认为孩子与父母比较“亲密”和“非常亲密”的占了66.0%。在设计的一道开放性试题“你希望父母外出打工吗?请说说原因”的问题中,请听听孩子们的呼唤吧:“我不希望。因为爸爸妈妈走了,家里人就会说我,我经常想不开。”“不希望。因为孩子离不开父亲和母亲。”“我不希望。因为我觉得少了父母的温暖,虽然他们是为了我和姐姐,可我宁愿他们的钱少赚一点,给我的温暖多一点。”.“我不希望。因为爸爸在外打工,关心我的时间太少了,也顾不上我的成绩。”“我不知道。一方面父母需要打工挣钱供我读书,另外方面我想要家人的关爱。”……以上一些数据和摘录,留给我们以下反思:亲情是与生俱来的,它不仅仅是肉体的延续,物质上的给予,它更是心灵上的一种感应,一种亲密无间的交流。孩子正在成长发育,他们的感觉异常的细腻,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对亲人的依赖特别多,他们特别渴望置身于亲情的呵护当中。以上来自孩子们心灵的呼唤,正是孩子们渴求亲情的一种呐喊。调查中发现,你希望父母多久和你联系一次,“每天”的占29.7%,“一周以内”的占46.3%。父母外出打工,“每天”想念的孩子占24.6%,“经常”想念的占54.5%,“希望”和“非常希望”与父母在一起的占89.4%。父母外出打工,感到“孤单寂寞”的高达67.7%,感到“被歧视被遗弃”的占8.6%,感到“不如别人”的占15.3%,“很想”随父母进城的占34.4%,盼望父母“回来”或“赶快回来”看自己的占45.7%。在监护人眼里,认为孩子与父母比较“亲密”和“非常亲密”的占了66.0%。在设计的一道开放性试题“你希望父母外出打工吗?请说说原因”的问题中,请听听孩子们的呼唤吧:“我不希望。因为爸爸妈妈走了,家里人就会说我,我经常想不开。”“不希望。因为孩子离不开父亲和母亲。”“我不希望。因为我觉得少了父母的温暖,虽然他们是为了我和姐姐,可我宁愿他们的钱少赚一点,给我的温暖多一点。”.“我不希望。因为爸爸在外打工,关心我的时间太少了,也顾不上我的成绩。”“我不知道。一方面父母需要打工挣钱供我读书,另外方面我想要家人的关爱。”……以上一些数据和摘录,留给我们以下反思:亲情是与生俱来的,它不仅仅是肉体的延续,物质上的给予,它更是心灵上的一种感应,一种亲密无间的交流。孩子正在成长发育,他们的感觉异常的细腻,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对亲人的依赖特别多,他们特别渴望置身于亲情的呵护当中。以上来自孩子们心灵的呼唤,正是孩子们渴求亲情的一种呐喊。

  3. 认为读书学习是为了“多挣钱”的占19.5%,认为“没有用的”占3.2%;“不喜欢”和“厌恶”学习的占了12.6%;自认为学习成绩处于“中等”的占33.3%,“较差”的占19.7%;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自己学习影响“较大”和“很大的”占51.7%;学习中遇到困难采用“抄袭或不完成”的也占7.6%;上课时思考发言“不积极”和“从不发言”的占36.6%;对课堂作业,“看别人作业”的占13.1%,“不完成”的占4.0%;对家庭作业,“拖拉”、“抄袭”和“不完成”的竟占了31.6%;对课外书报,“经常看”的仅占22.4%;对于辍学,“很想”的也占了11.6%,“偶尔想”的占17.0%。综合上述调查情况不难看出,“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不好,更不稳定;学习的动力不够,基本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有的很糟;完成义务教育段学习的信心也不足。占这样大的一个群体在学校,不仅他们的状况令人忧虑,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巩固提高也势必受到威胁。认为读书学习是为了“多挣钱”的占19.5%,认为“没有用的”占3.2%;“不喜欢”和“厌恶”学习的占了12.6%;自认为学习成绩处于“中等”的占33.3%,“较差”的占19.7%;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自己学习影响“较大”和“很大的”占51.7%;学习中遇到困难采用“抄袭或不完成”的也占7.6%;上课时思考发言“不积极”和“从不发言”的占36.6%;对课堂作业,“看别人作业”的占13.1%,“不完成”的占4.0%;对家庭作业,“拖拉”、“抄袭”和“不完成”的竟占了31.6%;对课外书报,“经常看”的仅占22.4%;对于辍学,“很想”的也占了11.6%,“偶尔想”的占17.0%。综合上述调查情况不难看出,“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不好,更不稳定;学习的动力不够,基本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有的很糟;完成义务教育段学习的信心也不足。占这样大的一个群体在学校,不仅他们的状况令人忧虑,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巩固提高也势必受到威胁。

  4. 当你遇到挫折时,“想念父母”的占27.1%,“不知所措的或想自杀”的也占了5.7%;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烦恼时,“闷在心里”的占了25.7%,告诉“同学”的占26.1%;心里遇到困惑时,“从不”与人交流的占11.5%,“很少”与人交流的占26.5%。临时监护人中,与孩子谈心、沟通,“有时间问问”的占48.0%,“从未谈过心,感觉很难和孩子沟通”的占12.9%;对待孩子的错误,“打骂一顿”的也占了10.7%。以上数据显示,孩子的心理相当脆弱,面对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他们有事、有烦恼、有困惑时“闷”在心里,与同学沟通也是浅层次的一种宣泄。孩子心理的变化、需要在监护人眼里也受到了漠视,有的甚至很粗鲁对待。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能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当你遇到挫折时,“想念父母”的占27.1%,“不知所措的或想自杀”的也占了5.7%;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烦恼时,“闷在心里”的占了25.7%,告诉“同学”的占26.1%;心里遇到困惑时,“从不”与人交流的占11.5%,“很少”与人交流的占26.5%。临时监护人中,与孩子谈心、沟通,“有时间问问”的占48.0%,“从未谈过心,感觉很难和孩子沟通”的占12.9%;对待孩子的错误,“打骂一顿”的也占了10.7%。以上数据显示,孩子的心理相当脆弱,面对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他们有事、有烦恼、有困惑时“闷”在心里,与同学沟通也是浅层次的一种宣泄。孩子心理的变化、需要在监护人眼里也受到了漠视,有的甚至很粗鲁对待。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能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5. 孩子的休闲方式,“单独玩”的占了13.1%;休闲地点在“自己家”的占了54.1%;休闲内容,“看电视”的占了55.6%,“打麻将或斗地主”的也占了8.9%;对于烟酒,“经常”的占3.1%,“心情不好时做”的占6.7%;对家庭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19.0%;要好的伙伴,“一个”的占11.5%,“没有”的占4.9%;当与他人发生矛盾时,解决的办法是“忍让”的占49.4%,“用武力”的也占8.9%。监护人中,“一般不”和“决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的占14.6%。通过以上的一些数据显示,虽然大部分孩子的行为习惯基本符合要求,但也有相当的一部分是偏激的,社交面也是狭窄的,个别孩子遇事时是有走极端的冲动或做法。孩子的休闲方式,“单独玩”的占了13.1%;休闲地点在“自己家”的占了54.1%;休闲内容,“看电视”的占了55.6%,“打麻将或斗地主”的也占了8.9%;对于烟酒,“经常”的占3.1%,“心情不好时做”的占6.7%;对家庭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19.0%;要好的伙伴,“一个”的占11.5%,“没有”的占4.9%;当与他人发生矛盾时,解决的办法是“忍让”的占49.4%,“用武力”的也占8.9%。监护人中,“一般不”和“决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的占14.6%。通过以上的一些数据显示,虽然大部分孩子的行为习惯基本符合要求,但也有相当的一部分是偏激的,社交面也是狭窄的,个别孩子遇事时是有走极端的冲动或做法。

  6. 监护人的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占48.8%,有祖辈隔代监护的占62.0%,小学及以下文化的监护人占了64.3%;认为监护时不出纰漏,“生活照顾好不生病就行了”的占27.5%;监护人认为应该放在第一位,且最困难的就是孩子的学习;辅导孩子学习“辅导不了”和“从不辅导”的竟占47.0%;孩子犯错误后,“打骂一顿”,“管不了或不管”和“其它”的占23.0%;主动到学校过问孩子情况的仅占10.0%。以上一些数据显示,监护人自身的年龄结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与监护人本身的主观意愿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他们一方面认为,孩子的学习、生活、行为、心理都应该管,应管好,但是他们自身条件的限制而又管不来,管不了,当然更管不好了;在更深层次的孩子交友、学习提高、知识的扩展、心理的完整就更被多数监护人漠视了,而这样的监护行为跟在家中多养了一头“牲畜”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监护人的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占48.8%,有祖辈隔代监护的占62.0%,小学及以下文化的监护人占了64.3%;认为监护时不出纰漏,“生活照顾好不生病就行了”的占27.5%;监护人认为应该放在第一位,且最困难的就是孩子的学习;辅导孩子学习“辅导不了”和“从不辅导”的竟占47.0%;孩子犯错误后,“打骂一顿”,“管不了或不管”和“其它”的占23.0%;主动到学校过问孩子情况的仅占10.0%。以上一些数据显示,监护人自身的年龄结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与监护人本身的主观意愿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他们一方面认为,孩子的学习、生活、行为、心理都应该管,应管好,但是他们自身条件的限制而又管不来,管不了,当然更管不好了;在更深层次的孩子交友、学习提高、知识的扩展、心理的完整就更被多数监护人漠视了,而这样的监护行为跟在家中多养了一头“牲畜”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7. 问题总结 1.“留守儿童”父母绝大多数为外出务工、经商,少数未履行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他们把子女全权交给祖辈抚养,有的不体谅老人的艰辛,全年只给予微薄的生活费,有的甚至不问不闻,更谈不上管理教育子女。特别是父母离异或一方死亡的家庭,留守子女无人监护和抚养的问题较为严重。富顺县富世镇被遗弃的留守儿童有41名,抚养他们的祖辈,多数高龄缺乏劳动力又无经济来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其中五虎山社区30名留守儿童中有3户家庭属城镇低保户,也给祖辈造成极大的苦难和痛苦。2.“留守儿童”家庭绝大多数是隔代抚养教育。如保庆乡1469名留守儿童中随祖辈生活的有1355名,占92.24%。这些隔代抚养的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直接关爱,因此容易产生压抑感,平时少言寡语,性格孤癖,心理障碍造成学习情绪低落,甚至因管教不严染上不良行为习惯,影响身心健康。3.留守老人大多数是年迈体弱的老人,他们却还要充当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如宝庆乡监护人的平均年龄在50-60岁的有1376人,占93.67%,其余多数为七、八十岁之间。在农村他们本身已是年老体弱,要种田谋生,属于需要照顾的弱势群体,但却不得不抚养孙辈,有的抚养一、两个孙辈,有的抚养三、四个,最多达五个以上。

  8. 4.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偏低,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虽然祖辈对孙辈痛爱有加,管好了吃穿和冷暖,但由于文化水平低,缺乏教育新观念和新方法,难以给予少年儿童更好的精神营养。有的因为“代沟”,无法教育;有的忙于农活,无法顾及;有的因为文化水平低,无能力顾及;还有的寄养在亲戚、朋友家而疏于监管。5.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水平差异巨大,很多时候由于监护不力,时有安全问题和重大刑事案件的发生,甚至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其中尤其是留守女孩的保护,更是该引起关注。如琵琶镇一留守女孩,6岁时被兜山镇一丧妻的刘某捡养,现年14岁,先后遭养父及其儿子多次强暴;童寺镇一留守女孩,现年13岁,遭叔父强暴后生下一小孩;富和乡的一留守女孩,现年15岁,被老师叫至家中,以辅导功课的名义侮辱;童寺镇一留守儿童,随祖父一起外出劳动,遭车祸,左脚粉碎性残疾;富和乡一留守儿童,现年8岁,放学回家路途中,发生车祸,脑部重伤残疾。没有父母在身边,谁来保证这些孩子的生命安全、人身安全,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4.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偏低,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虽然祖辈对孙辈痛爱有加,管好了吃穿和冷暖,但由于文化水平低,缺乏教育新观念和新方法,难以给予少年儿童更好的精神营养。有的因为“代沟”,无法教育;有的忙于农活,无法顾及;有的因为文化水平低,无能力顾及;还有的寄养在亲戚、朋友家而疏于监管。5.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水平差异巨大,很多时候由于监护不力,时有安全问题和重大刑事案件的发生,甚至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其中尤其是留守女孩的保护,更是该引起关注。如琵琶镇一留守女孩,6岁时被兜山镇一丧妻的刘某捡养,现年14岁,先后遭养父及其儿子多次强暴;童寺镇一留守女孩,现年13岁,遭叔父强暴后生下一小孩;富和乡的一留守女孩,现年15岁,被老师叫至家中,以辅导功课的名义侮辱;童寺镇一留守儿童,随祖父一起外出劳动,遭车祸,左脚粉碎性残疾;富和乡一留守儿童,现年8岁,放学回家路途中,发生车祸,脑部重伤残疾。没有父母在身边,谁来保证这些孩子的生命安全、人身安全,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9. 政府策略 1.富顺县委县府:县委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关爱“留守生”工作的通知》(富府发【2005】35号),全县启动了留守儿童的关爱工程。要求各乡镇、政府、村(社区),学校将留守儿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各乡镇建立由一名党政领导担任组长,学校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领导组。协调县关工委、妇联、教育局等部门统一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2.富顺县教育局:大力开展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农村教育研究课题中一个子课题《四川省富顺县义务教育段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制定了课题的研究总方案,准备及调查阶段工作汇报,调研报告等。准备在2006年9月到2008年2月之间,大规模的进行行动方案的实施。3.富顺县关工委2006年3月,召开了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对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目前,重点抓家长学校教育的实效性工作。目前开展“五老”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各镇乡关工委积极行动起来,组织400多名老年志愿者,进村、进校、进社区、进家庭开展家庭教育辅导,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优势与作用。

  10. 4.富顺县妇联加强托管中心试点“代管家长制”,建立留守儿童帮扶机制。加大“空巢儿童之家”创建力度,结合实施“春蕾计划”救助贫困留守学生。创新家长学校办学模式,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5.富顺县团委牵头开展青年志愿者情牵留守儿童爱心行动,从乡镇到县级机关逐级发动,层层动员,在学校、机关、医院等企事业单位中招募600余名年纪轻、文化高、素质好,热心留守学生公益事业的青年志愿者。下一步将分别遣往乡镇的村(社区),为留守学生提供“一对一”形式的直接关爱。4.富顺县妇联加强托管中心试点“代管家长制”,建立留守儿童帮扶机制。加大“空巢儿童之家”创建力度,结合实施“春蕾计划”救助贫困留守学生。创新家长学校办学模式,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5.富顺县团委牵头开展青年志愿者情牵留守儿童爱心行动,从乡镇到县级机关逐级发动,层层动员,在学校、机关、医院等企事业单位中招募600余名年纪轻、文化高、素质好,热心留守学生公益事业的青年志愿者。下一步将分别遣往乡镇的村(社区),为留守学生提供“一对一”形式的直接关爱。

  11. 他们需要我们 1.需要大学生帮助的项目(1)大学生可以和留守儿童结对子,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方式进行书信电话等联系,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上的辅导,给他们希望和动力,成为他们的知心哥哥和知心姐姐。(2)可以为一些乡村学校捐赠一些图书,为贫困村筹建爱心读书室,丰富留守儿童课余时间,使留守儿童有书可读。(3)一帮一结队资助一部分特困的留守儿童。

  12. 需要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帮助的项目(1)帮助乡村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农民工家长可以在特定时间拨打学校的亲情电话,关心子女的学习生活,加强与学校老师的联系。同时留守儿童可以在固定时间拨打亲情电话给远方打工的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进一步加深感情的交流。根据预算,一个乡村学校建立两部亲情电话(一部作为老师联系家长,一部作为家长与孩子的私人沟通),通过与当地电信部门合作,实行分段优惠政策,可以每分钟长途价格0.1-0.2元的价格进行安装。(2)帮助贫困乡村学校、村社建立爱心图书室由乡村学校、村社提供房间,社会团体与慈善机构可以捐赠大量的图书,使每个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周末、假期有书可读,少受不良风气的影响。根据预算,一个村可以建立一个图书室,需要各种书籍100-200本,通过与图书发行部门的合作,可以以最优惠的价格购买图书。同时可以号召大学生、中学生进行图书捐赠。需要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帮助的项目(1)帮助乡村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农民工家长可以在特定时间拨打学校的亲情电话,关心子女的学习生活,加强与学校老师的联系。同时留守儿童可以在固定时间拨打亲情电话给远方打工的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进一步加深感情的交流。根据预算,一个乡村学校建立两部亲情电话(一部作为老师联系家长,一部作为家长与孩子的私人沟通),通过与当地电信部门合作,实行分段优惠政策,可以每分钟长途价格0.1-0.2元的价格进行安装。(2)帮助贫困乡村学校、村社建立爱心图书室由乡村学校、村社提供房间,社会团体与慈善机构可以捐赠大量的图书,使每个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周末、假期有书可读,少受不良风气的影响。根据预算,一个村可以建立一个图书室,需要各种书籍100-200本,通过与图书发行部门的合作,可以以最优惠的价格购买图书。同时可以号召大学生、中学生进行图书捐赠。

  13. 帮助贫困乡镇,资助特困学生由当地政府提供特困学生的信息,社会团体与慈善机构进行资助。可以现场考察后再进行资助,当地各级政府绝对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我们相信,如果大家联起手来,共同来关心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并尽自己一份力,定能使我们的留守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留守老人能够安享晚年!总之,研究和解决好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问题,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我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构建。帮助贫困乡镇,资助特困学生由当地政府提供特困学生的信息,社会团体与慈善机构进行资助。可以现场考察后再进行资助,当地各级政府绝对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我们相信,如果大家联起手来,共同来关心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并尽自己一份力,定能使我们的留守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留守老人能够安享晚年!总之,研究和解决好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问题,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我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构建。

  14. 他们需要的只是

  15. 点燃爱心的圣火 你们不会 再孤单、 无助了

  16.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