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越 戰

越 戰. 研究目的. 能了解越戰的始末,其結果對世界局勢所產生的影響。 南越與中華民國有悠久綿長的關係,加上地緣之接近,雙方往來原甚為密切,且面對的都是共產黨的威脅,因此我們對越戰之經驗應加以深入研究。 美國對付越南之手段, 也足以為我們對美外交之借鏡。. 教學目標. 越南戰爭的研究價值,在於可從越戰中體認民族意識的凝聚其力量遠比先進的現代化武器更具威力,同時,明瞭錯誤的戰爭指導或政策,將產生難以挽救的危機。「心強則強、心死則衰」,不能自立自強,也不願自力更生者,即使仰賴別人亦難逃覆亡之命運。. 戰爭經過概要簡述:. ◆ 中法安南之戰 ◆越盟軍之法越戰爭

Download Presentation

越 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越 戰

  2. 研究目的 • 能了解越戰的始末,其結果對世界局勢所產生的影響。 • 南越與中華民國有悠久綿長的關係,加上地緣之接近,雙方往來原甚為密切,且面對的都是共產黨的威脅,因此我們對越戰之經驗應加以深入研究。 • 美國對付越南之手段, 也足以為我們對美外交之借鏡。

  3. 教學目標 越南戰爭的研究價值,在於可從越戰中體認民族意識的凝聚其力量遠比先進的現代化武器更具威力,同時,明瞭錯誤的戰爭指導或政策,將產生難以挽救的危機。「心強則強、心死則衰」,不能自立自強,也不願自力更生者,即使仰賴別人亦難逃覆亡之命運。

  4. 戰爭經過概要簡述: ◆中法安南之戰 ◆越盟軍之法越戰爭 ◆南北越戰(美軍介入) ◆中(共)越戰爭

  5. 輔教影片欣賞 • 片名:殺戮戰場 • 【改變歷史的轉捩點】 • 使用時間:25分鐘

  6. 歷史背景 - ① • 越南在中國歷史稱「安南」。是中國藩屬之印支三國。 • 1847年越南起採反法(排外政策)事件,法國於1858年聯合西班牙艦隊攻越,於1861年佔領越南南部,遂成為法國保護國。 • 1882年法國因入據河內,此時廣西太平軍餘黨劉永福的黑旗軍屯駐越邊,出而抗法,並於是年12月在我國上海締結協定,由中法共同保護越南。

  7. 歷史背景 - ② • 1884年諒山之役,中法簽訂天津條約,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中越籓屬關係完全斷絕。 • 1941年德國攻克法國,日軍隨即侵越,法被迫簽訂協定,在日法聯防名義下,越南列入日本軍事體系。 • 1943年5月北非戰事結束,9月義大利投降,12月法國宣佈,準備重返越南。

  8. 歷史背景 - ③ • 1945年3月上旬,日本突將河內、海防、西貢、金邊各地法軍繳械,接收行政組織,並扶植保大組織之傀儡政權作為統治越南之工具。 • 二次大戰後,法國由本土派軍入越,恢復戰前殖民統治。

  9. 越共發展概況 發展規律: 越共與其他共黨一樣 ―― • 首先建立組織。 • 次藉民族運動號召群眾發展武力。 • 進而使政治鬥爭與武裝暴動結合,推翻民主政府,建立共黨政權。

  10. 越共發展經過 - ① • 1917年後,國際共黨開始向東方滲透,1925年越南成立「青年革命同志會」。 • 1929年出現「印度支那共產黨」、「安南共產黨」、「印度支那共產黨主義聯盟」等三個組織,惟常相互攻擊。 • 1930年2月,胡志明至香港召集三黨代表開會,決定將三黨合併為「越南共產黨」。後又改為「印度支那共產黨」,活動範圍擴及高棉、寮國。

  11. 越共發展經過 - ② • 1941年日軍侵佔越南,越共轉入地下活動。 5月18日胡志明在我廣西召開八中全會,並組織「越南獨立同盟」簡稱『越盟』。 • 1944年12月,越南成立「越南解放軍宣傳隊」,由武元甲指揮對日作戰。 • 1945.3.9,日本強迫接收法國在越南之殖民政權後,武元甲趁機發展游擊武力,成為盟軍在日軍後方之唯一力量,並協助盟軍之敵後工作。

  12. 越共發展經過 - ③ • 1945年日軍投降後,大肆擴軍,迄11月,越南人民解放軍,已發展至三萬五千人。 • 1953.11決定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以爭取農民,發展武裝,此時越共已有正規軍三十萬人。

  13. 越南各次戰爭之因素: • 中法安南之戰─殖民戰爭。 • 法越戰爭─為爭取獨立。 • 南、北越戰爭─是越南的內戰,也是自由世界與共產集團的角力(美國介入)。 • 中(共)越戰爭─政治角力之戰。

  14. 國際共產主義的陰謀: • 越戰為國際共產帝國主義侵略世界,由北平經加爾各答至巴黎之佈局。 • 以間接手段,採下駟對上駟之方法拖垮美國,故於韓戰之後,繼而發動越戰。 • 企圖製造亂源,利用國際紛爭,從中漁利。

  15. 越南各次戰爭經過與結果

  16. 中法安南之戰 • 中法安南戰役從1880年打到1885年,多次會戰中,雙方各有損傷。 • 清廷李鴻章考量當時:實力不足、海防空虛、台灣遭法封鎖、日本侵擾朝鮮之患等因素,力主與法和議,遂簽訂「天津條約」。於是越南脫離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成為法國的保護國,從此淪為法國的殖民地。

  17. 法越戰爭 • 戰爭時間:1946.2—1954.7.21 • 戰爭起因:越南民族主義份子為反抗法國 的治理,所掀起的革命獨立運 動,其目的即在「解放越南」。 • 戰爭經過: • 戰爭結果:法軍全軍覆沒;並簽署「日內瓦 協定」。法國完全退出中南半 島。

  18. 法越戰爭之奠邊府戰役 • 奠邊府→越、寮邊境要衝,也是北月 的戰略要地。 • 奠邊府的地勢為一長形谷地,長16公 里、寬9公里,而控制谷地的各高地, 平均據奠邊府機場10—12公里。

  19. 法越戰爭雙方勝負因素 • 越共在法越戰爭勝利的因素有四: • ★集中優勢兵力: • ★集中運用優勢砲兵: • ★解決後勤補給問題: • ★游擊戰術靈活:

  20. 法軍在法越戰爭中失敗的原因 有三: • 低估了越共的砲兵及補給能力。 • 高估了法國空軍癱瘓敵人砲兵及切斷敵人補給線的能力。 • 法軍指揮官對其部隊戰鬥能力過份自信。

  21. 法越戰爭結果與戰後之影響 • 法軍在奠邊府的慘敗,促成日內瓦協定的簽署,結束法國在越南的百年統治,並使法國退出中南半島。 • 日內瓦協定在1954.7.21簽訂,從此越南以北緯17度線分為南北兩部份。 • 中南半島三小國因而獲得獨立。 • 越共挾勝利餘威作籌碼,在爾後的日內瓦談判桌上更強勢。 • 越盟勢力更形壯大。 • 國際共黨得以插足中南半島。

  22. 「日內瓦協定」及其影響 • 法國撤出越南並承認它前殖民地三邦變為獨立國家。 • 在越南境內不得設立任何軍事基地。 • 南北越在1056、7以前實行普選,由普選再統一南、北越。 • 以北緯十七度劃為南、北非軍事地區,雙方不得駐軍及逾越。 • 由加拿大、印度、波蘭三國,成立一個國際監督委員會,負責監督雙方履行停戰協定中各項條款。 • 各國尊重三邦獨立和主權完整,不干涉三國內政。

  23. 南、北越戰爭

  24. 一、美國介入越戰 - ① • 法國在越南之殖民產生困難時,要求美國給予經援,這是美國介入越南事務的第一步。 • 1950.6爆發的韓戰,更使美國深信中、蘇共的煽動,為越南動亂之根源。美認為協助法國的中南半島政策,可間接削弱中共對北韓共黨之援助。 • 1954.7法國退出中南半島,開啟了美國介入越南事務的另一張(留下800名軍事顧問)。

  25. 美國介入越戰 - ② • 1963年爆發政變,吳廷琰政權遭到推翻,南越政局陷入動盪狀態,美國乃繼續加強對南越之軍援,顧問增至15,500人。 • 1964年爆發著名的「東京灣事件」,使美國介入越戰的程度升級,顧問人數速增至23,000人,特種部隊人數也倍增。 • 1965年是越戰的關鍵年,美軍總兵力已達58,000人,並蛻去「軍事顧問」的外殼,開始公然派遣地面部隊參加越戰。

  26. 美國介入越戰 - ③ • 由於美國不斷增兵越南,使美軍逐漸陷入越戰的泥沼。 • 越戰以一種特殊的游擊戰型態進行了數十年,使成為美國耗時最久的對外戰爭。 • 在此同時,美國政界逐漸興起所謂的「骨牌效應」,認為越南一旦被赤化,則東南亞甚或遠東將相繼丟失,使美國對共黨的圍堵防線被突破,此一理論終成美國政界之主流。

  27. 美國介入越戰 -  • 1965.4美國詹森總統,要求北越「無條件會談」結束越戰,但共黨方面拒絕了這項要求,並且繼續加強對南越的滲透。到該年底美軍人數已增至20萬人。 • 詹森總統在1966年發表「亞洲主義」 ,揭示美國保護亞洲的決心。其主要內容是美國將以軍事力量防衛亞洲,同時以巨款經援亞洲各國。 • 1967年戰事持續升高,詹森仍下令繼續增兵越南,年中時兵力已增至46萬人。

  28. 美國介入越戰 -  • 美國考量到集體安全原則,也要求在亞洲的盟國參加越戰,後來相繼有南韓、菲律賓、泰國、澳洲和紐西蘭派兵加入。 • 1968年可說是越戰最具關鍵性的一年,首先北越在1月和2月分別發動兩次大攻勢,但均為美軍所瓦解。 • 最重要的在,詹森總統於3月31日宣布停止轟炸北越,同時宣布退出當年美國總統選舉,河內共黨於是與西貢政府和美國展開巴黎和談。

  29. 美國介入越戰 -  • 美軍雖暫停了對北越的大轟炸,但美軍在越南的兵力於1969.2.22達到高峰,共有549,500人。 • 同年尼克森入主白宮,使越戰的發展進入新的局面,尼氏提出「越戰越南化」的新政策,決定單方面自越南撤軍(當年即撤出13萬名美軍)。 • 此外,美國國內反戰氣氛也達到高潮,尤其是1969.10.15爆發的全國反戰大遊行,使美國政府備受壓力。

  30. 美國介入越戰 -  • 「越戰越南化」成為美國後來的政策指導,美軍在尼克森的命令下,分八次撤出越南。1970年降至28萬人,1971年再降至約14萬人,到了1972年只剩39,000人。 • 在美軍全數撤出越南以前,美國曾發動多次大攻勢,以作為結束戰爭之有利條件。 • 由於北越深知美國急於結束戰爭,在巴黎和談中姿態甚高,致使『和談』始終沒有完全的交集。

  31. 美國介入越戰 -  • 1972.12.18美國再次對北越發動空中攻擊,這次攻擊堪稱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轟炸,並迫使北越重回巴黎會談。 • 1973.1.27正式簽訂停火協定,為美軍介入越戰後的首次停火,尼克森稱巴黎和約為結束越戰的歷史性協定。 • 美軍終於完成了『光榮的任務』,最後在3月4日完成撤軍,結束長達11年的軍事介入。

  32. 越戰越南化 在美國的大轟炸下,北越被迫簽署城下之盟,雖然巴黎和約終於敲定,美軍也全數撤出越南,但和平並未真正降臨這片土地。

  33. 「巴黎協定」一週年越南局勢: • 美軍依預定計畫,逐次分批撤離越南;北越則全力向南滲透,並積極加強發動全面攻勢之戰備。 • 1973─1974一年間,北越向南滲透人員約55.000人,坦克500輛,野砲約500門,高砲約800門。越共在南越地區的戰力,比停火時增加三倍。 • 為配合其軍事攻擊,並於各地展開大規模的恐怖行動,如屠殺、破壞、掠奪等。 • 南越政府於美軍撤離後,除獨力與越共軍作真面目之正規戰鬥外,尚須對付越共之游擊戰,致被動挨打,疲於奔命。且因內部政治紛亂、派系鬥爭、經濟衰退、社會不安,處境愈趨艱困。

  34. 「巴黎協定」二週年越南局勢: • 1974年春,北越與越共加強對南越之攻勢。5月,越共藉美軍支援南越宣布退出軍事委員會;6月,北越與越共宣布終止停火,撕毀巴黎停火協定。 • 8月,尼克森因水門案下台,越共則趁機加強攻勢;南越則因美援削減,戰力大幅降低,難以抵擋強敵之攻勢 • 1975.1越共於完成戰備後,對南越控領地區行試探性攻擊,企圖佔領南越更多土地,迫使南越接受其條件,建立第三越南政府。 • 但由於越南軍缺乏收復失土的力量與決心,以及美國採取觀望態度,導致北越與越共三月發動全面攻勢。 • 復因越南阮文紹總統為集中戰力,縮短防線,戰略轉進造成極大混亂,乃使越南戰局演變為不可收拾之局面,而陷於赤化的命運。

  35. 南、北越戰爭檢討 -  • 南越軍方面 • 政治與心理方面: • 政治動亂、缺乏強固的領導中心: • 過份依賴美國,不能自立自強(包括心理與物質): • 沒有中心信仰、幹部氣節掃地: • 生活與戰鬥脫節:

  36. 南、北越戰爭檢討 -  • 軍事作戰方面: • 指揮官素養不足: • 部隊編組、戰法欠當: • 缺乏攻擊精神: • 忽視戰地政務: • 戰略轉進促使崩潰: • 難民處理形成困擾:

  37. 南、北越戰爭檢討 -  • 北越軍方面-1 • 以人民戰爭思想作為指導方針,甚為妥當: • 有鞏固的領導中心、上下能團結一致。 • 政治戰與軍事作戰相互結合,運用靈活。 • 以農村包圍城市,控制戰爭面: • 游擊戰士有犧牲自我的精神 :

  38. 南、北越戰爭檢討 -  • 北越軍方面-2 • 持久消耗與速決殲滅之運用 : • 有主動攻擊的精神: • 情報蒐集靈通: • 擅長滲透、分化、恐怖活動: • 重視宣傳攻勢:

  39. 美國越戰策略及失敗的原因- • 政治方面 • 援助政策錯誤 • 國民意志崩潰,缺乏民眾支持 • 美國從未對北越正式宣戰 • 目標與手段互相矛盾 • 美國對北越之革命性質有嚴重之誤解

  40. 美國越戰策略及失敗的原因- • 「有限戰爭」的戰爭指導 —這使美軍在南越產生如下之困難— • 不知向誰宣戰 • 不易捕捉敵人 找不到敵人 堵不到敵人 追不到敵人

  41. 美國越戰策略及失敗的原因- • 在軍事作戰方面 山姆大叔拳頭大之心態 未認清游擊戰之特質 過度依靠空中轟炸

  42. 美國政策人物的吊詭 • 麻州參議員約翰甘迺迪—— • 來自德州的參院領袖詹森—— • 時任副總統的尼克森——

  43. 中(共)、越戰爭1979.2.17—1979.3.5

  44. 中共為甚麼會發動此次戰爭 • 越共迫害華僑是導火線: • 中共當時在外交上取得重要斬獲: • 越南在1979.1揮軍進入高棉,推翻了親中共的波布政權: • 兩國邊境不斷爆發衝突:

  45. 中越戰爭之概要經過 • 1979.2.17中共20萬大軍,兵分四路向越南進攻。 • 中共稱這次戰爭為「懲越作戰」,並將之定位為局部性戰爭,所以戰鬥僅持續17天便結束,雙方傷亡慘重。 • 中共於3月5日撤軍,並聲稱懲越目的已達到。

  46. 中越戰爭之影響 • 東南亞國協(菲、泰、馬、印尼、新)面臨共黨國家的直接威脅和挑戰。 • 蘇俄擴張了遠東的勢力到達中南半島。 • 中南半島各政權進入長期鬥爭。 • 中共、越共互戰夾擊了在越南的華僑,造成空前的難民流亡潮。 • 美對亞洲政策較昔日更積極強硬。

  47. 越戰對我們的啟示: • 戰爭指導之錯誤,非軍事戰略及戰術可以彌補: • 與共黨談判不可用一般思維,否則必飽嚐惡果: • 無形的戰鬥精神,比有形的戰鬥力量更為重要: • 自立方能自強,依賴必致失敗: • 兵貴勝,不貴久:

  48. 談 巴黎協定的缺失 -  • 停火協定甫一簽署,南北越雙方違約事件就層出不窮。 • 對河內而言,談判只是為了繼續戰爭,而和平協定的簽署,提供了贏得戰爭的方法。 • 對西貢而言,戰爭的根本原因是不可能經由談判而解決的。 • 保密過頭,連實際負責協商各方面執行停火的駐越美顧問團也不知情。

  49. 談 巴黎協定的缺失 -  • 協定第三條所規定的就地停火辦法,完全忽視了越南戰場的實際情況。 • 巴黎和平協定,對戰後越南政治方面的安排也完全無法落實。 • 協議中最引爭議的,也是阮文紹最關切的,就是沒有規定北越軍隊必須由南越撤出。 • 巴黎協定中規定的全國性普選也未能實現。

  50. 談 美國對維持戰後和平的安排 • 提升了南越強大國防軍力,以作為和平的保證奈何卻反而害之。 • 尼氏為了達成並維持和平協定,數度向阮文紹提出秘密保證,但保證跳票。 • 美國希望透過北越來約束綿共與寮共以達成和平,但美國又透過對中蘇共之外交來節制北越。 • 美國的外交努力,一方面在減少中蘇共對河內之援助,另方面又利用中蘇共在中南半島之矛盾,以求得現狀之維持。

More Related